首页 / 专利库 / 显示技术 / 背光 / 液晶组合物、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液晶组合物、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阅读:0发布:2020-08-08

专利汇可以提供液晶组合物、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高效地形成无需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现有的取向膜或其形成步骤的 水 平取向型 液晶 显示元件中的取向控制层,且提供一种透过率特性或 对比度 比优异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液晶组合物及显示装置。本发明利用含有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取向控制层形成 单体 ,而且具有正或负的介电 各向异性 的液晶组合物,并且使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 波长 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的液晶组合物。,下面是液晶组合物、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相向配置的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层,
在所述一对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具有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取向控制层,
所述液晶层由液晶组合物形成,
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200nm至400nm中,
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不含所述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式(A)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所述式中,
P10及P20独立地为聚合性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式(Q-1)所表示的基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式(Q-1)中,M10、M20及M30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Sp11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2,6-二基、萘-1,5-二基、四氢萘-2,6-二基、芴-2,7-二基、亚联苯-4,4'-二基或1,3-二噁烷-2,
5-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基、乙酰基、
10 10 10
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 -Sp -Z -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萘-1,5-二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式(A)中,
P10及P20独立地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10 20 30
Z 、Z 及Z 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氰基、羟基、乙酰氧基、乙酰
10 10 10
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 -Sp -Z -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
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式(A20-3)中,Y 、Y 、Y 、Y 、Y 、Y 、Y 及Y 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10 30
式(A)中,n 及n 独立地为0、1、2或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式(A-1)至式(A-3)的任一者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所述式中,
R10独立地为氢、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R3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
20 27
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 与Y 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A30为1,4-亚苯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
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10
式(A-1)~式(A-3)中,L 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
P10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n10独立地为1、2或3;
n11独立地为0、1、2、3或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源自使所述取向控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单元的重量与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的重量的合计量的比例为0.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选自式(2)至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式(2)至式(4)中,
R11及R12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环B1、环B2、环B3及环B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苯基、2-氟-1,4-亚苯基、2,5-二氟-1,4-亚苯基或嘧啶-2,5-二基;
Z11、Z12及Z13独立地为单键、-(CH2)2-、-CH=CH-、-C≡C-或-COO-。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5)至式(7)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式(5)至式(7)中,
R13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X11为氟、氯、-OCF3、-OCHF2、-CF3、-CHF2、-CH2F、-OCF2CHF2或-OCF2CHFCF3;
环C1、环C2及环C3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或嘧啶-2,5-二基;
Z14、Z15及Z16独立地为单键、-(CH2)2-、-CH=CH-、-CH=CF-、-CF=CF-、-C≡C-、-COO-、-CF2O-、-OCF2-、-CH2O-、-CH=CF-CF2O-、-CF=CF-CF2O-或-(CH2)4-;
L11及L12独立地为氢或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8)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式(8)中,
14
R 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X12为-C≡N或-C≡C-C≡N;
环D1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或嘧啶-2,5-二基;
Z17独立地为单键、-(CH2)2-、-C≡C-、-COO-、-CF2O-、-OCF2-或-CH2O-;
L13及L14独立地为氢或氟;
i为1、2、3或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9)至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式(9)至式(21)中,
R15及R16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R17为氢、氟、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环E1、环E2、环E3及环E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
环E5及环E6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
Z18、Z19、Z20及Z21独立地为单键、-(CH2)2-、-COO-、-CH2O-、-OCF2-或-OCF2CH2CH2-;
L15及L16独立地为氟或氯;
11
S 为氢或甲基;
X独立地为-CHF-或-CF2-;
j、k、m、n、p、q、r及s独立地为0或1,k、m、n及p的和为0、1、2或3,q、r及s的和为0、1、2或3,t为1、2或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式(16α)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第二添加物,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及所述第二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式(16α)中,
环F及环I独立地为环己基、环己烯基、苯基、1-萘基、2-萘基、四氢吡喃-2-基、1,3-二噁烷-2-基、嘧啶-2-基或吡啶-2-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
环G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1,4-亚苯基、萘-1,2-二基、萘-1,3-二基、萘-1,4-二基、萘-1,5-二基、萘-1,6-二基、萘-1,7-二基、萘-1,8-二基、萘-2,3-二基、萘-2,6-二基、萘-2,7-二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嘧啶-2,5-二基或吡啶-2,5-二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
Z22及Z2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C(CH3)=CH-、-CH=C(CH3)-或-C(CH3)=C(CH3)-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
P11、P12及P13独立地为聚合性基;
Sp11、Sp12及Sp1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OCO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
u为0、1或2;
f、g及h独立地为0、1、2、3或4,而且f、g及h的和为2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6α)中,P11、P12及P13独立地为选自式(P-1)至式(P-5)所表示的聚合性基的群组中的基;
式(P-1)至式(P-5)中,
11 12 13
M 、M 及M 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源自使所述取向控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及所述第二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中的所述第二添加物的单元的重量与所述液晶层中的第二添加物的重量的合计量的比例为0.03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
13.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且所述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所述液晶组合物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液晶组合物保持于自向列相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并对所述液晶组合物照射偏光紫外线而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由此形成所述取向控制层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液晶组合物保持于TNI以上、TNI+15℃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并照射在波长300nm至400nm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照度为2mW/cm2至300mW/cm2的范围且成为0.03J/cm2至2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偏光紫外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所述偏光紫外线,进而,将所述液晶组合物保持于20℃以上、45℃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并照射在波长330nm至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1mW/cm2至50mW/cm2的范围且成为1J/cm2至
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追加的非偏光紫外线。
16.一种液晶组合物,其用于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中,且所述液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
具有自向列相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并且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以及背光灯。

说明书全文

液晶组合物、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

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液晶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如下液晶组合物而可在不使用聚酰亚胺之类的取向膜的情况下达成液晶分子的水平取向的液晶显示元件,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photo Fries rearrangement)的芳香族酯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且所述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元件中,基于液晶分子的运作模式的分类为相变(phase change,PC)、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ECB)、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OCB)、面内切换(in-plane switching,IPS)、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VA)、边缘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电场感应光反应取向(field-induced photo-reactive alignment,FPA)等模式。基于元件的驱动方式的分类为无源矩阵(passive matrix,PM)与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AM)。PM被分类为静态式(static)、多路复用式(multiplex)等,AM被分类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 insulator metal,MIM)等。TFT的分类为非晶(amorphous silicon)及多晶硅(polycrystal silicon)。后者根据制造步骤而分类为高温型与低温型。基于光源的分类为利用自然光的反射型、利用背光的透过型、以及利用自然光与背光两者的半透过型。
