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温室和苗圃 / 苗圃 / 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重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阅读:224发布:2020-12-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重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重 力 式点粘毛石 植物 嵌缝生态挡土墙,包括夯实素土、 混凝土 垫层以及毛石 基础 层,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墙体由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毛石层由多 块 毛石通过 水 泥 砂浆 砌筑组成,背水面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 水泥 砂浆砌筑;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排水沟 挡墙 。本发明①水泥用量少;②工程成本低;③植物生长迅速,美观,耐久,大量吸收热量,减少热岛效应, 吸附 尘埃,保土透水。④整体渗透系数大,在植物根系保土同时,大量水分可通过墙体;⑤无需留置泄水孔;⑥ 稳定性 好。,下面是一种重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重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夯实素土、位于夯实素土上方的混凝土垫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的毛石基础层,所述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所述墙体的背面和向水面均为梯形结构;所述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所述毛石层由多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所述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所述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靠近所述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所述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
所述残积土浆与所述点粘毛石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所述残积土浆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所述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基础层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2米-3.4米,厚度为0.4米-0.5米;所述混凝土压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的强度等级≥MU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为5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为薄万年草和/或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40-1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2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中,当墙体厚≤40cm时,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或者,当墙体厚>40cm,选择两块毛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15cm,且其中一块毛石的长度≥墙厚的2/
3。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重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墙及其施工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重力式毛石挡土墙,又分砂浆砌筑和干砌两种,或称之为“重力式水泥砂浆砌筑毛石挡土墙”和“重力式干砌毛石挡土墙”。重力式水泥砂浆砌筑毛石挡土墙的表面,又分水泥砂浆勾缝和免勾缝两种,或称“重力式水泥砂浆砌筑、勾缝毛石挡土墙、重力式干砌毛石免勾缝挡土墙”。
[0003] 重力式水泥砂浆砌筑、勾缝毛石挡土墙的缺点:①大量使用水泥;②水泥砂浆勾缝不美观、不耐久、不吸收阳光和热量;③所留置泄水口的相邻部分挡土墙内的土也渐渐流失,一旦泄水口堵塞,土压力过大还会造成坍塌,存在安全隐患;④成本较高。
[0004] 重力式干砌毛石挡土墙的缺点有:①整体稳定相差,墙体缝隙大;②由于毛石不规则,需要用较小的石片衬垫,工人操作困难,工效低;③土壤容易通过墙体缝隙流失;④表面不美观、不吸收阳光和热量。
[0005] 上述这两种挡土墙所裸露的毛石存在的问题:一是均与周围树木及植被极不协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美观;二是表面不能吸收太阳的热量,加速城市热岛效应;三是不能改善空气质量;四是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五是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7]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中,包括夯实素土、位于夯实素土上方的混凝土垫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的毛石基础层,所述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所述墙体的背水面和向水面均为梯形结构;所述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所述毛石层由多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所述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所述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靠近所述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所述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
[0008] 其中,所述残积土浆与所述点粘毛石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所述残积土浆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0009] 其中,所述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0010] 其中,所述毛石基础层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2米-3.4米,厚度为0.4米-0.5米;所述混凝土压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0011] 其中,所述毛石的强度等级≥MU30。
[0012] 其中,所述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为55°-75°。
[0013] 其中,所述植被为薄万年草和/或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40-100毫米。
[0014] 其中,所述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0015] 其中,排水沟截面积≥0.15平方米,排水坡度≥1.5%。
[0016] 其中,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总高1.5米~5米。
[001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8]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0019]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0020]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0021]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2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0022]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0023]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0024]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0025]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0026] 其中,所述第4步中,当墙体厚≤40cm时,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或者,当墙体厚>40cm,选择两块毛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15cm,且其中一块毛石的长度≥墙厚的2/3。
[0027] 其中,本生态墙应用的地基承载力要≥0.178兆帕。
[0028] 其中,毛石是不成形的石料,处于开采以后的自然状态。它是岩石经爆破后所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形状不规则的称为乱毛石,有两个大致平行面的称为平毛石。
[0029] 其中,点粘毛石是选择一些较薄的毛石石片作为点粘毛石使用。点粘是使用水泥砂浆点粘实现得到的点粘毛石。
[0030]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得到的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具有以下优点:①水泥用量少;②工程成本低;③植物生长迅速,表面美观,耐久,植物常年生长,大量吸收阳光的热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植物根系既可以保土,又可以透水。④整体渗透系数大,在植物根系保土的同时,大量水分可以通过墙体;⑤无需留置泄水孔;⑥稳定性好。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面示意图;
[0034] 视图中,其中,附图标记为:1、夯实素土;2、混凝土垫层;3、毛石;4、残积土浆;5、点粘毛石;6、植被;7、混凝土压顶;8、排水沟;9、排水沟挡墙;10、毛石基础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中,包括夯实素土、位于夯实素土上方的混凝土垫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的毛石基础层,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墙体的背水面和向水面均为梯形结构;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毛石层由多块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靠近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
[0036] 其中,残积土浆与点粘毛石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残积土浆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0037] 其中,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0038] 其中,毛石基础层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2米-3.4米,厚度为0.4米-0.5米;混凝土压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0039] 其中,毛石的强度等级≥MU30。
[0040] 其中,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角为55°-75°。
[0041] 其中,植被为薄雪万年草和/或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40-100毫米。
[0042] 其中,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004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艺:
