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广播 / 时移 / 无菌标本采集装置

无菌标本采集装置

阅读:0发布:2020-07-15

专利汇可以提供无菌标本采集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包括杯盖和杯身,杯身为倒圆台状,杯盖为圆形 覆盖 在杯身的顶部,杯盖与杯身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采用软性塑料使得杯盖绕连接件转动;还包括自 锁 件,杯盖的顶部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副限位腔和主限位腔;先向 滑板 施加外 力 使得滑板回收至主限位腔内,再使L型杆件在固定件中向下移动时,此时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的端部落入凹槽中,释放滑板,限制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分离的杯身与杯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杯盖遗失,减少污染源,同时还能简化标本杯的打开与关闭的方式,减小标本杯的晃动,避免杯身中的样本洒出。,下面是无菌标本采集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包括杯盖(1)和杯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2)为倒圆台状,所述杯盖(1)为圆形,并覆盖在杯身(2)的顶部,所述杯盖(1)与杯身(2)通过连接件(3)连接,所述连接件(3)采用软性塑料使得杯盖(1)绕连接件(3)转动;所述杯盖(1)的顶部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42),在凹槽(4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副限位腔(41)和主限位腔(46),所述副限位腔(41)和主限位腔(46)处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在主限位腔(46)中设置有滑板(43),所述滑板(43)相对其正对副限位腔(41)端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45),在无外施加于滑板(43)上时,弹簧(45)推动滑板(43)使滑板(43)越过凹槽(42)桥接在主限位腔(46)与副限位腔(41)之间;在杯身(2)的外部侧面设置有固定件(48),所述固定件(48)设置在凹槽(42)的正下方,在固定件(48)上设置有L型杆件(47),L型杆件(47)的长杆部分穿过固定件(48)使得L型杆件(47)在固定件(48)中上下移动;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处于杯身(2)的上侧;先向滑板(43)施加外力使得滑板(43)回收至主限位腔(46)内,再使L型杆件(47)在固定件(48)中向下移动时,此时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的端部落入凹槽(42)中,释放滑板(43),限制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2)与连接件(3)处于杯盖(1)上同一直径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限位腔(46)的顶部设置孔洞,在滑板(43)的顶部设置把手(44)使得把手(44)穿过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杯身(2)的侧壁设置有条码标识件,所述条码标识件包括粘贴层和编码层,粘贴层用于粘贴在杯身(2)的侧壁,编码层包括两个编码贴,两个编码贴上打印有相同的编码,其中一个编码贴为易撕贴。

