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位姿 /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阅读:1发布:2020-12-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偏光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光片的自动 定位 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包括 机体 、设于机体内的裁切机构、牵引机构、上卷机构和去 薄膜 机构,机体包括两个接近L型结构的滑轨,滑轨呈 水 平设置,每个滑轨内分别设有一个导 滑轮 ,牵引机构通过两个导滑轮能够沿滑轨的延伸方向活动的设于二者之间,上卷机构设于滑轨末端,并通过联动装置可竖直或水平活动设置,两个滑轨的末端之间设有一根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贴附轴,贴附轴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其竖直活动的延伸机构,去薄膜机构通过液压杆能够径直靠近或远离贴附轴活动设置,滑轨的转弯处设置有防翘件,本发明能够自动将偏光片进行裁切以及将牵引出的预贴合的偏光膜端部实施定位。,下面是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内的裁切机构、牵引机构、上卷机构和去薄膜机构,机体包括两个接近L型结构的滑轨(5a),滑轨(5a)呈平设置,每个滑轨(5a)内分别设有一个导滑轮(5b),牵引机构通过两个导滑轮(5b)能够沿滑轨(5a)的延伸方向活动的设于两个滑轨(5a)之间,上卷机构设于滑轨(5a)的末端,并通过联动装置能够竖直或水平活动设置,两个滑轨(5a)的末端之间平行设有一根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贴附轴(6),贴附轴(6)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其竖直活动的延伸机构,去薄膜机构通过液压杆(4)能够径直靠近或远离贴附轴(6)活动设置,滑轨(5a)的转弯处设置有防翘件;
牵引机构包括与其中一个导滑轮(5b)连接的微动电缸(2)以及设于该微动电缸(2)输出端上的矫正电机(2a),另一个导滑轮(5b)上设有滑板(2b),滑板(2b)上能够活动的设有子滑(2v),子滑块(2v)正对矫正电机(2a),并且二者之间设有一个长条状结构的吸附板(2t),矫正电机(2a)的主轴通过一根传动杆与吸附板(2t)一端传动连接,吸附板(2t)的另一端与子滑块(2v)轴接配合,吸附板(2t)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吸附孔,吸附板(2t)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避让缺口(2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上卷机构包括两个气动夹具(3),联动装置包括主机架(3a)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油杆(3b),主机架(3a)与两个滑轨(5a)的末端连接,主机架(3a)内设有升降架(3c),升降架(3c)内设有横移电缸(3d),横移电缸(3d)的输出端上设有吊板,吊板与升降架(3c)的底壁活动配合,并且经横移电缸(3d)驱动吊板能够径直朝向滑轨(5a)靠近,两个气动夹具(3)对称设于吊板底部,两个气动夹具(3)的夹持端均朝向吸附板(2t),并且分别对应一个避让缺口(2y),两个油杆(3b)呈倒置设于主机架(3a)上,并且二者的活塞杆均与升降架(3c)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贴附轴(6)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吸孔(6a),每个滑轨(5a)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方形管(6b),每个方形管(6b)的下端内均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一个轴承块(6c),贴附轴(6)铰接在两个轴承块(6c)之间,延伸机构包括两个延伸气杆(6t),两个延伸气杆(6t)分别呈倒置设于一个方形管(6b)的外部,每个延伸气杆(6t)的活塞杆均与各自位置的轴承块(6c)