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建筑及设备 / 农业建筑 / 畜禽舍 / 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阅读:654发布:2021-02-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生物 除臭 净化 剂,其为由安全、高效、有益的 酵母 菌、乳酸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合理配伍而成,这些菌种均符合我国《 肥料 登记资料要求》中菌种安全鉴定分级目录公布的以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美国 饲料 管理协会公布的和我国农业部公布的饲料用 微生物 菌种,符合GRAS(general regard as safety)标准。该生物除臭净化剂可应用于处理陈腐生活垃圾除臭制肥、处理畜禽 粪便 除臭制肥、海洋废弃物除臭制肥、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除臭制肥、鲜活生活垃圾除臭制肥,以及应用于动物圈舍除臭、污 水 除臭净化和在鱼虾蟹鳗等水产动物养殖水质的生物净化和活化。,下面是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其为酵母菌、乳酸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配伍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液剂型为按下述体积份配比制得的混合液: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10~40乳酸菌发酵液10~20功能芽孢杆菌发酵液10~40固氮菌发酵液10~20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0~30且5类微生物的活菌总和≥109/毫升,混合液为pH≤5.0的酸性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为使用产朊假丝酵母菌种,按同于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的专利中公开的酿酒酵母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制得的;所述的乳酸杆菌发酵液为使用乳杆菌R1或乳酸链球菌R2菌种,按同于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的专利中公开的乳酸杆菌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制得的;所述的功能芽孢杆菌发酵液为使用巨大芽孢杆菌Y1、蜡状芽孢杆菌Y2、胶质芽孢杆菌Y3和枯草芽孢杆菌Y4菌种,按同于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的专利中公开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分别制得的,然后按3~5∶3~5∶3~5∶1~3体积比混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氮菌发酵液为使用茎瘤固氮根瘤菌G1、褐球固氮菌G2、棕色固氮菌G3或印度贝氏固氮菌G4菌种,按下述方法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G1、G2、G3或G4固氮菌菌种分别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25~30℃培养24~36h,使其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K2HPO40.05~0.1g,MgSO4·7H2O 0.02~0.05g,NaCl 0.01~0.03g,CaSO4.2H2O 0.01~0.02g,CaCO30.3~0.6g,FeCl30.001~0.002g,CaCl20.01~0.02g,NaNO30.04~0.07g,甘露糖0.2~0.4g,琼脂粉1.5~2.5g,100ml,pH6.5~7.4,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从步骤1)培养的G1、G2、G3、G4固氮菌菌落中分别挑单菌落,接种到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中,于25~32℃培养12~24小时,得到摇瓶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K2HPO40.05~0.1g,MgSO4·7H2O 0.02~0.05g,NaCl 0.01~0.03g,CaSO4.2H2O 0.01~0.02g,CaCO30.3~0.6g,FeCl30.001~0.002g,CaCl20.01~0.02g,NaNO30.04~0.07g,甘露糖0.2~0.4g,100ml水,pH7.0~7.5,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固氮菌摇瓶种子液以2~5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26~32℃培养16~60h,搅拌速度150~200rpm,通气量为1~2vvm,得到固氮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糖蜜2~4g,豆粕粉0.1~0.4g,葡萄糖0.1~0.4g,K2HPO40.1~0.4g,Na2HPO40.1~0.3g,NaCl 0.1~0.3g,NaOH 0.1~0.30g,生长因子A 0.05~0.2ml,消泡剂0.05~0.1g,100ml水,pH=7.0~7.6,121℃灭菌30~45分钟,冷却到32~37℃备用;所述的生长因子A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MgSO4·7H2O 20~35g,CaCl2·2H2O 2.0~5.0g,ZnSO4·7H2O 0.5~1.5g,FeSO4·7H2O 0.1~0.8g,MnSO4·H2O0.1~0.3g,CuSO4·5H2O 0.01~0.05g,Co(NO3)20.02~0.05g,Na2B4O7·10H2O 0.01~0.04g,(NH4)6MO7O24·4H2O 0.01~0.03g,1000ml水;4)二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G1、G2、G3、G4固氮菌一级种子液,分别以5~10%的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18~60小时后,检测固氮菌数达到30亿/ml时停止发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为使用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按下述方法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斜面种子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厌环境25~33℃下培养24~36小时,使沼泽红假单胞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NaCl 0.05~0.2g,CH3COONa 0.1~0.3g,MgSO4·7H2O 0.05~0.1g,KH2PO40.05~0.1g,(NH4)2SO40.05~0.2g,CaCl20.005~0.01g,酵母粉0.05~0.2g,琼脂粉1.5~2.5g,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将步骤1)培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落中挑单菌落,接种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于28~33℃培养24~36小时,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aCl 0.05~0.2g,CH3COONa 0.1~0.3g,MgSO4·7H2O 