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 / 珍珠养殖 / 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

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

阅读:955发布:2020-05-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包括通过隔墙相隔离的一个鱼蚌共养池与一个 水 处理 池,在水处理池内设有水处理设备与排污井,在鱼蚌共养池与水处理池之间设有水面污物收集管与水底污物收集管,在排污井内设有用于将水处理设备 净化 后的水输送回鱼蚌共养池内的水 泵 ;还包括在鱼蚌共养池内由远离隔墙至靠近隔墙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垂直于鱼蚌共养池水面的吊绳,吊绳上端连接有浮杆,在每组吊绳由上至下不同高度 位置 固定多个吊养篮;在鱼蚌共养池的边缘处设有水面进水口与水底进水口。本实用新型的鱼蚌共养技术通过鱼的游动来触动珍珠蚌的,增加珍珠蚌的活动时间,不会破坏 土壤 环境且该技术的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污物和 循环水 资源。,下面是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隔墙(201)相隔离的一个鱼蚌共养池(1)与一个处理池(2),在水处理池(2)内设有水处理设备(3)与排污井(202),在鱼蚌共养池(1)与水处理池(2)之间设有水面污物收集管(101)与水底污物收集管(103),在排污井(202)内设有用于将水处理设备(3)净化后的水输送回鱼蚌共养池(1)内的水(203);
还包括在鱼蚌共养池(1)内由远离隔墙(201)至靠近隔墙(201)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垂直于鱼蚌共养池(1)水面的吊绳(107),吊绳(107)上端连接有浮杆,在每组吊绳(107)由上至下不同高度位置固定多个用于养殖珍珠蚌的吊养篮(4),相邻两组吊绳(107)上的吊养篮(4)上下错位设置;在鱼蚌共养池(1)的边缘处设有水面进水口(108)与水底进水口(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养篮(4)的形状为圆柱形,吊养篮(4)具有相隔开的且形状均为圆柱形的内、外管(4a、4b),内管(4a)直径小于外管(4b)直径;内管(4a)与外管(4b)之间通过设置于底面的底板(401)固定连接,内管(4a)与外管(4b)的上端设有盖体(402),在内外管(4b)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珍珠蚌的腔体(403);在外管(4b)外周上设有多个开口,在开口处固定有柔性网(404);所述内管(4a)上部设有用于将吊养篮(4)固定在吊绳(107)上的卡接件,吊绳(107)上设有卡槽,卡接件卡在卡槽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402)为金属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件为连接有吊带的夹子,吊带的另一端与内管(4a)上端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4b)的直径为20-30cm,内管(4a)的直径为8-12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网为尼龙材料制成,柔性网(404)通过柔性条及固定螺丝固定在外管(4b)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处理池(2)上设有漂浮架(204),漂浮架(204)由多个漂浮管(2041)横竖交叉组成,从而形成多个矩形的隔断,在隔断内设有滤污网袋(2042),滤污网袋(2042)呈张开状态,且滤污网袋(2042)的周缘与隔断四周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水面污物收集管(101)的第一收集管口(102)、第一排污管口(105)分别处在鱼蚌共养池(1)与排污井(202)内,第一收集管口(102)靠近鱼蚌共养池(1)的水面,水底污物收集管(103)为倾斜设置且水底污物收集管(103)的第二收集管口(104)、第二排污管口(106)分别处于鱼蚌共养池(1)与排污井(202)的底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3)包括依次连接起来的第一滤室(301)、第二滤室(302)、第三滤室(303),在第一滤室(301)内设有网孔直径在0.1mm至5mm的过滤网,在第二滤室(302)内设有活性炭,在第三滤室(303)内设有紫外线杀菌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珍珠的质量并不理想。珍珠蚌壳内,有两片包住蚌的软体,称为外套膜,在受到刺激时,就会快速地分裂增殖,逐渐包围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刺激源为中心,一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最后形成珍珠。珍珠蚌在池塘内生长时,由于接受的刺激和运动都较少,导致其生长较为缓慢,生长期也较短,继而培育出来的珍珠个头较小,质量较差。
