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门,大门和窗户 / 围栏 / 透空防波堤

透空防波堤

阅读:628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透空防波堤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透空 防波堤 , 自上而下 依次包括景观走道、至少两个防浪通道以及 支撑 柱;景观走道包括 底板 和侧 围栏 ,底板为平板型结构:侧围栏设置于底板顶部两侧,侧围栏为一体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 扶手 以及至少三个立柱,立柱为竖直设置,均匀分布于底板顶部两侧;扶手呈 水 平设置;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护绳,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的 侧壁 固定连接;防浪通道包括平板、至少三个方柱、第一防浪栅以及第二防浪栅,在纵向上采用多个防浪通道设计,能够应对不同的潮水高度需求,且设计了可拆卸结构以及向下通道,能够有效实现第一防浪栅和第二防浪栅的拆卸以及维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下面是透空防波堤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景观走道(1)、至少两个防浪通道(2)以及支撑柱(3);
所述景观走道(1)包括底板(11)和侧围栏(12),所述底板(11)为平板型结构:所述侧围栏(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所述侧围栏(12)为一体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扶手(121)以及至少三个立柱(122),所述立柱(122)为竖直设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所述扶手(121)呈平设置;所述两个立柱(122)之间设置有防护绳(123),所述防护绳(123)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122)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防浪通道(2)包括平板(21)、至少三个方柱(22)、第一防浪栅(23)以及第二防浪栅(24),所述平板(21)为平板型机构,呈水平设置;所述方柱(22)为竖直设置,所述方柱底部连接平板,顶部连接景观走道(1)或另外防浪通道的平板(21);所述方柱(22)在所述平板顶部两侧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防浪栅(23)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防浪栅(23)位于所述平板(21)顶部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22)之间;所述第二防浪栅(24)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防浪栅(24)位于所述平板(21)顶部另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22)之间;
所述第一防浪栅(23)包括第一外框(231)以及防浪柱(232);所述第一防浪栅(2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外框(231)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浪柱(232)为圆柱体,所述防浪柱(232)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防浪柱(232)为竖直设置;所述防浪柱(232)在所述第一外框(231)内部成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防浪栅(24)包括第二外框(241)以及栅格板(242);所述第二防浪栅(2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外框(241)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栅格板(242)上均匀分布至少四个方形栅格(243),所述栅格板(242)竖直设置,所述栅格板(242)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框(241)内部;
所述支撑柱(3)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支撑柱(3)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柱(3)底部插入至水岸边淤泥内,顶部固定连接防浪通道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所述第一防浪栅(23)和第二防浪栅(24)顶部均设置有可拆卸结构(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可拆卸结构(4)包括嵌合定位(41)、嵌合槽(42)、固定槽(43)以及固定板(44);所述嵌合定位块(4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的顶部,所述嵌合定位块(41)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嵌合定位块(41)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连接块(411)以及嵌合块(412),所述连接块(411)底部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嵌合块(412)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411)顶部两侧;
所述嵌合槽(42)与所述固定槽(43)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1)或平板(21)上,所述固定槽(43)为方形凹槽,所述嵌合槽(42)位于所述固定槽(43)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嵌合槽(42)包括贯穿孔(421)以及方形凹槽(422),所述贯穿孔(421)大小、形状、位置均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相对应,使用时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穿过贯穿孔(421);所述方形凹槽(422)的大小形状、位置均与嵌合块(412)相对应,使用时嵌合块(412)嵌入至所述方形凹槽(422)内部;所述固定槽(43)底部设置至少设置四个螺纹沉孔(431);
所述固定板(44)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固定板(44)大小、位置与所述固定槽(43)相对应,所述固定板(44)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通孔(441),所述螺纹通孔(441)与螺纹沉孔(431)的位置、大小、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固定板(44)通过螺栓(6)穿过螺纹通孔(441)以及螺纹沉孔(431)实现嵌合在所述固定槽(43)内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向下通道(5),所述向下通道(5)为方形通孔,所述向下通道(5)内部设置开合板(52),所述向下通道(5)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梯子(51),所述开合板(52)与所述底板(1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合板(52)为方形,所述开合板(52)通过铰链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所述开合板(52)上设置有把手(5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所述把手(521)数量至少为两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为,所述梯子(51)顶部与所述底板(11)底部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透空防波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空防波堤。

