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阀门 / / 一种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

一种同步厌稳定化的泥处理装置

阅读:0发布:2020-10-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同步厌稳定化的泥处理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厌 氧 稳定化的泥 水 处理 装置,其主要特征是由分水导流井控制两组并联的 厌氧消化 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处理单元连接一个 污水处理 单元,污水处理单元有至少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三相分离处理池的出水采用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同步厌氧稳定化技术进行 污泥 处理,通过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缩短污水 停留时间 ,改善污水处理效果,降低泥水处理装置的容积和建设成本。(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同步厌稳定化的泥处理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同步厌稳定化的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分水导流井连接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在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分别通过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导流连通管连接一个污水处理单元的泥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或者污水处理单元是至少两个串联的三相分离处理池,或者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污水处理池串联至少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三相分离处理池的出水端有一个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或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泥水处理装置的空间顶部封闭,单个处理空间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处理装置是整体式建造或制造的泥水处理装置,或者是由单体处理装置组合的泥水处理装置,泥水处理装置采用砖砌建造,或者混凝土建造,或者金属材料制造,或者塑料材料制造,或者玻璃钢制造,或者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合的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导流井是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的井筒,从分水导流井的一个方向引进一道进水管,在分水导流井的另外两个方向分别引出一道分流进水管,分流进水管连接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池,在分水导流井上部检查口的下方有一个分水导流装置,或者分水导流井内的分流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或闸板或挡板,分水导流装置由一个上部开口的分水导流底槽和一个套装式导流装置构成,套装式导流装置套装在分水导流底槽内,分水导流底槽的俯视形状是多边形或圆形,分水导流底槽的一个侧壁有洞口并连通进水管,在另外两个方向的侧壁分别有导流底槽侧壁洞口,套装式导流装置是内置在分水导流底槽内的活动式导流通道或导流挡板,导流通道的两端有两个导流洞口,一个导流洞口对应分水导流底槽进水管的侧壁洞口,另一个导流洞口对应其中一个出水方向的导流底槽侧壁洞口,套装式导流装置所形成导流通道是俯视形状为三形或者是多边形的过流通道,或者套装式导流装置所形成导流通道是俯视形状为四边形,在四边形对角线方向有一道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将四边形的套装式导流装置分为两个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的两端有导流洞口,分水导流底槽的底板高度不低于分水导流井的底板高度,分水导流井的顶部有检查口及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消化处理单元是一个沉淀消化空间的厌氧处理池,或者是至少两个沉淀消化空间串联的厌氧处理池,分流进水管从沉淀消化空间的一端连通空间,相邻两个串联的沉淀消化空间之间的隔墙或隔板上有过水洞口或过水管或过水三通或导流连通管,末端沉淀消化空间有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直接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或者连通导流连通管连接再污水处理单元,沉淀消化空间的顶部封闭并有顶板,顶板有检查口及盖板,从沉淀消化空间的上部或顶板向外引出至少一道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处理池是用双层空间分隔板从水平方向将沉淀池的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污水处理池,在双层空间分隔板上有至少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沉泥洞口,沉泥洞口连通上下两层空间,双层空间分隔板的上板面坡向沉泥洞口,在沉淀洞口安装下翻齿状围堰,或者安装下翻阻气围堰并自下向上引出一道贯穿双层空间分隔板的导气排气管,导气排气管下部管口开设在双层空间分隔板的下底板,上部管口超出液面高度,下翻齿状围堰和下翻阻气围堰是沿着沉泥洞口内壁安装翻向双层空间分隔板下方的围堰,下翻齿状围堰的围堰侧壁下部呈齿状,沉泥洞口直接通向下层空间,或者在下翻齿状围堰和下翻阻气围堰的一个侧面斜向下方引出一个消化气偏向板,或者在沉泥洞口的下方设有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位于沉泥洞口的下方,从向下俯视的角度,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遮挡了沉泥洞口垂直方向的消化气上浮通道,占位阻气装置是在下层空间的板面或柱状物,三相分离处理池的上层空间是