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去薄膜机构包括规避支架(4a)、去薄膜辊(4b)和两个压覆弧片(4e),规避支架(4a)的顶端与主机架(3a)顶部活动配合,液压杆(4)设于主机架(3a)的顶壁,并且其活塞杆与规避支架(4a)传动连接,两个压覆弧片(4e)对称设于规避支架(4a)下端内,且二者的凹面均正对贴附轴(6)、并能够与贴附轴(6)的外表面充分接触,两个压覆弧片(4e)分别对应贴附轴(6)的一端,去薄膜辊(4b)轴接在两个压覆弧片(4e)之间,并且其轴向与贴附轴(6)的轴向相平行,去薄膜辊(4b)的外表面与压覆弧片(4e)的凹面能够同步接触贴附轴(6),去薄膜辊(4b)的外径大于贴附轴(6)的外径,规避支架(4a)上还设有用以驱动去薄膜辊(4b)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4f),伺服电机(4f)的主轴与去薄膜辊(4b)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去薄膜辊(4b)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设有一组沿之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吸孔(4c),去薄膜辊(4b)的外表面还设有硬毛刷(4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裁切机构包括裁切电缸(1)、气压杆(1a)、裁切板(1b)和裁切刀具(1c),裁切板(1b)设于两个滑轨(5a)之间,并且对应的乃是两个滑轨(5a)的短边端,裁切电缸(1)呈水平并正对裁切板(1b),气压杆(1a)设于裁切电缸(1)的输出端上,裁切刀具(1c)安装在气压杆(1a)的活塞杆上,并且通过气压杆(1a)能够径直朝向裁切板(1b)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防翘件包括防翘轮(7)和第一压迫气杆(7a),第一压迫气杆(7a)呈倾斜设于滑轨(5a)上方,并且其输出杆上安装有第一U型板,防翘辊轴接在第一U型板内,并且经第一压迫气杆(7a)驱动第一U型板能够使防翘辊朝滑轨(5a)的转弯内侧方向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滑轨(5a)之间设有多个接近几字形结构的承托板(8),承托板(8)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滑轨(5a)的底部连接,两个滑轨(5a)的上方设有一个呈倒置的第二压迫气杆(8a),第二压迫气杆(8a)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开口面朝向的第二U型板,并且其开口内铰接有阻尼辊(8b),阻尼辊(8b)接近贴附轴(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滑轨(5a)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动机(5),每个电动机(5)上均设有一个绕线轮,每个导滑轮(5b)上分别通过一个丝绳与之对应的两个绕线轮传动连接。
9.一种偏光片的自动贴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成卷偏光膜(9)置于气涨轴上,并且首次通过手动方式,下拉动偏光膜(9)端部,拉动距离直至裁切板(1b)的高度位置,然后牵引机构将放卷出的偏光膜(9)端部吸紧,并通过导滑轮(5b)沿滑轨(5a)的轨迹方向朝上卷机构方向行进,途径滑轨(5a)转弯处时,牵引机构中的吸附板(2t)依靠矫正电机(2a)转动90°至水平姿态,使得偏光膜(9)由竖直拉动状态变为水平拉动状态;
步骤二、牵引机构离开滑轨(5a)转弯处后,防翘件工作,与防翘件接触的偏光膜(9)被抵触限位,防止该与防翘件抵触的区域的偏光膜(9)发生上翘;
步骤三、牵引机构到达贴附轴(6)上方后,上卷机构中的两个气动夹具(3)工作,并且其夹持端依靠避让缺口(2y)夹持住偏光膜(9),随即牵引机构释放偏光膜(9)并复位,上卷机构再将夹持住的偏光膜(9)带着平移及下降,使其压覆在贴附轴(6)上,同时贴附轴(6)连通外部气,并将偏光膜(9)内表面吸紧;
步骤四、去薄膜机构接近贴附轴(6),并使贴附轴(6)周边的偏光膜(9)与贴附轴(6)充分接触,后续再使偏光膜(9)外表面的薄膜被搓开,使之与偏光膜(9)本体分离,实现脱膜;
步骤五、裁切机构工作,将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与成卷的偏光膜(9)实施分离,同时第二压迫气杆(8a)促使阻尼辊(8b)接触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防止其自滑;
