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6-氯-4-羟基吡啶-3-甲醛是一种新型的卤代烟酸衍
生物。卤代烟酸衍生物具有其特殊的药用活性和化学性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卤代烟酸衍生物可抑制细菌辅酶的合成;可用作抗脂肪分解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卤代烟酸衍生物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
酒石酸盐对心肌的破坏,保护心脏;可合成新颖的脑部化学传递系统,等等。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卤代烟酸衍生物合成工艺,使其能应用于工业化,意义深远。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针对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大大缩短了合成路线,除纯化过程中产生少量的
活性炭残渣外,无其它不污染环境的三废产生,且产品收率高、
质量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1)关环:2-
氧代
戊二酸二甲酯与原
甲酸三乙酯反应得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
[0006] (2)氯化:所述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与三氯氧磷反应得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
[0007] (3)醚化:所述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与甲醇和甲醇钠反应得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
[0008] (4)还原: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与
硼氢化钠反应得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醇;
[0009] (5)氧化: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醇与2-碘酰基
苯甲酸反应得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
[0010] (6)
水解: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与氢卤酸反应得所述6-氯-4-羟基吡啶-3-甲醛。
[0011] 本发明所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通过关环、氯化、醚化、还原、氧化和水解六步反应得到最终产物6-氯-4羟基吡啶-3-甲醛。为该产品的合成提供了一条合成路径,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合成过程无污染环境的三废产生,十分环保,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合成的产品纯度高,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0012]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关环步骤中,以乙酸酐为
溶剂,先将2-氧代戊二酸二甲酯与原甲酸三乙酯以摩尔比1:1 1.5混合于乙酸酐中,又~经加热、搅拌,浓缩反应液后,再加入过量的
氨水搅拌和
盐酸酸化;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过滤、干燥得所述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
[0013]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氯化步骤中,以N,N-二甲基苯胺为溶剂,将所述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溶于N,N-二甲基苯胺后,加入至过量的三氯氧磷中,回流反应4 6 h;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浓缩残余物倒入水中,~再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和
硅胶层析柱纯化后,得所述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
[0014]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醚化步骤中,以甲醇为溶剂,将所述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溶于甲醇后,0 5℃下将甲醇钠以摩尔比0.5 1:1~ ~缓慢滴加至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溶液后,室温下搅拌4 6 h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经~
水/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稀释后,再经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和硅胶层析柱纯化后,得所述6-氯-
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
[0015]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还原步骤中,以
乙醇为溶剂,将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溶于乙醇后,以摩尔比1 2:1加入硼氢化~钠;混合物40 60℃下搅拌反应过夜后,浓缩溶剂并使用硅胶层析柱纯化后,得所述6-氯-4-~
甲氧基吡啶-3-甲醇。
[0016]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氧化步骤中,以乙腈为溶剂,将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醇溶于乙腈后,以摩尔比1 3:1加入2-碘酰基苯甲~酸;混合物在40 60℃下搅拌过夜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和使用硅胶层析柱~
纯化后,得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
[0017]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水解步骤中,将所述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溶于过量的氢卤酸中,于100 120℃下搅拌过夜;将混合溶液pH~
调至2 3;再经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和硅胶层析柱纯化后,得所述6-氯-4-羟基吡啶-3-~
甲醛。
[0018]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纯化为硅胶层析柱纯化。
[0019]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氢卤酸包括盐酸和
氢溴酸。
[0020] 进一步的,上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室温为15 25℃;所述~过夜指处理10-24 h。
[0021]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提供了一条制备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合成途径,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合成过程无污染环境的三废产生,十分环保,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合成的产品纯度高,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合成路线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所述核磁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
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不是一种限制。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所示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关环
[0028] 将2-氧代戊二酸二甲酯(A)(460.0g,2.64mol)与原甲酸三乙酯(391.0g,2.64mol)溶于380mL乙酸酐中,130℃下搅拌3小时后,85℃下将反应混合物体积浓缩至300mL。搅拌下缓慢加入700mLNH3·H2O,1h后,反应混合物用1800mL,6mol/L的HCl进行酸化。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230g产物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B),产率52%。
[0029] (2)氯化
[0030] 将4,6-二羟基吡啶-3-甲酸甲酯(B)(230.0g,1.36mol)溶于N,N-二甲基苯胺(329.0g,2.72mol)后,加入至1.5L三氯氧磷(POCl3)中,混合物回流反应。5 h后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倒入至水中,使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次,每次1L(1L×3)。有机层干燥后,浓缩到520mL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50:1)纯化后得到170.0g产物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C),产率61%。
