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装置

阅读:90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触摸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触摸板 装置用以连接于壳体的第一固定部。触摸板装置包含 铰链 结构以及 电路 板。铰链结构包含本体以及弹臂。本体位于第一固定部上方。弹臂连接本体,并包含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壳体的第一固定部相固定。 电路板 的底面黏合至本体的顶面。,下面是触摸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连接于壳体的第一固定部,所述触摸板装置包含:
铰链结构,包含:
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方;以及
弹臂,连接所述本体,并包含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固定;以及电路板,其底面黏合至所述本体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本体具有穿孔,且所述弹臂还包含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穿孔的内缘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与所述穿孔的内缘之间形成断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铰链结构还包含接地凸点,所述接地凸点设置于所述本体,并抵接所述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铰链结构进一步包含:
悬臂,由所述本体的边缘延伸而出;以及
接地凸点,设置于所述悬臂,并抵接所述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加强片,黏合至所述电路板的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铰链结构进一步包含两夹持臂,并且所述加强片夹持于所述两夹持臂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强片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延伸至所述弹臂的末端下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并且所述铰链结构与所述加强片分别邻近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强片的厚度是实质上由所述第一边缘朝向所述第二边缘的两端减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强片对应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边缘的两落处是内缩而形成两缺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边框,黏合至所述电路板的底面,并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铰链结构的所述本体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间隙,并且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实质上呈S字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边框包含相连的基底与侧墙,所述基底黏合至所述电路板的底面,所述侧墙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边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底的底面具有多个

说明书全文

触摸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摸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触摸板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触摸板装置藉由感应用户手指的移动,使指标同步进行相对应的移动,因此触摸板装置可代替鼠标,作为输入及操作装置。
[0003] 为了提供使用者藉由按压而产生点击指令的功能,一种现有触摸板装置除了需设置枢轴使得电路板可相对壳体转动之外,通常还需在电路板下方设置固定至壳体的片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与铁片之间的加强片、平衡杆等组件,以增加触摸板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与平衡稳定性。然而,在现今各类电子装置的设计皆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之下,前述现有触摸板装置本身或采用其的电子装置并不利于薄型化。
[0004]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摸板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前述问题的触摸板装置。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触摸板装置用以连接于壳体的第一固定部。触摸板装置包含铰链结构以及电路板。铰链结构包含本体以及弹臂。本体位于第一固定部上方。弹臂连接本体,并包含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壳体的第一固定部相固定。电路板的底面黏合至本体的顶面。
[0007]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体具有穿孔。弹臂还包含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连接于穿孔的内缘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且与穿孔的内缘之间形成断差。
[0008]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还包含接地凸点。接地凸点设置于本体,并抵接电路板。
[0009]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进一步包含悬臂以及接地凸点。悬臂由本体的边缘延伸而出。接地凸点设置于悬臂,并抵接电路板。
[0010]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摸板装置进一步包含加强片。加强片黏合至电路板的底面。
