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烟草制品及加工 / 有烟烟草 / 水烟壶 / 一种电子水烟碳

一种电子

阅读:826发布:2020-06-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电子 水 烟 碳 ,电子水烟碳用于与 水烟壶 组件相组装,电子水烟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可产生热 辐射 的热源和用于将所述热源产生的热辐射反射进而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所述热源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杯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装配,通过加装可将热源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反射杯的内部空间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由吸烟产生的空气 对流 将热量带至烟叶,避免了热量向周围自由辐射,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节能环保。,下面是一种电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子,用于与水烟壶组件(1)相组装,电子水烟碳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可产生热辐射的热源(5)和用于将所述热源(5)产生的热辐射反射进而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4),所述热源(5)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杯(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位于所述热源(5)的下方还安装有用于盛放烟叶的盛烟器(3);所述反射杯(4)的内壁表面呈抛物面状且开口朝下,所述盛烟器(3)的开口朝上且与所述反射杯(4)的开口相对,所述热源(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杯(4)的顶端,所述热源(5)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盛烟器(3)开口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4)的开口与所述盛烟器(3)的开口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烟叶与所述热源(5)相分隔的耐热金属网(6),所述耐热金属网(6)的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烟叶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所述反射杯(4)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壳体(21)的顶盖上,所述上壳体(21)侧壁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反射杯(4)的另一端开口处的端部的支撑板(7),所述反射杯(4)开口处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撑板(7)上;所述下壳体(22)的底盖朝向所述盛烟器(3)方向凸设有与所述盛烟器(3)相连通的用于流通烟叶产生的烟雾的气流管(221),所述盛烟器(3)与所述气流管(221)相连接进而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221)上连接有与所述气流管(221)相连通的用于将烟叶产生的烟雾流通至所述水烟壶组件(1)的胶管(8),所述硅胶管(8)远离所述气流管(22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水烟壶组件(1)相组装,所述硅胶管(8)内设有朝向所述水烟壶组件(1)方向打开的单向(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1)的顶盖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所述反射杯(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11)相通的第二进气孔(12),所述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反射杯(4)、盛烟器(3)、气流管(221)和硅胶管(8)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2)的底盖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上电连接有电源转接座(91),所述电源转接座(91)内具有用于插接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插孔(10)和用于为所述热源(5)转接电能的第二电插孔(20),所述第二电插孔(20)内插装有电源转接头(92),所述电源转接头(92)通过电导线(93)与所述热源(5)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8)内安装有与所述电路板(9)电连接的气流传感器(95);所述盛烟器(3)朝向所述反射杯(4)的开口处安装有与所述电路板(9)电连接的用于测定烟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烟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4)的外周包覆有隔热(41)。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水烟碳。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水烟碳是利用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发热,通过热辐射或热传导或人吸烟时产生的热对流将热量传递至烟叶,加热烟叶,释放烟气。