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植物学 / 幼苗生长 / 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

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

阅读:366发布:2021-09-19

专利汇可以提供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本 发明 属于农业生产中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人工培育荚果蕨的方法的问题。方法:一、孢子采集;二、孢子保存;三、育苗;四、整地;五、定植;六、合理密植;七、抚育;八、管理;九、 病虫害防治 ;十、适时采收。本发明是一种系统、完整、规范荚果蕨由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的技术方法。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探索,从孢子采集、保管、繁育、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都进行叙述说明,根据本项发明,可以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荚果蕨。,下面是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孢子采集:于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三、育苗:①于4月下旬采用高锰酸加福尔林组成的混合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20%~4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温度为22~30℃;
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150cm,畦间距为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5月中旬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
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22%~34%,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7月末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
3~5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土壤总质量20%~25%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1~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25%~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
30℃;
四、整地: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①耕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和有灌溉条件的先施腐熟猪粪有机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然后进行机械整地,深翻30cm~40cm,耙细起垄,垄距
65cm~70cm,按垄定植;②疏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2~0.3的林内疏林地,采用人工穴状整地,穴径30cm,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③林间荒地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结合整地,条状整地,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采用以下三种形式:①春育春植:采用春育春植时,选择春季作为定植期,要求春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定植;②春育夏植:采用春育夏植时,选择夏季作为定植期,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
③春育秋植:采用春育秋植时,选择秋季作为定植期,当秋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疏林地中定植;
六、合理密植:①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在耕地定植,密植株距为10cm~35cm,密植行距为65cm~70cm,密植密度为4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②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在疏林地和林间荒地定植,密植株距为35cm,密植行距为70cm以上,密植密度为1万株/公顷~4万株/公顷;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5%~10%;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
22%~34%,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每年春季萌开始生长后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每公顷喷施72.2%普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每公顷喷施虫螨克乳油
1500倍液;
十、适时采收:①对于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定植二年后出圃,出圃时间为春季或夏季;
②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定植五年后于春季采集嫩茎叶,采集时间为5月初至5月中旬,荚果蕨叶片长度达到10cm~13cm且拳卷没有伸展时进行采收,每年采收一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风干处理过程为:放入箱冷冻2~3周,取出通风阴干或者置于硫酸纸袋中放置室外通风处,经
2~3个月,移置室内于室温下放置1~2天,完成风干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为:室温、0~5℃条件下冷藏或-15~0℃条件下冷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高锰酸
3
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福尔马林的用量为30mL/m,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
3
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用量为15g/m,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
3
水溶液中水的用量为15mL/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①中熏蒸时大棚密闭,熏蒸后12小时内人不能在大棚中停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①中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①中密植密度为14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②中密植密度为
2.8万株/公顷~4万株/公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①中所述的一年生高杆农作物为玉米或高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②中所述的封冻为每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

说明书全文

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中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 pteris Todaro)属于球子蕨科(Onocleaceae)荚果蕨属,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西藏、南等地,日本、朝鲜、北美洲及欧洲也有分布,是一种温带广布种。
[0003] 荚果蕨营养叶地上部分于秋季枯死。叶基呈螺旋状排列。紧贴根茎,成为贮藏器官。根基部的老叶基渐次枯死,但不脱落,状似梨。根茎上形成褐色不定根。从叶基间伸出,密集卷曲。风梨状根茎和不定根全部在地下。
[0004] 荚果蕨具有药用价值,根状茎入药“贯众”含有坡那甾A、蜕皮甾酮、碟甾酮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可用于防流行性感冒、痢疾等病,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等症及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治疗热毒、疮疡、痄腮等,还可以用来驱除绦虫、蛔虫、钩虫和蛲虫。
[0005] 荚果蕨株形较大,高达1m以上,散发出黄瓜清香,怡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适合于小区绿化、公园林间绿地栽植。春季萌发,生机勃勃,盛夏羽叶繁茂,蔚蔚壮观,是上佳的绿化材料。也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本土绿化材料。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人工培育荚果蕨的方法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