[0011]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进一步包含两夹持臂。加强片夹持于两夹持臂之间。
[0012]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加强片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延伸至弹臂的末端下方。
[0013]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铰链结构与加强片分别邻近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
[0014]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加强片的厚度系实质上由第一边缘朝向第二边缘的两端减少。
[0015]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加强片对应于电路板之第二边缘的两落处系内缩而形成两缺角。
[0016]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摸板装置进一步包含边框。边框黏合至电路板的底面,并抵接电路板之边缘。
[0017]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之本体与边框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实质上呈S字状。
[0018]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边框包含相连的基底与侧墙。基底黏合至电路板的底面。侧墙抵接电路板之边缘。
[0019]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底的底面具有多个
[0020]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触摸板装置中,铰链结构的本体黏合于电路板的底面,且铰链结构的弹臂向下延伸并与壳体相固定,因此电路板可藉由铰链结构的做动而相对壳体摆动。由于电路板与壳体之间仅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因此可有效地缩减触摸板装置整体的厚度。并且,藉由在电路板的底面上进一步黏合加强片,即可进一步增加对电路板的支撑性。再者,藉由使加强片部分地延伸至铰链结构的弹臂的下方以对弹臂限位,即可在触摸板装置摔落时避免铰链结构的变形量过大而毁损。
[0021]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0022]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23] 图1为绘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0024] 图2A为绘示图1中的触摸板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0025] 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触摸板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0026] 图3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与加强片的立体图。
[0027] 图4为绘示图2A中的触摸板装置沿着线段4-4的剖面图。
[0028] 图5为绘示图3中的铰链结构与加强片的爆炸图。
[0029] 图6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电路板与加强片的仰视图。
[0030] 图7为绘示图6中的加强片沿着线段7-7的剖面图。
[0031] 图8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0032] 图9为绘示图2B中的边框的局部立体图。
[0033] 【附图标记列表】
[0034] 100:电子装置
[0035] 110:主机
[0036] 120:显示器
[0037] 200:触摸板装置
[0038] 210:壳体
[0039] 211:开口
[0040] 212:第一固定部
[0041] 213:插槽
[0042] 214:挡止部
[0043] 220:铰链结构
[0044] 221:本体
[0045] 221a:穿孔
[0046] 221b1、221b2:镂空部
[0047] 222:弹臂
[0048] 222a:第一延伸部
[0049] 222b:第二固定部
[0050] 222c:第二延伸部
[0051] 223a、223b:接地凸点
[0052] 224:悬臂
[0053] 225:夹持臂
[0054] 230:电路板
[0055] 231a:第一边缘
[0056] 231b:第二边缘
[0057] 231c、231d:角落
[0058] 240:加强片
[0059] 241:限位部
[0060] 242a、242b:缺角
[0061] 243:缺口
[0062] 244:突出部
[0063] 250:边框
[0064] 251:基底
[0065] 251a:凸块
[0066] 252:侧墙
[0067] 260:基板
[0068] 270:固件
[0069] G: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且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组件符号标示。
[0071] 请参照图1,其为绘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包含主机110、显示器120以及触摸板装置200。触摸板装置200是设置于主机110的输入设备,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触摸板装置200亦可为以触摸板作为输入或操作接口的电子产品(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包含触摸板之键盘…等)。换言之,本发明的触摸板装置200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任何以触摸板作为输入或操作接口的电子产品。以下将详细说明触摸板装置200所包含的部分组件的结构、功能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与作动关系。
