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N元标识符 / 采用ATM技术的并发多信道广播

采用ATM技术的并发多信道广播

阅读:300发布:2021-07-23

专利汇可以提供采用ATM技术的并发多信道广播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用于从多个终端用户并行发送信息的异步传送模式(ATM)网与方法。该ATM网包含在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终端用户,将多个虚拟路径标识符(VPI)或虚拟路径标识符/虚拟 电路 标识符(WPI/VCI)赋予各终端用户及要在终端用户之间传送的ATM信元,用于标识哪一个终端用户发送了该ATM信元,使终端用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终端用户发送的信息。,下面是采用ATM技术的并发多信道广播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异步传送模式(ATM)网,包括:
在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终端用户;以及
与各所述终端用户及所述终端用户之间要传递的信息关联的多个 ATM标识符,用于标识所述终端用户中哪一个发送了信息,使所述终端 用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终端用户发送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M网,还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终端用户的 逻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保持在网络 管理系统(NMS)中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作为永久性 虚拟电路(PVC)保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M网,包含N个所述终端用户,其中N 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及N个所述ATM标识符与各所述终端用户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ATM网,还包括各所述终端用户用于耦合所 述N个终端用户的N个物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包括一个 点对多点物理连接及N-1个点对点物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点对多点物理连接用于 发送信息到多个终端用户而所述点对点物理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终端 用户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形成在ATM 开关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TM网,其中在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 信息是以ATM信元的形式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ATM网,其中所述ATM信元包含一个或多 个所述ATM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TM网,其中所述ATM标识符包含虚拟路 径标识符(VPI)。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TM网,其中所述ATM标识符包含虚拟电 路标识符(VCI)。
14.在ATM网中,用于并行发送来自多个终端用户的信息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保持在这些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所述终端用户;以及
分配给各所述终端用户及在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信息的多个 ATM标识符,用于标识哪一个所述终端用户发送了信息,使所述终端用 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终端用户发送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还包括保持用于耦合所述终端用户 的逻辑连接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保持在网络管 理系统(NMS)中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作为永久性虚 拟电路(PVC)保持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中保持所述多个终端用户的所述 步骤包含保持N个所述终端用户的步骤,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 及其中所述分配步骤包含分配N个所述ATM标识符给各所述终端用户的 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各所述终端用户保持用于 耦合所述N个终端用户的N个物理连接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包含一个点 对多点物理连接与N-1个点对点物理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点对多点物理连接用于发 送信息到多个终端用户,及所述点对点物理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终端 用户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是形成在ATM 开关中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中在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信 息是以ATM信元的形式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方法,其中所述ATM信元包含一或多个所 述ATM标识符。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TM标识符包含虚拟路 径标识符(VPI)。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中所述ATM标识符包含虚拟电路 标识符(VCI)。
27.一种异步传送模式(ATM)网,包括:
在这些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所述终端用户;以及
与各所述终端用户及要在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信息关联的多个 虚拟连接,各个所述虚拟连接是用一或多个ATM标识符标识的,用于标 识哪一个所述终端用户发送了信息,使所述终端用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 终端用户发送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ATM网,还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终端用户的 逻辑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ATM网,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保持在网络 管理系统(NMS)中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ATM网,其中所述逻辑连接是作为永久 性虚拟电路(PVC)保持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ATM网,包含N个所述终端用户,其中N 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及与各所述终端用户关联的N个所述ATM标识 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ATM网,还包括各所述终端用户用于耦合 所述N个终端用户的N个物理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ATM网,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包含一个 点对多点物理连接及N-1个点对点物理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ATM网,其中所述点对多点物理连接用于 发送信息到多个终端用户而所述点对点物理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终端 用户的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ATM网,其中所述N个物理连接形成在ATM 开关中。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ATM网,其中所述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信 息是以ATM信元的形式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ATM网,其中所述ATM信元包含所述一或 多个ATM标识符。
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ATM网,其中所述一或多个ATM标识符包 含虚拟路径标识符(VPI)。
3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ATM网,其中所述一或多个ATM标识符包 含虚拟电路标识符(VCI)。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一般涉及异步传送模式(ATM)网,更具体地,涉及从多个 终端用户并行传输信息的ATM网与方法。

ATM(异步传送模式)是用于传输话音、数据、图象与视频信号的 快速分组/信元交换技术。不论是声频、图象或视频的所有宽带传输都 被分成一系列53字节的固定长度信元并选择路由跨越用ATM开关连接 的ATM网。ATM的一些优点如下:

a)根据要求提供带宽(只使用需要的带宽)

b)提供高容量的信息传送(交换)能

c)本质上是异步的,允许信息流的统计复用;

d)是多媒体应用的理想信息传媒;以及

e)对于虚拟电路连接是理想的(从而提供每一物理连接层的许多连

接)。

ATM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即在终端用户能互相发送信息之前必须建 立的终端用户之间的虚拟连接。这是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比较而言,后 者在需要传送信息时根据要求建立临时虚拟连接。