0.05~0.1g,KH2PO40.05~0.1g,(NH4)2SO40.05~0.2g,CaCl20.005~0.01g,酵母粉0.05~0.2g,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以6~12v%的接种量,接种于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厌氧环境28~33℃培养17~60h,光照强度为2000lx,直至沼泽红假单胞菌数达到30亿,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H4Cl0.05~0.15g,NaHCO30.05~0.15g,K2HPO40.01~0.04g,CH3COONa 0.1~0.8g,MgSO4·7H2O 0.01~0.04g,NaCl 0.05~0.3g,微量元素贮液1ml,生长辅助因子贮液0.1ml,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37℃备用;所述的微量元素贮液为FeCl3·6H2O 5mg,H3BO31mg,ZnSO4·7H2O 1mg,CuSO4·5H2O 0.05g,MnCl2·4H2O 0.05g,Co(NO3)2·6H2O 0.5g,1000ml水;所述的生长辅助因子贮液为VB15~20mg,烟酸5~10mg,生长素0.5~2mg,蛋白胨0.5~2.0g,酵母浸膏2~3g,1000ml水;4)二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以5~10%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17~60小时后,检测沼泽红假单胞菌数已达到30亿/ml发酵液时停止发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粉剂型为将上述酵母菌、乳酸杆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发酵液经不同的后加工工艺制成干粉,按如下重量份比例配制的混合物:产朊酵母菌干粉10~40乳酸杆菌干粉10~20功能芽孢杆菌干粉10~40固氮菌干粉10~20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10~30且5类微生物的活菌总和≥10亿/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氮菌干粉或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分别将上述固氮菌或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发酵液经纳滤除水浓缩到原体积的40~60%,得到固氮菌或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浓缩液;2)浓缩液加入预先混合好的载体中,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6~0.9∶1,然后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45~60℃,干燥后粉碎成60~80目粉末,得到固氮菌干粉或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轻质、玉米芯粉、草炭、麦饭石粉、农副产品下脚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处理陈腐生活垃圾除臭制肥、处理畜禽粪便除臭制肥、海洋废弃物除臭制肥、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除臭制肥、鲜活生活垃圾除臭制肥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动物圈舍除臭、污水除臭净化中的应用。
11.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水产动物养殖水质中的生物净化和活化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由可处理生活垃圾、海洋生物加工废弃物和动物屠宰加工废弃物、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污水产养殖水质并起到除臭、净化和活化作用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和光合菌等)组成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废弃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活垃圾高速增加,年均递增速度约6~10%。十余年来,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气体越来越影响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产生的恶臭,减少垃圾恶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内容。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鸡粪、猪粪、粪、羊粪等动物排泄物以及动物血粉、羽毛粉、粉、内脏粉等的处理急需解决。我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大约6亿吨左右,而秸秆的利用率不足一半,少量的秸秆用于青贮和黄贮作为饲料,而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在水产养殖中,鱼虾蟹鳗等水产动物的饵料极易污染水质,使养殖水质变差,气和硫化氢(臭味)增加,溶解减少,导致水产动物死亡率增加,生长速度降低等,进而对水产经济造成危害,急需一种新型生物除臭净化剂,以适应水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有机肥制备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国内外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适当添加有益微生物,可以将人畜粪便、作物秸杆、(草炭)、泥炭、海洋生物加工废弃物和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以及污水等发酵,制成液体或固体肥料,即新型生物有机肥。
在公开号为CN 1355293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固氮菌和含有该固氮菌的生物肥料,但是其所用的菌种单一,在制肥过程中,需要另外添加除臭剂,并且用了5~10重量份的硫酸,化学腐蚀严重,破坏有机物,用作肥料非常不安全。同样,在公开号为CN132796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态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在处理有机肥之前先另外用除臭剂对有机肥进行了除臭,高温干燥或阳光晒干,然后粉碎发酵,此方法生产工艺烦琐,浪费人物力,并仅针对有机肥进行处理,目标用途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使用填埋方法处理生活垃圾、海洋生物加工废弃物和动物屠宰加工废弃物以及畜禽粪便时会产生恶臭气体和资源浪费的缺陷,同时对作物秸秆和污水充分利用,以减少此类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供一种基于固体有机废弃物组成的复杂性,可以同时兼顾垃圾除臭、陈腐垃圾制成生物有机肥、鱼虾蟹鳗等水产动物养殖水质净化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是由安全、高效、有益的酵母菌、乳酸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合理配伍而成,这些菌种均符合我国《肥料登记资料要求》中菌种安全鉴定分级目录公布的以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公布的和我国农业部公布的饲料用微生物菌种,符合GRAS(general regard as safety)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液剂型为按下述体积份配比制得的混合液: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10~40乳酸菌发酵液10~20功能芽孢杆菌发酵液10~40固氮菌发酵液10~20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0~30且5类微生物的活菌总和≥109/毫升(10亿),混合液为pH≤5.0的酸性液体。