[0072] 请参照图2A至图4。图2A为绘示图1中的触摸板装置200的立体组合图。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触摸板装置200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220与加强片240的立体图。图4为绘示图2A中的触摸板装置200沿着线段4-4的剖面图。如图2A至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摸板装置200包含铰链结构220以及电路板230,并装设于壳体210。于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0为主机110之机壳的一部分(例如,笔记本电脑的C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壳体210具有开口211以及第一固定部212。第一固定部212由开口211的内缘延伸至开口211内。铰链结构220位于开口211内,并包含本体221以及弹臂222。本体221位于第一固定部
212上方。弹臂222连接本体221,并包含第二固定部222b。第二固定部222b与壳体210的第一固定部212相固定。电路板230的底面黏合至本体221的顶面。弹臂222相对于本体221延伸于电路板230的底面下方。换言之,如图4所示,本体221与弹臂222非共平面,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断差。较佳地,触摸板装置200更包含基板260,基板260设置于电路板230的顶面上以供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接触并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260例如是贴附在电路板230上的聚酯树脂(mylar),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73] 在前述结构配置之下,当用户按压电路板230上的基板260时,会使得铰链结构220受到向下移动的电路板230挤压而变形,进而使得基板260与电路板230一起朝向壳体210的第一固定部212移动。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板装置200仅藉由连接于电路板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铰链结构220即可达到使基板260与电路板230相对壳体210摆动的目的,因此可有效地缩减触摸板装置200整体的厚度。于本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可为一金属板材藉由例如冲压制程制作出的片状结构,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74] 如图2B至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的本体221具有穿孔221a。铰链结构220的弹臂222连接至穿孔221a的内缘,并向下朝向壳体210的第一固定部212延伸。具体来说,弹臂222还包含第一延伸部222a。第一延伸部222a连接于穿孔221a的内缘与第二固定部222b之间,且与穿孔221a的内缘之间形成前述断差。
[0075] 如图2B所示,并配合参照图8,于本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具有三组穿孔221a与弹臂222的组合,其中位于中央的弹臂222的第一延伸部222a的宽度,是小于位于两侧的弹臂222的第一延伸部222a的宽度。藉此,当位于两侧的弹臂222的其中一个故障时,位于中央的弹臂222可发挥辅助支撑的效果。即便位于两侧的弹臂222并未故障,由于位于中央的弹臂222具有宽度较小的第一延伸部222a,因此不会在电路板230与壳体210之间提供太大的支撑,从而避免铰链结构220发生不易受压变形的问题。于实际应用中,穿孔221a与弹臂222的组合的数量不以图2B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并可弹性地调整。
[0076] 如图2B与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还包含多个接地凸点223a。接地凸点223a分散地设置于本体221的顶面,并抵接电路板230。另外,铰链结构220还包含多组悬臂224与接地凸点223b的组合。悬臂224由本体221的边缘延伸而出。接地凸点223b设置于悬臂224的顶面,并抵接电路板230。于本实施方式中,悬臂224亦连接至本体221的穿孔221a的内缘。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悬臂224与本体221实质上共平面,藉以确保悬臂224上的接地凸点223b能够确实抵接电路板230的底面。因此当使用者手指所带有的静电电荷被传递至触摸板装置200上而造成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现象时,外界静电易于侵入破坏电路板230,而接地凸点223a及接地凸点223b的配置可将静电导引接地而避免电路板230因此毁损。
[0077]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穿孔221a内缘之内的弹臂222与悬臂224是朝向不同方向延伸。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穿孔221a内缘之内的弹臂222与悬臂224系的延伸方向实质上相互垂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在同一穿孔221a内缘之内的悬臂224的数量并不以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限,并可弹性地调整。
[0078]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的本体221还具有镂空部221b1、221b2。镂空部221b1、221b2可让位给电路板230上的电子零件(例如,电连接器或天线)。
[0079] 于实际应用中,铰链结构220的本体221(包含其上的穿孔221a、镂空部221b1、221b2与接地凸点223a)、弹臂222以及悬臂224(包含其上的接地凸点223b)可由金属板材藉由例如冲压制程制作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80] 如图2B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212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22b的下方。触摸板装置200还包含锁固件270。锁固件270由下而上将壳体210的第一固定部212锁固至弹臂222的第二固定部222b。于实际应用中,壳体210的第一固定部212与弹臂222的第二固定部222b之间亦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焊接铆接…等。
[0081] 如图2B与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片240黏合至电路板230的底面。藉由在电路板230的底面上进一步黏合加强片240,即可进一步增加对电路板230的支撑性。另外,铰链结构220进一步包含两夹持臂225。加强片240夹持于两夹持臂225之间。藉此,两夹持臂225可协助组装人员便于将加强片240组装至铰链结构220的边缘,并可加强铰链结构220与加强片240之间的固定强度。