步骤六、延伸机构工作,将贴附轴(6)下降至预贴合的料材上表面,后续机体直线运动,贴附轴(6)停止对偏光膜(9)吸紧,并且由于贴附轴(6)的滚动,促成偏光膜(9)被迫产生放卷以此实现贴合工作。

说明书全文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偏光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
[0003] 偏光片的加工步骤繁多,其中有一个工序就是将偏光膜与主片材料实施贴合,现有的加工设备都是半自动化机械设备,也就是只能够自动将偏光膜实施放卷和铺设工作,而偏光膜的上料、端部薄膜搓开与定位工作都是由人工进行完成,所以十分的浪费时间,进而使得产量变相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内的裁切机构、牵引机构、上卷机构和去薄膜机构,机体包括两个接近L型结构的滑轨,滑轨呈平设置,每个滑轨内分别设有一个导滑轮,牵引机构通过两个导滑轮能够沿滑轨的延伸方向活动的设于两个滑轨之间,上卷机构设于滑轨的末端,并通过联动装置能够竖直或水平活动设置,两个滑轨的末端之间平行设有一根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贴附轴,贴附轴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其竖直活动的延伸机构,去薄膜机构通过液压杆能够径直靠近或远离贴附轴活动设置,滑轨的转弯处设置有防翘件。
[0007] 进一步地,牵引机构包括与其中一个导滑轮连接的微动电缸以及设于该微动电缸输出端上的矫正电机,另一个导滑轮上设有滑板,滑板上能够活动的设有子滑,子滑块正对矫正电机,并且二者之间设有一个长条状结构的吸附板,矫正电机的主轴通过一根传动杆与吸附板一端传动连接,吸附板的另一端与子滑块轴接配合,吸附板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吸附孔,吸附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避让缺口。
[0008] 进一步地,上卷机构包括两个气动夹具,联动装置包括主机架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油杆,主机架与两个滑轨的末端连接,主机架内设有升降架,升降架内设有横移电缸,横移电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吊板,吊板与升降架的底壁活动配合,并且经横移电缸驱动吊板能够径直朝向滑轨靠近,两个气动夹具对称设于吊板底部,两个气动夹具的夹持端均朝向吸附板,并且分别对应一个避让缺口,两个油杆呈倒置设于主机架上,并且二者的活塞杆均与升降架的顶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贴附轴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吸孔,每个滑轨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方形管,每个方形管的下端内均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一个轴承块,贴附轴铰接在两个轴承块之间,延伸机构包括两个延伸气杆,两个延伸气杆分别呈倒置设于一个方形管的外部,每个延伸气杆的活塞杆均与各自位置的轴承块传动连接。
[0010] 进一步地,去薄膜机构包括规避支架、去薄膜辊和两个压覆弧片,规避支架的顶端与主机架顶部活动配合,液压杆设于主机架的顶壁,并且其活塞杆与规避支架传动连接,两个压覆弧片对称设于规避支架下端内,且二者的凹面均正对贴附轴、并能够与贴附轴的外表面充分接触,两个压覆弧片分别对应贴附轴的一端,去薄膜辊轴接在两个压覆弧片之间,并且其轴向与贴附轴的轴向相平行,去薄膜辊的外表面与压覆弧片的凹面能够同步接触贴附轴,去薄膜辊的外径大于贴附轴的外径,规避支架上还设有用以驱动去薄膜辊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主轴与去薄膜辊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去薄膜辊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设有一组沿之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吸孔,去薄膜辊的外表面还设有硬毛刷。
