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卫生洁具 / 冲洗阀 / 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

一种消毒式饮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

阅读:1发布:2021-10-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消毒式饮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消毒式饮 水 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饮水设备包括饮水装置和消毒装置,饮水装置包括 原水 输入设备、储水装置,饮水装置上设置排水口,原水输入设备连接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原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储水装置;消毒装置中盛装杀菌消毒溶液,消毒装置替换原水输入设备并连接进水口,杀菌消毒溶液通过进水口后依次进入输水管道、储水装置,浸润一段时间,最后通过排水口排出。本发明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采用具有高效杀菌消毒作用且对人体无害的杀菌消毒溶液,并通过设置消毒装置将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设备中,对饮水设备中的储水装置和内部管道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实现对饮水设备管道和储水装置的全方位消毒杀菌。,下面是一种消毒式饮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消毒式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包括饮水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饮水装置包括原水输入设备、储水装置,所述饮水装置上设置排水口,所述原水输入设备连接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原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所述储水装置;所述消毒装置中盛装杀菌消毒溶液,所述消毒装置替换所述原水输入设备并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进水口后依次进入所述输水管道、储水装置,最后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水,所述排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通过水泵把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吸取后,再通过水泵提升至所述进水口,使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和所述进水口,所述雾化装置将所述消毒装置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雾化,将所述雾化后的杀菌消毒溶液喷雾通过所述进水口输送至所述输水管道、储水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连接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增压后对所述饮水装置内部进行高压冲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均设置在所述饮水装置上,所述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所述消毒液输入口连接所述消毒装置,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通过连通连接,所述连通阀上设置多个阀口,所述原水输入设备和所述消毒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阀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为二通单向连通阀,所述连通阀上设置第一阀口、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消毒装置,所述第二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喷雾管道与所述消毒管道连接,所述喷雾装置上设置增压泵对所述储水装置进行喷雾消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消毒装置的接口内侧设置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在所述第一阀口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上设置时间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排放时间和流量大小;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酸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水的酸碱度。
10.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式饮水设备为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消毒式饮水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消毒装置中盛装杀菌消毒溶液,将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导入所述饮水设备的输水管道中;
(2).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在所述饮水设备的内部管道中通过浸润、浸泡后,打开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排出;
其中.步骤(1)和(2)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均基于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总重量计;
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A溶液:将稳定剂和淀粉与水混合,并加入至有效氯浓度为10%-12%的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水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A;
b.制备B溶液:配制pH值为3.5-5.1的pH调节剂溶液作B溶液;
c.制备杀菌消毒溶液: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所需值后,再搅拌30分钟;
d.杀菌消毒溶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进行分装、包装即可。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消毒式饮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及该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由于忽视饮水机的日常消毒工作,很多公共场所饮水机流出的水可能已被“二次污染”。因此,一般家庭饮水机使用3个月左右就应该进行一次消毒,而公共场所的饮水机使用频率高,消毒周期还应该更短些。长期不消毒的饮水机,即使换上的是新水,水质当天也会被污染,生物数量更会急剧增加。饮水机超过3个月不清洗,所产生的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饮水机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小电器,但是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腹泻,呕吐等很多常见的肠胃病都是由于长期不进行饮水机清洗造成的。所谓病从口入,饮水机的消毒是不可以忽视的!所以如果有一种可以用于饮水设备内部的储水仓、管道和过滤网消毒的安全消毒液将会解决掉这些问题,带来更健康的生活饮水。
