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脚的种植方法

阅读:39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红脚的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红脚 艾 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肥沃、松润、排 水 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 杂草 并予以销毁;然后对 土壤 进行深耕并晒干,耙碎,施底肥;(2)泥土耙碎后,整畦,喷洒芽前 除草剂 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挖穴栽植红脚艾苗;(3)栽种后,进行除草、追肥以及 灌溉 排水,成茬后采收。本发明种植方法的土地利用率高,能够大规模种植红脚艾 幼苗 ,种植的红脚艾幼苗在 质量 上与罗浮山野生红脚艾相当,产量大且可人工把控,有效解决对红脚艾的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高。,下面是一种红脚的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红脚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及土壤处理
选择肥沃、松润、排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杂草并予以销毁;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并晒干,耙碎,施底肥;
(2)栽种
泥土耙碎后,整畦,喷洒芽前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挖穴栽植红脚艾苗;
(3)田间管理及采收
栽种后,进行除草、追肥以及灌溉排水,成茬后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耕的深度在30cm以上;所述施底肥为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家肥30-45t/hm2,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一层作底肥,或者均匀施撒700-800kg/hm2的红脚艾专用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整畦的畦宽1.0-1.2m,每畦均呈中间高、两边低且高低差不超过1.5cm的龟背形,畦间还开深20-
25cm、宽25-30cm的浅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整畦过程中,四周开挖深45-50cm、宽60cm以上的排水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红脚艾苗的栽植在喷洒芽前除草剂2-3天后进行;所述红脚艾苗的栽植行株距为25cm×20cm,即12万株/hm2,每穴 1 株,栽植深度为8-10cm,且栽植后如有露根现象,则及时用土封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草包括:栽种后有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一次,中耕均匀且松土深度不大于10cm,根部杂草通过人工拔除;以及,在每茬收割后,对地块上的杂草进行人工除草,并堆集焚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追肥是在每茬苗期的苗高20-25cm,选择在雨天沿畦行撒匀红脚艾专用有机肥60-90kg/hm2,或者选择在湿润天气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红脚艾专用有机肥60-90kg/hm2,再进行中耕松土,中耕均匀且松土深度不大于10cm。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含量 20%以上,基酸类含量超过 20%,有机质超过 
20%,腐植酸大于 5%,硫元素含量大于 10%,不含包括重金属的有害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灌溉排水包括:在干旱季节,进行叶面喷灌或全园漫灌;在多雨季节,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采收为于晴天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其中,第 1 茬收获期为 4月初-6月初,一年收割
4-5茬,春夏季时,在当天早上6:00-10:00完成收割,当天中午12: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秋冬季时,在当天早上7:00-11:00完成收割,当天下午15: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红脚的种植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艾草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全草可入药,艾叶可食用,且药食效果俱佳,药食应用广泛,而其中的红脚艾品质更为优异。
[0004] 红脚艾(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也被称之为“鲍姑艾”,盛产自罗浮山。由于罗浮山脉气候适宜,雨充沛,土壤肥沃,是种植红脚艾的理想之地,所产的红脚艾品种正源。红脚艾常用做艾灸,可使人美艳效果优于其他艾草,并能治疗疟疾,因此又具有“神艾”的美称。
[0005] 由于红脚艾具有优异效果,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野生原产量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巨大需求。因此,需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来提高红脚艾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目前并未有适合的大规模种植红脚艾的人工种植技术,采用常规种植技术产出的红脚艾植株相较于野生红脚艾植株在产量与质量上具有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的土地利用率高,能够大规模种植红脚艾幼苗,种植的红脚艾幼苗在质量上与罗浮山野生红脚艾相当,产量大且可人工把控,有效解决对红脚艾的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及土壤处理
选择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杂草并予以销毁;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并晒干,耙碎,施底肥;
(2)栽种
泥土耙碎后,整畦,喷洒芽前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挖穴栽植红脚艾苗;
(3)田间管理及采收
栽种后,进行除草、追肥以及灌溉排水,成茬后采收。
[0009]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1)中,所述深耕的深度在30cm以上。