[0011] 进一步地,裁切机构包括裁切电缸、气压杆、裁切板和裁切刀具,裁切板设于两个滑轨之间,并且对应的乃是两个滑轨的短边端,裁切电缸呈水平并正对裁切板,气压杆设于裁切电缸的输出端上,裁切刀具安装在气压杆的活塞杆上,并且通过气压杆能够径直朝向裁切板靠近。
[0012] 进一步地,防翘件包括防翘轮和第一压迫气杆,第一压迫气杆呈倾斜设于滑轨上方,并且其输出杆上安装有第一U型板,防翘辊轴接在第一U型板内,并且经第一压迫气杆驱动第一U型板能够使防翘辊朝滑轨的转弯内侧方向靠近。
[0013] 进一步地,两个滑轨之间设有多个接近几字形结构的承托板,承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滑轨的底部连接,两个滑轨的上方设有一个呈倒置的第二压迫气杆,第二压迫气杆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开口面朝向的第二U型板,并且其开口内铰接有阻尼辊,阻尼辊接近贴附轴。
[0014] 进一步地,每个滑轨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动机,每个电动机上均设有一个绕线轮,每个导滑轮上分别通过一个丝绳与之对应的两个绕线轮传动连接。
[0015]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贴合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 步骤一、将成卷偏光膜置于气涨轴上,并且首次通过手动方式,下拉动偏光膜端部,拉动距离直至裁切板的高度位置,然后牵引机构将放卷出的偏光膜端部吸紧,并通过导滑轮沿滑轨的轨迹方向朝上卷机构方向行进,途径滑轨转弯处时,牵引机构中的吸附板依靠矫正电机转动90°至水平姿态,使得偏光膜由竖直拉动状态变为水平拉动状态;
[0017] 步骤二、牵引机构离开滑轨转弯处后,防翘件工作,与防翘件接触的偏光膜被抵触限位,防止该与防翘件抵触的区域的偏光膜发生上翘;
[0018] 步骤三、牵引机构到达贴附轴上方后,上卷机构中的两个气动夹具工作,并且其夹持端依靠避让缺口夹持住偏光膜,随即牵引机构释放偏光膜并复位,上卷机构再将夹持住的偏光膜带着平移及下降,使其压覆在贴附轴上,同时贴附轴连通外部气,并将偏光膜内表面吸紧;
[0019] 步骤四、去薄膜机构接近贴附轴,并使贴附轴周边的偏光膜与贴附轴充分接触,后续再使偏光膜外表面的薄膜被搓开,使之与偏光膜本体分离,实现脱膜;
[0020] 步骤五、裁切机构工作,将被牵引出的偏光膜与成卷的偏光膜实施分离,同时第二压迫气杆促使阻尼辊接触被牵引出的偏光膜,防止其自滑;
[0021] 步骤六、延伸机构工作,将贴附轴下降至预贴合的料材上表面,后续机体直线运动,贴附轴停止对偏光膜吸紧,并且由于贴附轴的滚动,促成偏光膜被迫产生放卷以此实现贴合工作。
[0022]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及其生产工艺,通过气涨轴放卷偏光膜至裁切板的高度位置《此处气涨轴乃是设于裁切板的正上方,后续偏光膜放卷时处于竖直姿态》,然后牵引机构将放卷出的偏光膜端部吸紧,并通过导滑轮沿滑轨的轨迹方向朝上卷机构方向行进,途径滑轨转弯处时,牵引机构中的吸附板依靠矫正电机转动90°至水平姿态,使得偏光膜由竖直拉动状态变为水平拉动状态,牵引机构离开滑轨转弯处后,防翘件工作,并使对应该区域位置的偏光膜被抵触限位,防止该区域偏光膜发生上翘;同时牵引机构到达贴附轴上方后,上卷机构中的两个气动夹具工作,并且其夹持端依靠避让缺口夹持住偏光膜,随即牵引机构释放偏光膜并复位,上卷机构再将夹持住的偏光膜带着平移及下降,使其压覆在贴附轴上,同时贴附轴连通外部气泵,并将偏光膜内表面吸紧;然后去薄膜机构接近贴附轴,并使贴附轴周边的偏光膜与贴附轴充分接触,后续再使偏光膜外表面的薄膜被搓开,使之与偏光膜本体分离,实现脱膜;随即裁切机构工作,将被牵引出的偏光膜与成卷的偏光膜实施分离《由于气涨轴处于裁切板上方,所以被裁切后,偏光膜的端部处于悬置状态,不会发生褶皱,可配合后续的吸附板的吸附工作》,同时第二压迫气杆促使阻尼辊接触被牵引出的偏光膜,防止其自滑;最后延伸机构工作,将贴附轴下降至预贴合的料材上表面,后续机体直线运动,贴附轴停止对偏光膜吸紧,并且由于贴附轴的滚动力,促成偏光膜被迫产生放卷以此实现贴合工作,本发明能够自动将偏光片进行裁切以及将牵引出的预贴合的偏光膜端部实施定位。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一;
