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基 / 基础 / 浅基础 / 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阅读:77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生物 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该动物模型分成两步构建:一是选用雄性大鼠并饲以高脂 饲料 , 相对湿度 53±3%,维持昏暗安静环境,定时对大鼠舌背面色泽深浅进行记录、摄取舌象、比较分析和定量分级,定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和色 氨 酸及其 代谢物 ,定时记录大鼠毛色、尿液和大便、精神状况等体征,至4‑6周,完成郁、湿热证阶段大鼠构建;二是对上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继续饲以高脂饲料,同时将相对湿度提高到90±3%,继续检测和观察上述指标,至8‑10周止,完成脾虚和瘀证阶段大鼠模型构建。该大鼠模型构建具有造模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推广、贴近临床等特点。,下面是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和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所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步骤为:选用体重160g±20g雄性大鼠,在屏障系统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喂养正常基础维持饲料和高脂饲料,保持自由进食与自由饮相对湿度53±3%,维持昏暗安静环境,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至4-6周,完成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
所述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步骤为:对上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继续饲以高脂饲料,同时将相对湿度提高到90±3%,继续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至8-10周止,完成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所述的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为:对大鼠舌背面色泽深浅进行记录、摄取舌象、比较分析和定量分级,定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和色酸及其代谢物,定时记录大鼠毛色、尿液和大便、精神状况;
所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体征为:体重超过同期正常饲喂对照大鼠平均体重的1.5倍、且舌色有红色、尿液有黄色、粪便有便溏产生、血脂异常为标准,判定为郁、湿热证阶段大鼠模型构建成功;
所述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其客观指标为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主要体征为舌色变红,舌色色值上升;辅助体征为大鼠腹形肥胖、食欲不振,大便泄溏,尿液颜色深黄,倦怠乏,萎糜嗜睡,毛发不荣、眯眼,以舌色有紫色辅助诊断为瘀,与人的脾虚湿盛证更为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脂饲料,以正常基础维持饲料为基础,添加黄油、猪油和胆固醇而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正常基础维持饲料,含脂量为10%;以质量份数计,采用配方为:氯化胆0.1-0.3份、玉米20-30份、小麦30-40份、蜜糖酵母2-3份、磷酸1.5-2.5份、石粉0.8-1.2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2-0.4份、油2-3份、豆粕15-25份、鱼粉4-6份、酪蛋白8-12份;所述的高脂饲料,含脂量为60%;以质量份数计,具体配方为:氯化胆碱0.1-0.3份、玉米20-30份、小麦30-
40份、蜜糖酵母2-3份、磷酸氢钙1.5-2.5份、石粉0.8-1.2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2-0.4份、油2-3份、豆粕15-25份、鱼粉4-6份、酪蛋白8-12份,另添加黄油12-18份、猪油10-16份、胆固醇0.8-1.2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补脾祛湿药物的研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富营养时代”饮食类型主要为“肥甘厚味”,肥甘厚味的饮食物摄入过多,脾虚湿盛证人群也越来越多。脾虚湿盛不仅会造成纳差、腹泻、肛灼痛、神疲乏等症状,并且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处中焦。所以脾虚湿盛也与很多肝、胃等脏腑疾病相关。由于脾的重要性,健脾祛湿药剂的研制也越发重要。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一直以来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越来越多的文献对脾虚模型的舌象做了相关实验研究,例如:陈小野、邹世洁、佟彤等.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舌象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21(01):32-34;又如:陈小野、邹世洁、张智等.