[0003] 申请号为201320571207.5的专利“消毒饮水机”公开了一种消毒饮水机。其包括基座、储水桶,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循环消毒装置,所述循环消毒装置包括微型水循环水箱和消毒室,其中循环水箱和消毒室通过注水管和出水管首尾连通;所述循环水箱与储水桶连通,所述循环水箱内设置有水位调节机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龙头。结构简单合理,节能环保,自动消毒。该专利的消毒装置中的消毒室内安装有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对水进行消毒,但是采用该结构的成本较高,需要消耗额外的功率进行紫外线灯的工作,增加使用成本,而且紫外线对物体的穿透能很弱,无法对饮水设备内的所有管道进行杀菌消毒。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该消毒式饮水设备采用具有高效杀菌消毒作用且对人体无害的杀菌消毒溶液,并通过设置消毒装置将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设备中,对饮水设备中的储水装置和内部管道进行全方位的消毒。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所述饮水设备应用上述的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所述饮水设备包括饮水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饮水装置包括原水输入设备、储水装置,所述饮水装置上设置排水口,所述原水输入设备连接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原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所述储水装置;所述消毒装置中盛装所述杀菌消毒溶液,所述消毒装置替换所述原水输入设备并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进水口后依次进入所述输水管道、储水装置,最后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原水输入设备将纯净水通过进水口输送至饮水装置中,在饮水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将原水输入设备置换成消毒装置,将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装置中,通过对输水管道、储水装置浸泡、浸润一段时间,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0007] 优选的,消毒装置采用抗腐蚀材料生产,抗腐蚀材料采用HDPE、PVC、陶瓷或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 优选的,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水泵,所述排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通过水泵把从所述饮水装置的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吸取后,再通过水泵提升至所述进水口,使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循环使用。通过水泵实现杀菌消毒溶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0009] 优选的,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和所述进水口,所述雾化装置将所述消毒装置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雾化,将所述雾化后的杀菌消毒溶液喷雾通过所述进水口输送至所述输水管道、储水装置中。雾化装置使杀菌消毒溶液形成细小的雾滴,便于对输水管道的连接处和储水装置的落进行全方位的消毒。
[0010] 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连接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增压后对所述饮水装置内部进行高压冲洗。增压泵将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行增压后对输水管道和储水装置的侧壁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有利于清除附着于饮水装置中的黏性较大的污渍和细菌。
[0011]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包括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均设置在所述饮水装置上,所述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所述消毒液输入口连接所述消毒装置,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消毒液输入口通过连通连接,所述连通阀上设置多个阀口,所述原水输入设备和所述消毒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阀口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连通阀为二通单向连通阀,所述连通阀上设置第一阀口、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消毒装置,所述第二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当需要引用水时,将二阀口打开,第一阀口关闭,此时饮水装置通过出水口进行饮用水的接取和饮用;当需要消毒时,先关闭第二阀口,打开排水口将饮水装置中的原水全部排出,然后打开第一阀口,此时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入饮水装置中对饮水装置中的输水管道和储水装置进行消毒杀菌。
[0013] 优选的,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喷雾管道与所述消毒管道连接,所述喷雾装置上设置增压泵对所述储水装置进行喷雾消毒。通过喷雾装置实现在饮水装置内部对储水装置进一步的细化杀菌,由于喷雾装置喷射出的雾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会将紧贴在储水装置内壁上的细菌清除。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消毒装置的接口内侧设置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在所述第一阀口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报警装置防止在原水输入设备工作过程中,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发生泄漏进入原水中。
[0015] 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上设置时间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排放时间和流量大小;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酸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水的酸碱度。
[0016] 优选的,所述原水输入设备为原水桶或原水管道,原水桶中直接盛放纯净水,原水管道可以与外界的纯净水管道连接输送纯净水进入饮水装置中。
[0017]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所述消毒式饮水设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消毒式饮水设备,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在消毒装置中盛装杀菌消毒溶液,将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导入所述饮水设备的输水管道中;
