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肥料 / 有机肥 / 绿肥 / 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

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

阅读:169发布:2021-07-19

专利汇可以提供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麦田 绿肥 产生与应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在上一茬麦田收割后的休闲期内,尽早的用旋播机种植豆类,旋耕深度30厘米, 播种 行、株距15至20厘米,播深5至8厘米。第二次深旋耕需在下一茬小麦播种期前15至20天内进行。 发明人 采用本发明在相同的地理 位置 、自然条件下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获得了平均穗粒58颗、百粒重7g、获得平均亩产超过3000斤的优质小麦、绿豆和江豆之类亩产80斤左右。没有化肥环境污染,其对因农业面源污染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环境 质量 严重下降的治理,肯定能发挥出它难以计算的贡献。,下面是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的一种方法,包括使用旋耕深旋,其特征在于:播种豆类时间应在休闲期内尽早进行;第二次深旋耕必须在下一茬小麦播种期前的15至20天内进行;豆类播种行、株距15至20厘米;豆类亩成株数30000至40000株;硬腿式旋播种豆类;无行距硬腿式播种机播种小麦。

说明书全文

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小麦田施肥这个课题中,都是在常规范围内施用农家肥,(因为农家肥的数量有限)人们为了追求高产,不惜以破坏环境质量为代价,又大量的施用,滥用化肥。引证文件:摘自《科技日报》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麦田关于施肥等方面的缺点,从根本上解决由滥用化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的诸多的负面影响,提供一种无环境污染,小麦产量高,小麦质量优质的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的一种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一茬麦田收割后的休闲期内,尽早的必须用旋播机(旋耕与播种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大量的播种绿豆和江豆之类,旋耕深度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豆类种子播种深度为5至8厘米,播种密度,行距为15至20厘米,株距为15至20厘米,每平方米成株数36至48株,最多不能超过60株。每亩成株数30000株至40000株。于休闲期之内形成较好的豆田自身绿色覆盖,并可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吸收与转变。由于绿豆、江豆之类生长至成熟采摘期比较短,一般需要60天至70天左右,而上一茬麦田至下一茬小麦田块的播种期中间相隔的休闲期为100天左右,所以休闲期种豆子就时间而言,不会影响下一茬麦田的播种期。
而在下一茬小麦播种之前的15天至20天内,由于此时节,所种豆类的杆、茎、叶、根等属于其生长最盛期,此时绝对禁止乱拔或清除豆身之类,必须尽快进行第二次一次性的深旋耕,(绝对不能采用不同于旋耕机工作原理及效果的耕作方式进行作业)旋耕深度必须达到36至39厘米,使土壤与豆根、杆、叶、身及杂草形成带有均匀的大数量的或超常规大数量自然青肥的土壤海绵层。
在下一茬小麦播种前,一次性的施足农家肥,或小量、适量的施用一些小麦专用复合肥之外,绝对无需大量施用或滥用化肥。在小量、适量施用化肥时,应使用同时带有无行距施用化肥装置的旋播机,施化肥深度,必须达到26至32厘米。禁止在旋耕前于麦田土地表面用人工撒播化肥。第三次旋耕麦田土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旋耕、深播化肥,播种小麦(应采用无行距小麦播种机)三道作业必须一次性完成的过程。(注:关于上述中提到了无行距播种机,可参见“无行距小麦播种机”。)第三次旋耕深度为36至39厘米。在第二次一次性地深旋耕前,如果豆类的身、杆、叶、根及杂草生长的特别旺盛而且均匀,那么就无须施用化肥。
据实验,一粒绿豆或江豆之类下种以至豆株的杆、身、叶、根、生长至最健旺时,用旋耕机深旋耕后而形成的带有大量绿杆、叶、身、根等的土壤海绵层内,生物及多种肥会自动的超量繁衍与产生。如连年都采用本发明,其土壤肥力会连年自动升。其肥力并具有长效、缓释及抗旱作用。比大量施用、滥用化肥优胜得多。没有环境污染。
如正确严格地采用了该发明技术,在相同的天时、地理(利)、品种、等诸多条件下,获得了平均穗粒58颗、百粒重7g,千粒重60g,每平方米1000至1500穗,每平方米小麦产量3000g,亩产超过3000斤,平均亩产超过3000斤的高产优质好收成。同时又获得了绿豆、江豆平均亩产80斤左右。
我国农民滥用化肥已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其非点源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污染中,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各占三份之一。工业和生活污染可以通过治污设备等解决。但解决农业污染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有着不到世界10%的耕地,但是氮肥使用量却占世界的近30%,且会导致癌症发病率的提高。过量氮和磷,特别是氮素向水体和大气迁移,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危害。
然而,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长到16亿,粮食要求将从目前的5000亿公斤增加到6400亿——7200亿公斤。有关专家称,肥料一直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不增加肥料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
我国氮肥施用量的一半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造成巨大危害:首先累积于饮水源特别是井水中化肥对至少13个省份和数以百万计的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其次是引起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我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化状态),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引发赤潮。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化肥投入及伴随的劳力成本是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不但是生产成本的地增加,而且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属性退化,最终农田将成为不生产的化学地。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亿亩,小麦可播种面积10亿亩左右,人类小麦播种面积数十亿亩。在极其广大的地区采用本发明,会对环境质量,人类自身和因环境质量而引发的诸多方面的严重问题,是一个比较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终合积极效益可以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简而言之:国内可播种小麦的10亿亩乃至人类目前的数十亿麦田,到处都可以因人们的一念之变而成为自然绿肥产生的无形巨大工厂。与现有各种各样的化肥厂相比较,其投资量可以说是无地之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在小麦种植地区的休闲期内——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的方法步骤如下:在上一茬收割后的休闲期内,应尽早的必须用旋播机大量的播种绿豆和江豆之类,旋耕深度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豆类种子播种深度为5至8厘米,播种密度,行距为15至20厘米,株距为15至20厘米,每平方米成株数36至48株,最多不能超过60株,每亩成株数为30000至40000株。在下一茬小麦播种期之前的15至20天内,必须第二次进行深旋耕,旋耕深度必须达到36至39厘米。第三次深旋耕必须在种麦时同时一次性来完成。这种方法可使麦田的休闲期得到较好豆田自身绿色覆盖,大幅度地制约了土壤肥水的大量蒸发。使麦田自然而然地产生大量和多种肥力的天然绿色肥料。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麦田绿肥产生与应用在相同的地理位置,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获得了平均穗粒58颗,百粒重7g,千粒重60g,每平方米1000至1500穗,每平方米产小麦3000g,亩产超过3000斤,平均亩产超过3000斤的高产优质好收成。同时又获得了平均亩产绿豆、江豆之类80斤左右。采用本发明种植的小麦与同一地区相同自然条件下,采用现有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小麦产量提高了五分之四。
采用本发明与常规的麦田大量施用、滥用化肥相比较,没有环境污染,其对因农业面源污染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治理,肯定能发挥出它无法计算的贡献。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