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发酵液为使用产朊假丝酵母菌种,按同于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中公开的酿酒酵母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制得的。
所述的乳酸杆菌发酵液为使用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R1或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acidi)R2菌种,按同于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中公开的乳酸杆菌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制得的。
所述的功能芽孢杆菌发酵液为使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1、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2、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Y3和枯草芽孢杆菌Y4(Bacillus subtilis)菌种,按同于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中公开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分别制得的,然后按3~5∶3~5∶3~5∶1~3体积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固氮菌发酵液为使用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G1、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G2、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G3或印度贝氏固氮菌(Beijerinckia indica)G4菌种,按下述方法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G1、G2、G3或G4固氮菌菌种分别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25~30℃培养24~36h,使其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K2HPO40.05~0.1g,MgSO4·7H2O 0.02~0.05g,NaCl 0.01~0.03g,CaSO4.2H2O 0.01~0.02g,CaCO30.3~0.6g,FeCl30.001~0.002g,CaCl20.01~0.02g,NaNO30.04~0.07g,甘露糖0.2~0.4g,琼脂粉1.5~2.5g,100ml水,pH6.5~7.4,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从步骤1)培养的G1、G2、G3、G4固氮菌菌落中分别挑单菌落,接种到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中,于25~32℃培养12~24小时,得到摇瓶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K2HPO40.05~0.1g,MgSO4·7H2O 0.02~0.05g,NaCl 0.01~0.03g,CaSO4.2H2O 0.01~0.02g,CaCO30.3~0.6g,FeCl30.001~0.002g,CaCl20.01~0.02g,NaNO30.04~0.07g,甘露糖0.2~0.4g,100ml水,pH7.0~7.5,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固氮菌摇瓶种子液以2~5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26~32℃培养16~60h,搅拌速度150~200rpm,通气量为1~2vols/vol/min(简写为:vvm),得到固氮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糖蜜2~4g,豆粕粉0.1~0.4g,葡萄糖0.1~0.4g,K2HPO40.1~0.4g,Na2HPO40.1~0.3g,NaCl 0.1~0.3g,NaOH 0.1~0.30g,生长因子A 0.05~0.2ml,消泡剂0.05~0.1g,100ml水,pH=7.0~7.6,121℃灭菌30~45分钟,冷却到32~37℃备用;所述的生长因子A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MgSO4·7H2O 20~35g,CaCl2·2H2O 2.0~5.0g,ZnSO4·7H2O 0.5~1.5g,FeSO4·7H2O 0.1~0.8g,MnSO4·H2O0.1~0.3g,CuSO4·5H2O 0.01~0.05g,Co(NO3)20.02~0.05g,Na2B4O7·10H2O 0.01~0.04g,(NH4)6MO7O24·4H2O 0.01~0.03g,1000ml水;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G1、G2、G3、G4固氮菌一级种子液,分别以5~10%的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18~60小时后,检测固氮菌数达到30亿/ml时停止发酵。
最后对固氮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发酵液稀释到活菌含量109CFU/ml,备用。
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为使用沼泽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ustris)菌种,按下述方法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斜面种子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厌氧环境25~33℃下培养24~36小时,使沼泽红假单胞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NaCl 0.05~0.2g,CH3COONa 0.1~0.3g,MgSO4·7H2O 0.05~0.1g,KH2PO40.05~0.1g,(NH4)2SO40.05~0.2g,CaCl20.005~0.01g,酵母粉0.05~0.2g,琼脂粉1.5~2.5g,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将步骤1)培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落中挑单菌落,接种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于28~33℃培养24~36小时,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aCl 0.05~0.2g,CH3COONa 0.1~0.3g,MgSO4·7H2O 0.05~0.1g,KH2PO40.05~0.1g,(NH4)2SO40.05~0.2g,CaCl20.005~0.01g,酵母粉0.05~0.2g,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以6~12v%的接种量,接种于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厌氧环境28~33℃培养17~60h,光照强度为2000lx(勒克斯),直至沼泽红假单胞菌数达到30亿,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H4Cl0.05~0.15g,NaHCO30.05~0.15g,K2HPO40.01~0.04g,CH3COONa 0.1~0.8g,MgSO4·7H2O 0.01~0.04g,NaCl 0.05~0.3g,微量元素贮液1ml,生长辅助因子贮液0.1ml,100ml水,pH=6.5~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37℃备用;所述的微量元素贮液为FeCl3·6H2O 5mg,H3BO31mg,ZnSO4·7H2O 1mg,CuSO4·5H2O 0.05g,MnCl2·4H2O 0.05g,Co(NO3)2·6H2O 0.5g,1000ml水;所述的生长辅助因子贮液为VB15~20mg,烟酸5~10mg,生长素0.5~2mg,蛋白胨0.5~2.0g,酵母浸膏2~3g,1000ml水;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以5~10%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17~60小时后,检测沼泽红假单胞菌数已达到30亿/ml发酵液时停止发酵。