平流沉淀池空间,或者是设有斜板或填料的处理池空间,空间的顶板有检查口及盖板,检查口的下方对应沉泥洞口或导气排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是由出水端的小口径减流出水管和高于减流出水管的溢流出水管共同构成的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或者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是一个由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水平出水管构成的三通状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水平出水管向外引出池壁,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向上部分的上开口是溢流口,溢流口的高度高于水平出水管高度,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不高于水平出水管管内底高度的下底板或侧壁板上有小口径的减速过流孔洞或减速过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合的处理装置是由采用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钢筋混凝土预制管节叠合组装的多个单体容器组合而成的处理装置,在单体容器的底部有底板,单体容器的顶部有顶板,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单体容器侧壁有进出水的预留洞口,相邻两个单体容器由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或导流连通管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同步厌稳定化的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中,采用粪污的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技术,由两组沉淀消化处理池轮替进行粪污的收集或粪污的稳定化处理,能够产出熟化的污泥,这是农村水厕粪污处理处置的路径。在化粪池和沉淀消化池中,有效容积是由污水容积和污泥容积构成,设施的容积大,则设施的造价高。污泥容积是一个清掏周期污泥龄的累积污泥容积,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池中粪污发酵时间一般到达90天,即可实现粪污的稳定化,相对于化粪池中清掏时间360天,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池的污泥停留时间短,污泥停留时间短,则污泥累积量小,工艺所需的容积小。在污泥龄短的情况下,污泥有效容积小,但是污水所占容积的比例大,并不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所以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污水的有效容积,污水容积是以污水停留时间为依据计算所得,化粪池的设计污水停留时间一般为12小时或24小时,污水容积占用了处理池的有效容积,污水容积大就会造成设施的造价高。化粪池属于平流式沉淀池,理想平流式沉淀池的沉淀时间为2小时,造成化粪池中污水停留时间延长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粪污产生消化气,消化气上浮携带悬浮物,影响沉降效果,另一方面生活污水用水量的日变化系数大,水量波动造成对平流沉淀过程的扰动,影响沉降效果,因此在化粪池中延长污水停留时间。针对影响污水停留时间的因素,综合采用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和减速延时出水技术缩短污水停留时间,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是在污水处理池中采用空间分隔和导向技术,下方空间是污泥处理空间,上方空间是污水处理空间,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分隔,引导污泥消化反应产生消化气的去向,避免或降低消化气对污水处理的影响,这样就使污水、污泥、消化气分离,克服消化气对沉淀作用的影响,缩短污水停留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消减水量波动的影响,在出水端采用减速延时出水措施,由小口径出水口恒速出水,进水水量超量时通过调节空间缓冲,并通过溢流排水,降低水量波动对平流沉淀的影响。在装置的前端侧重污泥处理,采用粪污同步厌氧稳定化技术,便于粪污的收集、浓缩、稳定化发酵,在后端侧重污水处理,在污水推流处理的工艺中采用三相分离技术,在出水端采用减速延时出水技术,使污水停留时间缩短。这样就能够在保障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前提下,同时降低了装置中污水和污泥的有效容积,由此降低装置的总容积及建设成本。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技术和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的污水及污泥综合处理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的方法是在泥水处理装置的前端应用分水导流井控制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进行粪污或污泥的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在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工艺之后连接一组污水处理单元,在污水处理单元采用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或者采用三相分离污水处理技术和污水减速延时出水控制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同步厌氧稳定化的泥水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由一个分水导流井连接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在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分别通过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导流连通管连接一个污水处理单元的泥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或者污水处理单元是至少两个串联的三相分离处理池,或者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污水处理池串联至少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在三相分离处理池的出水端有一个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或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泥水处理装置的空间是顶部封闭的容器空间,单个处理空间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
