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三维形变模型 / 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阅读:27发布:2021-01-02

专利汇可以提供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地 铁 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模 块 和地铁区间计算模块;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三维车站结构模型是否在三维土层模型内部的模块、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和生成结果显示模块;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数据交叉检测模块、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和生成结果显示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地铁设计计算过程由平面向三维转化,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构受 力 更好的吻合,更好地体现精细化设计理念,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下面是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地模型的生成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模和地铁区间计算模块;
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
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和内摩擦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车站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x、y、z)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一个结点,同时根据输入的结构长、宽、高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由输入的层高和板厚生成上、中、下结构板模型,由输入的侧墙尺寸生成所要求解结构的墙厚,由输入的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和厚度生成绕结构一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将结构模型所占据的空间去除;去除的部分被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在计算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检测三维车站结构模型是否在三维土层模型内部的模块: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件;
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
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的模块,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的模块;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区间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同时根据界面的厚度确定区间截面的形状的模块;根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线路走向,并根据外轮廓和区间截面的形状生成区间结构模型的;在土层模型中将区间结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土层空间定义为新的部分;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模块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模块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模块。
4.地铁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方法和地铁区间计算方法;
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
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x、y、z)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一个结点,同时根据输入的结构长、宽、高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由输入的层高和板厚生成上、中、下结构板模型,由输入的侧墙尺寸生成所要求解结构的墙厚,由输入的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和厚度生成绕结构一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将结构模型所占据的空间去除;去除的部分被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在计算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件;
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的模块,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的模块;
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同时根据界面的厚度确定区间截面的形状,根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线路走向,并根据外轮廓和区间截面的形状生成区间结构模型;在土层模型中将区间结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土层空间定义为新的部分;
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和7)之间还包括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
和 之间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方法。

说明书全文

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地铁模型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市地铁设计计算采用的多为平面模型计算。对于车站结构多为荷载结构计算模型,而采用的软件多为Sap或者Midas,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多为采取的典型截面,因此计
算得出的结果必定与实际受相差较大。对于简单的结构和地质条件作用下的情况分析尚
可满足实际的需要,但是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复杂结构包括结
构形式的复杂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此时如果还是采用简单的平面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将与
实际相差非常大,采用的处理手段要么就是增大设计过程中的结构尺寸参数,要么就是对
材料特性参数做进一步的折减,但是由于尺寸参数和特性参数的增减不精确其计算得到的
值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结构受力过程。
[0003] 现在对于车站和区间设计采用的多为荷载结构计算模型,这种计算模型对于浅埋明挖结构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深部暗挖车站则是不适用的;对于区间由于受力机理不清楚,
如果都采用普氏塌落拱力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地
铁车站和区间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受力相差甚大。
[0004] 现在计算采用的方法:多采用平面模型来代替三维实体真实模型。对于地铁车站结构特别是复杂车站诸如换乘站、柱距不等车站其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工程受力有一定偏
差;对于区间不同埋深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受力相差很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有效的地铁车站三维模型和地铁车站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尽可能精确的表现结构真实的受力过程,特别是对于复杂结
构提供某些复杂节点的受力,保证地铁设计的精细化。
[0006] 实现本发明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模和地铁区间计算模块;
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
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
土层模型,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
质;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车站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x、y、z)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
一个结点,同时根据输入的结构长、宽、高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由输入的层高和板厚生成
上、中、下结构板模型,由输入的侧墙尺寸生成所要求解结构的墙厚,由输入的地下连续墙
的深度和厚度生成绕结构一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将结构模型所占据
的空间去除;去除的部分被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在计算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检测三维车站结构模型是否在三维土层模型内部的模块: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
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
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
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
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