[0007] 本发明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08] 一、孢子采集:于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0009]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0010] 三、育苗:①于4月下旬采用高锰酸加福尔林组成的混合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20%~4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温度为22~30℃;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150cm,畦间距为
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5月中旬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22%~34%,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
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7月末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3~5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土壤总质量20%~25%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1~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25%~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30℃;
[0011] 四、整地: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①耕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和有灌溉条件的先施腐熟猪粪有机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然后进行机械整地,深翻30cm~40cm,耙细起垄,垄距65cm~70cm,按垄定植;②疏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2~0.3的林内疏林地,采用人工穴状整地,穴径30cm,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③林间荒地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结合整地,条状整地,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
1800kg/公顷~2200kg/公顷;
[0012]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采用以下三种形式:①春育春植:采用春育春植时,选择春季作为定植期,要求春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定植;②春育夏植:采用春育夏植时,选择夏季作为定植期,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③春育秋植:采用春育秋植时,选择秋季作为定植期,当秋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疏林地中定植;
[0013] 六、合理密植:①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在耕地定植,密植株距为10cm~35cm,密植行距为65cm~70cm,密植密度为4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②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在疏林地和林间荒地定植,密植株距为35cm,密植行距为70cm以上,密植密度为1万株/公顷~4万株/公顷;
[0014]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5%~10%;
[0015]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22%~34%,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每年春季萌开始生长后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0016]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每公顷喷施72.2%普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每公顷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
[0017] 十、适时采收:①对于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定植二年后出圃,出圃时间为春季或夏季;②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定植五年后于春季采集嫩茎叶,采集时间为5月初至5月中旬,荚果蕨叶片长度达到10cm~13cm且拳卷没有伸展时进行采收,每年采收一茬。
[0018]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0019] 本发明是一种系统、完整、规范荚果蕨由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的技术方法。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探索,从孢子采集、保管、繁育、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都进行叙述说明,根据本项发明,可以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荚果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21] 一、孢子采集:于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0022]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0023] 三、育苗:①于4月下旬采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20%~4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为22~30℃;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150cm,畦间距为
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5月中旬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22%~34%,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
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7月末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3~5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土壤总质量20%~25%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1~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25%~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30℃;
[0024] 四、整地: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①耕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和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先施腐熟猪粪有机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然后进行机械整地,深翻30cm~40cm,耙细起垄,垄距65cm~70cm,按垄定植;②疏林地:选择郁闭度为0.2~0.3的林内疏林地,采用人工穴状整地,穴径30cm,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1800kg/公顷~2200kg/公顷;③林间荒地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结合整地,条状整地,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
1800kg/公顷~2200kg/公顷;
[0025]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采用以下三种形式:①春育春植:采用春育春植时,选择春季作为定植期,要求春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定植;②春育夏植:采用春育夏植时,选择夏季作为定植期,选择耕地、疏林地或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③春育秋植:采用春育秋植时,选择秋季作为定植期,当秋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在疏林地中定植;
[0026] 六、合理密植:①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在耕地定植,密植株距为10cm~35cm,密植行距为65cm~70cm,密植密度为4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②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在疏林地和林间荒地定植,密植株距为35cm,密植行距为70cm以上,密植密度为1万株/公顷~4万株/公顷;
[0027]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5%~10%;