[0003] 液晶显示元件含有具有向列相的液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适当的特性。通过提高所述组合物的特性,可获得具有良好的特性的AM元件。将两种特性中的关联归纳于下述表1中。基于市售的AM元件来对组合物的特性进一步进行说明。向列相的温度范围与元件可使用的温度范围相关联。向列相的优选的上限温度为约70℃以上,而且向列相的优选的下限温度为约-10℃以下。组合物的粘度与元件的响应时间相关联。为了利用元件显示视频,优选为响应时间短。理想为短于1毫秒的响应时间。因此,优选为组合物的粘度小。更优选为低温下的粘度小。
[0004] [表1]
[0005]
[0006] 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与元件的对比度比相关联。根据元件的模式,而需要大的光学各向异性或小的光学各向异性,即适当的光学各向异性。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Δn)与元件的单元间隙(d)的积(Δn×d)被设计成使对比度比为最大。适当的积的值依存于运作模式的种类。TN之类的模式的元件中,所述值为约0.45μm。VA模式的元件中,所述值为约0.30μm至约0.40μm的范围,IPS模式或FFS模式的元件中,所述值为约0.20μm至约0.30μm的范围。这些情况下,对于单元间隙小的元件而言,优选为具有大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组合物。
组合物的大的介电各向异性有助于元件的低阈电压、小的消耗电与大的对比度比。因此,优选为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大。组合物的大的比电阻有助于元件的大的电压保持率与大的对比度比。因此,优选为在初始阶段中具有大的比电阻的组合物。优选为在长时间使用后,具有大的比电阻的组合物。组合物对紫外线及热的稳定性与元件的寿命相关联。在所述稳定性高时,元件的寿命长。此种特性对用于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等的AM元件而言优选。
[0007] 具有TN模式的AM元件中可使用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组合物。具有VA模式的AM元件中可使用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组合物。具有IPS模式或FFS模式的AM元件中可使用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组合物。聚合物稳定取向(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PSA)型的AM元件中可使用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组合物。聚合物稳定取向(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PSA)型的液晶显示元件中,可使用含有聚合体的液晶组合物。首先,将添加有少量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注入至元件中。继而,一边对所述元件的基板之间施加电压,一边对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在组合物中生成聚合体的网状结构。所述组合物中,可利用聚合体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因此元件的响应时间缩短,图像的残像得到改善。具有TN、ECB、OCB、IPS、VA、FFS、FPA之类的模式的元件中可期待聚合体的此种效果。
[0008] IPS模式、FFS模式、ECB模式中,需要使液晶分子在不施加电压时在相对于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为了实现此种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一直使用聚酰亚胺之类的取向膜。近年来,因推进液晶面板的窄边框化且取向膜与密封剂的接着宽度变窄而存在接着强度变弱,从而自取向膜与密封剂的界面进行剥离的情况。为了防止此种问题,提出有不使用现有的聚酰亚胺之类的取向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0009]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代替聚酰亚胺之类的取向膜而使用具有肉桂酸酯基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聚肉桂酸乙烯酯、具有查结构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聚合性化合物。使这些低分子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或聚合物以添加物的形式溶解于液晶组合物中。继而,通过使所述添加物进行相分离而在基板上生成包含所述添加物的薄膜。最后,在高于液晶组合物的上限温度的温度下对基板照射直线偏光。在低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通过所述直线偏光而进行二聚化或异构化时,其分子在固定方向上进行排列。所述方法中,通过选择添加物的种类而可制造IPS或FFS之类的水平取向模式的元件与VA之类的垂直取向模式的元件。所述方法中,重要的是添加物容易在高于液晶组合物的上限温度的温度下溶解,恢复至室温时,所述化合物容易自液晶组合物中进行相分离。其中,存在难以确保添加物与液晶组合物的相容性的情况或因要组合的液晶性化合物而水平取向控制剂的反应不足且取向的均匀性不充分的情况。
[0010] [现有技术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0012]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46369号
[0013]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057162号
[0014]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008581号

发明内容

[0015]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6]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通过使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的液晶组合物而高效地形成无需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现有的取向膜或其形成步骤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的取向控制层,且提供一种透过率特性或对比度比优异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0017]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8]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利用含有具有因紫外线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而且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组合物,并且使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的液晶组合物而可解决所述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包含下述实施方式等。
[0019] [1]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在相向配置的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层,
[0020] 在所述一对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具有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取向控制层,[0021] 所述液晶层由液晶组合物形成,
[0022] 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0023] 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200nm至400nm中,
[0024] 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不含所述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0025] 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0026] [2]根据[1]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式(A)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0027] [化1]
[0028]
[0029] [化2]
[0030]
[0031] [化3]
[0032]
[0033] 所述式中,
[0034] P10及P20独立地为聚合性基;
[0035]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式(Q-1)所表示的基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036] 式(Q-1)中,M10、M20及M30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Sp11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037]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0038]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2,6-二基、萘-1,5-二基、四氢萘-2,6-二基、芴-2,7-二基、亚联苯-4,4'-二基或1,3-二噁烷-2,5-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0039]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萘-1,5-二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0040]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0041]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14 19
5的烷氧基,但Y 与Y 的至少一者为氢,
[0042]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0043]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31
Y 的至少一者为氢;
[0044]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0045] [3]根据[2]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根据[2]所述的式(A)中,[0046] P10及P20独立地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0047]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048]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0049]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氰基、羟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0050]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0051]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0052]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0053]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0054]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0055]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0056] [4]根据[2]或[3]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式(A-1)至式(A-3)的任一者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0057] [化4]
[0058]
[0059] [化5]
[0060]
[0061] 所述式中,
[0062] R10独立地为氢、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0063] R3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0064]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065]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0066]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0067]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0068]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0069]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0070] A30为1,4-亚苯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0071] 式(A-1)~式(A-3)中,L10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
[0072] P10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0073] n10独立地为1、2或3;
[0074] n11独立地为0、1、2、3或4。
[0075]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在将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源自使所述取向控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单元的重量与所述液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的重量的合计量的比例为0.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
[0076]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选自式(2)至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0077] [化6]
[0078]
[0079] 式(2)至式(4)中,
[0080] R11及R12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081] 环B1、环B2、环B3及环B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苯基、2-氟-1,4-亚苯基、2,5-二氟-1,4-亚苯基或嘧啶-2,5-二基;
[0082] Z11、Z12及Z13独立地为单键、-(CH2)2-、-CH=CH-、-C≡C-或-COO-。
[0083]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5)至式(7)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0084] [化7]
[0085]
[0086] 式(5)至式(7)中,
[0087] R13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088] X11为氟、氯、-OCF3、-OCHF2、-CF3、-CHF2、-CH2F、-OCF2CHF2或-OCF2CHFCF3;
[0089] 环C1、环C2及环C3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或嘧啶-2,5-二基;