[0003] 此外,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在养殖池内施肥,在促进池内浮游生物生长的同时,促进珍珠蚌的运动;但是由于养殖者过度投肥导致池塘及池塘周边水质遭到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依靠过度施肥来提高珍珠蚌的质量,不是长久之计。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条式珍珠与鱼共养装置,该装置采用不动式条式养殖与鱼共养技术,利用游动的鱼来增加珍珠蚌的活动时间,在不带来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解决了珍珠蚌在池塘内不运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生长期,继而使得产出更大、更好的珍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包括通过隔墙相隔离的一个鱼蚌共养池与一个水处理池,在水处理池内设有水处理设备与排污井,在鱼蚌共养池与水处理池之间设有水面污物收集管与水底污物收集管,在排污井内设有用于将水处理设备净化后的水输送回鱼蚌共养池内的水;还包括在鱼蚌共养池内由远离隔墙至靠近隔墙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垂直于鱼蚌共养池水面的吊绳,吊绳上端连接有浮杆,在每组吊绳由上至下不同高度位置固定多个用于养殖珍珠蚌的吊养篮,相邻两组吊绳上的吊养篮上下错位设置;在鱼蚌共养池的边缘处设有水面进水口与水底进水口。
[0007] 具体的,将珍珠蚌放在吊绳的吊养篮中,鱼蚌共养池内的鱼在流动的水中不断地向前游,在游的过程中触碰到珍珠蚌,珍珠蚌接受到刺激后开始运动,增加了珍珠蚌的活动时间,从而使珍珠蚌的生长期增长,使得珍珠蚌产出质量更高的珍珠来。一般来说,在一周左右鱼蚌共养池内鱼蚌的排泄物会堆积起来,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池水里的气含量减少,生活在鱼蚌共养池内的鱼蚌因为缺少氧气不能生存,此时需要对鱼蚌共养池内的污物进行处理,让池水变干净,并且含有丰富的氧气供鱼蚌生活。鱼蚌共养池通过一个水面污物收集管与一个水底污物收集管与排污井相通。再进一步说,在水泵未工作状态下,鱼蚌共养池与水处理池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水底污物收集管处于自然连通状态,两个池的水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处理池内的水因为有水处理装备的存在而得到净化;当需要对鱼蚌共养池的污物进行收集时,打开排污井中的水泵,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的作用,在高空抛洒向鱼蚌共养池内,在抛洒的过程中,净化后的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并且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带回鱼蚌共养池中,鱼蚌共养池内氧气得以充分的补充;与此同时,鱼蚌共养池内的水变多而水处理池内的水变少,使得鱼蚌共养池的水平面高于水处理池的水平面,在大气压与水压的作用下,鱼蚌共养池内的水会自动补给至水处理池内,也就是说漂浮在水面上和沉积在水底的污物分别会随水流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与水底污物收集管流向水处理池的排污井内;重的污物堆积在排污井的底部,轻的污物悬浮或漂浮在排污井中,悬浮或漂浮在的污物通过与排污井相连通的水处理设备变成干净的水。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吊养篮的形状为圆柱形,吊养篮具有相隔开的且形状均为圆柱形的内、外管,内管直径小于外管直径;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设置于底面的底板固定连接,内管与外管的上端设有盖体,在内外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珍珠蚌的腔体;在外管外周上设有多个开口,在开口处固定有柔性网;所述内管上部设有用于将吊养篮固定在吊绳上的卡接件,吊绳上设有卡槽,卡接件卡在卡槽处。具体的,珍珠蚌生活在吊养篮的内、外管形成的腔体内,将珍珠蚌很好的保护在里面,鱼通过柔性网与珍珠蚌接触;腔体为珍珠蚌的生活提供一个安全且活动地方较大的生长场所,使得培育在内的珍珠蚌能够更自由、更健康的长大;盖体用于投、放珍珠蚌,也方便对珍珠蚌的位置及时地调整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体为金属网制成。金属网的设计使得能在不打开盖体的情况下,对珍珠蚌投送饲料,非常方便。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接件为连接有吊带的夹子,吊带的另一端与内管上端固定相连。