最后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活菌含量稀释到109CFU/ml,备用。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其粉剂型为将上述酵母菌、乳酸杆菌、固氮菌、功能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发酵液经不同的后加工工艺制成干粉,按如下重量份比例配制的混合物:产朊酵母菌干粉10~40乳酸杆菌干粉10~20功能芽孢杆菌干粉10~40固氮菌干粉10~20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10~30且5类微生物的活菌总和≥10亿/克。
所述的产朊酵母菌干粉、乳酸杆菌干粉和功能芽孢杆菌干粉按同于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1196.7)中公开的方法制得。
所述的固氮菌干粉或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分别将上述固氮菌或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发酵液经纳滤除水浓缩到原体积的40~60%,得到固氮菌或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浓缩液;2)浓缩液加入预先混合好的载体中,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6~0.9∶1,然后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45~60℃,干燥后粉碎成60~80目粉末,得到固氮菌干粉或沼泽红假单胞菌干粉。
所用载体为轻质、玉米芯粉、革炭、麦饭石粉、农副产品下脚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的用途如下:(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可用于处理陈腐生活垃圾除臭制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一方面可以使得垃圾去除异味,同时又将陈腐垃圾变废为宝,制成生物有机肥料。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处理陈腐垃圾时,将过筛的含有机质较高的陈腐垃圾粉(粒径<12mm)置于发酵池中,按0.05~0.5wt%的比例添加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并将其用水稀释后喷洒入陈腐垃圾粉中,使得陈腐垃圾中的含水量为35~50wt%,混合均匀,例如可采用铺一层陈腐垃圾喷洒一层生物除臭净化剂的方法,陈腐垃圾的堆高约为1~2m,控制起始温度在20℃左右,经过3~4天的发酵,若起始温度低,则可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即可使得陈腐垃圾异味消失,并且成为了优良的生物有机肥料,其有机质含量大于30%,每克含本产品有益菌数不低于1亿个。
(2)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还可用于处理畜禽粪便除臭制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处理畜禽粪便时,将秸秆粉碎成3~5cm左右,与畜禽粪便混合均匀,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重量比为3~5∶2~5;按0.05~0.5wt%的比例将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洒到该混合物上,混合物的堆高为100~150cm,加水至含水量为35~50%左右。每2~3天翻堆一次,经7~10天熟化活化,臭味消除即可制成有机肥。
此肥料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同时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有增产、抗病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可缩短致肥发酵周期,提高微生物降解的效率,从而增加秸秆粪肥的经济效益。
(3)海洋废弃物除臭制肥。将海洋鱼类加工废弃物即鱼类头、鳍、尾、内脏(肝、胰、鱿鱼墨囊、肠道)和草炭混合均匀,海洋鱼类加工废弃物和草炭的重量比为3~5∶2~5;按0.05~0.5wt%的比例添加本发明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使海洋鱼类加工废弃物和草炭混合物中的含水量为35~50%。每2~3天翻堆一次,经6~10天熟化活化,异味消失,即制成生物肥料。
此肥料含有丰富的氮源、磷源和钾源,同时有机质含量高。
(4)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除臭制肥。将废弃的破碎的畜禽皮、毛、血、废肉、内脏及其内容物等和草炭等混合均匀,废弃物和草炭的重量比为3~5∶2~5,按0.05~0.5wt%的比例添加本发明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使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和草炭混合物中的含水量为35~50%。每2~3天翻堆一次,6~10天熟化活化,异味消失,且制成了生物肥料。
此肥料含有丰富的氮源、磷源和钾源,同时有机质含量高。
(5)鲜活生活垃圾除臭制肥。按0.1~0.5wt%的比例将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添加到过筛鲜活垃圾(粒径<12mm)中,采用动态发酵工艺,连续翻动或间歇翻动。控制温度在20℃,含水量35~50%,经过3~5天的发酵和熟化活化,垃圾异味消失,并且成为了优良的生物有机肥料。
此肥料有机质含量很高,甚至达到50~70%。每克本产品含有益菌数不低于1亿个。同样,除肥料含有的各种养分外,肥料中的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解磷和解钾菌等微生物可释放土壤中易被作物吸收的速效可利用的钾和磷,持续供给作物养分,增加农作物产量。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大量繁殖,给作物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和防止土壤板结,同时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腐殖酸类物质的增加,促进作物的生长。此肥料中的酵母菌能释放多糖类物质,刺激和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能防止作物病害。
用(1)~(5)方法制得的肥料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料,除含有肥料的各种养分外,肥料中还含有生物除臭剂所用的各种微生物,其中含有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等微生物。一方面,微生物本身在土壤中的大量繁殖,给作物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活化了土壤;另一方面,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刺激和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止作物病害,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作物根系发达,苗壮叶绿,提高了作物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等抗逆性,同时微生物产生的有机酸可消除土壤盐化,防治土壤板结;再有,这些微生物(如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固定氮素进入土壤,增加土壤氮素,并通过解磷菌和解钾菌转化释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钾和磷变成速效磷和速铲钾,持续供给作物养分,增加农作物产量。长期施用此种生物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充分发挥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资源的作用,使土壤得到平衡合理的利用,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6)动物圈舍除臭,净化环境。将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稀释500倍,按每立方米25ml的量进行喷洒除臭。约6~12h后畜禽圈舍臭味减轻,甚至几乎完全消失。