[0019] (2).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在所述饮水设备的内部管道中通过浸润、浸泡后,打开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排出;
[0020] 其中.步骤(1)和(2)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
[0021]
[0022] 其中,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均基于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总重量计;
[0023] 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方法如下:
[0024] a.制备A溶液:将稳定剂和淀粉与水混合,并加入至有效氯浓度为10%-12%的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水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A;
[0025] b.制备B溶液:配制pH值为3.5-5.1的pH调节剂溶液作B溶液;
[0026] c.制备杀菌消毒溶液: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所需值后,再搅拌30分钟;
[0027] d.杀菌消毒溶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进行分装、包装即可。
[0028] 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通过调整次氯酸根离子、稳定剂、淀粉及pH调节剂的量使消毒溶液具有合适的pH,并结合适宜的稳定剂以使整个消毒溶液体系呈现一种高度稳定的状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能够保证其保质期长达三年,扩大其应用范围。
[0029]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其pH值在4.0-7.0范围内,优选在6.5-6.8范围内,以使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的pH接近人体皮肤表面的pH,从而避免在施用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时对皮肤造成伤害,故而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可直接用于临床和皮肤消毒。
[0030]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水为纯化水,更优选电阻率大于6MΩ·cm的去离子水,最优选通过反向渗透纯化法获得的超纯水。这种水中的离子含量较少,不会使消毒溶液变质。
[0031]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其含有约10-1000ppm的次氯酸,最优选约50-500ppm的次氯酸。当然,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为了在其应用范围内具有优异的杀菌消毒效果,也可以含有其他量的次氯酸,如1000ppm、1500ppm、1500ppm的次氯酸,但当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用于临床和皮肤消毒时,为了减少次氯酸对皮肤的刺激或损伤,当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用于器械消毒时,其含有约165-250ppm的次氯酸;当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用于物表消毒时,其含有约50-90ppm的次氯酸;当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用于空气消毒时,其含有约110-220ppm的次氯酸。
[0032]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的纯度在90%以上,以避免引入不必要的杂质而破坏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的稳定性
[0033]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红薯淀粉、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选自食品级以上的次氯酸盐,更优选次氯酸、次氯酸钠、二化氯、次氯酸钠五水合物(NaClO·5H2O)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次氯酸钠五水合物,且其纯度为99.5%;特别优选有效氯浓度为10%的食品级次氯酸钠。
[0035]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pH调节剂为共轭酸碱对,更优选为柠檬酸盐、醋酸盐、琥珀酸盐、酸盐、甲酸盐、苯甲酸盐、酸盐、丙酸盐、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特别优选醋酸和醋酸钠缓冲溶液。
[0036]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稳定剂为甲酸盐、乙酸盐、丙酸盐、磷酸盐、酸盐、硼酸盐、次氯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醋酸盐、琥珀酸盐、苯甲酸盐、基磺酸盐、柠檬酸盐、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甲酸盐。
[0037] 优选地,在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所述稳定剂的的重量百分数均基于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总重量为0.05-0.15%。。
[0038] 优选地,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还包括等渗溶液、增稠剂、发泡剂、保湿剂、香精、色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丰富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的功效。
[0039] 所述增稠剂、发泡剂和保湿剂、香精、色素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常规物质且其含量也为本领域的常规用量,优选所述增稠剂、发泡剂和保湿剂、香精、色素为分析纯级别试剂。可以直接加入至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中也可以预先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合理浓度,然后加入到消毒溶液中并充分混和即可。
[0040] 所述的等渗溶液生理盐水、任氏(Ringer's)生理盐水、乐氏(Locke's)生理盐水、葡萄糖水及其他等渗溶液一种或多,优选为0.85%-0.9%的生理盐水。
[0041] 在本发明中,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密封容器以维持容器内的杀菌消毒溶液的无菌性和稳定性。所述密封容器可以由与杀菌消毒溶液相容的任何材料构成,并且通常应当是无反应性的即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中的离子不与密封容器发生任何反应。
[0042] 优选地,所述密封容器由高密度聚乙烯等塑料瓶或玻璃制成,更优选由玻璃制成,最优选的为低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或高硼硅玻璃制成的容器,特别优选的为高硼硅玻璃制成的容器。
[0043] 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的稳定性是指保留了至少约85%的原有可利用浓度,并取决于以下各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溶液的pH值、溶液的温度及曝光的程度。溶液不应被加热,因为高温时次氯酸浓度会显著下降。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如低温、密闭容器、不受阳光照射及干燥湿润的环境等等,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能够稳定保存达三年以上。
