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无土农业 / 无土栽培 / 鱼菜共生 / 一种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

一种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

阅读:862发布:2020-10-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水 生 植物 与水生 生物 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一水生植物区;一第一水生生物区,第一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一管路连接至水生植物区,一第一动 力 泵 设于第一管路上并邻近第一水生生物区的底部;一第二水生生物区,第二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二管路连接至第一水生生物区,一第二动力泵设于第二管路上并邻近第一水生生物区,一 抽取 单元设于第二管路上,用以抽取第二水生生物区的水生生物至第一水生生物区。本实用新型由水生生物的 排泄物 供水生植物养分,而再由一抽取单元将体积较小的水生生物供肉食性水生生物,而含有水生生物排泄物的水生植物区的污水可再由一过滤网进行过滤,因此不仅可达到 鱼菜共生 的目的。,下面是一种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生植物区;一第一水生生物区,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一第一动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的底部;一第二水生生物区,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第二动力泵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抽取单元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以抽取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的水生生物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过滤单元,具有一入口端以及一出口端,一第一过滤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水生植物区,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入口端,一第二过滤管路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端,另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上设有一第三动力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单元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内的吸取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内的释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取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具有一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粉碎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筛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水生植物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喂食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态循环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一般大众喜欢在室内养殖鱼虾或者种植水生植物,但若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及养殖鱼虾会耗费双倍的时间照料。
[0003] 然而,目前鱼菜共生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一养殖箱内设有两固定座用以安装一集尘管及一基管,基管侧缘各设有滤水管及流管,顶缘接设一外管,外管由若干节管所组成,其内设有连接一出液管,该出液管顶缘套设一分液盘及一转盘,其上插设有栽培管供养栽培植物;利用动泵吸取养殖箱内的营养液,由出液管口经转盘及分液盘使液体由外管内缘均匀流入各栽培管内,达到水培植物及养殖鱼类共生及观赏的目的。
[0004] 目前现有技术的缺点有:由动力泵吸取养殖箱内的营养液,分别由出液管口经转盘及分液盘使液体由外管内缘均匀流入各栽培管内,但其养殖箱为一个,除了供可共生的养殖鱼类之外,无法进一步供不可共生的养殖鱼类生存,因此在养殖上有不便之处。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箱为一个,除了供可共生的养殖鱼类之外,无法进一步供不可共生的养殖鱼类生存,因此在养殖上有不便之处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一水生植物区;一第一水生生物区,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一第一动力泵设于所述第一管路 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的底部;一第二水生生物区,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通过一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第二动力泵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抽取单元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以抽取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的水生生物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一过滤单元,具有一入口端以及一出口端,一第一过滤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水生植物区,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入口端,一第二过滤管路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端,另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上设有一第三动力泵。
[0007] 所述抽取单元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内的吸取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内的释放端。
[0008] 在所述吸取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具有一过滤孔。
[0009] 一第一粉碎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
[0010] 一筛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水生植物区。
[0011] 一喂食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上。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本实用新型可为多层式架构;本实用新型由水生生物的排泄物供水生植物养分,而再由一抽取单元将体积较小的水生生物供肉食性水生生物,而含有水生生物排泄物的水生植物区的污水可再由一过滤网进行过滤,因此不仅可达到鱼菜共生的目的,且不管是种植水生植物或者养殖各种水生生物,完全不耗费多余时间来进行照料。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一水生植物区1;一第一水生生物区2,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通过一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1,一第一动力泵211设于所述第一管路21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的底部;一第二水生生物区3,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3通过一第二管路32连接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一第二动力泵321设于所述第二管路32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一抽取单元31设于所述第二管路32上,用以抽取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3的水生生物至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一过滤单元4,具有一入口端41以及一出口端42,一第一过滤管路411一端连通所述水生植物区1,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4的入口端41,一第二过滤管路421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单元4的出口端42,另一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3,在所述第二过滤管路421上设有一第三动力泵4211。
[0018] 所述抽取单元31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3内的吸取端3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内的释放端312。
[0019] 在所述吸取端311与所述第二管路32之间设有一过滤网33,所述过滤网33具有一过滤孔331。当抽取单元31进行吸取时,体积较小的水生生物C会穿过过滤网33,而体积较大的水生生物则不会穿过过滤网33。
[0020] 一粉碎单元212设于所述第一管路21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水生植物区1。
[0021] 一筛选单元213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邻近所述水生植物区1。
[0022] 一喂食单元34设于所述第二水生生物区3上。
[0023] 水生植物区1种植有水培植物A。
[0024] 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由一第一管路21连至所述水生植物区1,并且有一第一动力泵211设在所述第一管路21上并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的底部,在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养殖有肉食性鱼类B,第一水生生物区2肉食性鱼类B的培育区,在所述第一管路21上设有一粉碎单元212,而粉碎单元212邻近所述第一水生生物区2的底部,再由所述第一管路21连至所述水生植物 区1,一筛选单元213设在所述第一管路21上,并邻近所述水生植物区1,由第一粉碎单元212将饲养于第一水生生物区2的肉食性鱼类B的排泄物进行粉碎,并呈粉尘状或者较小的颗粒状后,再由第一管路21输送至筛选单元213进行过滤,再将其过滤后的排泄物输送至水生植物区1,作为水培植物A的养分来源。肉食性鱼类B以水生生物C作为食料。
[0025]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