[0031] (3)醚化
[0032] 将4,6-二氯吡啶-3-甲酸甲酯(C)(160.0g,0.78mol)溶于1.5L甲醇后,0℃下将甲醇钠(NaOCH3)(42.0g,0.78mol)缓慢滴加至上述溶液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后,使用1.6L水/乙酸乙酯稀释上述反应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次,每次1.5L。有机层干燥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纯化后得到90.0g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D),产率57%。
[0033] (4)还原
[0034] 将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酸甲酯(D)(20.0g,0.100mol)溶于500mL乙醇后,加入NaBH(4 5.7g,0.149mol)。反应混合物在50℃下搅拌10小时后,浓缩溶剂至100mL、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2:1)纯化后得到9.2g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醇(E),产率53%。
[0035] (5)氧化
[0036] 将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醇(E)(9.2g,0.053mol)溶于50mL乙腈后,加入2-碘酰基苯甲酸(IBX)(31.6g,0.106mol)。混合物在50℃下搅拌12 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的滤液浓缩、干燥和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8:1)纯化后得到7.2g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F),产率79%。
[0037] (6)水解
[0038] 将产物6-氯-4-甲氧基吡啶-3-甲醛(F)(7.2g,0.042mol)溶于400mL的48%HCl中,混合物在120℃下搅拌过夜后,将混合物pH调至3。反应混合物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次,每次500mL,有机层经干燥、浓缩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2:1)纯化后得到
5.0g最终产物6-氯-4-羟基吡啶-3-甲醛(G),产率76%。并且如图2所示,最终产物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纯度为95%。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关环
[0042] 将A(460.0 g,2.64 mol)与原甲酸三乙酯(586.5 g,3.96 mol)溶于690mL乙酸酐中,150℃下搅拌4小时后,100℃下将反应混合物体积浓缩至600 mL。搅拌下缓慢加入920 mL NH3·H2O,1 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用2.3 L 5 mol/L的HCl进行酸化。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243.0 g产物B,产率 55%。
[0043] (2)氯化
[0044] 将B(243.0 g,1.44 mol)溶于N,N-二甲基苯胺(486.0 g,4.02 mol)后,加入至2 L三氯氧磷(POCl3)中,混合物回流反应。6 h后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倒入至水中,使用乙酸乙酯萃取(800 mL×3)。有机层干燥后,浓缩到500 mL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50:1)纯化后得到176.0 g产物C,产率 60%。
[0045] (3)醚化
[0046] 将C(176.0 g,0.86 mol)溶于2.1 L甲醇后,3℃下将甲醇钠(NaOCH3)(23.0 g,0.43 mol)缓慢滴加至上述溶液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6 小时后,使用2.5 L水/乙酸乙酯稀释上述反应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0 L×3)。有机层干燥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纯化后得到104.0 g产物D,产率 60%。
[0047] (4)还原
[0048] 将产物D(20.0 g,0.100 mol)溶于400 mL 乙醇后,加入NaBH4(7.6 g,0.200 mol)。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10 h后,浓缩溶剂至100 mL、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3:1)纯化后得到10.4 g产物E,产率 60%。
[0049] (5)氧化
[0050] 将产物E(10.0 g,0.058 mol)溶于80 mL乙腈后,加入2-碘酰基苯甲酸(IBX) (51.9 g,0.174 mol)。混合物在60℃下搅拌12 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的滤液浓缩、干燥和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纯化后得到7.9 g产物F,产率 80%。
[0051] (6)水解
[0052] 将产物F(7.0 g,0.040 mol)溶于420 mL 40% HCl中,混合物在120℃下搅拌12 h后,将混合物pH调至3。乙酸乙酯(500 mL×3)萃取反应混合物,有机层经干燥、浓缩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4:1)纯化后得到5.0 g最终产物G, 产率 80%。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6-氯-4-羟基吡啶-3-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 (1)关环
[0056] 将A(460.0 g,2.64 mol)与原甲酸三乙酯(488.0 g,3.30 mol)溶于500 mL乙酸酐中,100℃下搅拌2 h后,80℃下将反应混合物体积浓缩至450 mL。搅拌下缓慢加入700 mL NH3·H2O,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用2.0 L 6 mol/L的 HCl进行酸化。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199.0 g 产物B,产率 45%。
[0057] (2)氯化
[0058] 将B(199.0 g,1.18 mol)溶于N,N-二甲基苯胺(285.4 g,2.36 mol)后,加入至1.6 L三氯氧磷(POCl3)中.混合物回流反应。4 h后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倒入至水中,使用乙酸乙酯萃取(1.0 L×3)。有机层干燥后,浓缩到500 mL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60:1)纯化后得到168.7 g产物C,产率 70%。
[0059] (3)醚化
[0060] 将C(168.7 g,0.82 mol)溶于1.35 L甲醇后,5℃下将甲醇钠(NaOCH3)(33.2 g,0.62 mol)缓慢滴加至上述溶液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后,使用水/乙酸乙酯1.7 L稀释上述反应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1.2 L×3)。有机层干燥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5:1)纯化后得到83.3 g产物D,产率 51%。
[0061] (4)还原
[0062] 将产物D(20.0 g,0.10 mol)溶于600 mL 乙醇后,加入NaBH4(3.8 g,0.10 mol)。反应混合物在60℃下搅拌12 h后,浓缩溶剂至120mL、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2:1)纯化后得到8.68g产物E,产率 50%。
[0063] (5)氧化
[0064] 将产物E(8.0 g,0.046 mol)溶于40 mL乙腈后,加入2-碘酰基苯甲酸(IBX) (13.7 g,0.046 mol)。混合物在40℃下搅拌12 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的滤液浓缩、干燥和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6:1)纯化后得到5.5 g产物F,产率 70%。
[0065] (6)水解
[0066] 将产物F(5.0 g,0.029 mol)溶于200 mL 50% HCl中,混合物在100℃下搅拌10 h后,将混合物pH调至2。乙酸乙酯(250 mL×3)萃取反应混合物,有机层经干燥、浓缩后使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石油醚:乙酸乙酯=1:1)纯化后得到3.2 g最终产物G, 产率 70%。
[0067]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