[0044]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方法的步骤a)中稳定剂与水混合时,二者的重量比为1:(5000-10000)
[0045]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方法的步骤c)中B溶液加入到A溶液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所获得的溶液的pH,在整个溶液体系的pH为所需范围时终止B溶液的加入即可。
[0046]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等渗溶液、增稠剂、发泡剂、保湿剂、香精、色素,可预先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合理浓度,然后加入到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水溶液即可获得含有等渗溶液、增稠剂、发泡剂、保湿剂、香精、色素的A溶液。
[0047]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pH调节剂溶液为pH值为3.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其具体配制过程按照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进行配制,更具体为取醋酸钠5.1g,加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
[0048] 制成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后,可以直接将其转移至密封的容器中,随后销售至最终使用者,如医院、疗养院、药房、商超等等。
[0049]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用于消毒的应用,其中所述消毒为器械消毒、物表消毒、皮肤消毒和空气消毒。
[0050] 优选地,当所述消毒为器械消毒时,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含有165-250ppm的次氯酸;当所述消毒为物表消毒时,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含有50-90ppm的次氯酸;当所述消毒为皮肤消毒时,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含有90-180ppm的次氯酸;当所述消毒为空气消毒时,所述新型杀菌消毒溶液中含有110-220ppm的次氯酸。
[005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0052] 本发明杀菌消毒溶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工业化制备,且所制备的杀菌消毒溶液由于各组分的量严格控制而使其使用寿命长达两年以上,显著延长了保质期,即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稳定性高。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采用具有高效杀菌消毒作用且对人体无害的杀菌消毒溶液,并通过设置消毒装置将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设备中,对饮水设备中的储水装置和内部管道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杀菌消毒溶液安全可靠,可进入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0053] 本申请的消毒式饮水设备结构简单,采用消毒装置盛放杀菌消毒溶液,将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装置中,通过对输水管道、储水装置浸泡、浸润一段时间,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水泵实现杀菌消毒溶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在引水装置的外侧接入雾化装置,使杀菌消毒溶液形成细小的雾滴,便于对输水管道的连接处和储水装置的角落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设置的外接增压泵将消毒装置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行增压后对输水管道和储水装置的侧壁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有利于清除附着于饮水装置中的黏性较大的污渍和细菌。本申请还通过在饮水装置上设置原水输入设备和消毒装置,通过连通阀对饮水设备的饮水和消毒工序进行切换,实现简单快捷的消毒作用,同时通过设置在储水装置中的喷雾装置实现在饮水装置内部对储水装置进一步的细化杀菌,由于喷雾装置喷射出的雾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会将紧贴在储水装置内壁上的细菌清除。附图说明
[0054]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设备实施例1结构图;
[0055]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设备实施例2结构图;
[0056]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设备实施例3结构图;
[0057]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设备实施例4结构图。
[0058] 附图标记
[0059] 1.原水输入设备;2.消毒装置;3.进水口;31.原水进水口;32.消毒液输入口;4.输水管道;5.排水口;6.储水装置;7.制冷区域;71.制冷内胆;8.加热区域;81.加热内胆;9.水泵;10.增压泵;11.连通阀;12.雾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0061] 设备实施例1
[0062] 如图1所示,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所述饮水设备应用上述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所述饮水设备包括饮水装置和消毒装置2,所述饮水装置包括原水输入设备1、储水装置6,所述饮水装置上设置排水口5,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连接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3,原水通过输水管道4输送至所述储水装置6;所述消毒装置2中盛装所述杀菌消毒溶液,所述消毒装置2替换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并连接所述进水口3,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进水口3后依次进入所述输水管道4、储水装置6,最后通过所述排水口5排出。
[0063] 储水装置6连接制冷加热区域,所述制冷区域7中设置制冷内胆71,所述加热区域8设置加热内胆81,所述制冷加热区域连接出水口,出水口进行冷水和热水的排出。排水口5用于排出输水管道4、储水装置6、制冷加热区域中的残留水。
[0064] 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为原水桶或原水管道,原水桶中直接盛放纯净水,原水管道可以与外界的纯净水管道连接输送纯净水进入饮水装置中。本发明的消毒装置2采用抗腐蚀材料生产,抗腐蚀材料采用HDPE、PVC、陶瓷或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5] 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水泵9。原水输入设备1将纯净水通过进水口3输送至饮水装置中,在饮水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将原水输入设备1置换成消毒装置2,将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装置中,通过对输水管道4、储水装置6、制冷加热区域浸泡、浸润一段时间,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然后从排水口5排出。当经过反复几次浸泡消毒,使饮水机内部清洁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所述排水口5通过水管连接水泵9的进水端,所述水泵9的出水端通过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3,通过水泵9把从所述饮水装置的所述排水口5排出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吸取后,再通过水泵9提升至所述进水口3,使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循环使用。通过水泵9实现杀菌消毒溶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0066] 设备实施例2