该生物除臭净化剂将大多数的氨气、硫化氢等刺激性气体转化清除,使圈舍环境质量改善净化,进而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并给饲养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7)污水除臭净化。按0.1~0.5wt%的比例将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添加到生活下水道污水、垃圾场污水、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水、畜禽和水产加工场污水中,经过3~5天的发酵,异味消失,达到除臭和净化效果。
(8)鱼虾蟹鳗等水产动物养殖水净化和活化。利用本发明的生物除臭净化剂,按每亩水面5公斤的用量,用水作1∶2稀释后,均匀泼洒到水面,经过24小时后,水中氨气和硫化氢(臭味)含量大幅度减少,溶解氧增加,水质变得清亮、活化。
现有技术相比,在发酵工艺、后处理工艺、活菌含量和功效稳定性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剂的优益之处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以垃圾、海洋生物和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和秸秆为底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过程中,添加了酵母菌、乳酸菌、固氮、解磷解钾菌、亚硝酸盐转换菌和除硫化氢、降氨的光合细菌等功能微生物,满足了肥料的功能要求。有机物经酵母菌发酵后,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生物活性大幅度提高,提高植物免疫力和除臭。乳酸菌产生乳酸,通过生物拮抗,降低pH值和增加挥发性脂肪酸,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定植和繁殖,并能防治土壤盐碱化。根瘤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合成氨,进而转化为谷胺酰胺和谷氨酸等植物能吸收的优质氮素;固氮菌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进入肥料和土壤中外,还能形成维生素和生长素,不仅能刺激农作物生长发育,也能加强其他根际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作用,间接地影响着植物的矿质作用。解磷解钾芽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可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速效磷和钾,提高了土壤肥力。转化亚硝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可将垃圾中的NH4+-N(氨态氮)转化为NO3-N(硝酸氮),NO2-N(亚硝酸氮)转化为NO3-N,而少部分NO3-N则被反硝化为氮气,而绝大部分被固氮菌和光合菌利用形成菌体蛋白,成为被植物可高效利用的有机氮,从而减少NH4+-N的挥发,降低了氨气的含量。光合菌能利用H2S(硫化氢)和NH3(氨)形成菌成分,从而增强了本发明产品的除臭效果,并能促进根瘤菌和固氮菌的生长。上述优点可用表1作更清晰地加以说明:
表1、各类菌利用的底物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2)本发明的生物复合菌剂为5类有益菌,微生物种类多,充分利用微生态学原理,科学组合,比例搭配得当合理,功能齐全、明确,功效强。微生物主要由有固氮、解磷、解钾、抗病和降解植物残体等功能的细菌组成,具有对有机物和有害物分解力强、适应性广、生存率高的特点,能有效地从土壤、畜禽粪便、海洋生物和畜禽加工废弃物、作物秸秆和泥碳中释放出植物能利用的氮、磷、钾等元素,活化土壤,并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在被处理的物质中,具有提高氮素含量的特色,给作物提供充足、全面、平衡的营养。一般农作物只需播种时施一次用生物除臭净化剂处理的底肥,就可以使作物充分生长,增产增收。
(3)在生物除臭剂的制备工艺上,采用液体深层高密度发酵法(灭菌彻底、条件可控性强)代替了粗放的固体发酵法,活菌含量高,生产效率高,避免了粗放的固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菌污染,或灭菌不彻底而导致的在发酵过程中杂菌繁殖,致使有害菌和目标菌(有益菌)一起混合生长,产品不纯等问题。
(4)本发明的粉剂产品的后处理工艺中,采用钠滤除水浓缩技术,对细菌无热损伤和机械损伤,保持了细菌的活性和活力。并对载体或吸附剂先经流化干燥床在105℃,1~2分钟的干燥灭菌处理,杀灭了载体原料中的一些有害菌,使得产品的目标菌成分纯度高,功效明确、稳定,不会因杂菌的存在影响产品的功效。
(5)本发明的液剂或粉剂产品是新型除臭复合菌剂,其使用对象主要是陈腐垃圾、畜禽粪便、污水、海洋生物和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等,这些垃圾或废弃物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做成肥料,变废为宝,使废弃物资源化,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6)利用本发明产品将秸秆制肥,为秸杆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利用途径,可防止将作物秸杆燃烧,污染大气环境;将秸杆熟化、腐化、活化和有机质化,制成绿色生物有机肥料,种植作物,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7)利用本发明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均匀泼洒到鱼虾蟹鳗等水产动物养殖水中,可净化和活化水质,可大幅度降低水中的氨气和硫化氢(臭味),增加溶解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发酵液的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产朊假丝酵母斜面种子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产朊假丝酵母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27℃培养20~24小时,使产朊假丝酵母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大豆蛋白胨0.5g、葡萄糖1.0g、酵母浸粉0.3g、麦芽膏0.5g、琼脂粉2g,pH=5.8,100ml水,121℃灭菌15分钟,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从步骤1)培养的产朊假丝酵母培养平板中挑单菌落,接种到三角瓶液体培养液中,于30℃培养30小时左右,得到产朊假丝酵母摇瓶种子液;所述的培养液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大豆蛋白胨0.5g、葡萄糖1.0g、酵母浸粉0.3g、麦芽膏0.5g,100ml水,pH=5.9,121℃灭菌15分钟,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产朊假丝酵母摇瓶种子按5v%的接种量,接种于一级种子罐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于30℃培养30小时,搅拌速度180rpm,通气量为2.0vols/vol/min(vvm),得到产朊假丝酵母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一级种子培养液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120目豆粕粉1.0g、120目鱼粉0.5g、120目玉米面0.5g、葡萄糖0.5g、NaCl 