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01(01):37-4;还如:陈小野、邹世洁.大鼠虚证模型舌象的病理规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03):54-57。但迄今为止,尚无有关脾虚动物模型证候表征的定量评价标准研究,也无合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技术来造成符合人的脾虚湿盛证的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尚无有关脾虚动物模型证候表征的定量评价标准和造模简单、符合人的脾虚湿盛发展过程模型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喂养高脂饲料来构建脾虚大鼠模型,以期用湿热伤脾来导致郁、湿热、脾虚和瘀证。并观察从大鼠郁、湿热开始的舌色、二便、精神状态和腹部变化情况,按评分标准进行舌色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导致脾虚和瘀证的舌色变化,二便、精神状态和腹部变化情况,及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  (AKK)和色酸及其代谢物变化特征。并期待将该大鼠模型用于人类郁、湿热、脾虚和瘀证的研究及补脾祛湿药物的研制。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
[0005]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脾虚湿盛证研究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和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0006] 所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步骤为:选用体重160±20g雄性大鼠,在屏障系统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保持自由进食与自由饮相对湿度53±3%,维持昏暗安静环境,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至4-6周,完成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构建。
[0007] 所述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步骤为:对上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继续饲以高脂饲料,同时将相对湿度提高到90±3%,继续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至8-10周止,完成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脂饲料,以正常基础维持饲料为基础,添加黄油、猪油和胆固醇而得到。
[0009]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正常基础维持饲料,含脂量为10%;以质量份数计,采用配方为:氯化胆0.1-0.3份、玉米20-30份、小麦30-40份、蜜糖酵母2-3份、磷酸1.5-2.5份、石粉0.8-1.2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2-0.4份、油2-3份、豆粕15-25份、鱼粉4-6份、酪蛋白8-12份。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脂饲料,含脂量为60%;以质量份数计,具体配方为:氯化胆碱0.1-0.3份、玉米20-30份、小麦30-40份、蜜糖酵母2-3份、磷酸氢钙1.5-2.5份、石粉0.8-1.2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2-0.4份、油2-3份、豆粕15-25份、鱼粉4-6份、酪蛋白8-12份,另添加黄油12-18份、猪油10-16份、胆固醇0.8-1.2份。
[0011] 更优选地,所述的高脂饲料,以质量份数计为:氯化胆碱0.2份、玉米25份、小麦35.5份、蜜糖酵母2.5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3份、油2.5份、豆粕
20份、鱼粉5份、酪蛋白10份,另添加黄油15份、猪油13份、胆固醇1份。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郁、湿热证阶段大鼠的体征为体重超过同期正常饲喂对照大鼠平均体重的1.5倍以上,且舌色有红色,尿液有黄色,粪便有便溏产生,血脂异常为标准,判定为郁、湿热证阶段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或者某些动物有水滑苔也判为有湿证。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其客观指标为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主要体征为舌色变红,舌色色值上升;辅助体征为大鼠腹形肥胖、食欲不振,大便泄溏,尿液颜色深黄,倦怠乏力,萎糜嗜睡,毛发不荣、眯眼,以舌色有紫色辅助诊断为瘀,与人的脾虚湿盛证更为接近。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时检测和观察多项指标为:对大鼠舌背面色泽深浅进行记录、摄取舌象、比较分析和定量分级,定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和色氨酸及其代谢物,定时记录大鼠毛色、尿液和大便、精神状况等体征。