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
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
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
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
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
像和数据库文件。
[0007] 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
土层模型的模块,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
力学性质的模块;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区间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
同时根据界面的厚度确定区间截面的形状的模块;根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
线路走向,并根据外轮廓和区间截面的形状生成区间结构模型的;在土层模型中将区间结
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土层空间定义为新的部分;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
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
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
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
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
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
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
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
图像和数据库文件。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更好的体现直观显示,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模块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模块。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更好的体现直观显示,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模块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模块。
[0010] 本发明的地铁模型能够精确化设计复杂三维地铁中的车站和区间结构。
[0011] 实现本发明另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地铁模型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方法和地铁区间计算方法;
所述地铁车站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根据输入的
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
2)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3)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x、y、z)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一个结点,同时根据输入的
结构长、宽、高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由输入的层高和板厚生成上、中、下结构板模型,由输
入的侧墙尺寸生成所要求解结构的墙厚,由输入的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和厚度生成绕结构一
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将结构模型所占据的空间去除;去除的部分被
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在计算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4)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
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5)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
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
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
格节点;
6)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
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
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
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7)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
件。
[0012] 所述地铁区间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的模块,根据
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的模块;
②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③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同时根据界面的厚度确定区
间截面的形状,根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线路走向,并根据外轮廓和区间截
面的形状生成区间结构模型;在土层模型中将区间结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
土层空间定义为新的部分;
④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
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⑤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
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
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
格节点;
⑥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
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
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
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⑦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或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像和数据库文
件。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更好的体现直观显示,所述步骤6)和7)之间还包括中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方法。
作为 本 发明 的 进一 步 改进,为 了更 好 的体 现 直观 显 示,所 述 步骤
和 之间还包括用数值和颜色来体现土层形变渐变性的方法。
[0014] 本发明的意义:为地铁设计计算提供标准化建立基础,随着地铁建设线路的增加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各
种复杂的结构,如果仍然采用平面结构来代替三维真实结构来计算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大
的偏差也定难以合理的体现设计的理念,因此本发明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其在实
用性和本工程领域的通用性具有显著的成效。
[0015] 由于本发明的出发点是针对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的困难而采取的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实现地铁设计计算过程的标准化,加快设计计算的进度;
2)实现地铁设计计算过程由平面向三维转化,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构受力更好的吻
合,更好的体现精细化设计理念,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3)通过三维计算模块化的开发,让一般的设计人员也可以很容易的掌握比较高深的技
术,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这一领域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
[0016] 本发明适用于:1)在建的地铁车站、区间;
2)已实施开通,但未来可能进行改造的车站;
3)复杂的可能修建的地铁车站、区间。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地铁车站模块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地铁区间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下面结合一地铁车站工程实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地铁车站计算模块和地铁区间计算模块。
[0020] 如图2所示,地铁车站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
土层模型,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
质;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车站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x、y、z)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
一个结点,同时根据输入的结构长、宽、高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由输入的层高和板厚生成
上、中、下结构板模型,由输入的侧墙尺寸生成所要求解结构的墙厚,由输入的地下连续墙