[0010]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1)中,所述施底肥为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家肥30-45t/hm2,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一层作底肥,或者均匀施撒700-800kg/hm2的红脚艾专用有机肥
[0011] 更优选的,所述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含量 20%以上,基酸类含量超过 20%,有机质超过 20%,腐植酸大于 5%,硫元素含量大于 10%,不含包括重金属的有害物质。
[0012]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2)中,所述整畦的畦宽1.0-1.2m,便于人工除草和机械作业,每畦均呈中间高、两边低且高低差不超过1.5cm的龟背形,便于排溉,畦间还开深20-25cm、宽25-30cm的浅沟,便于防涝排水。
[0013]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2)中,整畦过程中,四周开挖深45-50cm、宽60cm以上的排水沟,便于旱时灌溉、涝时排水。
[0014]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2)中,所述红脚艾苗的栽植在喷洒芽前除草剂2-3天后进行。
[0015]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2)中,所述红脚艾苗的栽植行株2
距为25cm×20cm,即12万株/hm ,每穴 1 株,栽植深度为8-10cm,且栽植后如有露根现象,则及时用土封掩。
[0016]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2)中,所述红脚艾苗的栽植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至来年的1月份。
[0017]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3)中,所述除草包括:栽种后有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一次,中耕均匀且松土深度不大于10cm,根部杂草通过人工拔除;以及,在每茬收割后,对地块上的杂草进行人工除草,并堆集焚烧。
[0018]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3)中,所述追肥是在每茬苗期的苗高20-25cm时,选择在雨天沿畦行撒匀红脚艾专用有机肥60-90kg/hm2,或者选择在湿润天气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红脚艾专用有机肥60-90kg/hm2,再进行中耕松土,中耕均匀且松土深度不大于10cm。
[0019] 更优选的,所述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 20%以上,氨基酸类含量超过 20%,有机质超过 20%,腐植酸大于 5%,硫元素含量大于 10%,不含包括重金属的有害物质。
[0020]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3)中,所述灌溉排水包括:在干旱季节,进行叶面喷灌或全园漫灌;在多雨季节,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
[0021] 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红脚艾的种植方法,步骤(3)中,所述采收为于晴天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其中,第 1 茬收获期为 4月初-6月初,一年收割4-5茬,春夏季时,在当天早上6:00-10:00完成收割,当天中午12: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秋冬季时,在当天早上7:00-11:00完成收割,当天下午15: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使红脚艾在脱离野生原产地后仍能得到良好的繁育,从而减小了红脚艾对野生生长环境的土地的依赖性,实现了人工大规模培植红脚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有利于提高红脚艾的产量。
[0023] (2)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种植的红脚艾幼苗在质量上与罗浮山野生红脚艾相当,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从而实现了人工大规模种植高品质的红脚艾,产量大且可通过人工把控,并可实现持续采收,解决对红脚艾的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解释说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均按照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手段。
[0025] 实施例1人工种植红脚艾,具体步骤如下:
(1)整地
选择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杂草并予以销毁;
对土地进行深耕,耕深 30 cm 以上,晒干,耙碎。
[0026] (2)施肥2
在深耕后、耙土前,均匀撒施 750kg/hm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用作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 22%,氨基酸类含量26%,有机质含量23%,腐植酸含量
5.5%,硫元素含量15%,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0027] (3)整畦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其中,畦宽1.2m,每畦均呈中间高、两边低且高低差不超过
1.5cm的龟背形;而且,畦间开一浅沟,沟深 20cm、宽30cm。
[0028] 此外,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沟深50cm、宽62cm。
[0029] 整畦后,喷洒芽前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2天后栽苗。
[0030] (4)栽种于前一年的12月份栽植红脚艾苗,种植行株距为 25cm×20cm(即12万株/hm2),每穴 1 株,种植深度在8-10 cm;栽种结束后,检查到有露根现象的,及时用土封掩。
[0031] (5)中耕与除草栽种后,中耕除草1次,中耕均匀且深度不得大于 10cm,红脚艾根部杂草通过人工拔除。每茬苗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的地块进行人工除草,且对于带有草籽的杂草进行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0032] (6)追肥在每茬苗期的苗高22cm时,选在雨天沿行撒匀红脚艾专用肥 80 kg/hm2。用作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 22%,氨基酸类含量26%,有机质含量