背景技术

[0002] 防波堤为阻断波浪的冲击、围护港池、维持面平稳以保护港口免受坏天气影响、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而修建的水中建筑物。防波堤还可起到防止港池淤积和波浪冲蚀岸线的作用。它是人工掩护的沿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 防波堤的结构一般可分为:重型、轻型两类。重型防波堤:是传统和常用的防波堤型式,包括斜坡堤、直墙堤和混成堤等。轻型防波堤:是近数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根据波能集中于表层的特点,结合工程的特殊需要而研究出来的各种轻型防波堤,如透空堤、浮堤、喷气堤和射水堤等。
[0004] 透空堤,是指把上部防浪结构安设在桩、柱支撑上,构成下部可以透水的防波堤。在波浪小、水深大的水域修建重型防波堤工程量大,不经济。根据波浪能量集中于海水表层的特点,可以采用这种轻型透空堤。
[0005] 目前透空堤有作为景观堤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透空堤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在江海岸上边上随着季节时间的变换,经常会发生潮涨潮落的自然现象,因此水面经常不固定,但透空堤的由于放浪结构固定,因此,有时水位低时往往不能起到防浪防波的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透空防波堤。
[0007]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透空防波堤,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景观走道、至少两个防浪通道以及支撑柱;
[0009] 所述景观走道包括底板和侧围栏,所述底板为平板型结构:所述侧围栏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两侧,所述侧围栏为一体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扶手以及至少三个立柱,所述立柱为竖直设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顶部两侧;所述扶手呈水平设置;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护绳,所述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0] 所述防浪通道包括平板、至少三个方柱、第一防浪栅以及第二防浪栅,所述平板为平板型机构,呈水平设置;所述方柱为竖直设置,所述方柱底部连接平板,顶部连接景观走道或另外防浪通道的平板;所述方柱在所述平板顶部两侧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防浪栅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防浪栅位于所述平板顶部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之间;所述第二防浪栅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防浪栅位于所述平板顶部另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之间;
[0011] 所述第一防浪栅包括第一外框以及防浪柱;所述第一防浪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外框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浪柱为圆柱体,所述防浪柱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防浪柱为竖直设置;所述防浪柱在所述第一外框内部成均匀分布;
[0012] 所述第二防浪栅包括第二外框以及栅格板;所述第二防浪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外框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栅格板上均匀分布至少四个方形栅格,所述栅格板竖直设置,所述栅格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框内部;
[0013] 所述支撑柱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支撑柱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柱底部插入至水岸边淤泥内,顶部固定连接防浪通道底部。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浪栅和第二防浪栅顶部均设置有可拆卸结构。
[0015] 进一步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嵌合定位、嵌合槽、固定槽以及固定板;所述嵌合定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浪栅或第二防浪栅的顶部,所述嵌合定位块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嵌合定位块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连接块以及嵌合块,所述连接块底部与所述第一防浪栅或第二防浪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嵌合块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顶部两侧;
[0016] 所述嵌合槽与所述固定槽均设置于所述底板或平板上,所述固定槽为方形凹槽,所述嵌合槽位于所述固定槽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嵌合槽包括贯穿孔以及方形凹槽,所述贯穿孔大小、形状、位置均与所述第一防浪栅或第二防浪栅相对应,使用时所述第一防浪栅或第二防浪栅穿过贯穿孔;所述方形凹槽的大小形状、位置均与嵌合块相对应,使用时嵌合块嵌入至所述方形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槽底部设置至少设置四个螺纹沉孔;
[0017] 所述固定板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固定板大小、位置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螺纹沉孔的位置、大小、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以及螺纹沉孔实现嵌合在所述固定槽内部。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向下通道,所述向下通道为方形通孔,所述向下通道内部设置开合板,所述向下通道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梯子,所述开合板与所述底板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合板为方形,所述开合板通过铰链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板上设置有把手。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数量至少为两个。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梯子顶部与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3] 在纵向上采用多个防浪通道设计,能够应对不同的潮水高度需求,且设计了可拆卸结构以及向下通道,能够有效实现第一防浪栅和第二防浪栅的拆卸以及维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25] 图2为去掉开合板的景观通道示意图。