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设置在烟叶上方,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上方设有进气口,当人吸烟时,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通过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将电热丝或电热片产生的热量带至烟叶,再穿过烟叶经由盛烟器底部的出气孔进入水烟壶组件的气道,但在无吸烟动作时,由于热空气较轻,所以热量会上升,通过进气口逸散,且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产生的热辐射会向周围自由辐射,热损失大,热效率低;第二种,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在烟叶周围或下方,即将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设置在盛烟器内部,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片产生的热量通过盛烟器直接传递给烟叶,虽然由于盛烟器直接接触烟叶,这种方式比第1种方式的加热效率高,但是很容易烧焦烟叶,影响烟气的口感,且由于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烟叶下方,所以上方烟叶无法得到足够的热量,特别是有吸烟动作时,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经过烟叶,将烟叶下方的热量带走进入水烟壶组件的气道,这样使得上方的烟叶得到的热量更少,导致烟叶加热不均匀。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水烟碳,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水烟碳热损失大、热效率低和易导致烟叶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水烟碳,用于与水烟壶组件相组装,电子水烟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可产生热辐射的热源和用于将所述热源产生的热辐射反射进而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所述热源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杯内。
[0005]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热源的下方还安装有用于盛放烟叶的盛烟器;所述反射杯的内壁表面呈抛物面状且开口朝下,所述盛烟器的开口朝上且与所述反射杯的开口相对,所述热源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射杯的顶端,所述热源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盛烟器开口的方向延伸。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反射杯的开口与所述盛烟器的开口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烟叶与所述热源相分隔的耐热金属网,所述耐热金属网的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烟叶的尺寸。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反射杯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壳体的顶盖上,所述上壳体侧壁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反射杯的另一端开口处的端部的支撑板,所述反射杯开口处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下壳体的底盖朝向所述盛烟器方向凸设有与所述盛烟器相连通的用于流通烟叶产生的烟雾的气流管,所述盛烟器与所述气流管相连接进而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气流管上连接有与所述气流管相连通的用于将烟叶产生的烟雾流通至所述水烟壶组件的胶管,所述硅胶管远离所述气流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水烟壶组件相组装,所述硅胶管内设有朝向所述水烟壶组件方向打开的单向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上壳体的顶盖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反射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反射杯、盛烟器、气流管和硅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下壳体的底盖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电源转接座,所述电源转接座内具有用于插接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插孔和用于为所述热源转接电能的第二电插孔,所述第二电插孔内插装有电源转接头,所述电源转接头通过电导线与所述热源电连接。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硅胶管内安装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气流传感器;所述盛烟器朝向所述反射杯的开口处安装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用于测定烟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中,所述反射杯的外周包覆有隔热
[0013]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及其加热烟叶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装配,同时通过加装可将热源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反射杯的内部空间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由吸烟产生的空气对流将热量带至烟叶,避免了热量向周围自由辐射,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节能环保。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与水烟壶组件组装的剖视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的外视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的剖视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的下壳体及其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的带孔螺栓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子水烟碳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