[0024]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6]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7]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8]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9]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0]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31]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0032]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0033] 图1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二;
[0034] 附图标记说明:裁切电缸1,气压杆1a,裁切板1b,裁切刀具1c。
[0035] 微动电缸2,矫正电机2a,滑板2b,子滑块2v,吸附板2t,避让缺口2y。
[0036] 气动夹具3,主机架3a,油杆3b,升降架3c,横移电缸3d。
[0037] 液压杆4,规避支架4a,去薄膜辊4b,第二吸孔4c,硬毛刷4d,压覆弧片4e,伺服电机4f。
[0038] 电动机5,滑轨5a,导滑轮5b。
[0039] 贴附轴6,第一吸孔6a,方形管6b,轴承块6c,延伸气杆6t。
[0040] 防翘轮7,第一压迫气杆7a。
[0041] 承托板8,第二压迫气杆8a,阻尼辊8b。
[0042] 偏光膜9。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偏光片的自动定位封装贴合设备,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内的裁切机构、牵引机构、上卷机构和去薄膜机构,机体包括两个接近L型结构的滑轨5a,滑轨5a呈水平设置,每个滑轨5a内分别设有一个导滑轮5b,牵引机构通过两个导滑轮5b能够沿滑轨5a的延伸方向活动的设于两个滑轨5a之间,上卷机构设于滑轨5a的末端,并通过联动装置能够竖直或水平活动设置,两个滑轨5a的末端之间平行设有一根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贴附轴6,贴附轴6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其竖直活动的延伸机构,去薄膜机构通过液压杆4能够径直靠近或远离贴附轴6活动设置,滑轨5a的转弯处设置有防翘件。
[0045] 牵引机构包括与其中一个导滑轮5b连接的微动电缸2以及设于该微动电缸2输出端上的矫正电机2a,另一个导滑轮5b上设有滑板2b,滑板2b上能够活动的设有子滑块2v,子滑块2v正对矫正电机2a,并且二者之间设有一个长条状结构的吸附板2t,矫正电机2a的主轴通过一根传动杆与吸附板2t一端传动连接,吸附板2t的另一端与子滑块2v轴接配合,吸附板2t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呈矩阵分布的吸附孔,吸附板2t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避让缺口2y;微动电缸2作用力乃是将吸附板2t驱动至贴合放卷后的偏光膜9外侧面上,吸附板2t会通过软管连通外部第一气泵,第一气泵工作使得吸附板2t通过吸附孔将接触的偏光膜9进行吸紧。吸紧后,导滑轮5b开始沿滑轨5a的轨迹发生运动,首先下降,下降至转弯处时,矫正电机2a会驱动吸附板2t转动90°,促使吸附板2t将吸附的偏光膜9带着处于平铺姿态,然后继续沿滑轨5a的轨迹进行滑动,方向朝向牵引机构。
[0046] 上卷机构包括两个气动夹具3,联动装置包括主机架3a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油杆3b,主机架3a与两个滑轨5a的末端连接,主机架3a内设有升降架3c,升降架3c内设有横移电缸3d,横移电缸3d的输出端上设有吊板,吊板与升降架3c的底壁活动配合,并且经横移电缸3d驱动吊板能够径直朝向滑轨5a靠近,两个气动夹具3对称设于吊板底部,两个气动夹具3的夹持端均朝向吸附板2t,并且分别对应一个避让缺口2y,两个油杆3b呈倒置设于主机架3a上,并且二者的活塞杆均与升降架3c的顶部连接;当导滑轮5b带着吸附板2t到达设定位置后,此时横移电缸3d会驱动吊板带着气动夹具3径直靠近吸附板2t,此时两个气动夹具3的夹持端会分别进入一个避让缺口2y内,然后气动夹具3开始工作,夹持住由于避让缺口2y裸露在外的偏光膜9,然后吸附板2t依靠第一气泵停止吸附工作,并且随导滑轮5b进行复位,此时横移电缸3d带着吊板复位,也就是使得气动夹具3夹持着偏光膜9进行回退复位,复位至设定位置后,油杆3b促使升降架3c进行下降,目的使得气动夹具3将被夹持的偏光膜9覆于贴附轴6上,然后依靠横移电缸3d回退避让,并且在通过油杆3b上升复位。