[0015]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摄取舌象、比较分析,是用数码相机摄取舌象,摄像时采用统一固定的内光源,大鼠舌及数码相机的放置位置及摄影度、拍摄人员都固定,摄取舌象后用Image一proplus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Densityred!Densitygreen!Densityblue三密度值及Densitymean的分析,进行对照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的比较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评分系统的准确性。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定量分级,按舌色分为淡白舌1分、红舌组2-4分、紫舌组5-6分。
[0017] 其次,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脾虚湿盛证大鼠模型的应用。
[0018] 该大鼠模型用于人类郁、湿热、脾虚和瘀证的研究及补脾祛湿药物的研制。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的人类郁、湿热、脾虚和瘀证的研究,以脾虚湿盛证大鼠模型的一些临床特点与人类脾虚的诊断标准相结合,确定以大鼠的腹形肥胖,食欲不振,大便泄溏,尿液颜色深黄,倦怠乏力,萎糜嗜睡,毛发不荣,眯眼,舌色变红或者变紫等症状体征来辅助诊断人类的郁、湿热、脾虚和瘀证,并以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  (AKK)丰度增加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上升来辅助诊断人类脾虚和瘀证。
[0020]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人类郁、湿热、脾虚和瘀证的研究,以阳性药组辛伐他汀和罗格列、中药的葛根芩连汤干预模型后,能够使模型组大鼠舌色恢复正常,阳性药辛伐他汀使得特征菌Akkermansia (AKK)丰度显著下降,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有下降趋势。该标志物为脾虚和瘀证的辅助诊断指标,也有助于人类脾虚和瘀证的判别。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的补脾祛湿药物研制,以脾虚湿盛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补脾祛湿药物施用于脾虚湿盛证大鼠,通过观察大鼠的舌象、二便、精神状态和腹部变化和检测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AKK)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确定补脾祛湿方剂的筛选与治疗效果。
[0022] 有益效果:
[0023] (1)本发明以喂养高脂饲料和提高机体环境湿度来构建脾虚湿盛大鼠模型,用“内外湿夹杂易致脾虚湿盛”的中医理论来指导该模型的构建。该脾虚大鼠模型构建具有造模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易于操作和推广、与人的脾虚湿盛证更为接近等特点。本发明通过观察从大鼠郁、湿热开始的舌色情况,按评分标准进行舌色的统计,得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和增加机体环境湿度导致脾虚湿盛证的舌色变化、生理生化和肠道菌群、特殊代谢物指标的变化。该评价方法填补现有技术中尚无有关脾虚动物模型证候表征的定量评价标准的缺陷,也填补了无合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技术来辅助造成符合人的脾虚湿盛证的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的方法的缺陷。
[0024] (2)本发明将该脾虚大鼠模型应用于人类郁、湿热、脾虚和瘀证的研究及补脾祛湿药物的研制。为规范、标准、科学地评价补脾祛湿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具有实用性好、符合性强、简单客观,符合中医证型理论的指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大鼠舌色随时间变化情况图。
[0026] 图2为大鼠Akkermansia(AKK)菌变化结果图。其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
[0027] 图3为大鼠犬尿氨酸与色氨酸比值给药前后结果图。其中:C表示正常组,OB表示模型组,SIM表示阳性药辛伐他汀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0029] 实施例1:郁、湿热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0030] (1)动物分组与饲养:SPF级 SD雄性大鼠100只,体重160±20g,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提供[SCXK(赣)2018-0003]。动物饲养条件:按昼夜节律自然照明,于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饲养,实验室温度23±2℃,相对湿度53±3%。动物自由饮水、进食,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90只)和正常组(10只),分别喂养高脂饲料(60%脂含量)和正常基础维持饲料(10%含脂量)。
[0031] (2)饲料:
[0032] 正常基础维持饲料成分为:氯化胆碱0.2%、玉米30%、小麦25.5%、蜜糖酵母2.5%、磷酸氢钙2%、石粉1%、生长预混料1%、食盐0.3%、油2.5%、豆粕20%、鱼粉5%、酪蛋白10%;
