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捕鱼 / 商业捕捞 / 拖网捕捞 / 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

一种野生鱼的运输方法

阅读:888发布:2020-05-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野生鱼的运输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野生 铜 鱼的运输方法,步骤包括:采用 拖网 捕捞,捕捞后暂养,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禁食暂养;先在塑料袋中灌入澄清的江 水 并加入抗生素,放入单个经麻醉剂处理过的铜鱼,使水能完全 覆盖 鱼体,充 氧 至膨胀后密封,将塑料袋放入水槽内运输;最后经适温、消毒后再入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大幅度提高铜鱼在捕捞运输后的存活率,可到达98.8%以上。同时,也提高后期的铜鱼亲本及后备亲本养殖的存活率,降低水霉病、小瓜虫病的发生率,该运输方法尤其适用于野生铜鱼亲本及后备亲本的长途运输。,下面是一种野生鱼的运输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野生鱼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运输前处理:采用拖网捕捞,捕捞后使用船体网箱或挂箱方式暂养,保证流条件,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并用抗生素涂抹伤口,运输前禁食2天及以上;
(2)运输:先在塑料袋中灌入澄清的江水并加入抗生素,放入单个经麻醉剂处理过的铜鱼,使水能完全覆盖鱼体,充至膨胀后密封,将所有塑料袋放入水槽内,控制水槽内水温在15℃及以下,进行运输;
(3)运输后处理:运输至目的地后,将塑料袋放入池塘水中进行调温,使塑料袋内外水温一致,再打开塑料袋将铜鱼放入盐度为3.5~3.8的池塘水中消毒10-15min,消毒后将铜鱼转入池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网的网目为a=K2×G1/3,式中a为网目大小,单位mm,K2为铜鱼体重系数,4.5-5.1,G为铜鱼的体重,单位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甲砜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剂为MS-
222,且用量为40-6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鱼转入池塘后再使用泼洒姜进行抗应激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野生鱼的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铜鱼是一种分布于长江的野生鲤科鱼类,流水性底栖鱼类,对DO(水中溶量)要求较高,同时,铜鱼性不活泼,不喜光,加上铜鱼性极暴躁,常规的捕捞运输后应激反应强烈,从而运输存活率极低。因此,根据铜鱼对生长、活动环境的水质要求,以及捕捞、运输环节可导致的铜鱼应激生理反应,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野生铜鱼亲本的运输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解决了常规捕捞运输方式导致铜鱼应激反应强烈,体表严重受伤,存活率极低的问题。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 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步骤包括
[0006] (1)运输前处理:采用拖网捕捞,捕捞后使用船体网箱或挂箱方式暂养,保证流水条件,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并用抗生素涂抹伤口,运输前禁食2天及以上(视运输距离远近而定);
[0007] (2)运输:先在塑料袋中灌入澄清的江水并加入抗生素,放入单个经麻醉剂处理过的铜鱼,使水能完全覆盖鱼体,充氧至膨胀后密封,将所有塑料袋放入水槽内,控制水槽内水温在15℃及以下,进行运输;
[0008] (3)运输后处理:运输至目的地后,将塑料袋放入池塘水中进行调温,使塑料袋内外水温一致,再打开塑料袋将铜鱼放入盐度为3~5%的池塘水中消毒10-15min,消毒后将铜鱼转入池塘中,同时,池塘中泼洒泼洒姜进行抗应激处理。
[0009]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拖网的网目为a=K2×G1/3,式中a为网目大小,单位mm,K2为铜鱼体重系数,4.5-5.1,G为铜鱼的体重,单位g。
[0010]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甲砜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麻醉剂为MS-222,且用量为40-60mg/L。