说明书全文

无菌标本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常用病理组织无菌标本杯,具体涉及无菌标本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病人在医院就医的过程中,需要化验血、尿、便以及痰液等来诊断病情,例如在医院住院的病人,以及诊的病人,医护人员在对病人吐出的痰采集的过程中,一般使用的是痰杯,其杯盖是要用手锨动,有的患者其患有传染性疾病,因此其痰液的传染病源携带的较强,痰杯通过其周边的卡口与杯体扣合在一起,并且杯体没有手柄,这样病人需要先把盖打开将痰液吐入痰杯中再盖紧杯盖,当医护检验人员在取样时需要再把整个杯盖打开进行取样,有时盖会被随手放在工作台上,这样在打开杯盖时里边的痰液就有可能飞溅出来对医护检验人员及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杯盖被放在工作台上也容易对工作台造成污染,并且传统的样本杯存在被偷偷更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临床常用病理组织无菌标本杯为普通有盖杯,杯身与杯盖是分开的,或者是通过螺旋方式扣紧,会存在如下问题,包括使用时容易发生污染,特别是患者自行留取标本时(痰、尿等);盛装病理组织标本时瓶身无标识,容易发生识别错误;以及盖不严,致使标本洒出等。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杯身与杯盖通过螺旋方式扣紧,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污染,目的在于提供无菌标本采集装置,简化标本杯打开或者关闭的动作,减少或者避免样本被污染。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包括杯盖和杯身,杯身为倒圆台状,杯盖为圆形,并覆盖在杯身的顶部,杯盖与杯身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采用软性塑料使得杯盖绕连接件转动;杯盖的顶部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副限位腔和主限位腔,副限位腔和主限位腔处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在主限位腔中设置有滑板,滑板相对其正对副限位腔端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在无外施加于滑板上时,弹簧推动滑板使滑板越过凹槽桥接在主限位腔与副限位腔之间;在杯身的外部侧面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凹槽的正下方,在固定件上设置有L型杆件,L型杆件的长杆部分穿过固定件使得L型杆件在固定件中上下移动;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处于杯身的上侧;先向滑板施加外力使得滑板回收至主限位腔内,再使L型杆件在固定件中向下移动时,此时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的端部落入凹槽中,释放滑板,限制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
[0006] 现有技术中,临床常用病理组织无菌标本杯为普通有盖杯,杯身与杯盖是分开的,或者是通过螺旋方式扣紧,一方面,杯身与杯盖是分开的,在打开杯身和杯盖时容易造成杯身或者杯盖的滑落,人体也容易在慌乱中触碰到杯身内部或者杯盖内,导致杯身内部被污染,并且杯盖与杯身分开,容易导致杯盖的丢失,另一方面,在杯身中装有采样的样本时,需要将杯盖与杯身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导致杯身中的样本晃动较大,容易洒落。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传统分离的杯身与杯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同时,考虑到标本杯都是一次性的,因此设置的连接件采用的是软性塑料,通过将杯盖绕连接件转动实现杯盖与杯身的结合,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杯盖遗失,同时还能简化标本杯的打开与关闭的方式,减小标本杯的晃动,避免杯身中的样本洒出。为了使标本杯密封较好,在杯盖上设置凹槽,在杯身上设置固定件和L型杆件,L型杆件能在固定件中上下移动,L型杆件的长杆部分设置在固定件中,短杆部分设置在杯身的上侧,将杯盖盖在杯身上后,将L型杆件向下移动,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就会卡进杯盖上的凹槽中,这样就能将杯盖与杯身贴合。为了避免L型杆件随意的上下移动,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副限位腔和主限位腔,在主限位腔中设置滑板,在L型杆件的短杆部分卡进凹槽中后,将滑板从主限位腔中滑出并桥接在主限位腔和副限位腔之间。将副限位腔、凹槽、滑板、弹簧、主限位腔、L型杆件、固定件的组合称为自件,为了提高自锁件的自动性,同时也为了提高杯身与杯盖之间的紧密贴合,在滑板远离副限位腔的一端设置弹簧,弹簧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会促使滑板桥接在主限位腔和副限位腔之间,当弹簧受到将其推移至主限位腔的外力后回收至主限位腔中,待L型杆件被锁住或者被释放后再使弹簧脱离外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杆件、凹槽、滑板以及主限位腔、副限位腔的配合可以使杯盖和杯身紧密结合,也简化了标本杯打开或者关闭的动作,同时通过翻盖方式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方式,减少杯身的晃动,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样本被污染。
[0007] 进一步地,凹槽与连接件处于杯盖上同一直径的两端。为了提高杯身与杯盖之间的连接紧密度以及稳定性,将凹槽和连接件设置在杯盖的两端,避免标本杯中的样本洒出。
[0008] 进一步地,在主限位腔的顶部设置孔洞,在滑板的顶部设置把手使得把手穿过孔洞。为了提高滑板滑动的便利性,在主限位腔的顶部设置孔洞,通过手持把手移动滑板抵抗弹簧的弹力,提高了滑板对L型杆件的锁紧程度,防止滑板随意移动,脱离对L型杆件的限定。
[0009] 进一步地,在杯身的侧壁设置有条码标识件,条码标识件包括粘贴层和编码层,粘贴层用于粘贴在杯身的侧壁,编码层包括两个编码贴,两个编码贴上打印有相同的编码,其中一个编码贴为易撕贴。现有技术中的标本杯只有刻度,没有标识,容易被混乱,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条码标识件直接贴于杯身,并且具有两个编码贴,其中一个编码贴用于标识杯身所属的病患的身份,另一个编码贴可以取下,便于医生或者医护工作人员在检查单上进行标识,避免样本混乱,造成检查结果的误判。
[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1] 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分离的杯身与杯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杯盖遗失,减少污染源,同时还能简化标本杯的打开与关闭的方式,减小标本杯的晃动,避免杯身中的样本洒出;
[0012] 2、本实用新型设置自锁件使杯身与杯盖稳定的结合,结构简单,使用方式简便,避免杯身的晃动洒出样本;
[0013] 3、本实用新型设置条码标识件,使得每个标本杯有唯一的编码,在分配给病人使用时,将条码标识件上的其中一个编码贴贴于相关的样本记录本上,待回收标本杯后能够将编码贴与标本杯上的编码贴对应,避免样本混乱和出错。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大的自锁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杯盖上压缩状态的自锁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杯盖上舒张状态的自锁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锁件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杯身上安装自锁件的局部正视图。
[0022]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3] 1-杯盖,2-杯身,3-连接件,4-自锁件,41-副限位腔,42-凹槽,43-滑板,44-把手,45- 弹簧,46-主限位腔,47-L型杆件,48-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5] 实施例
[0026] 如图1至图7所示,无菌标本采集装置,包括杯盖1和杯身2,杯身2为倒圆台状,杯盖1为圆形,并覆盖在杯身2的顶部,杯盖1与杯身2通过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3采用软性塑料使得杯盖1绕连接件3转动;杯盖1的顶部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42,凹槽42与连接件3处于杯盖1上同一直径的两端。在凹槽4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副限位腔 41和主限位腔
46,副限位腔41和主限位腔46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对设置;在主限位腔46 中设置有滑板
43,滑板43相对其正对副限位腔41端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45,在无外力施加于滑板43上时,弹簧45推动滑板43使滑板43越过凹槽42桥接在主限位腔46与副限位腔 41之间;在主限位腔46的顶部设置孔洞,在滑板43的顶部设置把手44使得把手44穿过孔洞;在杯身2的外部侧面设置有固定件48,固定件48设置在凹槽42的正下方,在固定件48 上设置有L型杆件47,L型杆件47的长杆部分穿过固定件48使得L型杆件47在固定件48 中上下移动;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处于杯身2的上侧;先向滑板43施加外力使得滑板43 回收至主限位腔46内,再使L型杆件47在固定件48中向下移动时,此时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的端部落入凹槽42中,释放滑板43,限制L型杆件47的短杆部分。在杯身2的侧壁设置有条码标识件,条码标识件包括粘贴层和编码层,粘贴层用于粘贴在杯身2的侧壁,编码层包括两个编码贴,两个编码贴上打印有相同的编码,其中一个编码贴为易撕贴。
[002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