[0090] Z14、Z15及Z16独立地为单键、-(CH2)2-、-CH=CH-、-CH=CF-、-CF=CF-、-C≡C-、-COO-、-CF2O-、-OCF2-、-CH2O-、-CH=CF-CF2O-、-CF=CF-CF2O-或-(CH2)4-;
[0091] L11及L12独立地为氢或氟。
[0092]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8)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0093] [化8]
[0094]
[0095] 式(8)中,
[0096] R14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097] X12为-C≡N或-C≡C-C≡N;
[0098] 环D1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或嘧啶-2,5-二基;
[0099] Z17独立地为单键、-(CH2)2-、-C≡C-、-COO-、-CF2O-、-OCF2-或-CH2O-;
[0100] L13及L14独立地为氢或氟;
[0101] i为1、2、3或4。
[0102]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选自式(9)至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
[0103] [化9]
[0104]
[0105] [化10]
[0106]
[0107] 式(9)至式(21)中,
[0108] R15及R16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109] R17为氢、氟、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110] 环E1、环E2、环E3及环E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的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
[0111] 环E5及环E6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1,4-亚苯基、四氢吡喃-2,5-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
[0112] Z18、Z19、Z20及Z21独立地为单键、-(CH2)2-、-COO-、-CH2O-、-OCF2-或-OCF2CH2CH2-;
[0113] L15及L16独立地为氟或氯;
[0114] S11为氢或甲基;
[0115] X独立地为-CHF-或-CF2-;
[0116] j、k、m、n、p、q、r及s独立地为0或1,k、m、n及p的和为0、1、2或3,q、r及s的和为0、1、2或3,t为1、2或3。
[0117]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含有式(16α)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第二添加物,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及所述第二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0118] [化11]
[0119]
[0120] 式(16α)中,
[0121] 环F及环I独立地为环己基、环己烯基、苯基、1-萘基、2-萘基、四氢吡喃-2-基、1,3-二噁烷-2-基、嘧啶-2-基或吡啶-2-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
[0122] 环G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1,4-亚苯基、萘-1,2-二基、萘-1,3-二基、萘-1,4-二基、萘-1,5-二基、萘-1,6-二基、萘-1,7-二基、萘-1,8-二基、萘-2,3-二基、萘-2,6-二基、萘-2,7-二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嘧啶-2,5-二基或吡啶-2,5-二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
[0123] Z22及Z2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C(CH3)=CH-、-CH=C(CH3)-或-C(CH3)=C(CH3)-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
[0124] P11、P12及P13独立地为聚合性基;
[0125] Sp11、Sp12及Sp1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OCO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
[0126] u为0、1或2;
[0127] f、g及h独立地为0、1、2、3或4,而且f、g及h的和为2以上。
[0128] [11]根据[10]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根据[10]所述的式(16α)11 12 13
中,P 、P 及P 独立地为选自式(P-1)至式(P-5)所表示的聚合性基的群组中的基。
[0129] [化12]
[0130]
[0131] 式(P-1)至式(P-5)中,
[0132] M11、M12及M1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
[0133]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在将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源自使所述取向控制层中的所述第一添加物及所述第二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中的所述第二添加物的单元的重量与所述液晶层中的第二添加物的重量的合计量的比例为0.03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
[0134] [13]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且所述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0135] 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所述液晶组合物的步骤;以及
[0136] 将所述液晶组合物保持于自向列相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并对所述液晶组合物照射偏光紫外线而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由此形成所述取向控制层的步骤。
[0137] [14]根据[13]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根据[13]所述的液晶组合物保持于TNI以上、TNI+15℃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并照射在波长300nm至400nm2 2 2 2
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照度为2mW/cm 至300mW/cm的范围且成为0.03J/cm 至20J/cm的曝光量的范围的偏光紫外线。
[0138] [15]根据[13]或[14]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照射根据[13]或[14]所述的偏光紫外线,进而,将所述液晶组合物保持于20℃以上、45℃以下的温2 2
度范围内,并照射在波长330nm至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1mW/cm 至50mW/cm的范围且成为1J/cm2至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追加的非偏光紫外线。
[0139] [16]一种液晶组合物,其用于根据[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中,且
[0140] 所述液晶组合物具有自向列相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并且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0141] [17]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以及背光灯(back light)。
[0142] 本例示也包括以下项。(a)所述液晶组合物,其还含有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聚合抑制剂、光学活性化合物、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及消泡剂之类的添加物的至少两种。(b)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其是通过在所述液晶组合物中添加与化合物(A)或化合物(16α)不同的聚合性化合物而制备。(c)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其是通过在所述液晶组合物中添加化合物(A)与化合物(16α)而制备。(d)一种液晶复合体,其是通过使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聚合而制备。
[0143] [发明的效果]
[0144] 根据本发明,针对利用了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的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一边以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以上进行加热,一边进行紫外线曝光,由此可实现透过率特性或对比度比优异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0145] 进而,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中,无需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现有的取向膜的形成步骤,从而可削减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
[0146] 图1是表示进行组合物(M1)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0147] 图2是表示进行组合物(M2)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0148] 图3是表示进行组合物(M3)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0149] 图4是表示进行组合物(M4)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0150] 图5是表示进行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0151] 图6是表示进行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紫外可见分光测定时的波长与吸收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152] 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有时将“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的用语分别简称为“组合物”及“元件”。“液晶显示元件”是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的总称。“液晶性化合物”是具有向列相、层列相等液晶相的化合物,以及虽不具有液晶相但出于调节向列相的温度范围、粘度、介电各向异性之类的特性的目的而混合于组合物中的化合物的总称。所述化合物具有例如1,4-亚环己基或1,4-亚苯基之类的六元环,其分子结构为棒状(rod like)。另外,在将所述化合物假想为棒状的分子的集合体的情况下,有时将所述棒状的分子称为“液晶分子”。“聚合性化合物”是出于使组合物中生成聚合体的目的而添加的化合物。
[0153] 液晶组合物是通过将多种液晶性化合物混合来制备。在所述液晶组合物中视需要而添加光学活性化合物、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色素、消泡剂、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聚合抑制剂、极性化合物之类的添加物。即便在添加有添加物的情况下,液晶性化合物的比例也是以基于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重量的重量百分率(重量%)来表示。添加物的比例是以基于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重量的重量百分率(重量份)来表示。即,液晶性化合物或添加物的比例是基于液晶性化合物的总重量而算出。有时也使用重量百万分率(ppm)。聚合引发剂的比例是例外地基于聚合性化合物的重量来表示。
[0154] 有时将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简称为“化合物(A)”。化合物(A)是指式(A)所表示的一种化合物、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或三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规则也适用于选自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等。由六边形包围的B1、C1、D1、E1、F等记号分别与环B1、环C1、环D1、环E1、环F等对应。六边形表示环己烷环或苯环之类的六元环或者萘环之类的缩合环。式(A-1)、式(A-2)、式(A-3)、式(16α)中,将六边形的一边横切的直线表示环上的任意氢可经-(L10)n11-或-Sp11-P11等基取代。‘f’等下标表示所取代的基的个数。在下标为0时,不存在此种取代。在下标‘f’为2以上时,在环F上存在多个-Sp11-P11。-Sp11-P11表示的多个基可相同或也可不同。这些规则也适用于其他式。“环F及环G独立地为X、Y或Z”的表述中,由于主语为多个,因此使用“独立地”。在主语为“环F”时,由于主语为单个,因此不使用“独立地”。
[0155] 将末端基R11的记号用于多种成分化合物中。这些化合物中,任意两个R11表示的两11 11
个基可相同或也可不同。例如,有化合物(2)的R 为乙基,且化合物(3)的R 为乙基的情况。
也有化合物(2)的R11为乙基,且化合物(3)的R11为丙基的情况。所述规则也适用于其他末端基、环、键结基等记号。式(8)中,在i为2时,存在两个环D1。所述化合物中,两个环D1表示的两个基可相同或也可不同。所述规则也适用于i大于2时的任意的两个环D1。所述规则也适用于其他环、键结基等记号。
[0156] “至少一个‘A’”的表述是指‘A’的个数为任意。“至少一个‘A’可经‘B’取代”的表述是指在‘A’的个数为一个时,‘A’的位置为任意,在‘A’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时,这些的位置也可无限制地选择。所述规则也适用于“至少一个‘A’经‘B’取代”的表述。“至少一个A可经B、C或D取代”的表述是指包括至少一个A经B取代的情况、至少一个A经C取代的情况及至少一个A经D取代的情况、以及多个A经B、C、D的至少两个取代的情况。例如,至少一个-CH2-(或-(CH2)2-)可经-O-(或-CH=CH-)取代的烷基中,包括烷基、烯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烯氧基烷基。再者,连续的两个-CH2-经-O-取代而成为如-O-O-般的情况欠佳。烷基等中,甲基部分(-CH2-H)的-CH2-经-O-取代而成为-O-H的情况也欠佳。
[0157] 液晶性化合物中,烷基为直链状或分支状,且不含环状烷基。直链状烷基通常优于分支状烷基。这些情况对于烷氧基、烯基等的末端基而言也相同。针对与1,4-亚环己基相关的立体构型(configuration),为了提高向列相的上限温度,反式构型优于顺式构型。2-氟-1,4-亚苯基是指下述两个二价基。化学式中,氟可向左(L),也可向右(R)。所述规则也可适用于四氢吡喃-2,5-二基之类的通过自环中去除两个氢而生成的非对称的二价基。
[0158] [化13]
[0159]
[0160] 本发明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中,将在液晶组合物中添加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而成的液晶组合物封入至元件中。其中: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要组合的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0161] 作为第一添加物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由于通过偏光照射而结构具有方向性地发生变化,因此有助于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另外,由于具有聚合性基,因此包含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聚合体具有作为取向控制膜的作用。
