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信 / 节点 / 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

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

阅读:116发布:2022-10-02

专利汇可以提供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 节点 。该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两个现浇结构及预制梁;现浇结构内预埋有 钢 筋笼;预制梁包括预制层、 面筋 及多个第一箍筋,每一第一箍筋固定连接于预制层的上侧,且多个第一箍筋沿预制层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以围成穿插通道;面筋包括两个子面筋,每个子面筋包括相对的锚固端及穿插端,两个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分别由预制层的相对两端穿入穿插通道,并相互固定连接,两个子面筋的锚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现浇结构内的 钢筋 笼。本发明中利用两个子面筋的穿插端穿插第一箍筋,避免了锚固端穿插第一箍筋,更加方便穿插,不需要借助撬棍等工具,降低了工作强度,缩短了施工时间。,下面是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现浇结构及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现浇结构的预制梁;
所述现浇结构内预埋有筋笼;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层、面筋及多个第一箍筋,每一所述第一箍筋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层的上侧,且多个所述第一箍筋沿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以围成沿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延伸的穿插通道;
所述面筋包括两个子面筋,每个所述子面筋包括相对的锚固端及穿插端,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分别由所述预制层的相对两端穿入所述穿插通道,并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锚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现浇结构内的所述钢筋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预制层上侧的现浇层,多个所述第一箍筋预埋于所述现浇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层与两个所述现浇结构一体浇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彼此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重叠一第一预设长度,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重叠的部分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1×lae。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包括两根,两根所述面筋并排设置于所述穿插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上,两根所述面筋的所述穿插端的焊接连接处错位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上,两根所述面筋的两个所述子面筋的焊接连接处位于所述预制层的中部与一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的两个所述子面筋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箍筋绑扎固定。