[0067]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余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雾化装置12,所述雾化装置12连接所述消毒装置2和所述进水口3,当需要消毒装置2对饮水机内部进行清理时,打开雾化装置12,所述雾化装置12将所述消毒装置2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雾化,将所述雾化后的杀菌消毒溶液喷雾通过所述进水口3输送至所述输水管道4、储水装置6中。雾化装置使杀菌消毒溶液形成细小的雾滴,便于对输水管道4的连接处和储水装置6的角落进行全方位的消毒。
[0068] 设备实施例3
[0069]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余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所述消毒装置2连接增压泵10,所述增压泵10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进水口3,当原水输入设备1使用时,关闭增压泵10,当对饮水机内部进行清洁时,打开增压泵10,所述杀菌消毒溶液通过增压后对所述饮水装置内部进行高压冲洗。增压泵10将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行增压后对输水管道4和储水装置6的侧壁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有利于清除附着于饮水装置中的黏性较大的污渍和细菌。
[0070] 设备实施例4
[0071]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余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所述进水口3包括原水进水口31和消毒液输入口32,所述原水进水口31和消毒液输入口32均设置在所述饮水装置上,所述原水进水口31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所述消毒液输入口32连接所述消毒装置2,所述原水进水口31和消毒液输入口32通过连通阀11连接,所述连通阀11上设置多个阀口,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和所述消毒装置2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阀口连接。
[0072]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连通阀11为二通单向连通阀11,所述连通阀11上设置第一阀口、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消毒装置2,所述第二阀口通过原水管道连接所述原水输入设备1。当需要引用水时,将二阀口打开,第一阀口关闭,此时饮水装置通过出水口进行饮用水的接取和饮用;当需要消毒时,先关闭第二阀口,打开排水口5将饮水装置中的原水全部排出,然后打开第一阀口,此时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入饮水装置中对饮水装置中的输水管道4和储水装置6进行消毒杀菌。
[0073] 所述储水装置6中设置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喷雾管道与所述消毒管道连接,所述喷雾装置上设置增压泵10对所述储水装置6进行喷雾消毒。通过喷雾装置实现在饮水装置内部对储水装置6进一步的细化杀菌,由于喷雾装置喷射出的雾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会将紧贴在储水装置6内壁上的细菌清除。
[0074] 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消毒装置2的接口内侧设置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在所述第一阀口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报警装置防止在原水输入设备1工作过程中,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发生泄漏进入原水中。
[0075] 设备实施例5
[0076] 该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余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所述消毒装置2上设置时间控制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排放时间和流量大小;所述储水装置6中设置酸碱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水的酸碱度。
[0077] 本发明的消毒式饮水设备结构简单,采用消毒装置2盛放杀菌消毒溶液,将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装置中,通过对输水管道4、储水装置6浸泡、浸润一段时间,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水泵9实现杀菌消毒溶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在引水装置的外侧接入雾化装置12,使杀菌消毒溶液形成细小的雾滴,便于对输水管道4的连接处和储水装置6的角落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设置的外接增压泵10将消毒装置2中的杀菌消毒溶液进行增压后对输水管道4和储水装置6的侧壁形成较大的冲击作用,有利于清除附着于饮水装置中的黏性较大的污渍和细菌。本申请还通过在饮水装置上设置原水输入设备1和消毒装置2,通过连通阀11对饮水设备的饮水和消毒工序进行切换,实现简单快捷的消毒作用,同时通过设置在储水装置6中的喷雾装置实现在饮水装置内部对储水装置6进一步的细化杀菌,由于喷雾装置喷射出的雾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会将紧贴在储水装置6内壁上的细菌清除。
[0078] 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
[0079] 该方法的实施例如下:一种消毒式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消毒式饮水设备为上述1-5实施例中的饮水设备,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0] (1).在消毒装置中盛装杀菌消毒溶液,将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进水口导入所述饮水设备的输水管道中;
[0081] (2).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在所述饮水设备的内部管道中通过浸润、浸泡后,打开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所述杀菌消毒溶液从所述饮水设备的排水口排出;
[0082] 其中.步骤(1)和(2)中的所述杀菌消毒溶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包括以下组分:
[0083]
[0084] 其中,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均基于所述杀菌消毒溶液的总重量计;
[0085] 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方法如下:
[0086] a.制备A溶液:将稳定剂和淀粉与水混合,并加入至有效氯浓度为10%-12%的次氯酸根离子提供剂水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A;