[0162] 对具有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化合物进行说明。具有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化合物是指如下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吸收紫外光,芳香族酯部位进行自由基开裂并产生对于羟基酮的重排,本发明中为式(A)及式(A-1)至式(A-3)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为式(A-1)、式(A-2)及式(A-3)所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式(A-1)及式(A-2)所表示的化合物。
[0163] 具有芳香族酯并具有聚合性基的化合物通过照射紫外光而芳香族酯部位发生光分解,由此形成自由基并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弗里斯重排中,在偏光紫外光的偏光方向与芳香族酯部位的长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产生芳香族酯部位的光分解。光分解后,进行再结合,通过互变异构化而在分子内产生羟基。认为:通过所述羟基而产生基板界面的相互作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容易吸附于基板界面侧。另外,由于具有聚合性基,因此通过聚合而固定化。可利用所述性质来制备可使液晶分子取向的薄膜。为了制备所述薄膜,所照射的紫外线合适的是直线偏光。另外,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要组合的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由此可使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高效地吸收偏光紫外线。首先,在将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将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以0.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添加于液晶组合物中,为了使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溶解,而对组合物进行加温。将所述组合物注入至不具有取向膜的元件中。继而,一边对元件进行加温,一边照射直线偏光,由此使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进行光弗里斯重排并加以聚合。经光弗里斯重排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在固定方向上进行排列,聚合后所形成的薄膜具有作为液晶取向膜的功能。
[0164] 作为第一添加物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化合物(A)。进而,在提及结构的详细内容等情况下,视需要而分称为化合物(A-1)、化合物(A-2)、化合物(A-3)。以下,依序对1.化合物(A)、2.化合物(A)的合成、作为包含化合物(A)的组合物的3.液晶组合物、作为含有所述组合物的元件的4.液晶显示元件进行说明。
[0165] 1.化合物(A)
[0166] 1-1.化合物(A)、使用其的液晶组合物的例示
[0167] 式(A)所表示的化合物。
[0168] [化14]
[0169]
[0170] [化15]
[0171]
[0172] [化16]
[0173]
[0174] 所述式中,
[0175] P10及P20独立地为聚合性基,优选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0176]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式(Q-1)所表示的基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177] 式(Q-1)中,M10、M20及M30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Sp11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0178]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优选为单键、-COO-、-OC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或-CH2CH2-。
[0179]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四氢萘-2,6-二基、芴-2,7-二基、亚联苯-4,4'-二基或1,3-二噁烷-2,5-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优选的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
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氰基、羟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0180]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萘-1,5-二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优选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更优选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0181]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10
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 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优选的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更优选的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
10 13
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 与Y 的至少一者为氢。
[0182]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0183]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20 27
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 与Y 的至少一者为氢。
[0184]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0185]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0186] 式(A-1)至式(A-3)中,
[0187] R10独立地为氢、氟、甲基或三氟甲基,优选为氢或甲基。
[0188] R3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优选为氢。
[0189] L10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优选为氢、氟、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此处,P10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0190] n10独立地为1、2或3。
[0191] n11独立地为0、1、2、3或4,优选为0、1或2,更优选为0或1。
[0192] 1-2.化合物(A)的形态
[0193] 化合物(A)具有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部位与聚合性基。关于化合物(A),当通过紫外线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时,极性基与基板表面以非共价键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有用。用途之一为液晶显示元件中所使用的液晶组合物用的添加物。化合物(A)是出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目的而添加。此种添加物优选为:具有对于液晶组合物的高溶解度,在密闭于元件中的条件下化学稳定,而且用于液晶显示元件时的电压保持率大。化合物(A)以相当大的程度充分满足此种特性。
[0194] 对化合物(A)的优选例进行说明。优选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为如下所述的化合物(A-1-1)至化合物(A-1-13)、化合物(A-2-1)至化合物(A-2-5)及化合物(A-3-1)。下述化合物中的n及m独立地为2至6,R10独立地为氢、甲基、氟或三氟甲基。
[0195] [化17]
[0196]
[0197] [化18]
[0198]
[0199] [化19]
[0200]
[0201] [化20]
[0202]
[0203]
[0204] 式(2)至式(21)中,示出作为液晶组合物的成分的液晶性化合物。化合物(2)至化合物(4)具有小的介电各向异性。化合物(5)至化合物(7)具有正且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化合物(8)具有氰基,因此具有正且更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化合物(9)至化合物(21)具有负且大的介电各向异性。这些化合物的具体例将于后叙述。
[0205] 2.化合物(A)的合成
[0206] 对化合物(A)的合成方法进行说明。化合物(A)是依据国际公开第1995/22586号、日本专利特开2005-206579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6/049111号、《大分子(Macromolecules)》(26,1244-1247(1993))、日本专利特开2003-238491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0/133278号、日本专利特开2000-17823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2-162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11-22718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合成。具有α-氟丙烯酸酯之类的聚合性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是依据日本专利特开2005-11285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具有α-三氟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聚合性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是依据日本专利特开
2004-17572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在分子内具有芳香族酯部位与二苯乙炔(tolane)部位的化合物(A)是依据国际公开第2001/053248号来合成。未记载合成方法的化合物可通过适当组合公知的有机合成化学的方法来合成。也可参照《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es,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Sons,Inc))、《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s,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Sons,Inc))、《综合有机合成》(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Press))、《新实验化学讲座》(丸善)等成书。
[0207] 3.液晶组合物
[0208] 3-1.第一添加物(成分A)
[0209] 液晶组合物含有化合物(A)作为第一添加物即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化合物(A)至少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化合物(A)的例子为化合物(A-1)、化合物(A-2)或化合物(A-3)。化合物(A)通过由因偏光照射而产生的光弗里斯重排引起的具有方向性的异构化及与元件的基板的非共价键结方式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所述组合物优选为:含有化合物(A)作为成分A,且还含有选自以下所示的成分B、成分C、成分D及成分E中的液晶性化合物。
[0210] 在将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为了获得对紫外线的高反应性,化合物(A)的优选的比例为约0.05重量份以上,为了溶解于液晶组合物中,化合物(A)的优选的比例为约10重量份以下。进而优选的比例为约0.05重量份至约7重量份的范围。最优选的比例为约0.05重量份至约5重量份的范围。
[0211] 在进而添加化合物(16α)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取向控制能力,化合物(16α)相对于化合物(A)的优选的重量比(化合物(A)/化合物(16α))优选为约1/9以上,为了获得对紫外线的高反应性,化合物(16α)相对于化合物(A)的优选的重量比(化合物(A)/化合物(16α))为约9/1以下。进而优选的重量比为约1/2至约4/1的范围。最优选的重量比为约1/2至约2/1的范围。
[0212] 3-2.液晶性化合物(成分B至成分E)
[0213] 成分B为化合物(2)至化合物(4)。成分C为化合物(5)至化合物(7)。成分D为化合物(8)。成分E为化合物(9)至化合物(15)。所述组合物也可含有与化合物(2)至化合物(15)不同的其他液晶性化合物。在制备所述组合物时,优选为考虑到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大小等来选择成分B、成分C、成分D及成分E。适当选择了成分的组合物具有高的上限温度、低的下限温度、小的粘度、适当的光学各向异性(即,大的光学各向异性或小的光学各向异性)、正或负的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大的比电阻、对热或紫外线的稳定性及适当的弹性常数(即,大的弹性常数或小的弹性常数)。
[0214] 成分B是两个末端基为烷基等的化合物。作为成分B的优选例,可列举:化合物(2-1)至化合物(2-11)、化合物(3-1)至化合物(3-19)及化合物(4-1)至化合物(4-7)。成分B的化合物中,R11及R12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或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215] [化21]
[0216]
[0217] 成分B由于介电各向异性的绝对值小,因此为接近中性的化合物。化合物(2)主要在减小粘度或调整光学各向异性的方面有效果。化合物(3)及化合物(4)有通过提高上限温度而扩大向列相的温度范围的效果,或在调整光学各向异性的方面有效果。
[0218] 随着使成分B的含量增加,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变小,但粘度变小。因此,只要满足元件的阈电压的要求值,则含量以多为佳。在制备IPS、VA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B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40重量%以上。
[0219] 成分C为在右末端具有氟、氯或含氟基的化合物。作为成分C的优选例,可列举:化合物(5-1)至化合物(5-16)、化合物(6-1)至化合物(6-113)、化合物(7-1)至化合物(7-61)。成分C的化合物中,R13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X11为氟、氯、-OCF3、-OCHF2、-CF3、-CHF2、-CH2F、-OCF2CHF2或-OCF2CHFCF3。
[0220] [化22]
[0221]
[0222] [化23]
[0223]
[0224]
[0225] [化24]
[0226]
[0227] [化25]
[0228]