[0028]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22%~34%,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每年春季萌开始生长后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30%;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0029]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每公顷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每公顷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
[0030] 十、适时采收:①对于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定植二年后出圃,出圃时间为春季或夏季;②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定植五年后于春季采集嫩茎叶,采集时间为5月初至5月中旬,荚果蕨叶片长度达到10cm~13cm且拳卷没有伸展时进行采收,每年采收一茬。
[0031] 本实施方式步骤三⑥中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会产生霉菌,因此此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
[0032]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霜霉病每公顷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72.2%普力克的用量为0.375kg/公顷;
[0033]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霜霉病每公顷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64%杀毒矾的用量为0.6kg/公顷;
[0034]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1.5%植病灵的用量为0.3kg/公顷;
[0035]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5%菌毒清的用量为1kg/公顷;
[0036]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病毒病每公顷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20%病毒A的用量为0.6kg/公顷;
[0037] 本实施方式步骤九中所述的防治螨类病虫每公顷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以每公顷300kg水计虫螨克的用量为0.2kg/公顷。
[0038] 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系统、完整、规范荚果蕨由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的技术方法。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探索,从孢子采集、保管、繁育、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都进行叙述说明,根据本项发明,可以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荚果蕨。
[0039]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风干处理过程为:放入箱冷冻2~3周,取出通风阴干或者置于硫酸纸袋中放置室外通风处,经2~3个月,移置室内于室温下放置1~2天,完成风干处理。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40]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为:室温、0~5℃条件下冷藏或-15~0℃条件下冷冻。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41]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①中3
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福尔马林的用量为30mL/m,所述的高锰
3
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用量为15g/m,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
3
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水的用量为15mL/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42]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①中熏蒸时大棚密闭,熏蒸后12小时内人不能在大棚中停留。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43]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①中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44]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①中密植密度为14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045]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②中密植密度为2.8万株/公顷~4万株/公顷。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0046]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八①中所述的一年生高杆农作物为玉米或高粱。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0047]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八②中所述的封冻为每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0048] 用以下试验本发明效果进行验证:
[0049] 在哈尔滨市宾县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体试验如下:
[0050] 试验一、本试验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51] 一、孢子采集:于2010年9月30日至2011年3月10日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0052]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0053] 三、育苗:①于2011年4月20日采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为30℃;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畦间距为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2011年5月10日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30%,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2011年7月10日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
4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占土壤总质量30%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30℃;
[0054] 四、整地:选择耕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和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先施腐熟猪粪有机肥,施肥量为2000kg/公顷,然后进行机械整地,深翻18cm,耙细起垄,垄距70cm,按垄定植;
[0055]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的选择春育夏植:夏季2012年5月5日作为定植期,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定植;
[0056] 六、合理密植: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在耕地定植,密植株距为10cm,密植行距为70cm,密植密度为14万株/公顷;
[0057]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10%;
[0058]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30%;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0059]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
[0060] 十、适时采收:对于用于绿化的荚果蕨,定植二年后即2015年5月~5月出圃;
[0061] 步骤一中所述的风干处理过程为:放入冰箱冷冻3周,取出通风阴干或者置于硫酸纸袋中放置室外通风处,经3个月,移置室内于室温下放置2天,完成风干处理;
[0062] 步骤二中所述的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为:1℃条件下冷藏;
[0063] 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福尔马林的用量为3 3
30mL/m,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用量为15g/m,所述