[0011] 作为优选,外管的直径为20-30cm,内管的直径为8-12cm。使得内、外管之间的腔体更大,为珍珠蚌提供充足的生长环境。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网为尼龙材料制成,柔性网通过柔性条及固定螺丝固定在外管上。柔性网使得鱼能更好的触碰到珍珠蚌,对珍珠蚌进行刺激。
[0013] 作为优选,在水处理池上设有漂浮架,漂浮架由多个漂浮管横竖交叉组成,从而形成多个矩形的隔断,在隔断内设有滤污网袋,滤污网袋呈张开状态,且滤污网袋的周缘与隔断四周固定相连。漂浮在水面上的污物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带到滤污网袋内,将大直径的污物进行过滤出来。
[0014] 作为优选,水面污物收集管的第一收集管口、第一排污管口分别处在鱼蚌共养池与排污井内,第一收集管口靠近鱼蚌共养池的水面,水底污物收集管为倾斜设置且水底污物收集管的第二收集管口、第二排污管口分别处于鱼蚌共养池与排污井的底部位置。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起来的第一滤室、第二滤室、第三滤室,在第一滤室内设有网孔直径在0.1mm至5mm的过滤网,在第二滤室内设有活性炭,在第三滤室内设有紫外线杀菌器。污物首先经过第一滤室,第一滤室内的过滤网可以将大体积的污物过滤出来,经过初步处理的污物通过在第二滤室,第二滤室内设有活性炭对污物表面的絮状物、附着物进一步处理,经过进一步处理之后污物再进入设有紫外线杀菌器的第三滤室内,最后进行充分的杀菌处理;紫外线杀菌器可采用具有密封性的紫外线杀菌灯。
[0016]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鱼蚌共养技术采用条式工厂化方法,将鱼与蚌养殖在一起,通过鱼的游动来触动珍珠蚌的,增加珍珠蚌的活动时间,且该技术比较环保,不会破坏土壤环境,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此外,该技术的水处理池内设有水处理设备,能够将鱼蚌共养池中的污物处理干净,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在输送回鱼蚌共养池内,达到水循环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污物,大大节约人和资源。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9] 图2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20] 图3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吊养篮的主视图;
[0021] 图4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吊养篮的立体图;
[0022] 图5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4] 如图1、2所示,一种条式工厂化鱼蚌共养装置,包括通过隔墙201相隔离的一个鱼蚌共养池1与一个水处理池2,在水处理池2内设有水处理设备3与排污井202,在鱼蚌共养池1与水处理池2之间设有水面污物收集管101与水底污物收集管103,在排污井202内设有用于将水处理设备3净化后的水输送回鱼蚌共养池1内的水泵203;还包括在鱼蚌共养池1内由远离隔墙201至靠近隔墙 201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垂直于鱼蚌共养池1水面的吊绳107,吊绳
107上端连接有浮杆,在每组吊绳107由上至下不同高度位置固定多个用于养殖珍珠蚌的吊养篮4,相邻两组吊绳107上的吊养篮4上下错位设置;在鱼蚌共养池1的边缘处设有水面进水口108与水底进水口109。