[0012] 进一步改进在于,将铜鱼转入池塘后再使用泼洒姜进行抗应激处理。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拖网捕捞的方式,结合合理的网目大小,能有效减少捕捞过程对铜鱼体表造成的损伤;在运输过程中,添加了抗生素可有效增加铜鱼的免疫力,麻醉剂能使铜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平静,降低耗氧量,采用单体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以及适温、消毒再入池等一系列的步骤,可大幅度提高了铜鱼在捕捞运输后的存活率,可到达98.8%以上。同时,也提高后期的铜鱼亲本养殖的存活率,降低水霉病、小瓜虫病的发生率,该运输方法尤其适用于野生铜鱼亲本及后备亲本的长途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15] 实施例
[0016] 一种野生铜鱼的运输方法,步骤包括
[0017] (1)运输前处理:采用拖网捕捞,捕捞的时间是在除国家制定的长江禁捕期外,每1/3
年6月及9~11月捕捞。所述拖网的网目为a=K2×G ,式中a为网目大小,单位mm,K2为铜鱼体重系数,4.5-5.1,G为铜鱼的体重,单位g。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测得平均铜鱼肥瘦系数K2为5.5,平均铜鱼单体的体重为425g,计算得到网目a=K2×G1/3=5.5×4251/3mm≈41.4mm,故网目大小取41.4mm最为合适。捕捞后使用船体网箱或挂箱方式暂养,保证流水条件,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并用抗生素(青霉素)涂抹伤口,禁食暂养;
[0018] (2)运输:先在塑料袋中灌入澄清的江水并加入抗生素(青霉素),放入单个经麻醉剂处理过的铜鱼,麻醉剂选用MS-222,且用量为50mg/L。使水能完全覆盖鱼体,充氧至膨胀后密封,将所有塑料袋放入水槽内,控制水槽内水温在15℃及以下,进行运输;
[0019] (3)运输后处理:运输至目的地后,将塑料袋放入池塘水中适温20min,使塑料袋内外水温一致,再打开塑料袋将铜鱼放入盐度为3.6的池塘水中消毒12min,消毒后将铜鱼转入池塘中,将铜鱼转入池塘后再使用泼洒姜进行抗应激处理。
[0020] 对照组1
[0021]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1采用了市面直接购买的渔网(网目大约为20mm)。
[0022] 对照组2
[0023]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2在运输前没有对铜鱼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
[0024] 对照组3
[0025]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3在运输前没有对铜鱼进行禁食暂养。
[0026] 对照组4
[0027]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4在运输时不是采用单个装塑料袋,而是采用大塑料袋,每袋装10-12只。
[0028] 对照组5
[0029]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5在运输前没有使用麻醉剂对铜鱼进行处理。
[0030] 对照组6
[0031]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6在运输时没有采用水槽处理,直接将塑料袋放在网箱内。
[0032] 对照组7
[0033] 基本步骤与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对照组7在运输至目的地后,直接入池。
[0034] 对照组8
[0035] 采用拖网捕捞,网具市面购买,网目大小约为20mm,不进行暂养(捕捞后直接装袋运输),不对铜鱼进行抗应激处理和伤口消毒处理,不采用单个装袋方式(采用集中入袋方式,且入袋后装入干网箱),不使用麻醉剂处理,不使用抗生素,且达到目的地后直接入池。
[0036] 将采用实施例以及各个对照组的方式运输后的铜鱼,分别放入不同的池塘中养殖,采用同样的喂养方式。在入池后的当天,以及喂养7d后,对各池塘内的铜鱼进行存活率检测,得到以下数据表格:
[0037]  放养当天存活率 7d后存活率
实施例1 99.2% 98.8%
对照组1 92.5% 87.1%
对照组2 93.0% 88.1%
对照组3 91.3% 90.5%
对照组4 88.9% 86.6%
对照组5 89.7% 88.1%
对照组6 90.9% 89.2%
对照组7 87.5% 84.4%
对照组8 75.9% 70.2%
[0038]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拖网捕捞的方式,结合合理的网目大小,在运输过程中,添加了抗生素,使用麻醉剂处理,采用单体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以及适温、消毒再入池等一系列的措施,均能有效提高铜鱼捕捞运输后的存活率。并且,同时采取这些措施时,存活率大幅提升,最低存活率也能达到98.8%。
[0039] 另外,经检测,采用实施例运输后的铜鱼在后期养殖过程中,水霉病、小瓜虫病的发生率也有效降低。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止适用于铜鱼的捕捞运输,对于大多数的底栖鱼类均适用,且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