[0044]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0045]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0046]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0047]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2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0048]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0049]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0050]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0051]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0052] 其中,第4步中,当墙体厚≤40cm时,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或者,当墙体厚>40cm,选择两块毛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15cm,且其中一块毛石的长度≥墙厚的2/3。
[0053] 以下列举具体实施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0054] 实施例1
[0055] 如图1、图2,本发明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中,包括夯实素土1、位于夯实素土1上方的混凝土垫层2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2上方的毛石基础层10,毛石基础层10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墙体的背水面和向水面均为倾斜的梯形结构;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7构成;毛石层由多块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3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5或残积土浆4,点粘毛石5与毛石3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残积土浆4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6;靠近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毛石基础层10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毛石基础层10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9。
[0056] 其中,残积土浆4与点粘毛石5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残积土浆4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0057] 其中,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0058] 其中,毛石基础层10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2米,厚度为0.4米;混凝土压顶7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0059] 其中,毛石3的强度等级≥MU30。
[0060] 其中,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角为55°。
[0061] 其中,植被6为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40毫米。
[0062] 其中,排水沟8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006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艺:
[0064]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0065]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0066]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0067]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为1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0068]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0069]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0070]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0071]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0072] 其中,第4步中,墙体厚为40cm,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
[0073] 实施例2
[0074] 本发明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中,包括夯实素土、位于夯实素土上方的混凝土垫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的毛石基础层,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墙体的背水面和向水面均为梯形结构;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毛石层由多块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靠近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
[0075] 其中,残积土浆与点粘毛石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残积土浆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0076] 其中,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0077] 其中,毛石基础层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3.4米,厚度为0.5米;混凝土压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0078] 其中,毛石的强度等级≥MU30。
[0079] 其中,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角为75°。
[0080] 其中,植被为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100毫米。
[0081] 其中,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008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艺:
[0083]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0084]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0085]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0086]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2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0087]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0088]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0089]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0090]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0091] 其中,第4步中,当墙体厚≤40cm时,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或者,当墙体厚>40cm,选择两块毛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15cm,且其中一块毛石的长度≥墙厚的2/3。
[0092] 实施例3
[0093] 本发明一种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其中,包括夯实素土、位于夯实素土上方的混凝土垫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的毛石基础层,毛石基础层上方设置有梯形墙体;墙体的背水面和向水面均为梯形结构;墙体由下方互相平行的多个毛石层和上方的混凝土压顶构成;毛石层由多块前后左右紧密排列的毛石通过水泥砂浆砌筑组成,背水面毛石层的外壁缝隙之间填充有点粘毛石或残积土浆,点粘毛石与毛石之间由水泥砂浆砌筑;残积土浆嵌缝的外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移栽有植被;靠近墙体背水面下端的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毛石基础层上端面上的排水沟挡墙。
[0094] 其中,残积土浆与点粘毛石填充的缝隙数量的比例为4:1;残积土浆为残积土和水混合而成。
[0095] 其中,水泥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0096] 其中,毛石基础层为水泥砂浆与毛石砌筑,强度等级为C20,宽度为2.5米,厚度为0.45米;混凝土压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0.1米,宽度0.6米。
[0097] 其中,毛石的强度等级≥MU30。
[0098] 其中,墙体背水面的倾斜夹角为60°。
[0099] 其中,植被为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为苗圃育苗,苗冠直径为60毫米。
[0100] 其中,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
[010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重力式点粘毛石植物嵌缝生态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艺:
[0102] 第1步: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械根据地质情况和挡墙高度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基槽,夯实填好素土,得到夯实素土结构;
[0103] 第2步:整平第一步得到的夯实素土,在夯实素土上方构建混凝土垫层;
[0104] 第3步:在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毛石基础层,选择大而平整的毛石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0105] 第4步:在第3步得到的毛石基础层上,放出墙体底部边线,逐层构建毛石层,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向约300mm;第一层采用满铺水泥浆,选择大而平实的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搭配大小毛石,大面平放朝下,外露平齐表面,斜口朝内,中间的毛石间较大空隙先填塞水泥砂浆,后用碎石嵌实,背水面表面毛石间隙使用较薄石块垫平并使用水泥砂浆点粘,较薄石块经由水泥砂浆点粘成为点粘毛石;并依次逐层往上砌筑,砌筑背水面和向水面成梯形状砌筑;砌筑过程中,每隔0.7m2选择一块长条的毛石作为拉结石砌筑,保持拉结石位置相错,并且在同皮内的中距≤2m;每砌3层找平一次,点粘缝隙内填满水泥砂浆;
[0106] 第5步:砌至顶部时,使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并用平整的混凝土压顶,得到墙体;
[0107] 第6步:在背水面的毛石基础层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现浇槽型混凝土结构,并在排水沟内侧用1:2.5水泥砂浆抹灰找出坡度;
[0108] 第7步:待检测第4步后的墙体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经试压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背部回填土;背水面表面的毛石层间隙,不是点粘毛石水泥砂浆砌筑的部位用潮湿的残积土和水混合后的残积土浆填满;
[0109] 第8步:将薄雪万年草和佛甲草间距200毫米呈梅花形植于残积土浆缝内,用喷雾器浇水,保潮一周即可,若生长缓慢,可喷浇营养液,1年植被便可覆盖整个墙体表面的80%。
[0110] 其中,第4步中,当墙体厚≤40cm时,选择作为拉结石的毛石的长度等于墙厚;或者,当墙体厚>40cm,选择两块毛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15cm,且其中一块毛石的长度≥墙厚的2/3。
[0111]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