的深度和厚度生成绕结构一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将结构模型所占据
的空间去除;去除的部分被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在计算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检测三维车站结构模型是否在三维土层模型内部的模块:根据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
排距,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
结构模型外围则提示错误,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
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
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
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
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
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
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
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
像和数据库文件。
[0021] 如图3所示,地铁区间计算模块包括下列模块:三维土层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
土层模型的模块,根据输入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
力学性质的模块;
数据交叉检测模块:检测上下两层的坐标是否出现交叉,如果交叉则进行出错提示;
三维区间结构模型生成模块: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
同时根据界面的厚度确定区间截面的形状的模块;根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
线路走向,并根据外轮廓和区间截面的形状生成区间结构模型的;在土层模型中将区间结
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土层空间定义为新的部分;
网格划分和自检模块:根据所述的土层结构模型中的模型尺寸,提取合适的规格对土
层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
检查,如果发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则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
生全部符合条件的网格节点;
对生成的结构进行计算模块: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对生成的土层
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所述计算共分成两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
力和应变,然后在土层模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
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次计算结果的差值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
变形;
生成结果显示模块:选择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或土层变形,形成图
像和数据库文件的模块。
[0022] 实施例2下面结合一地铁区间工程实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3] 如图2所示,地铁车站计算模块执行下列步骤:1)首先读取四个土层的关键点坐标,对于底层读取四个关键点的坐标分别为
(0,0,-50)、(250,0,-50)、(250,100,-50)、(0,100,-50),接着读取第四层土层顶层四个点
的坐标(0,0,-20)、(250,0,-22)、(250,100,-21)、(0,100,-18),然后读取第三层土层顶层
的四个点的坐标(0,0,-15)、(250,0,-17)、(250,100,-16)、(0,100,-14),再读取第二层顶
层的四个点的坐标(0,0,-5)、(250,0,-8)、(250,100,-7)、(0,100,-4)和第一层顶层的四
个点的标高(0,0,0)、(250,0,0)、(250,100,0)、(0,100,0),将自动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
每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
[0024] 2)依次读取四个土层的力学参数包括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于本例每一层分别读取(14,8)、(20,12)、(22,26)、(24,28),根据读取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
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自动调用这些数据用于后续的计算。
[0025] 3)依次读取结构总体尺寸数据生成相应的结构,根据结构中八个结点最小(60,40,-17)结点坐标确定结构的一个结点,同时读取结构尺寸(180,20,14)确定结构的
长、宽、高分别为180、20、12,根据尺寸生成相应的结构模型;读取层高(7,5)代表生成的结
构为两层地下结构,每一层的高度分别为7和5;读取板厚数据(0.8,0.5,0.9)表示生成的
结构顶板为0.8、中板为0.5、底板为0.9;读取侧墙厚数据(0.8)表示侧墙的厚度为0.8;读
取地下连续墙数据(27,1)表示连续墙的深度为27,厚度为1。将根据所输入的数据在窗口
中自动生成模型,为了便于结构以后的求解,在生成的土层模型中自动将结构模型所占据
的空间去除。对于去除的部分被集合成一个新的部分并被自动命名为Bull-part,并在计算
过程中调用这一去除的部分。
[0026] 4)依次读取结构柱子的数据,读取柱排数据(1)表示整个结构一共有一排柱子;读取柱尺寸数据(0.7,1.2)表示柱子的尺寸为0.7*1.2,;读取柱距数据(8)表示每间隔8
自动生成一个柱子。由于每种数据都可能不止一种数值,因此在每个框格下都预备了一些
框格以备所需。根据输入的柱子长宽尺寸、柱距和排距自动在结构模型中生成下至底板上
至顶板的结构柱子模型。如果生成的柱子模型有超出结构模型外围则自动提示用户错误,
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0027] 5)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将根据模型尺寸自动提取合适的规格对所生成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和土层分别生成密和疏的网格,并对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如果发
现奇异的网格结点模型将对产生奇异的网格结点周围进行重新划分直到产生全部符合条
件的网格节点。
[0028] 6)如果输入的土层和模型结构尺寸正确,则根据要求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进行计算。通过读取用户的指令,在计算生成的结构过程中共分成俩步进行,首先计算土层在自
重作用条件下生成的应力和应变,然后为了分析生成地下车站结构之后的影响,在土层模
型中减去生成的地下车站结构模型,并再次对新的土层结构进行计算。第二次计算结果减
去第一次计算结果为土层在车站结构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0029] 7)为了更好的体现直观显示,将采用了数值和颜色来体现渐变性,通过读取用户的指令,根据选择分别可以调用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及土层变形。
[0030] 如图3所示,地铁区间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首先读取四个土层的关键点坐标,对于底层读取四个关键点的坐标分别为
(0,0,-80)、(500,0,-80)、(500,30,-80)、(0,100,-80),接着读取第四层土层顶层四个点的
坐标(0,0,-30)、(500,0,-32)、(500, 30,-31)、(0, 30,-28),然后读取第三层土层顶层的
四个点的坐标(0,0,-25)、(500,0,-27)、(500, 30,-26)、(0, 30,-24),再读取第二层顶层
的四个点的坐标(0,0,-5)、(500,0,-8)、(500, 30,-7)、(0, 30,-4)和第一层顶层的四个
点的标高(0,0,0)、(500,0,0)、(500, 30,0)、(0, 30,0),将自动根据输入的绝对坐标,以每
四个点确定一层土层的方法生成土层模型。
[0031] 2)依次读取四个土层的力学参数包括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于本例每一层分别读取(12,6)、(18,14)、(26,24)、(28,28),根据读取的每一层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数值
赋予每一土层相应的力学性质,自动调用这些数据用于后续的计算。
[0032] 3)依次读取八个关键点的坐标和半径以形成区间结构典型断面。读取的每个关键点坐标分别为(0,40,60)、(0,36.84,58.88)、(0,35.73,52.74)、(0,37.50,50.67)、
(0,40,50)、(0,42.50,50.67)、(0,44.45,52.73)、(0,43.16,58.88);读取的半径r1数据为
5、半径r2数据为5、半径r3数据为5、半径r4数据为5,根据输入的八个关键点的坐标和四
个半径确定起始截面的外轮廓;读取截面厚度数据(0.6)表示区间结构的厚度为0.6,根据
界面的厚度确定区间截面的形状。读取线路走向关键点坐标以区间结构走向,读取的每个
关键点坐标分别为(0,40,55)、(100,40,52)、(250,40,50)、(400,40,52)、(500,40,55),根
据输入的五个关键点坐标确定结构的线路走向,自动根据以上数据生成区间结构模型。为
了求解方便,在土层模型中自动将区间结构所占据的空间减除,同时将减除的土层空间定
义为新的部分。
[0033] 4)对生成的土层结构模型,将根据模型尺寸自动提取合适的规格对所生成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同时计算生成的结构模型。通过读取用户的指令,对已生成的模型进行自动
计算。在计算生成的结构过程共分俩步,第一步:计算土层在自重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应变;
第二步:计算土层模型减去结构所占用的空间的那部分土层,同时将区间结构加到土层上,
进行再次计算。土层第二步计算结果减去第一步计算结果为土层在区间结构作用条件下产
生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0034] 5)为了更好的体现直观显示,将采用了数值和颜色来体现渐变性,通过读取用户的指令,根据选择分别可以调用区间结构在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及土层变形。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