可用ATM来建立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虚拟连接。点对 点可以是单向的(半双工的),在这一情况中只有一个终端用户发送信 息而另一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或者是双向的(全双工的),在这一情况 中两个终端用户都能发送与接收信息。点对多点连接通常是单向的并用 来从一个源终端用户向若干目的地终端用户广播信息。多点对多点连接 通常用于会议目的(类似于会议电话呼叫)并用于所有终端用户,使终 端用户既能发送又能接收信息。

ATM技术基于标准的53字节ATM信元。前5个字节携带控制信息 并称作ATM信元的首标。其余48个字节携带用户信息或有效负载。对 于ATM技术的其它信息,见ITU-T或ATM讨论会标准。

ATM信元的首标中的关键性元素中的两个称作“虚拟路径标识符” 及“虚拟电路标识符”。将它们分别缩写成VPI及VCI。VPI或VPI/VCI 一起“标识”ATM信元(即,信元的地址),这些标识符的两个最重要 的用途为:

a)在给定的物理介质上唯一地标识ATM信元,及

b)确定该信元在ATM开关或路由选择器中的“路由”。

如何用这两个字段来唯一地标识信元及如何用它们在开关或路由选 择器中选择信元的路由的细节在前面引用的标准中有说明。

当前,尚未将ATM网配备成允许参加多点对多点ATM连接的所有终 端用户全双工(双向)同时传输信息。换一种说法,没有可利用的方法 或解决方案能允许信息接收者确定已发送了什么信息的方式来进行同时 或并行的信息传输。典型的ATM网局限于点对多点、单程(单向)连接, 其中存在一个“发送”用户及若干“接收”用户。在具有作为双程(双 向)连接建立的点对多点连接的ATM网中,将从接收者到单一发送用户 (发送者)的回程路径用于发送低带宽控制信息。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ATM网不允许在多点对多点双向连接中同时传 输高带宽信息。这限制了ATM网在多个用户希望同时(或并行)发送与 接收视频、图象或数据信息并比较与对比这些信息的应用中的使用。例 如,这在医学技术及空间技术中有应用,其中信息发送者可能位于地球 或宇宙的不同部分,而信息接收者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比较/对比图象、 视频信号(画面)。

图1示出一个具有三个终端用户A20、B30及C40的这种现有技术 ATM网10,其中在任何给定时间上只有一个用户能发送信息,而其它终 端用户接收(例如A20发送而B30与C40接收)。只有一个用户能发送 信息,因为赋予各终端用户单一的VPI(虚拟路径标识符)或VPI/VCI (虚拟路径标识符/虚拟信息标识符)。

用户A20利用VPIA或VPI/VCIA发送信息,而用户B30在VPIB或 VPI/VCIB上与用户C40在VPIC或VPI/VCIC上接收这一信息。如果用户A20 与用户C40同时发送信息,用户B30便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源,因为来 自用户A20与用户C40的信息都通过同一VPIB或VPI/VCIB接收。

因此,所需要的是用于从多点对多点双程(双向)ATM连接的多个 用户并行或同时传输信息(数据、图象或视频)的ATM网与方法。

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步传送模式(ATM)网,包括在终端用 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终端用户,及与各终端用户和在这些用户之间传 递的信息关联的多个标识符,用于标识哪一个终端用户发送了信息,使 终端用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终端用户传送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ATM网中从多个终端用户并行传输信息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为在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保持多个终端用户, 赋予各终端用户和在这些终端用户之间传递信息的多个ATM标识符,用 于标识哪一个所述用户传送了信息,使终端用户能同时接收从多个终端 用户发送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异步传送模式(ATM)网,包括在终端用户之 间传递信息的多个终端用户与各终端用户和在这些终端用户之间传递的 信息关联的多个虚拟连接,使得用于标识哪一个终端用户发送信息的一 个或多个ATM标识符标识虚拟连接中的每一个,以便终端用户能同时接 收从多个终端用户发送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节省单个ATM开关中的资源与网络链路带宽。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点为在单个多点对多点ATM网连接上同时进行 多信道广播。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为节省VPI/VCI分配及带宽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为节省用在ATM管理系统(NMS)中的资源,由 于NMS只保持一个逻辑网络连接。

图1描绘拥有三个终端用户的现有技术的ATM网;

图2描绘按照本发明的ATM网;以及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图2的ATM网的详图。

本发明总的来说提供具有分配给参加多点对多点双程多信道广播连 接的各终端用户多个VPI或VPI/VCI的ATM网。本发明是通过图2中所 示的拥有三个终端用户(终端用户A50、终端用户B52及终端用户C54) 的ATM网100的示例公开的,这些用户利用三个独立的UNI(用户对网 络接口);分别连接在节点A60、节点B62及节点C64上的UNI A70、UNI B72与UNI C74端接在三个不同的ATM交换节点上(节点A60、节点B62 及节点C64)。由作为示出分配有三个VPI或VPI/VCI的各终端用户A50、 B52及C54的永久性虚拟电路(PVC)的网络管理系统(NMS)80建立与 控制终端用户A50、B52与C54之间的连接。这些VPI或VPI/VCI之一 用来发送信息,而其余两个则用来接收信息。NMS 80以传统方式处理各 VPI或VPI/VCI对各终端用户的分配。

