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有害生物 / 杂草 / 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阅读:939发布:2023-1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藤茶育苗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农业林业技术领域的高效 苗圃 育苗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藤茶苗木的高效层积生根培育方法。所述的藤茶育苗方法包括了两个关键技术环节:利用一级苗圃层积处理扦插枝条促进生根;利用二级苗圃生长壮苗。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育苗,避免粗放的扦 插管 理;采用层积法育苗,利用冬季低温减少感染霉烂,大大促进插穗形成愈伤组织,提高生根效率;两段式育苗和层积技术结合,提高扦插成活率,提高壮苗率。,下面是一种藤茶育苗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一级苗圃层积处理藤茶扦插枝条促进生根和利用二级苗圃生长壮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11月份整理一级苗圃,要求选择海拔400-600m,向阳通,排灌方便,土壤为微酸性沙壤土或者干净的河沙
一级苗圃整理成厢宽1.2m、厢沟宽40cm,沟深30-40cm,无杂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级苗圃层积处理藤茶扦插枝条的方法为:在11月-12月份,选用1~2年生健壮藤茶枝条,枝上端口和枝下端口均为平口,插穗下端用吲哚丁酸处理,然后埋放在一级苗圃里,进行层积处理到次年3-4月,层积条件为:保持苗床微湿润,通风透气,保持苗床温度不低于10℃,环境极端温度不低于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茶枝条选用茎粗为
0.4cm~0.6cm,剪插穗长16cm~20cm,每枝留3~4节,枝上端口和枝下端口均为平口,下端口距节3-4cm,上端口距节5-6cm;插穗下端浸泡在0.2%的吲哚丁酸溶液中1-2分钟,然后形态学下端向下竖直埋放在一级苗圃里,深16cm~20cm,每隔5cm摆1根插穗,盖土,每厢搭一塑膜棚,棚高1.5-2米,枝条埋放在一级苗圃后到次年3-4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苗圃要求选择海拔400-6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干净的河沙;次年1月至扦插前15天的晴天翻地晒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深耕细锄,去草去杂;开好宽50cm、深40cm的围沟,每隔10m开1条宽50cm、深40cm的直沟,排水彻底;次年3月上旬晴天整好苗床,厢宽2m、厢沟宽50cm,沟深30-40cm,苗床土深耕细锄,去草去杂,覆盖地膜,并用高2m水泥桩或木桩或竹桩搭棚,每两厢一棚,上盖遮阳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苗圃栽培一级苗圃里生根后的插穗或者剪口长出愈伤组织的插穗。

说明书全文

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林业技术领域的高效苗圃育苗技术,涉及藤茶高效育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藤茶的原植物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富含二氢杨梅素、多酚、多糖等功能成分,具有消炎、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热解毒、祛湿、强筋骨、消肿、利尿、止血治疗慢性肝炎、肾炎等功效。近些年来藤茶被大规模开发成药用茶和功能食品,导致野生资源因过度开发而迅速枯竭,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藤茶资源,使藤茶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2002年开始我们对我国野生藤茶资源进行深入调查、野转家种植、良种选育、栽培繁殖试验和大面积种植技术研究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藤茶人工种植已经在湖北来凤县形成规模,但是藤茶种苗繁育仍旧是该产业发展的瓶颈。藤茶繁殖育苗主要有种子繁殖育苗、扦插繁殖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因为藤茶种子发芽率低和结果量小,种子繁殖成本高效率低;组织培养繁育成本更高,效率也很低下。目前枝条扦插繁殖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生根困难,成活率仅仅20%左右。这个苗木繁育瓶颈大大限制了藤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藤茶育苗方法。本发明采用层积法提高藤茶枝条生根效率,从而提高扦插成活率,使藤茶扦插成活率从目前的20-30%提高到80-90%。本发明的藤茶育苗方法一种藤茶枝条两段式育苗方法,包含了藤茶枝条层积法育苗方法。