[0020]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水烟碳,用于与水烟壶组件1相组装,形成电子水烟。电子水烟碳包括壳体2,壳体2内安装有可产生热辐射的热源5和用于聚集热源5产生的热辐射热量的反射杯4,热源5固定安装在反射杯4内,壳体2内位于热源5的下方还安装有用于盛放烟叶的盛烟器3,反射杯4的内壁表面呈抛物面状且开口朝下,盛烟器3的开口朝上且与反射杯4的开口相对,热源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射杯4的顶端,热源5的另一端朝向盛烟器3的开口延伸。
[0021] 如图2所示,壳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之间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标示),避免进入气体,扰乱电子水烟碳内的正常气流通道。其中上壳体21的下半部分外周包覆有凸出的装饰片23,用于美化电子水烟碳的外观,在下壳体22上设有用于与外接电源插接的第一电插孔10,下壳体22的底盖朝向水烟壶组件1方向凸设有一中空的贯穿部222。其中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上壳体21的端部上形成与下壳体22的端部相适配的插槽,下壳体22的端部插接进上壳体21的插槽内;也可以在下壳体22的端部上形成与上壳体21的端部相适配的插槽,上壳体21的端部插接进下壳体22的插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壳体21外壁与装饰片23之间形成与下壳体22的端部相适配的插槽24。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之间也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上壳体21扣合在下壳体22的外周,或者下壳体22扣合在上壳体21的外周。
[0022] 如图3所示,盛烟器3安装在下壳体22内,反射杯4和热源5安装在上壳体21内,热源5可以为卤素灯泡,也可以为钨灯灯泡等,还可以是红外灯产生红外热辐射等。反射杯4用于将热源5产生的热辐射热量朝向烟叶聚集加热烟叶,反射杯4内壁呈抛物面状,大致为倒扣的碗状,这样有利于聚拢热辐射,可以最大化地减少热辐射散出,其中反射杯的开口处形状为圆形,其开口的内径优选为30mm-70mm,反射杯的开口内径可以为30mm、50mm、60mm或70mm,最优选的为50mm。反射杯4内壁有隔热反射膜,也可以反射杯4本身由可反射热辐射的材料制成。将热源5设置在盛烟器3的上方,无需与烟叶接触,避免产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加装可聚集热辐射热量的反射杯4,可避免热量向周围自由辐射,减少热量损失,极大地提高了热效率。热源5的朝向盛烟器3延伸的一端与盛烟器3的顶端距离优选为2mm-10mm,既有助于提高加热烟叶的热效率的同时也避免烟叶过度加热导致烧焦的问题,其中热源5的朝向盛烟器3的开口方向延伸的一端与盛烟器3的开口的距离可以为2mm、4mm、5mm、6mm、10mm,最优选的为4mm。
[0023] 如图3所示,反射杯4的开口朝下,盛烟器3的开口朝上,盛烟器3的开口与反射杯4的开口相对且相互靠近。在反射杯4的开口与盛烟器3的开口之间设有耐热金属网6,用于将烟叶与热源5相隔离,耐热金属网6的网孔尺寸小于烟叶的尺寸,避免烟叶进入至反射杯4内直接与热源5接触。耐热金属网6可以固定安装在反射杯4开口处,也可以通过直接盖合在盛烟器3的开口处与盛烟器3可分离连接,其中可分离连接是为了便于盛烟器3更换烟叶时可以将耐热金属网6打开;当然优选是将耐热金属网6直接固定安装在反射杯4开口处并将反射杯4的开口罩扣上,这样盛烟器3上不用安装耐热金属网6,更加便于盛烟器3更换烟叶。另外,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可拆卸连接,也是为了方便将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轻易分离,进而方便盛烟器3的开口露出进行更换烟叶。
[0024] 如图3所示,反射杯4一端通过螺钉或焊接、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上壳体21的顶盖上,上壳体21下部侧壁内凸出安装有用于支撑反射杯4的另一端端部的支撑板7,反射杯4的另一端即为反射杯4的开口处,因此反射杯4开口处的端部可以抵接在支撑板7上,该支撑板7优选为可耐高温且热传导率低的微晶玻璃板。在反射杯4的外周包覆有隔热棉41,用于隔离反射杯4上的热量,防止上壳体21的热量过高。
[0025] 如图3-4所示,下壳体22的底盖上朝向盛烟器3方向凸设有大致呈筒状的气流管221,盛烟器3的底壁朝向盛烟器3的内部凹陷形成两端均开口的凹槽31,气流管221插装进盛烟器3的凹槽31内进而与盛烟器3相连通,气流管221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通过如图5所示的带孔螺栓32的外螺纹与气流管221的内螺纹配合形成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带孔螺栓32包括螺帽321和螺柱322,螺帽321抵压住盛烟器3且螺帽321上开设有用于烟叶产生的烟雾流出的通气孔323,螺柱322为中空的筒状,螺柱322的外周具有外螺纹。
[0026] 如图3-4所示,气流管221远离盛烟器3的一端连接有与气流管221相连通的硅胶管8,其中下壳体22的底盖朝向水烟壶组件1方向凸设有用于插装并固定硅胶管8的中空贯穿部222,硅胶管8一端插装在贯穿部222内并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在贯穿部222上,硅胶管8的另一端用于与水烟壶组件1相组装,进而将烟叶产生的烟雾流通至水烟壶组件1内。在硅胶管8内设有朝向水烟壶组件1方向打开的单向阀81,这样可以避免在抽吸者反吹时导致水烟壶组件1内的水倒流进盛烟器3内,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单向阀81安装在硅胶管8远离水烟壶组件1的一端,这样可以方便生产组装的操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安装在硅胶管8内的其它位置,单向阀81与硅胶管8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折页等连接。
另外在带孔螺栓32的下方安装有用于过滤烟叶的过滤网82,用于避免从带孔螺栓32的通气孔323穿过的烟叶进入至水烟壶组件1内。