[0229] [化26]
[0230]
[0231] [化27]
[0232]
[0233]
[0234] [化28]
[0235]
[0236] 成分C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且对热、光等的稳定性非常优异,因此可用于制备IPS、FFS、OCB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形。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C的含量合适的是1重量%至99重量%的范围,优选为10重量%至97重量%的范围,进而优选为4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在将成分C添加于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C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下。通过添加成分C,可调整组合物的弹性常数,且可调整元件的电压-透过率曲线。
[0237] 成分D是右末端基为-C≡N或-C≡C-C≡N的化合物(8)。作为成分D的优选例,可列举化合物(8-1)至化合物(8-64)。成分D的化合物中,R14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12
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X 为-C≡N或-C≡C-C≡N。
[0238] [化29]
[0239]
[0240] [化30]
[0241]
[0242] 成分D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且其值大,因此主要可用于制备TN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形。通过添加所述成分D,可增大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成分D有扩大液晶相的温度范围、调整粘度或调整光学各向异性的效果。成分D对于元件的电压-透过率曲线的调整而言也有用。
[0243] 在制备TN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D的含量合适的是1重量%至99重量%的范围,优选为10重量%至97重量%的范围,进而优选为4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在将成分D添加于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D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下。通过添加成分D,可调整组合物的弹性常数,且可调整元件的电压-透过率曲线。
[0244] 成分E为化合物(9)至化合物(21)。这些化合物具有如2,3-二氟-1,4-亚苯基般侧位经两个氟或氯取代的亚苯基。作为成分E的优选例,可列举:化合物(9-1)至化合物(9-8)、化合物(10-1)至化合物(10-17)、化合物(11-1)、化合物(12-1)至化合物(12-3)、化合物(13-1)至化合物(13-11)、化合物(14-1)至化合物(14-3)、化合物(15-1)至化合物(15-3)及化合物(16)至化合物(21)。成分E的化合物中,R15及R16独立地为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R17为氢、氟、碳数1至10的烷基或碳数2至10的烯基,所述烷基及烯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
[0245] [化31]
[0246]
[0247] [化32]
[0248]
[0249] [化33]
[0250]
[0251] 成分E的介电各向异性为负且大。成分E可用于制备IPS、VA、PSA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形。随着使成分E的含量增加,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为负且变大,但粘度变大。因此,只要满足元件的阈电压的要求值,则含量以少为佳。当考虑到介电各向异性为-5左右时,为了进行充分的电压驱动,优选为含量为40重量%以上。
[0252] 成分E中,化合物(9)为二环化合物,因此主要在减小粘度、调整光学各向异性或增加介电各向异性的方面有效果。化合物(10)及化合物(11)为三环化合物,因此有提高上限温度、增大光学各向异性或增大介电各向异性的效果。化合物(12)至化合物(21)有增大介电各向异性的效果。
[0253] 在制备IPS、VA、PSA等模式用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E的含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5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在将成分E添加于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成分E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下。通过添加成分E,可调整组合物的弹性常数,且可调整元件的电压-透过率曲线。
[0254] 通过将以上所述的成分B、成分C、成分D及成分E适当组合,可制备充分满足如下特性的至少一种的液晶组合物:上限温度高、下限温度低、粘度小、光学各向异性适当、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大、比电阻大、对紫外线的稳定性高、对热的稳定性高、弹性常数大等。视需要也可添加与成分B、成分C、成分D及成分E不同的液晶性化合物。
[0255] 3-3.第二添加物
[0256] 出于提高反应性(聚合性)的目的,也可在所述组合物中添加具有作为反应性单体的作用的第二添加物即聚合性化合物(16α)。
[0257] 式(16α)中,P11、P12及P13独立地为聚合性基。优选的P11、P12或P13为选自式(P-1)至式(P-5)所表示的基的群组中的聚合性基。进而优选的P11、P12或P13为基(P-1)、基(P-2)或基(P-3)。尤其优选的基(P-1)为-OCO-CH=CH2或-OCO-C(CH3)=CH2。
[0258] [化34]
[0259]
[0260] 基(P-1)至基(P-5)中,M11、M12及M1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为了提高反应性,优选的M11、M12或M13为氢或甲基。进而优选的M11为甲基,进而优选的M12或M13为氢。
[0261] 式(16α)中,Sp11、Sp12及Sp1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OCO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11 12 13
≡C-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优选的Sp 、Sp 或Sp 为单键。
[0262] 式(16α)中,环F及环I独立地为环己基、环己烯基、苯基、1-萘基、2-萘基、四氢吡喃-2-基、1,3-二噁烷-2-基、嘧啶-2-基或吡啶-2-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优选的环F或环I为苯基。环G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1,4-亚苯基、萘-1,2-二基、萘-1,3-二基、萘-1,4-二基、萘-1,5-二基、萘-1,6-二基、萘-1,7-二基、萘-1,8-二基、萘-2,3-二基、萘-2,6-二基、萘-2,7-二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噁烷-2,5-二基、嘧啶-2,5-二基或吡啶-2,5-二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取代。优选的环G为
1,4-亚苯基或2-氟-1,4-亚苯基。
[0263] 式(16α)中,Z22及Z2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C(CH3)=CH-、-CH=C(CH3)-或-C(CH3)=C(CH3)-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优选的Z22或Z23为单键、-(CH2)2-、-CH2O-、-OCH2-、-COO-或-OCO。进而优选的Z22或Z23为单键。
[0264] 式(16α)中,u为0、1或2。优选的u为0或1。f、g及h独立地为0、1、2、3或4,而且f、g及h的和为2以上。优选的f、g或h为1或2。
[0265] 优选的第二添加物为式(16α-1)至式(16α-29)所表示的化合物。
[0266] [化35]
[0267]
[0268] [化36]
[0269]
[0270] [化37]
[0271]
[0272]
[0273] [化38]
[0274]
[0275] 式(16α-1)至式(16α-29)中,
[0276] P11、P12及P13独立地为选自式(P-1)至式(P-3)所表示的聚合性基的群组中的基,此处,M11、M12及M1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
[0277] [化39]
[0278]
[0279] Sp11、Sp12及Sp13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OCOO-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
[0280] 在将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为了获得对紫外线的高反应性,第二添加物的优选的比例为约0.03重量份以上,为了溶解于液晶组合物中,第二添加物的优选的比例为约10重量份以下。进而优选的比例为约0.1重量份至约2.0重量份的范围。最优选的比例为约0.2重量份至约1.0重量份的范围。
[0281] 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中所使用的第一添加物或第二添加物之类的聚合性化合物是出于使液晶组合物中生成聚合体的目的而添加。化合物(A)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的形式使用。也可自化合物(A)与化合物(16α)生成共聚物。化合物(A)在极性基与基板表面以非共价键结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状态下经固定化。由此,液晶分子的取向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可防止化合物(A)在液晶组合物中扩散。化合物(A)通过聚合而提供聚合体。所述聚合体进行排列,因此在基板表面,可对液晶分子赋予适当的预倾。所述聚合体使液晶分子的取向稳定化,因此缩短元件的响应时间,而且改善图像的残像。化合物(16α)的优选例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氟丙烯酸酯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氧基化合物、丙烯基醚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丙烷、氧杂环丁烷)及乙烯基酮化合物。进而优选的例子为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及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进而优选的例子中也包括具有丙烯酰氧基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两者的化合物。
[0282] 3-4.其他添加物
[0283] 液晶组合物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备。例如将成分化合物混合,然后通过加热而使其彼此溶解。也可根据用途而在所述组合物中添加第一添加物及第二添加物以外的其他添加物。添加物的例子为聚合引发剂、聚合抑制剂、光学活性化合物、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消泡剂等。此种添加物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且在文献中有记载。
[0284] 可通过添加聚合引发剂来使聚合性化合物迅速聚合。通过使反应温度最佳化,可减少所残存的聚合性化合物的量。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为源自IGM树脂(IGM Resins)公司的奥尼拉德(Omnirad)系列中的TPO、127、1173、2022、2100、4265、184、369、379、500、651、754、819、907、BP、LR8953X及2959。
[0285]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追加例为4-甲氧基苯基-2,4-双(三氯甲基)三嗪、2-(4-丁氧基苯乙烯基)-5-三氯甲基-1,3,4-噁二唑、9-苯基吖啶、9,10-苯并吩嗪、二苯甲酮/米氏酮混合物、六芳基联咪唑/巯基苯并咪唑混合物、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4-二乙基氧杂蒽酮/对二甲基基苯甲酸甲酯混合物及二苯甲酮/甲基三乙醇胺混合物。
[0286] 在液晶组合物中添加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后,照射紫外线,由此可进行聚合。但是,未反应的聚合引发剂或聚合引发剂的分解产物可能在元件中引起图像的残像等显示不良。为了防止所述情况,也可在不添加聚合引发剂的状态下进行光聚合。所照射的光的优选的波长为150nm至500nm的范围。进而优选的波长为250nm至450nm的范围,最优选的波长为300nm至400nm的范围。
[0287] 在保管聚合性化合物时,为了防止聚合而可添加聚合抑制剂。聚合性化合物通常是以未去除聚合抑制剂的状态添加于组合物中。聚合抑制剂的例子为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之类的对苯二酚衍生物、4-叔丁基邻苯二酚、4-甲氧基苯酚及吩噻嗪等。
[0288] 光学活性化合物具有通过在液晶分子中诱发螺旋结构而赋予所需的扭转角(torsion angle)来防止逆扭转的效果。通过添加光学活性化合物,可调整螺旋节距。出于调整螺旋节距的温度依存性的目的而可添加两种以上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作为光学活性化合物的优选例,可列举下述化合物(Op-1)至化合物(Op-18)。化合物(Op-18)中,环J为1,4-亚环己基或1,4-亚苯基,R28为碳数1至10的烷基。
[0289] [化40]
[0290]
[0291] 抗氧化剂对于用以维持大的电压保持率而言有效。作为抗氧化剂的优选例,可列举:下述化合物(AO-1)及化合物(AO-2);易璐诺斯(IRGANOX)415、易璐诺斯(IRGANOX)565、易璐诺斯(IRGANOX)1010、易璐诺斯(IRGANOX)1035、易璐诺斯(IRGANOX)3114及易璐诺斯(IRGANOX)1098(商品名:巴斯夫(BASF)公司)。紫外线吸收剂对于用以防止上限温度的降低而言有效。紫外线吸收剂的优选例为二苯甲酮衍生物、苯甲酸酯衍生物、三唑衍生物等。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下述化合物(AO-3)及化合物(AO-4);帝奴彬(TINUVIN)329、帝奴彬(TINUVIN)P、帝奴彬(TINUVIN)326、帝奴彬(TINUVIN)234、帝奴彬(TINUVIN)213、帝奴彬(TINUVIN)400、帝奴彬(TINUVIN)328及帝奴彬(TINUVIN)99-2(商品名:巴斯夫(BASF)公司);以及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4-Diazabicyclo[2.2.2]octane,DABCO)。
[0292] 具有位阻的胺之类的光稳定剂对于维持大的电压保持率而言优选。作为光稳定剂的优选例,可列举:下述化合物(AO-5)及化合物(AO-6);帝奴彬(TINUVIN)144、帝奴彬(TINUVIN)765及帝奴彬(TINUVIN)770DF(商品名:巴斯夫(BASF)公司)。热稳定剂对于用以维持大的电压保持率而言也有效,作为优选例,可列举易璐佛斯(IRGAFOS)168(商品名:巴斯夫(BASF)公司)。消泡剂对于用以防止起泡而言有效。消泡剂的优选例为二甲基硅酮油及甲基苯基硅酮油等。
[0293] [化41]
[0294]
[0295] 化合物(AO-1)中,R40为碳数1至20的烷基、碳数1至20的烷氧基、-COOR41或-CH2CH2COOR41,此处,R41为碳数1至20的烷基。化合物(AO-2)及化合物(AO-5)中,R42为碳数1至20的烷基。化合物(AO-5)中,R43为氢、甲基或O·(氧自由基),环K为1,4-亚环己基或1,4-亚苯基,z为1、2或3。
[0296] 4.液晶显示元件
[0297] 所述液晶组合物可用于具有PC、TN、STN、OCB或PSA等运作模式且以有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的液晶显示元件中。所述组合物也可用于具有PC、TN、STN、OCB、VA或IPS等运作模式且以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的液晶显示元件中。这些元件也可适用于反射型、透过型及半透过型中的任一类型。