0.2g、Na2HPO40.3g、增效剂0.1g,消泡剂0.05g,pH=5.9,经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37℃;所述的增效剂为由MgSO40.05~0.3g/L,CaCl22.5~4g/L,ZnSO40.6~1.5g/L,FeSO40.1~1.0g/L,MnSO40.4~0.8g/L,CuSO40.02~0.08g/L组成的水溶液;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产朊假丝酵母一级种子,以4~10%体积比接种到装有生产发酵培养液的发酵罐中,发酵培养液的配方和控制条件同于步骤3)的一级种子培养液,发酵24~60小时后,检测产朊假丝酵母菌数达到10亿/ml时停止发酵;最后按照酵母平板培养复壮所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酵母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活菌含量分别稀释到109CFU/ml备用。
实施例2、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发酵液的培养以植物乳杆菌为例1)平板培养复壮:将植物乳杆菌斜面种子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植物乳杆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35℃培养36小时,使植物乳杆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大豆蛋白胨0.7g、葡萄糖1.5g、酵母浸粉0.5g、磷酸二氢钾0.4g、牛肉膏1.0g、柠檬酸三铵2.0g、Tween-80 1.0ml、乙酸钠0.4g、琼脂粉2.0g,水100ml,pH=5.6,121℃灭菌15分钟,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将步骤1)培养的植物乳杆菌菌落中挑单菌落,接种到植物乳杆菌液体培养基中,采用常规方法在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于37℃培养36小时,得到植物乳杆菌摇瓶种子;所述的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大豆蛋白胨0.7g、葡萄糖1.5g、酵母浸粉0.5g、磷酸二氢钾0.4g、牛肉膏1.0g、柠檬酸三铵2.0g、Tween-801.0ml、乙酸钠0.4g,水100ml,pH=5.6,121℃灭菌15分钟,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植物乳杆菌摇瓶种子以8v%的接种量,接种于生产所用的一级种子罐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40h,搅拌速度200rpm,间隔1小时通气5分钟,通气量为2.0vols/vol/min(vvm),直至植物乳杆菌数达到10亿左右,得到植物乳杆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120目豆粕粉1.0g、120目鱼粉0.7g、鱼蛋白胨1.0g,乳糖1.0g,120目玉米面0.7g、葡萄糖1.5g、NaCl 0.2g、Na2HPO4 0.2g、增效剂0.2ml,消泡剂0.05g,水100g,pH=5.7,经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所述的增效剂为由CaCl23g/L,ZnSO41.0g/L,FeSO40.5g/L,CuSO40.05g/L,Co(NO3)20.04g/L,MgSO4 0.3g/L组成的水溶液;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植物乳杆菌一级种子,以5%体积比接种到装有生产发酵培养液的发酵罐中,发酵培养液的配方和控制条件同于步骤3)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发酵40小时后,检测pH值下降到5.0左右时,停止发酵;最后按照乳酸杆菌平板培养复壮所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活菌含量稀释到109CFU/ml备用。
实施例3、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acidi)的培养使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培养乳酸链球菌发酵液。
实施例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1、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2、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Y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4的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Y1、Y2、Y3、Y4芽孢杆菌菌种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分别在芽孢杆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30℃培养20小时,使芽孢杆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芽孢杆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蛋白胨1.0g、葡萄糖1.0g、牛肉膏1.0g、磷酸二氢钾0.5g、琼脂3g,pH=7.5,121℃灭菌30分钟,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从步骤1)培养的芽孢杆菌菌落中分别挑单菌落,接种到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中,于30℃培养25小时,得到芽孢杆菌摇瓶种子液;所述的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蛋白胨1.0g、葡萄糖1.0g、牛肉膏1.0g、磷酸二氢钾0.5g、3.08%硫酸锰溶液1.0ml,水100ml,pH=7.5,121℃灭菌30分钟,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芽孢杆菌摇瓶种子液以3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生产所用的一级种子罐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35℃培养20h,搅拌速度150rpm,通气量为2vols/vol/min(简写为:vvm),分别得到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120目豆粕粉1.0g、120目鱼粉1.0g、120目玉米面0.5g、葡萄糖3.0g、NaCl 0.2g、NaOH 0.05g、Na2HPO40.3g、增效剂0.1ml,消泡剂0.05g,水100ml,pH=7.5,经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所述的增效剂为由MgSO40.3g/L,CaCl22.0g/L,ZnSO41.0g/L,FeSO40.5g/L,CuSO40.03g/L,Co(NO3)20.04g/L,MnSO41.0g/L组成的水溶液;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芽孢杆菌一级种子,分别以5%的体积比接种到装有生产发酵培养液的发酵罐中,发酵培养液的配方和控制条件同于步骤3)的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发酵20小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有大量芽孢形成时停止发酵;最后按照芽孢杆菌平板培养复壮所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活菌含量稀释到109CFU/ml,备用。