[0082]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与加强片240可构成一体成形的单一结构。
[0083] 请参照图5,其为绘示图3中的铰链结构220与加强片240的爆炸图。如图3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22b连接于第一延伸部222a与第二延伸部222c之间,且第二延伸部222c是倾斜地向下延伸。加强片240具有限位部241。限位部241位于加强片240的边缘,并延伸至弹臂222的末端(即第二延伸部222c)下方。因此,如图4所示,弹臂222的第二延伸部222c是限位于电路板230与加强片240的限位部241之间。藉由此结构配置,即可在触摸板装置200摔落时避免铰链结构220的变形量过大而毁损。
[0084] 请参照图6,其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220、电路板230与加强片240的仰视图。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23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231a(即图6中的上方边缘)以及第二边缘231b(即图6中的下方边缘)。铰链结构220与加强片240分别邻近第一边缘231a与第二边缘231b。加强片240覆盖于电路板230底面的面积大于铰链结构220覆盖于电路板230底面的面积。铰链结构220的弹臂222至第一边缘231a的距离小于至第二边缘231b的距离。藉由此结构配置,当用户按压电路板230上的基板260时,电路板230靠近第二边缘231b的部位向下摆动的幅度,会大于电路板230靠近第一边缘231a的部位向下摆动的幅度。
[0085] 同样示于图6,电路板230还具有两角落231c、231d分别位于第二边缘231b的两端。此两角落231c、231d由加强片240的外缘向外延伸出。另一方面来看,加强片240对应于电路板230的两角落231c、231d处是内缩而形成两缺角242a、242b。另外,请参照图2B,壳体210还具有挡止部214。挡止部214由开口211的内缘延伸至开口211内,并延伸至电路板230靠近第一边缘231a的中央部位的下方。加强片240还具有缺口243,其与挡止部214上下对齐。因此,向下摆动的电路板230可抵靠至挡止部214。藉由此结构配置,即使电路板230的两角落
231c、231d向下摆动的幅度较大,加强片240仍可避免碰撞下方的对象(因加强片240具有相对两角落231c、231d内缩的两缺角242a、242b),以使电路板230具有足够的按压行程,藉此让使用者有较佳的按压手感,并有利于触摸板装置200的薄型化。
[0086] 请参照图7,其为绘示图6中的加强片240沿着线段7-7的剖面图。如图6与图7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加强片240碰撞下方的对象的可能性,加强片240的厚度由第一边缘231a朝向第二边缘231b的两端减少。也就是说,加强片240对应于第一边缘231a的中央处较厚,并且朝向第二边缘231b的两端逐渐变薄。由于加强片240的顶面黏合至电路板230的底面,因此加强片240的底面系呈高低起伏的三维表面。藉此,加强片240底面在对应摆动幅度较大的第二边缘231b的两端及左右两侧的厚度较薄,以使电路板230具有足够的按压行程,藉此让使用者有较佳的按压手感,并有利于触摸板装置200的薄型化。
[0087] 如图7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片240的底面形成多个台阶结构(类似梯田的外型),以产生厚度变化,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加强片240的底面亦可为平滑起伏的三维表面。
[0088] 如图2B与图6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10还具有插槽213。插槽213位于开口211的内壁。加强片240具有突出部244。突出部244由加强的边缘延伸而出,并部分地插入插槽213。具体来说,插槽213连通至壳体210之底面,并与壳体210的顶面分隔。藉由此结构配置,即可避免基板260与电路板230向上掀起(因为突出部244向上移动的路径受到壳体210阻挡)。
[0089] 请参照图8,其为绘示图2B中的铰链结构220的局部俯视图。如图8所示,并配合参照图4,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摸板装置200进一步包含边框250。边框250包含相连的基底251与侧墙252。基底251黏合至电路板230的底面,而侧墙252抵接电路板230的边缘。另外,侧墙252还抵接基板260的边缘。藉由边框250的侧墙252供电路板230与基板260抵靠,除了可装饰电路板230与基板260的边缘,还可协助组装人员快速地进行电路板230与基板260的对位。
[0090] 如图8所示,铰链结构220的本体221与边框250之间形成间隙G。间隙G的至少一部分实质上呈S字状(藉由铰链结构220与边框250对应设置凸部与凹部所形成)。更甚者,间隙G可呈往复弯折的锯齿状。藉由此结构配置,可将电路板230底面的可黏合面积均匀地分散给铰链结构220与边框250的基底251,因此可避免占地较少的基底251轻易地与电路板230分离,进而可增加产品的强度与耐用度。
[0091]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结构220与边框250可构成一体成形的单一结构。
[0092] 请参照图9,其为绘示图2B中的边框250的局部立体图。如图9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边框250的基底251的底面具有多个凸块251a。凸块251a的设置可增加基底251整体的厚度,藉以增加结构强度。除此之外,在边框250的材料包含塑料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块251a的设置还可避免基底251在射出成型时因厚度太薄而发生材料内缩的问题。
[0093]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发明的触摸板装置中,铰链结构的本体黏合于电路板的底面,且铰链结构的弹臂向下延伸并与壳体相固定,因此电路板可藉由铰链结构的做动而相对壳体摆动。由于电路板与壳体之间仅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因此可有效地缩减触摸板装置整体的厚度。并且,藉由在电路板的底面上进一步黏合加强片,即可进一步增加对电路板的支撑性。再者,藉由使加强片部分地延伸至铰链结构的弹臂的下方以对弹臂限位,即可在触摸板装置摔落时避免铰链结构的变形量过大而毁损。
[0094]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