[0298] 所述组合物也可用于将向列液晶微胶囊化而制作的向列曲线排列相(nematic curvilinear aligned phase,NCAP)元件、在液晶中形成三维网状聚合物而制作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元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PDLCD)以及聚合物网络液晶显示元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 Display,PNLCD)。在将液晶性化合物的合计量设为100重量份时,且在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为约10重量份以下时,可制作PSA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PSA模式的元件可以有源矩阵及无源矩阵之类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此种元件也可适用于反射型、透过型及半透过型的任一类型。通过增加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也可制作聚合物分散(polymer dispersed)模式的元件。
[0299] 取向膜为用以使液晶分子在固定方向上进行排列的膜。通常而言,可使用聚酰亚胺的薄膜。不具有此种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中,可使用含有化合物(A)等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组合物。化合物(A)通过聚合而提供聚合体。所述聚合体具有取向膜的功能,因此可代替取向膜而使用。制造此种元件的方法的一例如下所述。准备具有被称为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两个基板的元件。所述基板不具有取向膜。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具有电极层。将液晶性化合物混合来制备液晶组合物。在所述液晶组合物中添加化合物(A)。在所述液晶组合物中视需要也可进而添加添加物。将所述液晶组合物注入至元件中。将所述元件加热至液晶组合物的自向列相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以上,使液晶组合物变化为各向同性相状态后进行偏光紫外线照射。有时将所述偏光紫外线照射称为“第一紫外线照射”。
[0300] 继而,可将液晶层保持于20℃以上、未满TNI的温度范围内而进行非偏光紫外线照射。有时将所述非偏光紫外线照射称为“第二紫外线照射”。通过进行第二紫外线照射而存在可将系统内所残存的聚合性化合物或未反应的聚合性基完全消耗的情况。此处,由于通过作为第一紫外线照射的偏光紫外线照射而大致形成取向控制层,因此如后所述,第二紫外线照射即便为非偏光状态,也可维持液晶取向的均匀性。通过此种紫外线照射而生成在液晶分子中诱发均匀的水平取向的取向控制层,从而制作目标元件。
[0301] 所述顺序中,当将液晶层保持于液晶组合物的朝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TNI)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并利用例如在波长300nm至400nm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偏光紫外线进行照射时,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因此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化合物(A)可高效地吸收偏光紫外线。然后,化合物(A)的芳香族酯部位发生光分解并形成自由基,从而进行光弗里斯重排。光弗里斯重排中,在偏光紫外线的偏光方向与芳香族酯部位的长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产生芳香族酯部位的光分解。光分解后,进行再结合,通过互变异构化而在分子内产生羟基。认为:通过所述羟基而产生基板界面的相互作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容易吸附于基板界面侧。另外,由于具有聚合性基,因此通过聚合而固定化。所述聚合体成为使液晶分子均匀取向的取向控制层。
[0302] 继而,将液晶层保持于20℃以上、未满TNI的温度范围内,并照射例如在波长330nm至400nm中具有峰值的非偏光紫外线来作为第二紫外线照射时,认为取向控制层中所残存的芳香族酯部位进行光弗里斯重排或未反应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沿取向控制层而聚合。此处的光弗里斯重排是在通过第一紫外线照射而进行了定向的聚合体的内部产生,因此认为有在取向控制层的各向异性提高的方向上进行重排反应的倾向。认为未反应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追加聚合也有助于取向控制层的各向异性赋予。此种取向控制层的各向异性的上升是指作用于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变大。通过此种聚合体的效果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追加性稳定化,因此元件的对比度提高。响应时间缩短。图像的残像为液晶分子的运作不良,因此通过所述聚合体的效果而残像也同时得到改善。在进行此种聚合的情况下,未反应物变得极少。因此,可期待获得电压保持率大的元件。
[0303] 对朝基板的紫外线照射进行说明。本发明中,存在以一阶段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与以至少两阶段照射紫外线的情况。在以一阶段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仅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另外,在以两阶段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及第二紫外线照射。
[0304] 第一紫外线照射中的液晶层的保持温度为TNI以上的温度范围。优选的液晶层的保持温度为TNI以上、TNI+15℃以下的温度范围。
[0305] 第一紫外线照射中所照射的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280nm至约400nm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紫外线。优选的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300nm至约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约2mW/cm2至约30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0.03J/cm2至约20J/cm2的曝光量(照度(单位:mW/
2
cm)与照射时间(单位:秒)的积)的范围的紫外线。更优选的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300nm至约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约2mW/cm2至约30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0.03J/cm2至约
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紫外线。尤其优选的偏光紫外线为在313nm附近、335nm附近及
365nm附近具有峰值、照度为约2mW/cm2至约30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0.03J/cm2至约10J/
2
cm的曝光量的范围的紫外线。通过所述第一紫外线照射而大部分的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
[0306] 第二紫外线照射中的液晶层的保持温度为20℃以上、未满TNI的温度范围。优选的液晶层的保持温度为20℃以上、45℃以下的温度范围。
[0307] 第二紫外线照射中所照射的非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330nm至约400nm中具有峰值的紫外线。优选的非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330nm至约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约1mW/cm2至约5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1J/cm2至约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紫外线。更优选的非偏光紫外线为在波长约330nm至约400nm中具有峰值、照度为约1mW/cm2至约5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1J/cm2至约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紫外线。尤其优选的非偏光紫外线为在335nm附近及365nm附近具有峰值、照度为约1mW/cm2至约50mW/cm2的范围且成为约1J/cm2至约10J/cm2的曝光量的范围的紫外线。通过所述第二紫外线照射,可产生追加的弗里斯重排。另外,可将未反应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变换为聚合体。
[0308] 对液晶性化合物与作为第一添加物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进行说明。液晶性化合物的紫外线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200nm至400nm的范围内。液晶性化合物及第一添加物的在波长区域中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可为多个,但优选为1个至5个,更优选为1个至3个。本说明书中,于在波长区域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设为所述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另外,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更长的长波长侧,因此可抑制由紫外线对液晶性化合物造成的损伤。
[0309] 水平取向型元件中,不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面而大致水平取向。通常,为了使液晶分子水平取向,而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液晶层之间或阵列基板与液晶层之间配置聚酰亚胺之类的水平取向膜。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水平取向型元件中,在至少一个基板侧无需此种取向膜。所述元件中,通过取向控制层的作用来使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而水平取向。液晶分子与基板的角度(即预倾角)为0°以上、5°以下。优选为0°以上、3°以下。通过将此种水平取向与梳型电极组合而可达成广视野角。
[0310] [实施例]
[0311] 通过实施例(包括合成例、使用例)而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也包括通过将使用例的组合物的至少两种混合而制备的混合物。
[0312] 只要无特别记载,则反应是在氮气环境下进行。化合物(A)是通过合成例等所示的顺序来合成。所合成的化合物是通过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等方法来鉴定。特性是通过下述方法来测定。
[0313] NMR分析:测定时使用布鲁克拜厄斯宾(Bruker BioSpin)公司制造的DRX-500。1H-NMR的测定中,使试样溶解于CDCl3等氘化溶媒中,在室温下以500MHz、累计次数16次的条件进行测定。使用四甲基硅烷作为内部标准。19F-NMR的测定中,使用CFCl3作为内部标准,以累计次数24次进行测定。核磁共振波谱的说明中,s是指单峰,d是指双重峰,t是指三重峰,q是指四重峰,quin是指五重峰,sex是指六重峰,m是指多重峰,br是指宽峰。
[0314] 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时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GC-2010型气相色谱仪。管柱是使用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Inc.)制造的毛细管柱DB-1(长度6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作为载气,使用氦气(1mL/min)。将试样气化室的温度设定为300℃,将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部分的温度设定为300℃。试样是溶解于丙酮中并以成为1重量%的溶液的方式制备,将1μL的所获得的溶液注入至试样气化室中。记录计是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GC Solution系统等。
[0315]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测定时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普罗米纳斯(Prominence)(LC-20AD;SPD-20A)。管柱是使用维美希(YMC)制造的YMC-Pack ODS-A(长度150mm、内径4.6mm、粒子径5μm)。溶出液是将乙腈与水适当混合而使用。作为检测器,适当使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检测器、折射率(Reflective Index,RI)检测器、电晕(CORONA)检测器等。在使用UV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波长设为254nm。试样是溶解于乙腈中并以成为0.1重量%的溶液的方式制备,将1μL的所述溶液导入至试样室中。作为记录计,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C-R7A plus。
[0316] 紫外可见分光分析:测定时使用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660。检测波长设为200nm至500nm。液晶性化合物是以成为15ppm的浓度的方式溶解于环己烷中来制备,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是在乙腈中以成为0.05mmol/L的溶液的方式制备,并放入至石英槽(光程长1cm)中来进行测定。
[0317] 测定试样:在测定相结构及转变温度(透明点、熔点、聚合引发温度等)时,将化合物本身用作试样。
[0318] 测定方法:特性的测定是利用下述方法来进行。这些方法大多为社团法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apa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JEITA)审议制定的JEITA标准(JEITA·ED-2521B)中所记载的方法或将其加以修饰的方法。用于测定的TN元件中,未安装薄膜晶体管(TFT)。
[0319] (1)相结构
[0320] 在具备偏光显微镜的熔点测定装置的加热板(梅特勒(Mettler)公司的FP-52型热平台(hotstage))上放置试样。一边以3℃/min的速度对所述试样进行加热,一边利用偏光显微镜来观察相状态及其变化而确定相的种类。
[0321] (2)转变温度(℃)
[0322] 测定时使用珀金埃尔默(Perkin Elmer)公司制造的扫描热量计戴蒙德(Diamond)DSC系统或SSI纳米科技(SSI Nanotechnology)公司制造的高感度示差扫描热量计X-DSC7000。针对试样,以3℃/min的速度升温降温,通过外推来求出伴随试样的相变化的吸热峰值或发热峰值的引发点,从而决定转变温度。化合物的熔点、聚合引发温度也使用所述装置来进行测定。有时将化合物自固体转变为层列相、向列相等液晶相的温度简称为“液晶相的下限温度”。有时将化合物自液晶相转变为液体的温度简称为“透明点”。
[0323] 结晶表示为C。在将结晶的种类加以区分的情况下,分别表示为C1、C2。层列相表示为S,向列相表示为N。层列相中,在对层列A相、层列B相、层列C相或层列F相加以区分的情况下,分别表示为SA、SB、SC或SF。液体(各向同性)表示为I。转变温度例如表述为“C 50.0N 100.0I”。其表示自结晶朝向列相的转变温度为50.0℃,自向列相朝液体的转变温度为
100.0℃。
[0324] (3)向列相的上限温度(TNI或NI;℃)