[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藤茶育苗方法,包括利用一级苗圃层积处理藤茶扦插枝条促进生根和利用二级苗圃生长壮苗。本发明采用了两级苗圃。
[0005] 在10-11月份整理一级苗圃,要求选择海拔400-6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土壤为微酸性沙壤土或者干净的河沙;一级苗圃整理成厢宽1.2m、厢沟宽40cm,沟深30-40cm,无杂草
[0006] 利用一级苗圃层积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为:在11月-12月份,选用1~2年生健壮藤茶枝条,枝上端口和枝下端口均为平口,插穗下端用吲哚丁酸处理,然后埋放在一级苗圃里,进行层积处理到次年3-4月,层积条件为:保持苗床微湿润,通风透气,保持苗床温度不低于10℃,环境极端温度不低于0℃。
[0007] 层积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具体为:藤茶枝条层积法,选用茎粗0.4cm~0.6cm1~2年生健壮藤茶枝条,剪插穗长16cm~20cm,每枝留3~4节,枝上端口和枝下端口均为平口,下端口距节3-4cm,上端口距节5-6cm;插穗下端浸泡在0.2%的吲哚丁酸溶液中1-2分钟,然后形态学下端向下竖直埋放在一级苗圃里,深16cm~20cm,每隔5cm摆1根插穗,盖土,每厢搭一塑膜棚,棚高1.5-2米。枝条埋放在以及苗圃后到次年3-4月,保持苗床微湿润,通风透气,保持苗床温度不低于10℃,环境极端温度不低于0℃。该方法能提高藤茶枝条成活率。
[0008] 其中,上述二级苗圃要求选择海拔400-6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干净的河沙;次年1月至扦插前15天的晴天翻地晒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深耕细锄,去草去杂;开好宽50cm、深40cm的围沟,每隔10m开1条宽
50cm、深40cm的直沟,排水彻底;次年3月上旬晴天整好苗床,厢宽2m、厢沟宽50cm,沟深
30-40cm,苗床土深耕细锄,去草去杂,覆盖地膜,并用高2m水泥桩或木桩或竹桩搭棚,每两厢一棚,上盖遮阳网。选取一级苗圃里成活的插穗栽培在二级苗圃,进而长成成活苗木。
[0009] 其中,上述二级苗圃栽培一级苗圃里生根后的插穗或者剪口长出愈伤组织的插穗。
[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1] 1、采用两段式育苗,技术密集,避免粗放的扦插管理。
[0012] 2、采用层积法育苗,大大促进插穗形成愈伤组织,提高生根效率。
[0013] 3、两段式育苗和层积技术结合,提高扦插成活率,提高壮苗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15] 实施例1: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0016] 一级苗圃层积处理促进生根:一级苗圃越冬生根:一级苗圃要求选择海拔5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微酸性沙壤土,整理成厢宽1.2m、厢沟宽40cm,沟深35cm,无杂草;选用茎粗0.6cm 2年生健壮藤茶枝条,剪插穗长20cm,每枝留4节,枝上端口和枝下端口均为平口,下端口距节4cm,上端口距节6cm;插穗下端浸泡在0.2%的吲哚丁酸水溶液中1分钟,然后形态学下端向下竖直埋放在一级苗圃里,深20cm,每隔5cm摆1根插穗,盖土,每厢搭一塑膜棚,棚高1.5米。枝条埋放在以及苗圃后到次年3-4月,保持苗床微湿润,通风透气,保持苗床温度不低于10℃,环境极端温度不低于0℃。
[0017] 二级苗圃壮苗:要求选择海拔5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干净的河沙,于次年1月至扦插前15天的晴天翻地晒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kg,深耕细锄,去草去杂;开好宽50cm、深40cm的围沟,每隔10m开1条宽50cm、深40cm的直沟,排水彻底。次年3月上旬晴天整好苗床,厢宽2m、厢沟宽50cm,沟深35cm,苗床土深耕细锄,去草去杂,覆盖地膜,选取一级苗圃里成活的插穗栽培在二级苗圃,进而长成成活苗木,生长期间采用高2m水泥桩或木桩或竹桩搭棚,每两厢一棚,上盖遮阳网。
[0018] 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扦插藤茶一年生或二年生枝条,层积处理后愈伤组织形成率达到95%,第一级苗圃处理后长出愈伤组织的枝条移栽到第二级苗圃后生根率在95%以上,最终成活率在98%,远高于传统的30%生根成活率。
[0019] 实施例2:一种藤茶育苗方法
[0020] 一级苗圃层积生根:选择海拔400m,向阳通风,排灌方便,微酸性沙壤土;整理成厢宽1.2m、厢沟宽40cm,沟深30cm,无杂草;选用茎粗0.5cm,1年生或2年生健壮藤茶枝条,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