[0027] 如图3-4所示,下壳体22的底盖内壁上焊接安装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上电连接有电源转接座91,该电源转接座91朝向下壳体22的外侧具有用于插接外接电源的第一电插孔10,电源转接座91上还具有用于为热源5转接电能的第二电插孔20,如图3所示,在第二电插孔20内插装有电源转接头92,电源转接头92通过电导线93与热源5的两个引脚电连接,为热源5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当将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拆卸进行更换烟叶时,可以将电源转接头92从第二电插孔20中轻易拔出,更换完烟叶后再将电源转接头92插入第二电插孔20内,安装到位后可继续使用。在电路板9上还设有保险丝94,用于保护电路。
[0028] 如图3所示,在上壳体21的顶盖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优选开设8个第一进气孔11,且上壳体21顶盖的边缘均匀设置,可以使气流均匀进入至电子水烟碳内,更好地增强吸烟效果和吸烟口感。反射杯4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1相通的第二进气孔12,可以理解的是,当反射杯4外周包覆有隔热棉41时,为了使第二进气孔12与第一进气孔11相通,则必然是在反射杯4未包覆隔热棉41的位置开设第二进气孔12,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反射杯4的顶部开设第二进气孔12,这样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反射杯4、盛烟器3、气流管221和硅胶管8形成了完整的相通的气流通道。用户吸烟时气流通过上壳体21顶盖上的第一进气孔11进入电子水烟碳内部,再通过反射杯4上的第二进气孔12进入反射杯4内部,将反射杯4内部的热空气带至盛烟器3,烟叶经热空气加热产生烟雾,经过带孔螺栓32上的通气孔323进入气流管221,吹开单向阀81进入至硅胶管8内,进而进入至水烟壶组件1内实现吸烟过程。
[0029] 在硅胶管8内安装有与电路板9电连接的气流传感器95,与气流通道相通,用于感应是否有气流通过,进而控制电子水烟碳的工作。
[0030] 在盛烟器3朝向反射杯4的开口处安装有与电路板9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示),用于测定烟叶温度,进而控制热源5加热的强度。
[0031] 在下壳体22外可以设置触摸开关(图中未标示),触摸开关上可以印制LOGO,该触摸开关内安装有三色的LED灯,用以表示不同加热功率的高、中、低档位,触摸开关和LED灯均与电路板9电连接。
[0032] 具体工作原理:将电子水烟碳固定于水烟壶组件1上,接上电源,用手长按触摸开关5秒,触摸开关收到开机信号,通过电路板9的控制执行开机动作;连按两次触摸开关为切换档位,共设高中低三个档位,模拟传统水烟的木炭数量,通过三色的LED来显示档位;通过电源转接座9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将电能传送给电源转接头92及电导线93,将电能传递给热源5,同时温度传感器检测烟叶的即时温度,当烟叶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温度范围通过控制在200-500摄氏度,根据用户选择的档位选择温度),热源5转为低功率并且LED灯闪烁提示用户可以使用;用户吸烟时气流通过上壳体21顶盖上的第一进气孔11进入电子水烟碳内部,再通过反射杯4上的第二进气孔12进入反射杯4内部,将反射杯4内部的热空气带至盛烟器3,烟叶经热空气加热产生烟雾,经过带孔螺栓32上的通气孔323进入气流管221,吹开单向阀81进入至硅胶管8内,烟雾气流触发设于硅胶管8上的气流传感器95,气流传感器95感知到用户有吸烟动作,加大热源5的功率,以达到用户所选档位所需的温度;当用户不吸烟时,气流传感器95不工作,热源5保持低功率状态,维持烟叶温度在50-195度范围内,当温度高于195度时,热源5暂时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50度时热源
5点亮并以低功率工作。
[0033]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水烟碳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装配,通过将烟叶盛放在盛烟器内,热源安装在盛烟器上方,避免了热源与烟叶直接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烟叶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同时通过加装可将热源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内部空间使热量聚集的反射杯,避免了热量向周围自由辐射,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节能环保。
[0034] 上述的电子水烟碳通过如下方法加热烟叶:将电子水烟碳固定于水烟壶组件1上,接上电源,用手长按触摸开关5秒,触摸开关收到开机信号,通过电路板9的控制执行开机动作;连按两次触摸开关为切换档位,共设高中低三个档位,模拟传统水烟的木炭数量,通过三色的LED来显示档位;通过电源转接座9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将电能传送给电源转接头92及电导线93,将电能传递给热源5,同时温度传感器检测烟叶的即时温度,当烟叶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温度范围通过控制在200-500摄氏度,根据用户选择的档位选择温度),热源5转为低功率并且LED灯闪烁提示用户可以使用;用户吸烟时气流通过上壳体21顶盖上的第一进气孔11进入电子水烟碳内部,再通过反射杯4上的第二进气孔12进入反射杯4内部,反射杯4将热源5产生的热辐射热量聚集并使热量朝向烟叶方向集中,由气流将热量带至盛烟器3,对烟叶加热产生烟雾,烟雾气流经带孔螺栓32上的通气孔323进入气流管221,吹开单向阀81进入至硅胶管8内,烟雾气流触发设于硅胶管8上的气流传感器95,气流传感器95感知到用户有吸烟动作,加大热源5的功率,以达到用户所选档位所需的温度;当用户不吸烟时,气流传感器95不工作,热源5保持低功率状态,维持烟叶温度在50-195度范围内,当温度高于195度时,热源5暂时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50度时热源5点亮并以低功率工作。
[0035]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水烟壶多层烟草胶囊 2020-05-16 782
电动折叠水烟壶 2020-05-25 248
可防止滤液逆流的水烟壶 2020-05-25 417
一种水烟壶气阀及水烟壶 2020-05-08 840
一种二合一的水烟壶 2020-05-14 271
一种新型水烟壶 2020-05-23 780
台式水烟壶 2020-05-13 360
一种能快速排烟的多排气阀水烟壶 2020-05-23 904
一种便携式电动喷烟壶 2020-05-19 386
一种水烟壶 2020-05-24 46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