[0325] 在具备偏光显微镜的熔点测定装置的加热板上放置试样,以1℃/min的速度进行加热。对试样的一部分自向列相变化为各向同性液体时的温度进行测定。有时将向列相的上限温度简称为“上限温度”。在试样为液晶性化合物与母液晶的混合物时,以TNI的记号来表示。在试样为液晶性化合物与成分B、成分C、成分D之类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时,以NI的记号来表示。
[0326] (4)向列相的下限温度(TC;℃)
[0327] 将具有向列相的试样在0℃、-10℃、-20℃、-30℃及-40℃的冷冻器中保管10天后,观察液晶相。例如当试样在-20℃下保持向列相、且在-30℃下变化为结晶或层列相时,将TC记载为≦-20℃。有时将向列相的下限温度简称为“下限温度”。
[0328] (5)粘度(体积粘度(bulk viscosity);η;在20℃下测定;mPa·s)
[0329] 测定时使用东京计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E型旋转粘度计
[0330] (6)光学各向异性(折射率各向异性;在25℃下测定;Δn)
[0331] 使用波长589nm的光,利用在接目镜上安装有偏光板的阿贝折射计来进行测定。对主棱镜的表面在一个方向上摩擦后,将试样滴加至主棱镜上。折射率(n∥)是在偏光的方向与摩擦的方向平行时测定。折射率(n⊥)是在偏光的方向与摩擦的方向垂直时测定。光学各向异性(Δn)的值是根据Δn=n∥-n⊥的式子来计算。
[0332] (7)比电阻(ρ;在25℃下测定;Ωcm)
[0333] 在具备电极的容器中注入1.0mL的试样。对所述容器施加直流电压(10V),测定10秒后的直流电流。比电阻是根据下式来算出。(比电阻)={(电压)×(容器的电容)}/{(直流电流)×(真空介电常数)}。
[0334] 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试样与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试样中,有时特性的测定法不同。介电各向异性为正时的测定法是记载于项(8a)至项(12a)中。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情况记载于项(8b)至项(12b)中。
[0335] (8a)粘度(旋转粘度;γ1;在25℃下测定;mPa·s)
[0336] 正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是依据M.今井(M.Imai)等人的《分子晶体及液晶(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Vol.259,37(1995))中所记载的方法。在扭转角为0度、而且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5μm的TN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在16V至19.5V的范围内以0.5V为单位阶段性地施加电压。不施加电压0.2秒后,以仅一个矩形波(矩形脉冲;0.2秒)与不施加(2秒)的条件反复施加电压。对因所述施加而产生的瞬态电流(transient current)的峰值电流(peak current)与峰值时间(peak time)进行测定。根据这些测定值与M.今井(M.Imai)等人的论文第40页的计算式(8)而获得旋转粘度的值。所述计算所需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值是使用测定了所述旋转粘度的元件并利用以下记载的方法来求出。
[0337] (8b)粘度(旋转粘度;γ1;在25℃下测定;mPa·s)
[0338] 负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是依据M.今井(M.Imai)等人的《分子晶体及液晶(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Vol.259,37(1995))中所记载的方法。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20μm的VA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在39V至50V的范围内以1V为单位阶段性地施加电压。不施加电压0.2秒后,以仅一个矩形波(矩形脉冲;0.2秒)与不施加(2秒)的条件反复施加电压。对因所述施加而产生的瞬态电流(transient current)的峰值电流(peak current)与峰值时间(peak time)进行测定。根据这些测定值与M.今井(M.Imai)等人的论文第40页的计算式(8)而获得旋转粘度的值。所述计算所需的介电各向异性是使用下述介电各向异性的项中测定的值。
[0339] (9a)介电各向异性(Δε;在25℃下测定)
[0340] 正的介电各向异性: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9μm、而且扭转角为80度的TN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施加正弦波(10V、1kHz),2秒后测定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ε∥)。对所述元件施加正弦波(0.5V、1kHz),2秒后测定液晶分子的短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ε⊥)。介电各向异性的值是根据Δε=ε∥-ε⊥的式子来计算。
[0341] (9b)介电各向异性(Δε;在25℃下测定)
[0342] 负的介电各向异性:介电各向异性的值是根据Δε=ε∥-ε⊥的式子来计算。介电常数(ε∥及ε⊥)是以如下方式进行测定。
[0343] 1)介电常数(ε∥)的测定:在经充分清洗的玻璃基板上涂布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0.16mL)的乙醇(20mL)溶液。利用旋转器使玻璃基板旋转后,在150℃下加热1小时。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4μm的VA元件中放入试样,通过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的接着剂将所述元件密闭。对所述元件施加正弦波(0.5V、1kHz),2秒后测定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ε∥)。
[0344] 2)介电常数(ε⊥)的测定:在经充分清洗的玻璃基板上涂布聚酰亚胺溶液。将所述玻璃基板煅烧后,对所获得的取向膜实施摩擦处理。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9μm、扭转角为80度的TN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施加正弦波(0.5V、1kHz),2秒后测定液晶分子的短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ε⊥)。
[0345] (10a)弹性常数(K;在25℃下测定;pN)
[0346] 正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横河·惠普(Yokogawa-Hewlett Packard)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HP4284A型电感-电容-电阻(Inductance-Capacitance-Resistance,LCR)计。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20μm的水平取向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施加0V至20V的电荷,测定静电电容及施加电压。使用《液晶元件手册》(日刊工业报社)第75页中的式(2.98)、式(2.101)对所测定的静电电容(C)与施加电压(V)的值进行拟合,并根据式(2.99)来获得K11及K33的值。继而,在第171页中的式(3.18)中,使用先求出的K11及K33的值来算出K22。弹性常数K是由以所述方式求出的K11、K22及K33的平均值来表示。
[0347] (10b)弹性常数(K11及K33;在25℃下测定;pN)
[0348] 负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东阳技术(TOYO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EC-1型弹性常数测定器。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20μm的垂直取向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施加20V至0V的电荷,测定静电电容及施加电压。使用《液晶元件手册》(日刊工业报社)第75页中的式(2.98)、式(2.101)对静电电容(C)与施加电压(V)的值进行拟合,并根据式(2.100)来获得弹性常数的值。
[0349] (11a)阈电压(Vth;在25℃下测定;V)
[0350] 正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大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LCD5100型亮度计。光源为卤素灯。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0.45/Δn(μm)、扭转角为80度的常白模式(normally white mode)的TN元件中放入试样。对所述元件施加的电压(32Hz、矩形波)是自0V起以0.02V为单位阶段性地增加至10V为止。此时,对元件自垂直方向照射光,并测定透过元件的光量。制作所述光量达到最大时为透过率100%、所述光量最小时为透过率0%的电压-透过率曲线。阈电压是以透过率成为90%时的电压来表示。
[0351] (11b)阈电压(Vth;在25℃下测定;V)
[0352] 负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大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LCD5100型亮度计。光源为卤素灯。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4μm、摩擦方向为反平行的常黑模式(normally black mode)的VA元件中放入试样,使用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的接着剂将所述元件密闭。对所述元件施加的电压(60Hz、矩形波)是自0V起以0.02V为单位阶段性地增加至
20V。此时,对元件自垂直方向照射光,并测定透过元件的光量。制作所述光量达到最大时为透过率100%、所述光量最小时为透过率0%的电压-透过率曲线。阈电压是以透过率成为
10%时的电压来表示。
[0353] (12a)响应时间(τ;在25℃下测定;ms)
[0354] 正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大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LCD5100型亮度计。光源为卤素灯。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是设定为5kHz。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5.0μm、扭转角为80度的常白模式(normally white mode)的TN元件中放入试样。
对所述元件施加矩形波(60Hz、5V、0.5秒)。此时,对元件自垂直方向照射光,并测定透过元件的光量。将所述光量达到最大时视为透过率100%,将所述光量最小时视为透过率0%。上升时间(τr:rise time;毫秒)为透过率自90%变化为10%所需的时间。下降时间(τf:fall time;毫秒)为透过率自10%变化为90%所需的时间。响应时间是由以所述方式求出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的和来表示。
[0355] (12b)响应时间(τ;在25℃下测定;ms)
[0356] 负的介电各向异性:测定时使用大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LCD5100型亮度计。光源为卤素灯。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是设定为5kHz。在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摩擦方向为反平行的常黑模式(normally black mode)的PVA元件中放入试样。使用利用紫外线进行硬化的接着剂将所述元件密闭。对所述元件施加稍许超过阈电压的程度的电压1分钟,继而,一边施加5.6V的电压,一边照射23.5mW/cm2的紫外线8分钟。
对所述元件施加矩形波(60Hz、10V、0.5秒)。此时,对元件自垂直方向照射光,并测定透过元件的光量。将所述光量达到最大时视为透过率100%,将所述光量最小时视为透过率0%。响应时间是以透过率自90%变化为10%所需的时间(下降时间;fall time;毫秒)来表示。
[0357] (13)电压保持率
[0358] 对使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的元件在60℃下施加脉冲电压(1V且60微秒)而进行充电。利用高速电压计以1.67秒期间测定衰减的电压,并求出单位周期的电压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A。面积B为未衰减时的面积。电压保持率是以面积A相对于面积B的百分率来表示。
[0359] (14)照度
[0360] 测定紫外线照度时使用尾(Ushio)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紫外线照度计UIT-250型(传感器:UVD-S313及UVD-S365)。
[0361] (15)水平取向的均匀性
[0362] 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取向状态进行观察。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与检偏器以各自的透过轴正交的方式配置。首先,以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成为平行的方式,即,以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的方式,将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自元件的下侧即偏振器侧照射光,并观察有无透过检偏器的光。在未观察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情况下(黑状态),取向判定为“良好”。所述黑状态下的光透过强度的测定是使用横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多媒体显示试验机(multi  media display 
tester)·3298。相同的观察中,在观察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情况下,取向判定为“不良”。继而,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所述光透过状态下的光强度的测定也与黑状态下的光透过强度的测定同样地进行。根据所获得的光透过强度并利用下述式来算出透过率比。
[0363] (透过率比)=(光透过状态下的光透过强度)/(黑状态下的光透过强度)
[0364] (16)预倾角(度)
[0365] 测定预倾角时使用新泰克(Shintech)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奥普奇普罗(Opti-Pro)。
[0366] (17)膜厚
[0367] 取向控制层的膜厚测定是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日立高科技(high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SU-70)来进行。
[0368]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是自以下所示的化合物中选择。
[0369] [化42]
[0370]
[0371] [化43]
[0372]
[0373] [化44]
[0374]
[0375] [化45]
[0376]
[0377] [化46]
[0378]
[0379] 组合物中的化合物是基于下述表2的1)~5)的定义而由记号来表示。表2中,与1,4-亚环己基相关的立体构型为反式构型。位于记号后的括弧内的编号与化合物的编号对应。(-)的记号是指其他液晶性化合物。液晶性化合物的比例(百分率)是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的重量百分率(重量%)。最后,归纳液晶组合物的特性值。特性是依据之前记载的方法来测定,并直接(不进行外推)记载测定值。
[0380] [表2]
[0381] 表2使用记号的化合物的表述法:
[0382] R-(A1)-Z1-·····Zn-(An)-R’
[0383]
[0384] [表2A]
[0385]
[0386] [表2B]
[0387]
[0388] [表2C]
[0389]
[0390] [表2D]
[0391]
[0392] [组合物(M1)]
[0393]
[0394] NI=80.8℃;Tc<-20℃;Δn=0.108;Δε=-3.8;Vth=2.02V;η=19.8mPa·s;γ1=115.0mPa·s.