[0005] 所述泥水处理装置是整体式建造或制造的泥水处理装置,或者是由单体处理装置组合的泥水处理装置,泥水处理装置采用砖砌建造,或者混凝土建造,或者金属材料制造,或者塑料材料制造,或者玻璃钢制造,或者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合的处理装置。
[0006] 所述分水导流井是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的井筒,从分水导流井的一个方向引进一道进水管,在分水导流井的另外两个方向分别引出一道分流进水管,分流进水管连接同步厌氧稳定化处理池,在分水导流井上部检查口的下方有一个分水导流装置,或者分水导流井内的分流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或闸板或挡板,分水导流装置由一个上部开口的分水导流底槽和一个套装式导流装置构成,套装式导流装置套装在分水导流底槽内,分水导流底槽的俯视形状是多边形或圆形,分水导流底槽的一个侧壁有洞口并连通进水管,在另外两个方向的侧壁分别有导流底槽侧壁洞口,套装式导流装置是内置在分水导流底槽内的活动式导流通道或导流挡板,导流通道的两端有两个导流洞口,一个导流洞口对应分水导流底槽进水管的侧壁洞口,另一个导流洞口对应其中一个出水方向的导流底槽侧壁洞口,套装式导流装置所形成导流通道是俯视形状为三形或者是多边形的过流通道,或者套装式导流装置所形成导流通道是俯视形状为四边形,在四边形对角线方向有一道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将四边形的套装式导流装置分为两个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的两端有导流洞口,分水导流底槽的底板高度不低于分水导流井的底板高度,分水导流井的顶部有检查口及盖板。
[0007] 所述厌氧消化处理单元是一个沉淀消化空间的厌氧处理池,或者是至少两个沉淀消化空间串联的厌氧处理池,分流进水管从沉淀消化空间的一端连通空间,相邻两个串联的沉淀消化空间之间的隔墙或隔板上有过水洞口或过水管或过水三通或导流连通管,末端沉淀消化空间有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直接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或者连通导流连通管连接再污水处理单元,沉淀消化空间的顶部封闭并有顶板,顶板有检查口及盖板,从沉淀消化空间的上部或顶板向外引出至少一道排气管。
[0008] 所述三相分离处理池是用双层空间分隔板从水平方向将沉淀池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污水处理池,在双层空间分隔板上有至少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沉泥洞口,沉泥洞口连通上下两层空间,双层空间分隔板的上板面坡向沉泥洞口,在沉淀洞口安装下翻齿状围堰,或者安装下翻阻气围堰并自下向上引出一道贯穿双层空间分隔板的导气排气管,导气排气管下部管口开设在双层空间分隔板的下底板,上部管口超出液面高度,下翻齿状围堰和下翻阻气围堰是沿着沉泥洞口内壁安装翻向双层空间分隔板下方的围堰,下翻齿状围堰的围堰侧壁下部呈齿状,沉泥洞口直接通向下层空间,或者在下翻齿状围堰和下翻阻气围堰的一个侧面斜向下方引出一个消化气偏向板,或者在沉泥洞口的下方设有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位于沉泥洞口的下方,从向下俯视的角度,消化气偏向板或占位阻气装置遮挡了沉泥洞口垂直方向的消化气上浮通道,占位阻气装置是设在沉泥洞口下方空间的板面或柱状物,三相分离处理池的上层空间是平流沉淀池空间,或者是设有斜板或填料的处理池空间,空间的顶板有检查口及盖板,检查口的下方对应沉泥洞口或导气排气管。
[0009] 所述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是由出水端的小口径减流出水管和高于减流出水管的溢流出水管共同构成的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或者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是一个由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水平出水管构成的三通状减速延时出水装置,水平出水管向外引出池壁,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向上部分的上开口是溢流口,溢流口的高度高于水平出水管高度,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不高于水平出水管管内底高度的下底板或侧壁板上有小口径的减速过流孔洞或减速过流管
[0010]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合的处理装置是由采用俯视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钢筋混凝土预制管节叠合组装的多个单体容器组合而成的处理装置,在单体容器的底部有底板,单体容器的顶部有顶板,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单体容器侧壁有进出水的预留洞口,相邻两个单体容器由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或导流连通管连接。
[0011] 所述占位阻气装置是设在双层空间分隔板的下层空间,位于沉泥洞口正下方的板、柱、台,遮挡了消化气从沉泥洞口上浮的垂直通道,或者占据了沉泥洞口正下方的污泥空间。