23%,腐植酸含量5.5%,硫元素含量15%,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0033] (7)灌溉与排水在干旱季节,进行叶面喷灌或全园漫灌。在多雨季节,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
[0034] (8)采收艾苗成茬后,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
[0035] 其中,第 1 茬收获期为 4月初,一年收割5茬;春夏季时,在当天早上6:00-10:00完成收割,当天中午12: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秋冬季时,在当天早上7:00-11:00完成收割,当天下午15: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
[0036] 实施例2人工种植红脚艾,具体步骤如下:
(1)整地
选择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杂草并予以销毁;
对土地进行深耕,耕深 30 cm 以上,晒干,耙碎。
[0037] (2)施肥2
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家肥 40t/hm ,作为底肥。
[0038] (3)整畦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其中,畦宽1.0m,每畦均呈中间高、两边低且高低差不超过
1.5cm的龟背形;而且,畦间开一浅沟,沟深 25cm、宽30cm。
[0039] 此外,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沟深48cm、宽65cm。
[0040] 整畦后,喷洒芽前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3天后栽苗。
[0041] (4)栽种于年初1月份栽植红脚艾苗,种植行株距为 25cm×20cm(即12万株/hm2),每穴 1 株,种植深度为 8-10 cm;栽种结束后,检查到有露根现象的,及时用土封掩。
[0042] (5)中耕与除草栽种后,中耕除草1 次,中耕均匀且深度不得大于 10cm,红脚艾根部杂草通过人工拔除。
[0043] 每茬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的地块进行人工除草,对于带有草籽的杂草进行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0044] (6)追肥在每茬苗期的苗高25cm时,在湿润天气,追肥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沿行撒匀红脚艾专用提苗肥 60 kg/hm2,再松土,松土深度 10cm。
[0045] (7)灌溉与排水在干旱季节,进行叶面喷灌或全园漫灌。在多雨季节,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
[0046] (8)采收艾苗成茬后,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
[0047] 其中,第 1 茬收获期为 6月初,一年收割4茬;春夏季时,在当天早上6:00-10:00完成收割,当天中午12: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秋冬季时,在当天早上7:00-11:00完成收割,当天下午15: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
[0048] 实施例3人工种植红脚艾,具体步骤如下:
(1)整地
选择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用地,排干水,清除地里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清除杂草并予以销毁;
对土地进行深耕,耕深 30 cm 以上,晒干,耙碎。
[0049] (2)施肥在深耕后、耙土前,用腐熟的稀人畜粪均匀撒一层作底肥。
[0050] (3)整畦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其中,畦宽1.1m,每畦均呈中间高、两边低且高低差不超过
1.5cm的龟背形;而且,畦间开一浅沟,沟深25cm、宽25cm。
[0051] 此外,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沟深45cm、宽60cm。
[0052] 整畦后,喷洒芽前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2天后栽苗。
[0053] (4)栽种于前一年12月份栽植红脚艾苗,种植行株距为 25cm×20cm(即12万株/hm2),每穴 1 株,种植深度为 8-10 cm;栽种结束后,检查到有露根现象的,及时用土封掩。
[0054] (5)中耕与除草栽种后,中耕除草1 次,中耕均匀且深度不得大于 10cm,红脚艾根部杂草通过人工拔除。
[0055] 每茬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的地块进行人工除草,对于带有草籽的杂草进行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0056] (6)追肥在每茬苗期的苗高20cm时,选在雨天沿行撒匀红脚艾专用肥 80 kg/hm2。用作红脚艾专用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 22%,氨基酸类含量26%,有机质含量
23%,腐植酸含量5.5%,硫元素含量15%,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0057] (7)灌溉与排水在干旱季节,进行叶面喷灌或全园漫灌。在多雨季节,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
[0058] (8)采收艾苗成茬后,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
[0059] 其中,第 1 茬收获期为 4月初,一年收割5茬;春夏季时,在当天早上6:00-10:00完成收割,当天中午12: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秋冬季时,在当天早上7:00-11:00完成收割,当天下午15:00前在大田完成预晾晒处理脱水后及时送至大棚晾晒。
[0060] 对比分析(1)在收获第1茬苗时,将实施例1-3种植的红脚艾,与罗浮山红脚艾野生环境中生长同样时长的红脚艾进行对比,实施例1-3种植的红脚艾的平均高度比野生红脚艾的平均高度高1.0cm,植株茎平均比野生红脚艾大0.1cm。
[0061] 而且,收获第1茬苗后,实施例1-3种植的红脚艾的第2茬苗期来的比野生红脚艾的第2茬苗期提前了15天,第3茬苗期提前了28天。
[0062] (2)收获第1茬苗时,采摘等量的实施例1-3和野生的红脚艾,研磨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成分分析,显示主要成分无差别;且通过嗅闻研磨浆液,艾草味无差异。
[006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