[0033] 高脂饲料:以上述基础维持饲料为基础,新添加黄油、胆固醇而配制得到。以质量份数计,具体为:氯化胆碱0.2份、玉米25份、小麦35.5份、蜜糖酵母2.5份、磷酸氢钙2份、石粉1份、生长预混料1份、食盐0.3份、油2.5份、豆粕20份、鱼粉5份、酪蛋白10份,另添加黄油15份、猪油13份、胆固醇1份。
[0034] (3)体重体长测定:每周采集体重体长数据一次。
[0035] (4)生理生化和非靶标代谢物指标检测:每2周采集血液和粪便一次,进行生理生化和非靶标代谢物指标检测。
[0036] (5)舌色信息的采集:捉拿大鼠使大鼠的舌体更多的暴露在相同的灯光下,用灌胃针在大鼠的上下牙齿上使力,以使大鼠的舌头能尽量自然吐露。在能够清楚的看到大鼠的舌面情况后,记录舌背面的颜色深浅,和大鼠此时的粪便情况、体重、食量、精神状况、毛发等的记录,同时,数码相机摄取舌象,摄像时采用统一固定的内光源,大鼠舌及数码相机的放置位置及摄影角度、拍摄人员都固定,摄取舌象后用Image一proplus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Densityred!Densitygreen!Densityblue三密度值及Densitymean的分析"其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评分系统的准确性,以便更好的判断大鼠的造模情况。
[0037] (6)舌色的分级:经过对大鼠舌色的大量观察及分析比较后,对舌背面色泽深浅进行定量分级,初步拟定舌背面色泽深浅分级计分方法。舌背面色泽深浅分级如下:淡白为1分、淡红为2分、红3分、深红4分、淡紫为5分、深紫为6分。既而按舌色分为淡白舌组(1分)、红舌组(2-4分)、紫舌组(5-6分),见表1。
[0038]
[0039] (7)肥胖大鼠(具有郁、湿热证):模型组大鼠持续喂养高脂饲料,以模型组大鼠体重≥正常组大鼠平均体重+1.5倍的标准差,且舌色有红色,尿液有黄色,粪便有便溏产生,血脂异常为标准,判定为郁、湿热证阶段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或者某些动物有水滑苔也判为有湿证),体重结果见表2,结果造模成功大鼠为73只,造模成功率为81%,比现有单纯性肥胖型的模型成功率高,如文献“姜婷婷.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代谢与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6.”的成功率仅有33%。
[0040]
[0041] 实施例2:脾虚、瘀证阶段大鼠模型的构建
[0042] (1)动物分组与饲养:实施例1中的正常组(10只)大鼠和符合郁、湿热证模型组(73只)大鼠继续饲养于实施例1中的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该阶段两组动物放置于2个独立的实验房间进行饲养,正常组(10只)大鼠饲养条件同实施例1中的条件,继续喂养正常基础维持饲料(10%含脂量),而模型组(73只)大鼠的饲养条件将相对湿度提高到90±3%,继续喂养高脂饲料(60%脂含量)。
[0043] (2)指标的检测:同实施例1。
[0044] (3)脾虚、瘀证大鼠:以大鼠本身的一些临床特点与人类脾气虚的诊断标准相结合,确定以大鼠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大便泄溏(拉尾排便次数增多、便形溏稀、肛门污秽),倦怠乏力(悬空拉尾抵抗力减弱),萎糜嗜睡,毛发不荣,眯眼等症状体征来辅助诊断脾虚。中医所讲的脾相当于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和胰脏。脾主运化相当于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脾通过升清营养周身的脏腑器官,相当于胰腺内分泌功能,实现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则是胰岛素,所以脾虚患者很大程度上有胰岛素抵抗,且通过健脾化痰可以改善由胰岛素抵抗和由胰岛素抵抗造成的高血糖症。所以以大鼠是否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脾虚大鼠的产生,发现第6周时模型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大于正常组大鼠(P<0.05),见表3,同时,以舌色有紫色辅助诊断为瘀。结果造模成功大鼠为50只,造模成功率为
56%(以模型组起始动物数量90只计算)。
[0045]
[0046] 上述实施例1和2模型动物舌色变化结果:在6次的舌色观察中,发现造模第4周时,模型组大鼠舌色色值为1.8,以淡红为主,而正常组舌色色值为3.8,以红舌为主,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组与正常组的舌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高脂饲料的持续喂养,模型组大鼠也由肥胖后的淡红舌逐渐变为脾虚湿热证的红舌,在造模后期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舌色的色值都接近于2.0(见表4),可能由于大鼠体质的衰退,所以大鼠舌色都趋向于淡白。从大鼠自然衰老过程中舌色的变化结果看,与人的衰老结果大致相似,因此,说明本模型适合于人类脾虚湿盛证的研究及补脾祛湿药物的研究。
[0047]
[0048] 中医对于舌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有“贞疾舌”的记载,且对于脾虚证候,中医以舌淡苔少为表征,而湿热证,则为舌红苔腻。在陈小野、邹世洁.大鼠虚证模型舌象的病理规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03):54-57的相关著作中,发现用耗气破气的方法造的脾虚大鼠模型的舌淡嫩,苔少。但尚无有关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舌色的定量评价标准研究。本发明结合脾虚证、湿热证和舌色的相关研究,对脾虚湿盛证大鼠的舌色做了以下评定,记舌背面颜色淡白为1分、淡红为2分、红为3分、深红4分、淡紫为5分、深紫为6分。
