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位姿 / 姿态 / 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

一种可微调度的压脚机构

阅读:43发布:2024-02-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微调度的压脚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微调 角 度的压脚机构,包括压脚,所述压脚与 转轴 保持相对固定,转轴上固定连接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上开设长圆孔,还包括插入长圆孔内的短轴,所述短轴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沿着垂直于转轴轴线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以解决 现有技术 中与 水 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难以适用于所有侧倾 姿态 的 工件 的问题,实现对于机床加工侧倾姿态的工件不需要重新设计压脚机构,减少机床夹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准备时间的目的。,下面是一种可微调度的压脚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微调度的压脚机构,包括压脚(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6)与转轴(4)保持相对固定,转轴(4)上固定连接摆动件(3),所述摆动件(3)上开设长圆孔(9),还包括插入长圆孔(9)内的短轴(10),所述短轴(10)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沿着垂直于转轴(4)轴线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螺母(2)、螺杆(7),短轴(10)与所述螺母(2)固定连接,螺母(2)连接在相匹配的螺杆(7)上,所述螺杆(7)的轴线与转轴(4)的轴线相互垂直,螺杆(7)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6)固定在压脚连接件(5)上,所述压脚连接件(5)与转轴(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的一端插入支架(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轴(10)的外径等于所述长圆孔(9)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手轮(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伺服电机,所述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杆(7)连接,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与压脚转过的角度之间满足:
其中θ为压脚转过的角度,n为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p为螺杆的螺
距,为h螺杆与转轴的轴线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为方形螺母。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微调度的压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机床加工工件前需要做到工件的夹紧,机床加工工件的夹紧过程是固定加工工件,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机床加工的过程。现有的机床加工时的压脚机构,分为平压脚机构和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水平压脚机构主要用于压紧面是水平状态的情况,但是无法压紧呈侧倾姿态的工件。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适用于压紧倾侧姿态的工件,现阶段机床加工倾侧姿态的工件都是用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作为夹具压紧工件。然而,现有技术中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难以适用于所有侧倾姿态的工件,对于不同倾斜姿态的工件而言,需要专设置不同的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这就导致前期投入较高,且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难以适用于所有侧倾姿态的工件的问题,实现对于机床加工侧倾姿态的工件不需要重新设计压脚机构,减少机床夹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准备时间的目的。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包括压脚,所述压脚与转轴保持相对固定,转轴上固定连接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上开设长圆孔,还包括插入长圆孔内的短轴,所述短轴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沿着垂直于转轴轴线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难以适用于所有侧倾姿态的工件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压脚与转轴保持相对固定,因此转轴转动会带动压脚同样进行转动,摆动件与转轴固定连接。摆动件由短轴带动进行摆动。具体的,本发明使用时,
[0007] 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短轴在垂直于转轴轴线的方向上进行直线移动,由于短轴始终插入在摆动件上的长圆孔内,因此随着短轴的直线移动,摆动件以转轴的中心线为旋转轴,沿短轴的位移方向进行旋转,由于摆动件固定在转轴上,进而带动转轴旋转相同的角度,使得压脚也转过相同的角度。因此,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控制压脚转过的角度来压紧由于侧倾姿态而导致水平压脚机构无法压紧的工件,且该压脚角度可变,不需要由于工件侧倾角度变化而重新设计压脚,只需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来改变压脚与水平面的角度即可,能够适用于所有侧倾姿态的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倾斜姿态的工件而言,需要专门设置不同的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导致前期投入较高,且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工件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对于机床加工侧倾姿态的工件不需要重新设计压脚机构,减少机床夹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准备时间的目的。
[0008]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螺母、螺杆,短轴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螺母连接在相匹配的螺杆上,所述螺杆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螺杆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本方案对直线驱动机构进行了具体限定,由驱动装置驱动螺杆转动,螺母与螺杆发生相对转动,而螺母与短轴固定连接,由于短轴受长圆孔的限位无法进行转动,因此使得螺母也无法进行转动,因此螺杆转动时,螺母只能够在螺杆的轴线方向上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短轴进行直线移动的效果。
[0009] 优选的,所述压脚固定在压脚连接件上,所述压脚连接件与转轴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插入支架中,便于通过支架将本发明与机床进行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短轴的外径等于所述长圆孔的宽度。避免短轴在长圆孔内在径向方向上晃动。
[0012]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手轮。便于使用者人驱动控制压脚的角度调整。
[0013]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伺服电机,所述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杆连接,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与压脚转过的角度之间满足:
[0014] 其中θ为压脚转过的角度,n为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p为螺杆的螺距,为h螺杆与转轴的轴线距离。根据本方案中的关系式编写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程序,即能够做到对压脚转角的精确控制。
[0015] 优选的,所述螺母为方形螺母。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控制压脚转过的角度来压紧由于侧倾姿态而导致水平压脚机构无法压紧的工件,且该压脚角度可变,不需要由于工件侧倾角度变化而重新设计压脚,只需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来改变压脚与水平面的角度即可,能够适用于所有侧倾姿态的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倾斜姿态的工件而言,需要专门设置不同的与水平方向成固定角度的压脚机构、导致前期投入较高,且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工件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对于机床加工侧倾姿态的工件不需要重新设计压脚机构,减少机床夹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准备时间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 1-支架,2-螺母,3-摆动件,4-转轴,5-压脚连接件,6-压脚,7-螺杆,8-手轮,9-长圆孔,10-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包括压脚6,所述压脚6与转轴4保持相对固定,转轴4上固定连接摆动件3,所述摆动件3上开设长圆孔9,还包括插入长圆孔9内的短轴10,所述短轴10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沿着垂直于转轴4轴线的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为手轮8。所述螺母2为方形螺母。
[0025] 实施例2:
[0026]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微调角度的压脚机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螺母2、螺杆7,短轴10与所述螺母2固定连接,螺母2连接在相匹配的螺杆7上,所述螺杆7的轴线与转轴4的轴线相互垂直,螺杆7由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所述压脚6固定在压脚连接件5上,所述压脚连接件5与转轴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7的一端插入支架1中。所述短轴10的外径等于所述长圆孔9的宽度。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伺服电机,所述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杆7连接,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与压脚转过的角度之间满足:
[0027] 其中θ为压脚转过的角度,n为直流伺服电机转过的圈数,p为螺杆的螺距,为h螺杆与转轴的轴线距离。
[0028]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