实施例5、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G1的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G1固氮菌菌种分别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28℃培养30h,使其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固氮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K2HPO40.1g,MgSO4·7H2O0.03g,NaCl 0.02g,CaSO4.2H2O 0.01g,CaCO30.4g,,FeCl30.001g,CaCl20.01g,NaNO30.05g,甘露糖0.3g,琼脂粉2.0g,100ml水,pH7.0,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从步骤1)培养的G1固氮菌菌落中分别挑单菌落,接种到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中,于30℃培养20小时,得到摇瓶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K2HPO40.1g,MgSO4·7H2O0.03g,NaCl 0.02g,CaSO4.2H2O 0.01g,CaCO30.5g,,FeCl30.001g,CaCl20.01g,NaNO30.05g,甘露糖0.3g,100ml水,pH7.2,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固氮菌菌摇瓶种子液以5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30℃培养50h,搅拌速度200rpm,通气量为2vols/vol/min(简写为:vvm),得到固氮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糖蜜3g,豆粕粉0.3g,葡萄糖0.3g,K2HPO40.3g,Na2HPO40.2g,NaCl 0.2g,NaOH 0.2g,生长因子A1.0ml,消泡剂0.1g,100ml水,pH=7.3,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2℃备用;所述的生长因子A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MgSO4·7H2O 30g,CaCl2·2H2O3.0g,ZnSO4·7H2O 1.0g,FeSO4·7H2O 0.5g,MnSO4·H2O 0.2g, CuSO4·5H2O 0.03g,Co(NO3)20.03g,Na2B4O7·10H2O 0.03g,(NH4)6MO7O24·4H2O 0.02g,1000ml水;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G1固氮菌一级种子液,分别以5%的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固氮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50小时后,检测固氮菌数达到30亿/ml时停止发酵。
最后对固氮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发酵液稀释到活菌含量109CFU/ml,备用。
实施例6、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G2的培养使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培养褐球固氮菌发酵液。
实施例7、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G3的培养使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培养棕色固氮菌发酵液。
实施例8、印度贝氏固氮菌(Beijerinckia indica)G4的培养使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培养印度贝氏固氮菌发酵液。
实施例9、沼泽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ustris)发酵液的培养1)平板培养复壮: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斜面种子采用划线接种的方法在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厌氧环境30℃下培养30小时,使沼泽红假单胞菌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平板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物:NaCl 0.1g,CH3COONa 0.2g,MgSO4·7H2O 0.05g,KH2PO40.05g,(NH4)2SO40.1g,CaCl20.01g,酵母粉0.1g,琼脂粉2.0g,100ml水,pH=6.8,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制作摇瓶种子:将步骤1)培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落中挑单菌落,接种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于30℃培养30小时,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所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aCl 0.1g,CH3COONa 0.2g,MgSO4·7H2O 0.1g,KH2PO40.05g,(NH4)2SO40.1g,CaCl20.01g,酵母粉0.1g,100ml水,pH=6.8,121℃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3)生产一级种子液:将步骤2)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摇瓶种子以10v%的接种量,接种于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中,于厌氧环境30℃培养50h,光照强度为1000lx,直至沼泽红假单胞菌数达到30亿,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级种子液;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为按下述比例配制的混合液:NH4Cl0.10g,NaHCO30.10g,K2HPO40.03g,CH3COONa 0.5g,MgSO4·7H2O 0.03g,NaCl 0.2g,微量元素贮液1ml,生长辅助因子贮液0.1ml,100ml水,pH=6.8,121℃灭菌30分钟,冷却到35℃备用;所述的微量元素贮液为FeCl3·6H2O 5mg,H3BO31mg,ZnSO4·7H2O 1mg,CuSO4·5H2O 0.05g,MnCl2·4H2O 0.05g,Co(NO3)2·6H2O 0.5g,1000ml水;所述的生长辅助因子贮液为VB110mg,烟酸10mg,生长素1mg,蛋白胨1.0g,酵母浸膏2g,1000ml水;4)二级发酵(生产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以7%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同于步骤3)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同于步骤3),发酵60小时后,检测沼泽红假单胞菌数已达到30亿/ml发酵液时停止发酵。
最后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的活菌含量进行常规平板计数检测,根据计数结果,利用灭菌自来水将活菌含量稀释到109CFU/ml,备用。
实施例10~20、液剂型生物净化除臭剂的制备将实施例1~9制备的各种菌的发酵液按表2所列的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配制成液剂型生物净化除臭剂。