[0012]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一方面能够对粪污进行稳定化熟化发酵,一方面能够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有益之处在于能够优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污水有效容积与污泥有效容积的比例,在保证污泥稳定化处理的同时,减少污水处理的干扰因素,缩短污水停留时间,稳定污水处理的水质,降低设施的总容积和建设成本。附图说明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的图1的A-A剖立面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相分离装置的方案1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延时出水装置的方案1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水导流装置的方案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3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4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2]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5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6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4]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7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5]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8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6]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9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27]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三相分离装置的方案2的示意图。
[0028]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三相分离装置的方案3的示意图。
[0029]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三相分离装置的方案4的示意图。
[0030]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延时出水装置的方案2的示意图。
[0031]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分水导流装置的方案2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32] 附图中,1、分水导流井;2、沉淀消化空间;3、污水处理池;4、三相分离处理池;5、进水管;6、减速延时出水装置;7、分水导流装置;8、分流进水管;9、过水洞口或过水管或过水三通;10、出水三通或出水管或倒L型管;11、导流连通管;12、沉泥洞口;13、导气排气管;14、检查口及盖板;15、双层空间分隔板;16、下翻阻气围堰;17、三通导流管或倒L型导流管;18、水平出水管;19、溢流口;20、减速过流孔洞;21、消化气偏向板;22、下翻齿状围堰;23、减流出水管;24、溢流出水管;25、通气孔或通气管;26、排气管;27、阀门或闸板或挡板;28、池壁;29、分水导流底槽;30、套装式导流装置;31、导流底槽侧壁洞口;32、导流洞口;33、导流挡板;34、竖向管道或竖向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2、3、4、5所示的实施方案1是一个采用砖砌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整体式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的前端有一个俯视形状为矩形的分水导流井1,在分水导流井1中有一个分水导流装置7,进水管5穿进分水导流井1并连通分水导流装置7,分水导流装置7由分水导流底槽29和套装式导流装置30构成,分水导流底槽7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有导流底槽侧壁洞口31,套装式导流装置30的俯视形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套装式导流装置30,两个直角边方向的侧壁有导流洞口32,从分水导流井1引出两道分流进水管8,两道分流进水管8分别连通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每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由两个串联的沉淀消化空间2构成,在两个相邻沉淀消化空间2之间的隔墙上有过水洞口或过水管或过水三通9,隔墙上部有通气孔,在厌氧消化处理单元后面是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是由一个污水处理池3和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串联构成,污水处理池3和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的隔墙的中间高度有过水洞口9,在一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第二格沉淀消化空间2中有一个出水三通10进入污水处理池3,出水三通10在污水处理池3中连接一个三通导流管17,在另一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第二格沉淀消化空间2中有一个出水三通10,出水三通10连接一道导流连通管11,导流连通管11首先穿过隔墙进入三相分离处理池4,然后导流连通管11转向90度,穿过污水处理池3与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的隔墙进入污水处理池3,在污水处理池3中导流连通管11连接一个三通导流管17,三通导流管17的下部管口在污水处理池3的中下部,在三相分离处理池4内有一道水平方向的双层空间分隔板15,双层空间分隔板15将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双层空间分隔板15上有一个四边形的沉泥洞口12,双层空间分隔板15的上板面坡向沉泥洞口12,在沉泥洞口12安装一个下翻阻气围堰16,下翻阻气围堰16的下部围堰边缘低于双层空间分隔板15的下底板面,有一个导气排气管13贯穿双层空间分隔板15引向上方,导气排气管13的上端管口高于液面高度,在沉泥洞口12上方的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14,在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出水端有一个三通状的减速延时出水装置6,减速延时出水装置6由竖向管道34和水平出水管18构成,水平出水管18穿过池壁28引向外部,竖向管道34的上开口是溢流口19,在竖向管道34下部封闭并开有一个减速过流孔洞20,在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第一格沉淀消化空间2的上部分别向外引出一道排气管26,相邻两个空间之间的隔墙上部有通气孔或通气管25,在沉淀消化空间2、污水处理池3、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顶部有顶板,顶板上有检查口及盖板,分水导流井1与沉淀消化空间2相邻建造。