[0047] 贴附轴6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吸孔6a,每个滑轨5a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方形管6b,每个方形管6b的下端内均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一个轴承块6c,贴附轴6铰接在两个轴承块6c之间,延伸机构包括两个延伸气杆6t,两个延伸气杆6t分别呈倒置设于一个方形管6b的外部,每个延伸气杆6t的活塞杆均与各自位置的轴承块6c传动连接;实施例二中的气动夹具3将偏光膜9迁覆至贴附轴6上后,并且随气动夹具3复位后,去薄膜机构开始将这一段的偏光膜9稳定压紧在贴附轴6上,贴附轴6会连通外部的第二气泵,并且通过其作用力将被压紧的偏光膜9的内侧面吸紧,后续再通过去薄膜机构将吸紧后的偏光膜9外表面的薄膜去除,然后延伸气杆6t会工作,并且使得轴承块6c依靠方形管6b进行下降,促使贴附轴6带着被其缠绕吸紧的偏光膜9进行下降,并且接触预贴合物表面,然后该发明整体移动,贴附轴6由于接触摩擦力产生自转,进而将偏光膜9实施放卷贴合。
[0048] 去薄膜机构包括规避支架4a、去薄膜辊4b和两个压覆弧片4e,规避支架4a的顶端与主机架3a顶部活动配合,液压杆4设于主机架3a的顶壁,并且其活塞杆与规避支架4a传动连接,两个压覆弧片4e对称设于规避支架4a下端内,且二者的凹面均正对贴附轴6、并能够与贴附轴6的外表面充分接触,两个压覆弧片4e分别对应贴附轴6的一端,去薄膜辊4b轴接在两个压覆弧片4e之间,并且其轴向与贴附轴6的轴向相平行,去薄膜辊4b的外表面与压覆弧片4e的凹面能够同步接触贴附轴6,去薄膜辊4b的外径大于贴附轴6的外径,规避支架4a上还设有用以驱动去薄膜辊4b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伺服电机4f,伺服电机4f的主轴与去薄膜辊4b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去薄膜辊4b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外表面设有一组沿之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吸孔4c,去薄膜辊4b的外表面还设有硬毛刷4d;实施例二中的气动夹具3将偏光膜9迁覆至贴附轴6上后,并且随气动夹具3复位后,液压杆4的活塞杆发生运动,将规避支架4a驱动、并向贴附轴6方向靠近,此时去薄膜辊4b和压覆弧片4e均向贴附轴6方向靠近,后续压覆弧片4e的凹面接触贴附轴6外周边的偏光膜9的部分,并且由于接触力,促使这部分的偏光膜9被充分贴覆在贴附轴6上,并且于此同时,去薄膜辊4b也接触到贴附轴6上,也构成一方面的压迫规整,同时,伺服电机4f会开始工作,促使去薄膜辊4b发生快速转动,转动方向乃是与偏光膜9外表面薄膜的贴设方向相反,目的构成摩擦力,促使外表面薄膜被搓开,配置一段硬毛刷4d促使转动中,阶段性的摩擦阻力加大,旋转摩擦至设定时间后,去薄膜辊
4b转动停止,并且停止后的度乃是将第二吸孔4c对应外表面薄膜,并且去薄膜辊4b事先连通有第三气泵,第三气泵工作使得其依靠第二吸孔4c将外表面薄膜进行吸紧,后续贴附轴6下降中,其吸紧了偏光膜9的内表面部分,这样会使得其与外表面的薄膜构成分离,该过程中,规避支架4a也处于复位移动状态。
[0049] 裁切机构包括裁切电缸1、气压杆1a、裁切板1b和裁切刀具1c,裁切板1b设于两个滑轨5a之间,并且对应的乃是两个滑轨5a的短边端,裁切电缸1呈水平并正对裁切板1b,气压杆1a设于裁切电缸1的输出端上,裁切刀具1c安装在气压杆1a的活塞杆上,并且通过气压杆1a能够径直朝向裁切板1b靠近;当牵引机构将偏光膜9拉出至设定位置后,此时裁切刀具1c会依靠气压杆1a作用力接触至偏光膜9外表面,并且依靠裁切板1b的相配合,构成紧密接触,同时裁切电缸1开始运动,将裁切刀具1c移动,构成对偏光膜9的裁切工作,使得之前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与成卷的偏光膜9产生分离。
[0050] 防翘件包括防翘轮7和第一压迫气杆7a,第一压迫气杆7a呈倾斜设于滑轨5a上方,并且其输出杆上安装有第一U型板,防翘辊轴接在第一U型板内,并且经第一压迫气杆7a驱动第一U型板能够使防翘辊朝滑轨5a的转弯内侧方向靠近;牵引机构将偏光膜9牵引时,需要经过滑轨5a的转弯处时,此时防止被牵引的偏光膜9发生翘起,影响后续裁切,此时第一压迫气杆7a会待牵引机构移动出其下方后,才开始运动,目的使得防翘辊接触处于滑轨5a转弯出的偏光膜9部分,构成下压限位,同时牵引机构也会相继复位,配合偏光膜9受到压迫,这样防翘辊构成下压防翘限位的同时,也使得后续偏光膜9在被裁切后,也有一定的压紧力,不会发生松动。