[0049] 本发明根据“过食肥甘厚腻者,易生内湿”和“内外湿夹杂易致脾虚湿盛”的中医理论,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和增加湿度造的脾虚大鼠模型,符合中国南方地域人群的脾虚湿盛证。
[0050] 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标准的照明体光源可使舌诊资料采集出现偏差,为此本发明将大鼠饲养环境设置为昏暗环境,只给一个固定光源,以防误差太大。且由于老鼠是在夜间活动,夜间老鼠更加兴奋,所以避免在夜间观察舌色,这样有利于活体老鼠的捉拿。对于大鼠舌色的观察,我们发现大鼠的舌色会随着情志的变化,如惊恐、害怕等,出现即时性的变紫。所以需要实验员熟练捉拿大鼠,并且动作温和,发现舌色异常时,让大鼠休息片刻,待大鼠平静后再开始观察,以免产生较大的误差。
[0051] (4)阳性药物(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和中药(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干预模型结果:
[0052] 上述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葛根芩连汤(GQD)低、中、高组、辛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随机挑选实施例1中的正常组10只中的8只。10周时分别灌胃对应药溶液。14周时发现给药组颜色变深,与未给药的模型组有差异(P<0.05),低剂量的GQD与阳性药组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一样颜色均变深,且随着GQD药浓度的增大,舌色也随之更深,比阳性药物组颜色还深。但是,到了16周,GQD药物组对舌色的影响明显比阳性药物组强,21周时,各药物组对舌色的影响基本趋于一致,但是低剂量的GQD组对舌色影响还是最为明显,如下表4所示。结果表明阳性药组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中药GQD能够使模型组大鼠舌色恢复正常,但是中药GQD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中药GQD对体重、血脂和血糖的影响优于阳性药物组。虽然GQ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食肥甘厚味和体外潮湿导致的脾虚湿盛,但是GQD为苦寒泄热方,久服败胃,易致脾虚,临床上需慎用。
[0053] 此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AKK)丰度增加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显著上升(P<0.05),而阳性药辛伐他汀干预后,造成特征菌AKK丰度显著下降,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有下降趋势(详见图2与图3)。AKK一般是生长在肠道壁上,对肠道起到屏障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药物干预下,有促进受损肠道壁恢复的作用,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代谢通路的增强和炎症、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因此,AKK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可成为脾虚和瘀证的辅助诊断指标,也有助于人类脾虚和瘀证的判别。
[0054]
[0055] 实施例3:脾虚湿盛证大鼠模型的应用
[0056] 一是以脾虚大鼠本身的一些临床特点与人类脾虚的诊断标准相结合,确定以大鼠的腹形肥胖、食欲不振,大便泄溏,尿液颜色深黄,舌色有紫或者水滑苔,倦怠乏力,萎糜嗜睡,毛发不荣、眯眼等症状体征来辅助诊断人类的郁、湿热、脾虚和瘀证。进一步地,所述的脾虚湿盛证研究,以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AKK)丰度增加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上升来辅助诊断人类脾虚和瘀证。进一步地,所述的脾虚湿盛证研究,以阳性药组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中药(葛根芩连汤)干预模型后,能够使模型组大鼠舌色恢复正常,药性药辛伐他汀使得特征菌Akkermansia(AKK)丰度显著下降,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有下降趋势。
[0057] 二是以脾虚湿盛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补脾祛湿药物施用于脾虚湿盛证大鼠,通过观察大鼠的舌象、二便、精神状态和腹部变化和检测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特征菌Akkermansia(AKK)和犬尿氨酸与色氨酸的比值,确定补脾祛湿方剂的筛选与治疗效果。
[0058] 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及气候的异常变化,所以脾虚和湿浊痰饮在人体中很常见。而脾虚会造成腹胀、食少纳呆、便溏、浮肿、慢性出血、内脏下垂等疾病,湿浊痰饮则会阻滞气血,耗伤阳气,出现咳嗽,咳痰,头晕困重,大便溏黏,小便浑浊等表现。所以关于补脾祛湿方剂的研制也就越来越重要了,而对于药物的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且舌体是唯一显露于外,并能接受机体内环境影响而迅速发生相应变化的组织,所以观舌象对于造模、药物的研制有很大意义。
[0059]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发明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