[0395] [组合物(M2)]
[0396]
[0397] NI=85.1℃;Tc<-20℃;Δn=0.109;Δε=5.3;Vth=1.83V;η=20.1mPa·s;γ1=82.4mPa·s.
[0398] [组合物(M3)]
[0399]
[0400]
[0401] NI=78.4℃;Tc<-20℃;Δn=0.108;Δε=10.4;Vth=1.35V;η=17.8mPa·s;γ1=79.9mPa·s.
[0402] [组合物(M4)]
[0403]
[0404] NI=77.4℃;Tc<-20℃;Δn=0.108;Δε=10.2;Vth=1.35V;η=13.2mPa·s;γ1=69.0mPa·s.
[0405] [组合物(M5)]
[0406]
[0407] NI=85.8℃;Tc<-20℃;Δn=0.104;Δε=-3.5;Vth=2.11V;γ1=106mPa·s.[0408] [组合物(M6)]
[0409]
[0410] NI=87.5℃;Tc<-20℃;Δn=0.100;Δε=-3.4;Vth=2.28V;η=16.6mPa·s;γ1=102mPa·s.
[0411] [组合物(M7)]
[0412]
[0413] NI=89.5℃;Tc<-20℃;Δn=0.100;Δε=-3.6;Vth=2.34V;η=17.1mPa·s;γ1=109mPa·s.
[0414] [组合物(M1)~组合物(M4)及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
[0415] 通过所述记载的方法来进行下述组合物及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紫外可见分光分析。将所获得的图表示于图1~图6中。另外,根据所获得的图表来测定吸收最大波长,结果为如下所述。
[0416] 组合物(M1):256nm
[0417] 组合物(M2):255nm
[0418] 组合物(M3):275nm
[0419] 组合物(M4):260nm
[0420]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270nm
[0421]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291nm及308nm
[0422] [实施例1]
[0423]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1-3-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14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的、不具有取向膜且具有梳电极的液晶元件(以下,有时称为IPS元件或简称为元件)中。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90℃,一边对元件自法线方向以10J/cm2照射在波长313nm、波长335nm及波长365nm中具有峰值的偏光紫外线来作为第一紫外线照射(波长313nm下的照度为3mW/cm2;使用牛尾(Ushio)电机公司制造的UIT-150及UVD-S313进行测定)。紫外线的照射灯使用牛尾(Ushio)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USH-250BY。曝光机单元使用牛尾(Ushio)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ML-251A/B。偏光紫外线是使用线栅(wire grid)偏振器(宝莱(Polatechno)(股)制造的ProFlux UVT260A)来形成。
[0424]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25]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26]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860。
[0427] [实施例2]
[0428] 将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90℃,一边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继而,将元件冷却至室温(25℃),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室温(25℃),一边使用古非(EYE GRAPHIC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黑光灯F40T10(峰值波长335nm及365nm),在非偏光状态(不使用线栅偏振器)下对元件自法线方向以5.4J/cm2进行照射来作为第二紫外线照射(波长365nm下的照度为3mW/cm2;使用牛尾(Ushio)电机公司制造的UIT-150及UVD-S365进行测定),从而进行元件的水平取向处理。
[0429]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观察水平取向的均匀性,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30]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31]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1300。
[0432] [实施例3]
[0433]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2)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1-3-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0434]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2)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15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2)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2)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90℃,一边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35]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36]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37]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1000。
[0438] [实施例4]
[043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2)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3-2)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2)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53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2)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40
的组合物(M2)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 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0.8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4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4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4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1030。
[0443] [实施例5]
[0444]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4)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3-2)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4)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48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4)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4)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0.8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45]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46]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47]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1050。
[0448] [比较例1]
[044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3)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1-3-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3)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5nm,但组合物(M3)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3-1)的吸收最大波长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3)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9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90℃,一边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5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或多或少地观察到漏光,取向稍微不良。
[045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5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400。
[0453] [比较例2]
[0454] 利用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将组合物(M3)与化合物(A-1-3-1)混合,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90℃,一边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继而,将元件冷却至室温(25℃),一边将液晶层保持为室温(25℃),一边利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二紫外线照射。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或多或少地观察到漏光,取向稍微不良。
[0455]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56]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430。
[0457] [组合物(M5)~组合物(M7)及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
[0458] 通过所述记载的方法来进行下述组合物及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紫外可见分光分析,并根据所获得的图表来测定吸收最大波长,结果为如下所述。
[0459] 组合物(M5):256nm
[0460] 组合物(M6):256nm
[0461] 组合物(M7):256nm
[0462]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1-1):297nm
[0463]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3-1):320nm
[0464]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1):284nm、300nm
[0465]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3):289nm、308nm
[0466]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4-1):312nm
[0467] 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5-1):288nm
[0468] [实施例6]
[046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5)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3-2)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5)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52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5)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5)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2.0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7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7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7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830。
[0473] [实施例7]
[0474]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1-11-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1-1)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41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1-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5.6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75]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76]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77]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990。
[0478] [实施例8]
[047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3-2)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52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2)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40
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 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0.9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8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8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8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1030。
[0483] [实施例9]
[0484]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3-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1)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44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3-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1.1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85]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86]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87]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950。
[0488] [实施例10]
[048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4-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4-1)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56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4-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1.9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9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9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9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660。
[0493] [实施例11]
[0494]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2-5-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5-1)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32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2-5-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2
曝光量设为1.1J/cm,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495]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496]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497]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870。
[0498] [实施例12]
[0499]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组合物(M1)中,以0.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化合物(A-1-13-1)作为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中的在最长的长波长侧显现的吸收最大波长与组合物(M1)的吸收最大波长的差为64nm,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A-1-13-1)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组合物(M1)更长的长波长侧。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M1)而以150重量ppm的比例添加R40为庚基(C7H15-)的化合物(AO-1)作为抗氧化剂。将所述组合物在100℃(向列相的上限温度以上)下注入至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为3.2μm且不具有取向膜的IPS元件中。将液晶层保持为90℃,同时将第一紫外线照射的曝光量设为0.8J/cm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进行第一紫外线照射。
[0500] 继而,将形成有取向控制层的元件设置于偏光显微镜上而对液晶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漏光,取向良好。
[0501] 另外,使元件在偏光显微镜的水平旋转平台上旋转,并使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自0度变化。确认到:透过检偏器的光的强度随着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变大而增大,在其角度为45度时,大致成为最大。通过以上方式而获得的元件中,液晶分子在相对于元件的基板的主面而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取向,且判定为“水平取向”。
[0502] 为了对水平取向的均匀度进行评价,依据所述式来算出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偏光显微镜的偏振器的透过轴所形成的角度成为0度时的光透过强度和成为45度时的光透过强度的比,结果为约680。
[0503] 实施例1至实施例12的元件中,基本不存在漏光,因此透过率比大且水平取向的均匀度高。另一方面,比较例1至比较例2的元件中,或多或少地观察到漏光而透过率比小且水平取向的均匀度低。认为漏光是因取向控制层的取向限制力不足而产生。
[0504] 实施例中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波长区域与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波长区域产生差异,因此推测可高效地进行对于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偏光紫外线照射,从而可充分确保取向控制层的取向限制力。在进行第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也相同。
[0505] 认为: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即便在不具有现有的取向膜的方式中,也可提高液晶性化合物的水平取向的均匀性。即便是液晶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情况或液晶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情况,也可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通过偏光紫外线照射而在取向控制层形成中被消耗,因此认为基本不存在对于液晶组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影响。因此,可得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均匀的水平取向的结论。所述元件中,由于可防止漏光,因此可以说对比度等特性优异。
[050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507]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液晶显示元件可用于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电子纸、利用聚合物分散模式的调光元件等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