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兽医学 / 腐蹄病 / 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

一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阅读:74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的高产栽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马 蹄 的高产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育苗;整地;定植; 水 肥管理;病虫防治。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生长势强,种苗不带病毒、抗逆性好、大果率高,马蹄的产量提高了25-30%, 淀粉 含量提高了20-25%。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对促进马蹄产业和淀粉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下面是一种的高产栽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育苗
取马蹄种球,消毒后,取出,用清冲净,沥干,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育苗前进行二次选种,将腐烂的坏果剔除,育苗1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30天;
步骤2:整地
选择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施用基肥;
步骤3:定植
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定植;
步骤4:水肥管理
步骤4.1:返青肥
定植后5天,施用返青肥;
步骤4.2:分蘖、分株肥
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分株肥;
步骤4.3:结荠肥
于10月上旬,施第一次结荠肥,间隔5-7天后施第二次结荠肥,9月底采用多效唑兑水喷施;
步骤4.4:水的管理
定植到封行前,保持水层深度5-10cm,封行后,排水晾田2-5天,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于
11下旬收获前的20天排干田水,等待马蹄采挖;
步骤5:病虫防治
步骤5.1:秆枯病
未发生秆枯病的田,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预防,每10天一次;已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每5天一次,连喷3次;
步骤5.2:白粉病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防治杆枯病的同时加入嘧菌酯、已唑醇或戊唑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消毒的方法为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马蹄种球8-1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肥为腐熟农家肥,每亩施用300-400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肥为猪粪、粪或鸡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定植的株行距为60cm×6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中,所述返青肥为硫酸复合肥或尿素,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0-12kg或尿素4-6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2中,所述分蘖、分株肥为硫酸钾复合肥和氯化钾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5-30kg和氯化钾肥
18-22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中,所述结荠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kg,所述多效唑兑水的比例为每100g多效唑兑水50kg。