NMS 80发送命令来建立与控制三个节点A60、B62与C64的各个上 的连接来为终端用户A50、B52及C54之间并行多信道广播信息建立一 个逻辑连接。参见图3,可以看出:

在节点A60上,VPI/VCI′B1120=VPI/VCI′B2110及 VPI/VCI′C1140=VPI/VCI′C2130。

在节点B62上,VPI/VCI′A1160=VP′/VC′A2150及 VPI/VCI′C1180=VPI/VCI′C2170。

在节点C64上,VPI/VCI′B1190=VPI/VCI′B2200及 VPI/VCI′A1210=VPI/VCI′A2220。

这是通过以下样品值示出的:

在节点A60上,VPI/VCIA148=0/32,VPI/VCI′B1120=0/33, VPI/VCI′C1140=0/34,VPI/VCI′B2110=0/33及VPI/VCI′C2130=0/34。

在节点B62上,VPI/VCIB185=1/32,VPI/VCI′A1160=0/33, VPI/VCI′C1180=0/35,VPI/VCI′A2150=0/33及VPI/VCI′C2170=0/35。

在节点C64上,VPI/VCIC215=2/32,VPI/VCI′B1190=0/35, VPI/VCI′A1210=0/34,VPI/VCI′B2200=0/35及VPI/VCI′A2220=0/34。

可以理解给予VPI/VCI的特定节点连接与值只是示例。在ATM网的 一些配置中,用户(A50、B52与C54)可通过汇接或中间ATM开关或节 点互连。在这一情况中,分配给VPI/VCI的值不一定如上所示。这些替 换网络配置仍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节点A60中,带有首标地址0/33的进入ATM信元在作为点对点连 接的带有地址0/33的UNI A70上输出。同时,带有首标地址0/34的进 入ATM信元在作为点对点连接的UNI A70上输出,即,这不是合并连接 而是网络对网络接口(NNI)B82与UNI A70之间的两个点对点连接。 在ATM中这是可能的,因为在信元传输路径的两个方向上(即从UNI A70 到NNI B82及从NNI B82到UNI A70)有独立的首标翻译表。

从而终端用户A80具有分配给它的三个首标地址:向节点B62与C64 发送信元的地址0/32及从连接在节点B62上的用户B52接收信元的地 址0/33与从连接在节点C64上的用户C54接收信元的首标地址0/34。

对于用户B52也一样,它用首标地址1/32发送而用首标地址1/33 及1/35接收信元。

对于用户C54也一样,它用首标地址2/32发送及用首标地址2/34 与2/35接收信元。

这一实例展示不会浪费各NNI接口(NNI A80、NNIB82及NNI C84) 上的进入信元首标地址,如果必须建立三个独立的单向多信道广播连接 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就会浪费。它们是节点A60上的地址0/33、0/34、节 点B62上的地址0/33、0/35及节点C64上的地址0/34、与0/35。

在包含N个用户的多信道广播连接中,其中N≥3,分配给各用户N 个VPI或VPI/VCI;其中为各用户一个点对多点物理连接及N-1个点 对点物理连接。作为这一多个VPI或VPI/VCI分配的结果,各用户能同 时或并行发送与/或接收信息,同时保持信元序列完整性。保持了信元 序列完整性,因为从各用户(发射机)接收的信元在信元首标中具有“唯 一”的VPI/VCI地址。

用在本发明的ATM网100中的带宽小于要建立三个独立的多信道广 播连接的情况,因为充分利用了返回带宽。在三个独立连接的情况中, 返回带宽是浪费的,因为其结果为三个独立的单向连接。

同时,在三个独立连接的情况中包含更多的管理,因为它们都属于 同一“对话期”,结果NMS必须在数据库中维护更多存储的信息并必须 具有更多智能来关联这三个独立的连接。在本发明中NMS不需要这样做, 因为从管理观点上看,它是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在各节点内部有三个 独立的连接来支持这一逻辑连接;一个点对多点物理连接用于发送ATM 信元及2个点对点物理连接用于接收ATM信元,其中N=3,即三个终端 用户的情况。

从而在本发明中充分利用了各多点连接的逆方向上的VPI/VCI与带 宽。

当通过并行多信道广播连接连接许多用户(N)时这些优点成倍增 长。

虽然已参照特定实施例具体示出与描述了本发明,熟悉本技术的人 员会理解可对其作出形式与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可以不脱离只用所附权 利要求B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而作出或实践这里所具体描述的 实施例以外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