[0051] 两个滑轨5a之间设有多个接近几字形结构的承托板8,承托板8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滑轨5a的底部连接,两个滑轨5a的上方设有一个呈倒置的第二压迫气杆8a,第二压迫气杆8a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开口面朝向的第二U型板,并且其开口内铰接有阻尼辊8b,阻尼辊8b接近贴附轴6;当牵引机构将偏光膜9带着移动出第二压迫气杆8a上后,此时第二压迫气杆8a会驱动第二U型板带着阻尼辊8b接触被牵出的偏光膜9上,使其与之保持一定的紧贴,防止偏光膜9产生自滑,也确保后续贴附轴6在摩擦滚动中,偏光膜9被放卷的速度得到控制。
[0052] 每个滑轨5a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动机5,每个电动机5上均设有一个绕线轮,每个导滑轮5b上分别通过一个钢丝绳与之对应的两个绕线轮传动连接;某个滑轨5a上的两个电动机5先后工作,在配合绕线轮和钢丝绳,促使对应的导滑轮5b可在对应的滑轨5a内发生运动。
[0053] 一种偏光片的自动贴合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54] 步骤一、将成卷偏光膜9置于气涨轴上,并且首次通过手动方式,下拉动偏光膜9端部,拉动距离直至裁切板1b的高度位置,然后牵引机构将放卷出的偏光膜9端部吸紧,并通过导滑轮5b沿滑轨5a的轨迹方向朝上卷机构方向行进,途径滑轨5a转弯处时,牵引机构中的吸附板2t依靠矫正电机2a转动90°至水平姿态,使得偏光膜9由竖直拉动状态变为水平拉动状态;
[0055] 步骤二、牵引机构离开滑轨5a转弯处后,防翘件工作,与防翘件接触的偏光膜9被抵触限位,防止该与防翘件抵触的区域的偏光膜9发生上翘;
[0056] 步骤三、牵引机构到达贴附轴6上方后,上卷机构中的两个气动夹具3工作,并且其夹持端依靠避让缺口2y夹持住偏光膜9,随即牵引机构释放偏光膜9并复位,上卷机构再将夹持住的偏光膜9带着平移及下降,使其压覆在贴附轴6上,同时贴附轴6连通外部气泵,并将偏光膜9内表面吸紧;
[0057] 步骤四、去薄膜机构接近贴附轴6,并使贴附轴6周边的偏光膜9与贴附轴6充分接触,后续再使偏光膜9外表面的薄膜被搓开,使之与偏光膜9本体分离,实现脱膜;
[0058] 步骤五、裁切机构工作,将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与成卷的偏光膜9实施分离,同时第二压迫气杆8a促使阻尼辊8b接触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防止其自滑;
[0059] 步骤六、延伸机构工作,将贴附轴6下降至预贴合的料材上表面,后续机体直线运动,贴附轴6停止对偏光膜9吸紧,并且由于贴附轴6的滚动力,促成偏光膜9被迫产生放卷以此实现贴合工作。
[0060] 工作原理:通过气涨轴放卷偏光膜9至裁切板1b的高度位置《此处气涨轴乃是设于裁切板1b的正上方,后续偏光膜9放卷时处于竖直姿态》,然后牵引机构将放卷出的偏光膜9端部吸紧,并通过导滑轮5b沿滑轨5a的轨迹方向朝上卷机构方向行进,途径滑轨5a转弯处时,牵引机构中的吸附板2t依靠矫正电机2a转动90°至水平姿态,使得偏光膜9由竖直拉动状态变为水平拉动状态,牵引机构离开滑轨5a转弯处后,防翘件工作,并使对应该区域位置的偏光膜9被抵触限位,防止该区域偏光膜9发生上翘;同时牵引机构到达贴附轴6上方后,上卷机构中的两个气动夹具3工作,并且其夹持端依靠避让缺口2y夹持住偏光膜9,随即牵引机构释放偏光膜9并复位,上卷机构再将夹持住的偏光膜9带着平移及下降,使其压覆在贴附轴6上,同时贴附轴6连通外部气泵,并将偏光膜9内表面吸紧;然后去薄膜机构接近贴附轴6,并使贴附轴6周边的偏光膜9与贴附轴6充分接触,后续再使偏光膜9外表面的薄膜被搓开,使之与偏光膜9本体分离,实现脱膜;随即裁切机构工作,将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与成卷的偏光膜9实施分离《由于气涨轴处于裁切板1b上方,所以被裁切后,偏光膜9的端部处于悬置状态,不会发生褶皱,可配合后续的吸附板2t的吸附工作》,同时第二压迫气杆8a促使阻尼辊8b接触被牵引出的偏光膜9,防止其自滑;最后延伸机构工作,将贴附轴6下降至预贴合的料材上表面,后续机体直线运动,贴附轴6停止对偏光膜9吸紧,并且由于贴附轴6的滚动力,促成偏光膜9被迫产生放卷以此实现贴合工作。
[006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