说明书全文

一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马蹄,又名荸荠,莎草科荸荠属浅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0003] 马蹄为无性繁殖作物,品种使用寿命为5~10年。如果长期不进行品种更新,会导致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由于马蹄品种种性退化,多种病害流行,马蹄产量严重下降,对马蹄生产造成很大冲击。有的老产区,秆枯病和枯萎病流行,严重到已经不能再种马蹄的程度。为此,对老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及引进新品种的要求迫在眉睫。
[0004]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以生产出淀粉量高、高产、球茎大的马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生长势强,种苗不带病毒、抗逆性好、大果率高,马蹄的产量提高了25-30%,淀粉含量提高了20-25%。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步骤1:育苗
[0008] 取马蹄种球,消毒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沥干,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育苗前进行二次选种,将腐烂的坏果剔除,育苗1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30天;
[0009] 步骤2:整地
[0010] 选择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施用基肥;
[0011] 步骤3:定植
[0012] 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定植;
[0013] 步骤4:水肥管理
[0014] 步骤4.1:返青肥
[0015] 定植后5天,施用返青肥;
[0016] 步骤4.2:分蘖、分株肥
[0017] 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分株肥;
[0018] 步骤4.3:结荠肥
[0019] 于10月上旬,施第一次结荠肥,间隔5-7天后施第二次结荠肥,9月底采用多效唑兑水喷施;
[0020] 步骤4.4:水的管理
[0021] 定植到封行前,保持水层深度5-10cm,封行后,排水晾田2-5天,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于11下旬收获前的20天排干田水,等待马蹄采挖;
[0022] 步骤5:病虫防治
[0023] 步骤5.1:秆枯病
[0024] 未发生秆枯病的田,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预防,每10天一次;已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每5天一次,连喷3次;
[0025] 步骤5.2:白粉病
[0026]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防治杆枯病的同时加入嘧菌酯、已唑醇或戊唑醇。
[002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8]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消毒的方法为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马蹄种球8-10h。
[0029]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基肥为腐熟农家肥,每亩施用300-400kg。
[0030] 更进一步,所述农家肥为猪粪、粪或鸡粪。
[0031]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定植的株行距为60cm×60cm。
[0032] 进一步,步骤4.1中,所述返青肥为硫酸复合肥或尿素,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0-12kg或尿素4-6kg。
[0033] 进一步,步骤4.2中,所述分蘖、分株肥为硫酸钾复合肥和氯化钾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5-30kg和氯化钾肥18-22kg。
[0034] 进一步,步骤4.3中,所述结荠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kg,所述多效唑兑水的比例为每100g多效唑兑水50kg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6] (1)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生长势强,种苗不带病毒、抗逆性好、大果率高,马蹄的产量提高了25-30%,淀粉含量提高了20-25%。
[0037] (2)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带动了马蹄种植区域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保证了淀粉加工业的原料来源,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促进马蹄产业和淀粉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0038] (3)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0] 实施例1
[0041] 本实施例的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步骤1:育苗
[0043] 取马蹄种球,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马蹄种球8h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沥干,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育苗前进行二次选种,将腐烂的坏果剔除,育苗1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30天。
[0044] 步骤2:整地
[0045] 选择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施用腐熟牛粪,每亩施用300kg。
[0046] 步骤3:定植
[0047] 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60cm×60cm。
[0048] 步骤4:水肥管理
[0049] 步骤4.1:返青肥
[0050] 定植后5天,施用返青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0kg。
[0051] 步骤4.2:分蘖、分株肥
[0052] 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分株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5kg和氯化钾肥18kg。
[0053] 步骤4.3:结荠肥
[0054] 于10月上旬,施第一次结荠肥,间隔5-7天后施第二次结荠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kg,9月底采用每100g多效唑兑水50kg喷施。
[0055] 步骤4.4:水的管理
[0056] 定植到封行前,保持水层深度5cm,封行后,排水晾田2-5天,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于11下旬收获前的20天排干田水,等待马蹄采挖。
[0057] 步骤5:病虫防治
[0058] 步骤5.1:秆枯病
[0059] 未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农药液喷雾预防,每10天一次;已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每5天一次,连喷3次;
[0060] 步骤5.2:白粉病
[0061]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防治杆枯病的同时加入嘧菌酯。
[0062] 实施例2
[0063] 本实施例的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4] 步骤1:育苗
[0065] 取马蹄种球,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马蹄种球9h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沥干,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育苗前进行二次选种,将腐烂的坏果剔除,育苗1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30天。
[0066] 步骤2:整地
[0067] 选择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施用腐熟牛粪,每亩施用350kg。
[0068] 步骤3:定植
[0069] 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60cm×60cm。
[0070] 步骤4:水肥管理
[0071] 步骤4.1:返青肥
[0072] 定植后5天,施用返青肥,每亩施尿素4-6kg。
[0073] 步骤4.2:分蘖、分株肥
[0074] 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分株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8kg和氯化钾肥20kg。
[0075] 步骤4.3:结荠肥
[0076] 于10月上旬,施第一次结荠肥,间隔5-7天后施第二次结荠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kg,9月底采用每100g多效唑兑水50kg喷施。
[0077] 步骤4.4:水的管理
[0078] 定植到封行前,保持水层深度8cm,封行后,排水晾田3天,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于11下旬收获前的20天排干田水,等待马蹄采挖。
[0079] 步骤5:病虫防治
[0080] 步骤5.1:秆枯病
[0081] 未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药液喷雾预防,每10天一次;已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每5天一次,连喷3次。
[0082] 步骤5.2:白粉病
[0083]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防治杆枯病的同时加入已唑醇。
[0084] 实施例3
[0085] 本实施例的马蹄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6] 步骤1:育苗
[0087] 取马蹄种球,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马蹄种球10h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沥干,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育苗前进行二次选种,将腐烂的坏果剔除,育苗1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30天。
[0088] 步骤2:整地
[0089] 选择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施用腐熟牛粪,每亩施用400kg。
[0090] 步骤3:定植
[0091] 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60cm×60cm。
[0092] 步骤4:水肥管理
[0093] 步骤4.1:返青肥
[0094] 定植后5天,施用返青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2kg。
[0095] 步骤4.2:分蘖、分株肥
[0096] 定植后20天,施用分蘖、分株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5-30kg和氯化钾肥18-22kg。
[0097] 步骤4.3:结荠肥
[0098] 于10月上旬,施第一次结荠肥,间隔5-7天后施第二次结荠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kg,9月底采用每100g多效唑兑水50kg喷施。
[0099] 步骤4.4:水的管理
[0100] 定植到封行前,保持水层深度10cm,封行后,排水晾田5天,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于11下旬收获前的20天排干田水,等待马蹄采挖。
[0101] 步骤5:病虫防治
[0102] 步骤5.1:秆枯病
[0103] 未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预防,每10天一次;已发生秆枯病的田块,用丙环唑类、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或甲托杀菌类农药液喷雾,每5天一次,连喷3次。
[0104] 步骤5.2:白粉病
[0105]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在防治杆枯病的同时加入戊唑醇。
[010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