[0026] 图3为可拆卸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 图4为固定槽以及嵌合槽示意图。
[0028] 图5为第二防浪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设置、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0030] 一种透空防波堤,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景观走道1、两个防浪通道2以及支撑柱3;
[0031] 所述景观走道1包括底板11和侧围栏12,所述底板11为平板型结构:所述侧围栏12 设置于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所述侧围栏12为一体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扶手121以及三个立柱122,所述立柱122为竖直设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所述扶手121 呈水平设置;所述两个立柱122之间设置有防护绳123,所述防护绳123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122的侧壁固定连接;
[0032] 所述防浪通道2包括平板21、至少三个方柱22、第一防浪栅23以及第二防浪栅24,所述平板21为平板型机构,呈水平设置;所述方柱22为竖直设置,所述方柱底部连接平板,顶部连接景观走道1或另外防浪通道的平板21;所述方柱22在所述平板顶部两侧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防浪栅23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防浪栅23位于所述平板21顶部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22之间;所述第二防浪栅24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防浪栅24位于所述平板21顶部另一侧的相邻两个方柱22之间;
[0033] 所述第一防浪栅23包括第一外框231以及防浪柱232;所述第一防浪栅2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外框231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浪柱232为圆柱体,所述防浪柱232数量至 10个,所述防浪柱232为竖直设置;所述防浪柱232在所述第一外框231内部成均匀分布;
[0034] 所述第二防浪栅24包括第二外框241以及栅格板242;所述第二防浪栅2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外框241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栅格板242上均匀分布54个方形栅格243,所述栅格板242竖直设置,所述栅格板242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框241内部;
[0035] 所述支撑柱3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柱3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柱3底部插入至水岸边淤泥内,顶部固定连接防浪通道底部。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浪栅23和第二防浪栅24顶部均设置有可拆卸结构4。
[0037] 进一步的,可拆卸结构4包括嵌合定位块41、嵌合槽42、固定槽43以及固定板44;所述嵌合定位块4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的顶部,所述嵌合定位块 41数量为两个;所述嵌合定位块41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连接块411以及嵌合块412,所述连接块411底部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嵌合块412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411顶部两侧;
[0038] 所述嵌合槽42与所述固定槽43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1或平板21上,所述固定槽43为方形凹槽,所述嵌合槽42位于所述固定槽43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嵌合槽42包括贯穿孔421以及方形凹槽422,所述贯穿孔421大小、形状、位置均与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 相对应,使用时所述第一防浪栅23或第二防浪栅24穿过贯穿孔421;所述方形凹槽422的大小形状、位置均与嵌合块412相对应,使用时嵌合块412嵌入至所述方形凹槽422内部;所述固定槽43底部设置六个螺纹沉孔431;
[0039] 所述固定板44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固定板44大小、位置与所述固定槽43相对应,所述固定板44上设置有六个螺纹通孔441,所述螺纹通孔441与螺纹沉孔431的位置、大小、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固定板44通过螺栓6穿过螺纹通孔441以及螺纹沉孔431实现嵌合在所述固定槽43内部。
[0040]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向下通道5,所述向下通道5为方形通孔,所述向下通道5内部设置开合板52,所述向下通道5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梯子51,所述开合板52与所述底板1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合板52为方形,所述开合板52通过铰链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
[0041]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板52上设置有把手521。
[0042]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521数量至少为两个。
[0043] 进一步的,所述梯子51顶部与所述底板11底部固定连接。
[0044] 附图标记说明
[0045] 景观走道1。
[0046] 底板11。
[0047] 侧围栏12。
[0048] 扶手121。
[0049] 立柱122。
[0050] 防护绳123。
[0051] 防浪通道2。
[0052] 平板21。
[0053] 方柱22。
[0054] 第一防浪栅23。
[0055] 第一外框231。
[0056] 防浪柱232。
[0057] 第二防浪栅24。
[0058] 第二外框241。
[0059] 栅格板242。
[0060] 方形栅格243。
[0061] 支撑柱3。
[0062] 可拆卸结构4。
[0063] 嵌合定位块41。
[0064] 连接块411。
[0065] 嵌合块412。
[0066] 嵌合槽42。
[0067] 贯穿孔421。
[0068] 方形凹槽422。
[0069] 固定槽43。
[0070] 螺纹沉孔431。
[0071] 固定板44。
[0072] 螺纹通孔441。
[0073] 向下通道5。
[0074] 梯子51。
[0075] 开合板52。
[0076] 把手521。
[0077] 螺栓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