[0025] 具体的,将珍珠蚌放在吊绳107的吊养篮4中,鱼蚌共养池1内的鱼在流动的水中不断地向前游,在游的过程中触碰到珍珠蚌,珍珠蚌接受到刺激后开始运动,增加了珍珠蚌的活动时间,从而使珍珠蚌的生长期增长,使得珍珠蚌产出质量更高的珍珠来。一般来说,在一周左右鱼蚌共养池1内鱼蚌的排泄物会堆积起来,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池水里的氧气含量减少,生活在鱼蚌共养池1内的鱼蚌因为缺少氧气不能生存,此时需要对鱼蚌共养池1内的污物进行处理,让池水变干净,并且含有丰富的氧气供鱼蚌生活。本实施例中,鱼蚌共养池1通过一个水面污物收集管101与一个水底污物收集管103与排污井202 相通。再进一步说,在水泵203未工作状态下,鱼蚌共养池1与水处理池2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101、水底污物收集管103处于自然连通状态,两个池的水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处理池2内的水因为有水处理装备3的存在而得到净化;当需要对鱼蚌共养池1的污物进行收集时,打开排污井202中的水泵203,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203的作用,在高空抛洒向鱼蚌共养池1内,在抛洒的过程中,净化后的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并且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带回鱼蚌共养池1中,鱼蚌共养池1内氧气得以充分的补充;与此同时,鱼蚌共养池1内的水变多而水处理池2内的水变少,使得鱼蚌共养池1的水平面高于水处理池2的水平面,在大气压与水压的作用下,鱼蚌共养池1内的水会自动补给至水处理池2内,也就是说漂浮在水面上和沉积在水底的污物分别会随水流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101与水底污物收集管103流向水处理池2的排污井202 内;重的污物堆积在排污井202的底部,轻的污物悬浮或漂浮在排污井202中,悬浮或漂浮在的污物通过与排污井202相连通的水处理设备3变成干净的水。
[0026] 如图3、4所示,所述吊养篮4的形状为圆柱形,吊养篮4具有相隔开的且形状均为圆柱形的内、外管4a、4b,内管4a直径小于外管4b直径,本实施例中,外管4b的直径为25cm,内管4a的直径为10cm;内管4a与外管4b之间通过设置于底面的底板401固定连接,内管4a与外管4b的上端设有盖体402,在内、外管4a,4b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珍珠蚌的腔体403;在外管4b外周上设有多个开口,在开口处固定有柔性网404;所述内管4a上部设有用于将吊养篮4 固定在吊绳107上的卡接件,吊绳107上设有卡槽,卡接件卡在卡槽处。
[0027] 具体的,珍珠蚌生活在吊养篮4的内、外管4a,4b形成的腔体403内,将珍珠蚌很好的保护在里面,鱼通过柔性网404与珍珠蚌接触;腔体403为珍珠蚌的生活提供一个安全且活动地方较大的生长场所,使得培育在内的珍珠蚌能够更自由、更健康的长大;盖体402用于投、放珍珠蚌,也方便对珍珠蚌的位置及时地调整。
[0028] 所述的盖体402为金属网制成。金属网的设计使得能在不打开盖体402的情况下,对珍珠蚌投送饲料,非常方便。
[0029] 所述的卡接件为连接有吊带的夹子,吊带的另一端与内管4a上端固定相连。
[0030] 所述的柔性网404为尼龙材料制成,柔性网404通过柔性条及固定螺丝固定在外管4b上。柔性网404使得鱼能更好的触碰到珍珠蚌,对珍珠蚌进行刺激。
[0031] 在水处理池2上设有漂浮架204,漂浮架204由多个漂浮管2041横竖交叉组成,从而形成多个矩形的隔断,在隔断内设有滤污网袋2042,滤污网袋2042 呈张开状态,且滤污网袋2042的周缘与隔断四周固定相连。漂浮在水面上的污物通过水面污物收集管101带到滤污网袋2042内,将大直径的污物进行过滤出来。
[0032] 水面污物收集管101的第一收集管口102、第一排污管口105分别处在鱼蚌共养池1与排污井202内,第一收集管口102靠近鱼蚌共养池1的水面,水底污物收集管103为倾斜设置且水底污物收集管103的第二收集管口104、第二排污管口106分别处于鱼蚌共养池1与排污井202的底部位置。
[003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3包括依次连接起来的第一滤室301、第二滤室302、第三滤室303,在第一滤室301内设有网孔直径在3mm 的过滤网,在第二滤室302内设有活性炭,在第三滤室303内设有紫外线杀菌器。污物首先经过第一滤室301,第一滤室301内的过滤网可以将大体积的污物过滤出来,经过初步处理的污物通过在第二滤室302,第二滤室302内设有活性炭对污物表面的絮状物、附着物进一步处理,经过进一步处理之后污物再进入设有紫外线杀菌器的第三滤室303内,最后进行充分的杀菌处理。
[0034] 本实用新型的鱼蚌共养技术采用条式工厂化方法,将鱼与蚌养殖在一起,通过鱼的游动来触动珍珠蚌的,增加珍珠蚌的活动时间,且该技术比较环保,不会破坏土壤环境,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此外,该技术的水处理2池内设有水处理设备3,能够将鱼蚌共养池1中的污物处理干净,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 203在输送回鱼蚌共养池1内,达到水循环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污物,大大节约人力和资源。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