[0087] b.制备B溶液:配制pH值为3.5-5.1的pH调节剂溶液作B溶液;
[0088] c.制备杀菌消毒溶液: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所需值后,再搅拌30分钟;
[0089] d.杀菌消毒溶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进行分装、包装即可。
[0090] 本发明公开的饮水设备的消毒方法采用具有高效杀菌消毒作用且对人体无害的杀菌消毒溶液,并通过设置消毒装置2将杀菌消毒溶液导入饮水设备中,对饮水设备中的储水装置6和内部管道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杀菌消毒溶液安全可靠,可进入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0091] 所述杀菌消毒溶液制备实施例如下:
[0092] 制备实施例1
[0093]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和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11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094]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095]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096]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097] 制备实施例2
[0098]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和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18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099]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00]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01]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02] 制备实施例3
[0103]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和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24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04]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05]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06]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07] 制备实施例4
[0108]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和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53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09]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10]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11]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12] 制备实施例5
[0113]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和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130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14]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15]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16]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17] 对比实施例
[0118] 对比实施例1
[0119] 1)制备A溶液:称取120g甲酸钠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11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20]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21]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22]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23] 对比实施例2
[0124] 1)制备A溶液:称取11g淀粉加入到600L纯化水并搅拌30min,缓慢加入11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25]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26]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27]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28] 对比实施例3
[0129] 1)制备A溶液:量取1100ml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600L水中,并充分搅拌即得A溶液。
[0130] 2)制备B溶液:按中国药典第三部通则缓冲液项下的配制方法配制pH为3.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具体过程为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可,计作B溶液。
[0131] 3)混合:将制备好的B液缓慢加入到A液中,充分搅拌调整pH至4.7后,同时补齐至1000L,再搅拌30分钟。
[0132] 4)混合液进行pH测定、有效氯浓度、澄清度等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分装、包装。
[0133] 测试实施例
[0134] 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制备实施例、对比实施例及市售的次氯酸溶液进行稳定性加速实验,其中54℃下恒温恒湿保存14天,有效氯下降≤10%,有效期达到1年;37℃下恒温恒湿保存90天,有效氯下降≤10%,有效期达到2年,市售次氯酸为有效氯浓度10%为次氯酸钠的溶液。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
[0135] 表1
[0136]
[0137] 经检测,本发明所得不同浓度的消毒溶液在54℃的密闭条件下储放14天,有效氯含量下降3.03%-3.75%;37℃的密闭条件下储放90天,有效氯下降4.24%-5.00%,小于标准规定的10%;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可推定其有效期可达36个月,具有显著的稳定性。
[0138] 综上所述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杀菌消毒溶液的方法,具有反应原料易得、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容易维护、可实现高度自动化、可以精确控制产品质量、零排放无污染、物料转化率可达100%等优点。采用本发明方法,可生产特别稳定的消毒溶液,储存稳定性至少为2年,实现了消毒溶液的包装、储存、转运,使其商业化成为可能,克服了现有技术“现制现用”的局限;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性进步和工业应用价值。
[0139]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