3
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水的用量为15mL/m;
[0064] 步骤三①中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
[0065] 步骤三⑥中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会产生霉菌,因此此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
[0066] 步骤八①中所述的一年生高杆农作物为玉米;
[0067] 步骤八②中所述的封冻为每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
[0068] 试验二、本试验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69] 一、孢子采集:于2006年9月30日至2007年3月10日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0070]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0071] 三、育苗:①于2007年4月10日前采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为30℃;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畦间距为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2007年5月10日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30%,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2007年7月10日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4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占土壤总质量30%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30℃;
[0072] 四、整地:选择疏林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选择郁闭度在为30%的林内疏林地,采用人工穴状整地,穴径30cm,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2000kg/公顷;
[0073]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的选择春育秋植:当秋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可选择秋季2007年8月15日~2007年9月10日作为定植期,在疏林地定植;
[0074] 六、合理密植: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在疏林地定植,密植株距为35cm,密植行距为70cm~100cm,2.8万株/公顷;
[0075]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10%;
[0076]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为30%,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每年春季萌动后灌溉一次,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0077]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
[0078] 十、适时采收: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定植五年后于2013年5月中旬采集嫩茎叶,采集时间为5月10日至5月20日,荚果蕨叶片长度达到10cm~13cm且拳卷没有伸展时进行采收,每年采收一茬;
[0079] 步骤一中所述的风干处理过程为:放入冰箱冷冻3周,取出通风阴干或者置于硫酸纸袋中放置室外通风处,经3个月,移置室内于室温下放置2天,完成风干处理;
[0080] 步骤二中所述的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为:1℃条件下冷藏;
[0081] 步骤三①中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福尔马林的用量为3 3
30mL/m,所述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用量为15g/m,所述
3
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水的用量为15mL/m;
[0082] 步骤三①中熏蒸时大棚密闭,熏蒸后12小时内人不能在大棚中停留;
[0083] 步骤三①中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
[0084] 步骤三⑥中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会产生霉菌,因此此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
[0085] 步骤八①中所述的一年生高杆农作物为玉米;
[0086] 步骤八②中所述的封冻为每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
[0087] 经检测本试验的荚果蕨每100克鲜嫩叶中含有蛋白质6.8克,脂肪0.2克,维生素E1.6毫克,44.2毫克,及硒等微量元素,且嫩叶清香可口。
[0088] 试验三、本试验的荚果蕨人工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89] 一、孢子采集:于2007年9月30日至2008年3月10日进行采集,采集时用剪刀剪下成熟荚果蕨孢子叶带柄采集,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再用手揉搓至使孢子囊开裂,孢子与孢子囊分离后过0.05mm筛,得到荚果蕨孢子;
[0090] 二、孢子保存:将步骤一得到的荚果蕨孢子放入广口瓶或外套密封塑料袋的纸袋内,在不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得到待播种孢子;
[0091] 三、育苗:①于2008年4月10日前采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组成的混合水溶液对温室大棚进行熏蒸消毒,大棚外覆盖透光率为30%的遮阳网,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为30℃;②在温室大棚内沿南北方向做畦,畦深为10cm,畦宽为120cm,畦间距为40cm,畦内覆育苗布;③将经过高温灭菌的黑土土壤过0.05mm筛后作为基质,填充至畦内,土壤高度与原地面持平;④于2008年5月10日进行播种,首先将畦内土壤浇至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待播种孢子与砂或土混合,再将孢子与砂土的混合物均匀撒在畦内土壤表面;⑤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控制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为30%,当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进行喷雾补充水分,同时当遇雨水天气时将温室大棚外雨水排出,使温室大棚内土壤含水量不高于34%;⑥实时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内湿度为75%,当温室大棚内湿度大于90%时敞开温室大棚并喷施杀菌剂;⑦播种后45天用喷雾器向荚果蕨幼苗叶面喷水,喷水量以叶面形成水膜不形成水滴为准;⑧2008年7月10日待幼苗叶片数量达到4枚后分植至54孔育苗盘中,育苗盘中土壤为掺有占土壤总质量30的腐熟猪粪,每孔植入2株幼苗,分植后浇水至育苗盘中土壤含水量为30,然后再覆盖厚度为1cm的土壤进行保湿,将育苗盘置于温室内越冬,以备定植,控制温室内温度为24~30℃;
[0092] 四、整地:选择林间荒地作为定植土地,整地过程为:林间荒地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结合整地,条状整地,除草松土后增施农家肥,施肥量为2000kg/公顷;
[0093] 五、定植:荚果蕨的定植期的选择春育秋植:当秋季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5%时,可选择秋季2008年8月10日作为定植期,在林间荒地定植;
[0094] 六、合理密植: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在林间荒地定植,密植株距为35cm,密植行距为70cm~100cm,4万株/公顷;
[0095] 七、抚育:查缺补缺,保证苗全,预留补缺用苗,预留量为定植数量的10%;
[0096] 八、管理:①合理间作、有利遮阳:定植初期,对于耕地定植的荚果蕨间种一年生高杆农作物;②旱灌涝排、控制水分: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旱灌涝排,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达到30%,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每年春季萌动后灌溉一次,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使土壤含水量达到25%;③中耕除草:人工除草,除早除小;
[0097] 九、病虫害防治:①防治霜霉病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防治病毒病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防治螨类病虫喷施虫螨克乳油1500倍液;
[0098] 十、适时采收:对于用于生产山野菜的荚果蕨,定植五年后于2014年5月中旬采集嫩茎叶,采集时间为5月10日至5月20日,荚果蕨叶片长度达到10cm~13cm且拳卷没有伸展时进行采收,每年采收一茬;
[0099] 步骤一中所述的风干处理过程为:放入冰箱冷冻3周,取出通风阴干或者置于硫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