说明书全文

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在工厂预先制作装配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品质,更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耗。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装配预制梁时,需要布设两端带弯锚的面筋,并且两端的弯锚需要锚入现浇梁。由于面筋的两端均具有弯锚,不便于穿插,往往需要借助撬棍等工具,导致工作强度大,施工时间长。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预制梁在装配时预制梁的面筋不便于穿插,导致工作强度大,施工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
[0005] 一种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两个现浇结构及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现浇结构的预制梁;
[0006] 所述现浇结构内预埋有筋笼;
[0007] 所述预制梁包括预制层、面筋及多个第一箍筋,每一所述第一箍筋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层的上侧,且多个所述第一箍筋沿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以围成沿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延伸的穿插通道;
[0008] 所述面筋包括两个子面筋,每个所述子面筋包括相对的锚固端及穿插端,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分别由所述预制层的相对两端穿入所述穿插通道,并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锚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现浇结构内的所述钢筋笼。
[0009] 上述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面筋包括两个子面筋。可将该两个子面筋的穿插端分别通过预制梁的相对两端插入穿插通道,即依次贯穿第一箍筋。当两个子面筋穿插到位,将两个子面筋的穿插端固定连接,并使得两个子面筋的锚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现浇结构内的钢筋笼。如此,本发明中利用两个子面筋的穿插端穿插第一箍筋,避免了锚固端穿插第一箍筋,更加方便穿插操作,不需要借助撬棍等工具,降低了工作强度,缩短了施工时间。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梁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预制层上侧的现浇层,多个所述第一箍筋预埋于所述现浇层内。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现浇层与两个所述现浇结构一体浇筑成型。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彼此焊接连接。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重叠一第一预设长度,两个所述子面筋的所述穿插端重叠的部分焊接连接。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1×lae。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筋包括两根,两根所述面筋并排设置于所述穿插通道。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上,两根所述面筋的所述穿插端焊接连接处错位排布。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层的纵长方向上,两根所述面筋的两个所述子面筋的焊接连接处位于所述预制层的中部与一端之间。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筋的两个所述子面筋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箍筋绑扎固定。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20及两个现浇结构10。两个现浇结构10相对设置,预制梁2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现浇结构10。具体地,现浇结构10可以是现浇主梁,现浇主梁是主要的承重梁。预制梁20是现浇主梁的分支(即次梁),依附于现浇主梁,承重能较小。可以理解的是,现浇结构
10也可为其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0024] 预制梁20包括预制层22、面筋26及多个第一箍筋24。每一第一箍筋24固定连接于预制层22的上侧,且多个第一箍筋24沿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以围成沿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延伸的穿插通道。
[0025] 现浇结构10内预埋有钢筋笼12。面筋26包括两个子面筋261,每个子面筋261包括相对的锚固端261b及穿插端261a。该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分别由预制层22的相对两端穿入穿插通道,并彼此固定连接,形成一根整体的面筋26。两个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现浇结构10内的钢筋笼12,从而提高预制梁20与其两端的现浇结构10的连接强度。
[0026] 上述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面筋26包括两个子面筋261。可将该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分别通过预制梁20的相对两端插入穿插通道,即依次贯穿第一箍筋24。当两个子面筋261穿插到位,将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固定连接,并使得两个子面筋
261的锚固端261b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现浇结构10内的钢筋笼12。如此,本发明中利用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穿插第一箍筋24,避免了锚固端261b穿插第一箍筋24,更加方便穿插操作,不需要借助撬棍等工具,降低了工作强度,缩短了施工时间。
[0027]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观察,图1仅示出了预制梁20的一端与现浇结构10的连接结构。预制梁20的另一端与另一现浇结构10的连接结构相似,因此未在图1中示出。
[0028]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制梁20还包括形成于预制层22上侧的现浇层(图未示)。多个第一箍筋24预埋于现浇层内。由于第一箍筋24固定连接于预制层22,且预埋于现浇层,从而增强了预制梁20的预制层22与现浇层的结合强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面筋26穿插于多个第一箍筋24围成的穿插通道内,因此面筋26也预埋于现浇层内,面筋26的相对两端(即两个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位于现浇层外,以便于锚入现浇结构10。
[0029] 具体到实施例中,预制梁20的现浇层与现浇结构10一体浇筑成型。如此,通过将预制梁20的预制层22与现浇结构10一体浇筑成型,实现了预制梁20与现浇结构10的连接。
[0030] 本实施例中,预制梁与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步骤如下:
[0031] 将预制梁20的预制层22吊装至两个现浇结构10之间;
[0032] 设置现浇结构10内的钢筋笼12;
[0033] 从预制梁20的两端将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穿入穿插通道,并将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固定彼此固定连接,且将两个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现浇结构10内的钢筋笼12;
[0034] 浇筑形成预制梁20的现浇层以及两个现浇结构10。
[0035]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浇筑形成现浇层和两个现浇结构10,还需要安装围成浇筑空间的模板等。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子面筋261的穿插,位于现浇结构10背离预制梁20的一侧模板需要在子面筋261穿插到位后设置,避免子面筋261与该模板产生干涉。
[0036]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彼此焊接连接,有利于保证预制梁20的结构强度。
[0037] 一些实施例中,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在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上重叠一第一预设长度。该两个子面筋261的穿插端261a重叠的部分焊接连接。如此,有利于保证两个子面筋261的连接强度。
[0038] 具体到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1×lae。其中,lae表示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的计算是本领域所熟知的,故在此不作赘述。如此,有利于保证两个子面筋261的焊接连接强度。
[0039] 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梁20包括两根面筋26,两根面筋26并排设置于穿插通道内。如此,设置两根面筋26,有利于提高预制梁20的结构强度。
[0040] 具体到实施例中,该两根面筋26的焊接连接处在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上错位排布。进一步地,该两根面筋26的焊接连接处在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上彼此间隔一第二预设长度。该第二预设长度为0.2×lae至0.4×lae。优选地,第二预设长度为0.3×lae。如此,有利于保证预制梁20的结构强度。
[0041]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上,两根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的焊接连接处位于预制层22的中部与预制层22的一端之间。优选地,在预制层22的纵长方向上,两根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的焊接连接处位于预制层22的三分之一处,并错位排布。
[0042]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箍筋24绑扎固定。如此,当面筋26的两个子面筋261穿插到位后,将子面筋261绑扎于第一箍筋24上,从而固定面筋26。
[0043]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现浇结构10内的钢筋笼12包括四根主筋121以及多个第二箍筋123。一般地,第二箍筋123呈矩形,多个第二箍筋123沿现浇结构10的纵长方向间隔布置,四根主筋121分部沿绑扎于各个第二箍筋123的部,从而形成钢筋笼12。具体到实施例中,钢筋笼12还包括腰筋125,相邻两主筋121之间布置有腰筋125,腰筋125绑扎于第二箍筋123,从而有利于增加钢筋笼12的强度。
[0044]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箍筋123的形状并不仅限于为矩形,也可为其它形状,在此不作限定。主筋121的数量并不仅限于四个,可根据第二箍筋123形状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0045]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折弯形成弯锚。可选地,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折弯90°形成该弯锚。如此,锚入现浇结构10中,有利于增强预制梁20与现浇梁的连接强度。
[0046] 需要说明的是,锚固端261b并不仅限于通过弯锚的结构锚固于现浇结构10中,也可通过其它锚固结构进行锚固,在此不作限定。
[0047] 具体到实施例中,子面筋261的锚固端261b绑扎或焊接连接于主筋和/或腰筋。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