[0034] 如图6、15所示的实施方案2的污水处理单元是由一个污水处理池3与两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依次串联构成,从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第二格沉淀消化空间2分别有一个出水三通10连通污水处理池3,污水处理池3通过隔墙上的过水洞口或过水管9连通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在两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的隔墙上有过水洞口或过水管9,在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双层空间分隔板15上有沉泥洞口12,在沉泥洞口12安装了下翻齿状围堰22,下翻齿状围堰22的一个侧面向斜下方向引出了一片消化气偏向板21,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的设计同实施方案1。
[0035] 如图7、14所示的实施方案3的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在三相分离处理池4中间部位的双层空间分隔板15有一个沉泥洞口12,在沉泥洞口12部位安装有下翻阻气围堰16,下翻阻气围堰16的一个侧面安装有一片消化气偏向板21,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出水端有一个出水三通10,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1。
[0036] 如图8、16、18所示的实施方案4的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在三相分离处理池4双层空间分隔板15有一个俯视形状圆形的沉泥洞口12,在沉泥洞口12安装一个下翻齿状围堰22,两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分别有一个减速延时出水装置6,分水导流井1与沉淀消化空间2分离建造,分水导流井1中一个俯视形状为正方形的套装式导流装置30套装在一个正方形的分水导流底槽29中,沿套装式导流装置30的对角线方向有一道导流挡板33,对角线方向的导流挡板33将套装式导流装置30分成两个导流通道,在正方形的套装式导流装置30的四个侧壁分别有一个导流洞口32,每个导流通道的两端各有一个导流洞口32,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1。
[0037] 如图9所示的实施方案5的污水处理单元是两个串联的三相分离处理池4,一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第二个沉淀消化空间2通过一个出水三通10进入第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另一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的第二个沉淀消化空间2通过一个出水三通10连接一个导流连接管11并进入第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在两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的隔墙有过水洞口9,第二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有一个减速延时出水装置,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
4。
[0038] 如图10所示的实施方案6是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组装的单体容器组合而成的处理装置,单体容器是由至少两个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叠合组装,所组装管节底部有底板,上部有顶板,单体容器的俯视形状是四边形,沉淀消化空间2和三相分离处理池4是单体容器,两个串联的沉淀消化池2是一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两个串联的三相分离处理池4是一组污水处理单元,相邻两个沉淀消化空间2或两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有导流连接管11连通,沉淀消化空间2与三相分离处理池4之间由出水三通10和导流连接管11连通,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5。
[0039] 如图11所示的实施方案7是采用玻璃钢材质建造的组合式处理装置,组合式处理装置有两组并联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两组厌氧消化处理单元通过导流连接管11连通一个污水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处理单元是一个横置的两格空间的平流沉淀池,污水处理单元是由污水处理池3和三相分离处理池4构成的横置的两格空间的处理装置,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6。
[0040] 如图12、17所示的实施方案8是分水导流井1的进水管5与两道分流进水管8连接,在两道分流进水管8上分别有一个阀门或闸板27,污水处理单元是一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装的三相分离处理池4,三相分离处理池4的减速延时出水装置6是在出水端有一个小口径的减流出水管23引出池壁28,在高于减流出水管23高度的池壁28上有一个溢流出水管24,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7。
[0041] 如图13所示的实施方案9是由两组采用玻璃钢材质或钢筋混凝土材质制造的处理装置进行并联组合,每组处理装置是由一个沉淀消化空间2串联一个沉淀消化空间2再连接一个三相分离处理池4构成的整体式处理装置,该实施方案其他方面设计同实施方案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