表2、液剂型生物净化除臭剂
实施例21、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干粉的制备1)分别将实施例1制备的产朊假丝酵母菌的发酵液经纳滤除水浓缩到原体积的50%,得到菌的浓缩液;2)浓缩液加入预先混合好的载体中,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7∶1,然后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50℃,得到各菌干粉。所用载体为轻质碳酸钙、玉米芯粉、草炭。
实施例22、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玉米芯粉,将实施例2制备的乳杆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3、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acidi)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草炭,将实施例3制备的乳酸链球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4、功能芽孢杆菌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麦饭石粉,将实施例4制备的功能芽孢杆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5、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G1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草炭,将实施例5制备的茎瘤固氮根瘤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6、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G2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麦饭石粉,将实施例6制备的圆褐固氮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7、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G3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农副产品下脚料,将实施例7制备的棕色固氮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8、印度贝氏固氮菌(Beijerinckia indica)G4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草炭,将实施例8制备的印度贝氏固氮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29、沼泽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ustris)干粉的制备使用与实施例21相似的方法,只是所用载体为农副产品下脚料,将实施例9制备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制备成干粉。
实施例30~39、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的制备将实施例21~29制备的各种菌的干粉按表3所列的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配制成液剂型生物净化除臭剂。
表3、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
实施例40、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处理陈腐垃圾除臭制肥中的应用使用实施例13或实施例33所制备生物除臭净化剂处理陈腐垃圾时,将过筛陈腐垃圾(粒径<12mm)置于发酵池中,按0.3wt%的比例添加,并将其用水稀释后加入陈腐垃圾,使得陈腐垃圾中的含水量为45wt%,混合均匀,例如可采用铺一层陈腐垃圾喷洒一层生物除臭净化剂的方法,陈腐垃圾的堆高约为1.5m,控制初始温度在20℃左右,经过3~4天的发酵,即可使得陈腐垃圾异味消失,并且成为了优良的生物有机肥料,其有机质含量大于30%,每克含本产品有益菌数不低于1亿个。
实施例4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处理畜禽粪便除臭制肥中的应用使用实施例15或实施例35生物除臭净化剂处理畜禽粪便时,将秸秆粉碎成3cm左右,与畜禽粪便混合均匀,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重量比为1∶1;按0.3wt%的比例将本发明提供的液剂型或粉剂型生物除臭净化剂洒到该混合物上,混合物的堆高为150cm,加水至其含水量为45%左右。每2~3天翻堆一次,7~10天,臭味去除和熟化,即可制成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42、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海洋生物和畜禽屠宰加工废弃物除臭制肥中的应用将海洋鱼类加工废弃物即鱼头、鳍、尾、内脏(肝、胰、鱿鱼墨囊、肠道)或畜禽皮、毛、血、废肉、内脏及其内容物等和草炭混合均匀,废弃物和草炭的重量比为3∶1;按0.3wt%的比例添加实施例14或实施例34的生物除臭剂,使海洋鱼类加工废弃物和草炭混合物中的含水量为45%。每2~3天翻堆一次,6~10天发酵熟化,异味消失,制成了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43、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动物圈舍除臭,净化环境中的应用将实施例17或实施例37生物除臭净化剂稀释500倍,按每立方米25ml的量进行喷洒除臭。约8h后畜禽圈舍臭味减轻,甚至几乎完全消失。该生物除臭净化剂将大多数的氨气、硫化氢等刺激性气体转化清除,达到除臭降氨的效果,使圈舍环境质量净化改善,进而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并给饲养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44、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鲜活生活垃圾除臭制肥中的应用按0.4wt%的比例将实施例12或实施例32生物除臭净化剂添加到过筛的鲜活垃圾(粒径<12mm)中,采用动态发酵工艺,连续翻动或间歇翻动。控制温度在20℃,含水量40%,经过4天的发酵,垃圾异味消失,并且成为了优良的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45、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污水除臭净化中的应用将实施例19或实施例39生物除臭净化剂按0.3wt%的比例添加到生活下水道污水、垃圾场污水、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水、畜禽和水产加工场污水中,经过4天的发酵,异味可消失。
实施例46、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鱼池养殖水质除臭净化中的应用在养殖鱼池中,将实施例19或实施例39生物除臭净化剂按每亩水面5公斤的用量,用水作1∶2稀释后,均匀泼洒到水面,经过24小时后,水中氨气和硫化氢(臭味)含量减少约50%,溶解氧增加,水质变得清亮、活化。
实施例47、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虾蟹养殖水质除臭净化中的应用在养殖虾蟹池中,将实施例19或实施例39生物除臭净化剂按每亩水面5公斤的用量,用水作1∶2稀释后,均匀泼洒到水面,经过24小时后,水中氨气和硫化氢(臭味)含量减少约50%,溶解氧增加,水质变得清亮、活化。
实施例48、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在鳗鱼养殖水质除臭净化中的应用在养殖鳗鱼水池中,将实施例19或实施例39生物除臭净化剂按每亩水面6公斤的用量,用水作1∶2稀释后,均匀泼洒到水面,经过24小时后,水中氨气和硫化氢(臭味)含量减少约50%,溶解氧增加,水质变得清亮、活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