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阀门 / / 一种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

一种基坑支护的袖管注浆结构

阅读:291发布:2022-03-0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的袖管注浆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基坑支护的袖 阀 管注浆结构,包括有竖向袖阀管和斜向袖阀管;竖向袖阀管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每排竖向袖阀管沿着平行于基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竖向袖阀管的上端超出冠梁顶面,竖向袖阀管的下端伸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土体中;在竖向袖阀管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一溢浆孔,在竖向袖阀管的底端口设有第一封堵件;斜向袖阀管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后排桩的背部;斜向袖阀管的顶部超出冠梁顶面,斜向袖阀管的底部插入后排桩背部的土体中;在斜向袖阀管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二溢浆孔,在斜向袖阀管的底端口设有第二封堵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袖阀管注浆施工过程繁杂,且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下面是一种基坑支护的袖管注浆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坑支护的袖管注浆结构,其中,基坑支护包括有基坑支护桩(1)和基坑支护锚杆(2);所述基坑支护桩(1)沿着基坑(3)的边缘布置,包括有前排桩(1.1)、后排桩(1.2)和冠梁(1.3);所述冠梁(1.3)对应连接在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的顶部之间;所述基坑支护锚杆(2)锚固在基坑支护桩(1)与基坑支护桩(1)背部的土体中;其特征在于:该袖阀管注浆结构包括有竖向袖阀管(5)和斜向袖阀管(6);所述竖向袖阀管(5)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前排桩(1.1)与后排桩(1.2)之间;其中,每排竖向袖阀管(5)沿着平行于基坑(3)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竖向袖阀管(5)的上端超出冠梁(1.3)顶面,竖向袖阀管(5)的下端伸入前排桩(1.1)与后排桩(1.2)之间的土体中;在竖向袖阀管(5)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一溢浆孔(7),在竖向袖阀管(5)的底端口设有第一封堵件(8);所述斜向袖阀管(6)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后排桩(1.2)的背部;其中,斜向袖阀管(6)的顶部超出冠梁(1.3)顶面,斜向袖阀管(6)的底部插入后排桩(1.2)背部的土体中;在斜向袖阀管(6)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二溢浆孔(9),在斜向袖阀管(6)的底端口设有第二封堵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斜向袖阀管(6)之间的间距为0.5m~1m;每排斜向袖阀管(6)中,相邻斜向袖阀管(6)之间的间距为
1.2m~1.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袖阀管(6)与竖直方向的夹为5°~15°,斜向袖阀管(6)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竖向袖阀管(5)中,相邻竖向袖阀管(5)之间的间距为1.2m~1.8m;所述竖向袖阀管(5)上端超出冠梁(1.3)顶面的长度为0.1m~3m,竖向袖阀管(5)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袖阀管(5)的直径为50mm~100mm,斜向袖阀管(6)的直径为50mm~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溢浆孔(7)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一溢浆孔(7)的直径为8~10mm ;相邻第二溢浆孔(9)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二溢浆孔(9)的直径为8~1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坑支护的袖管注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结构,特别是一种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某工程基坑南侧临近地线及公路隧道,距离约20m宽度侧穿地铁50m保护线范围内,区间隧道北线北侧边离工程结构外皮平距离29.4m~31.4m,距离工程支护结构边为24.5m~27.0m;公路隧道距离本工程基坑南侧最近的为设备房间,外墙结构距离工程外墙结构8.12m(距离支护结构仅3.1m);其余部位隧道结构外墙距离本项目结构外墙15.32m(距离支护结构11.2m),本项目要在基坑周围土体中9.4m范围内采用袖阀管进行土体注浆加固,传统的袖阀管结构注浆为水平注浆,需要随基坑土方的分层开挖,边开挖,边进行安装袖阀管结构注浆,施工过程繁杂,且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袖阀管注浆施工过程繁杂,且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中,基坑支护包括有基坑支护桩和基坑支护锚杆;所述基坑支护桩沿着基坑的边缘布置,包括有前排桩、后排桩和冠梁;所述冠梁对应连接在前排桩和后排桩的顶部之间;所述基坑支护锚杆锚固在基坑支护桩与基坑支护桩背部的土体中;该袖阀管注浆结构包括有竖向袖阀管和斜向袖阀管;所述竖向袖阀管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其中,每排竖向袖阀管沿着平行于基坑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竖向袖阀管的上端超出冠梁顶面,竖向袖阀管的下端伸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的土体中;在竖向袖阀管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一溢浆孔,在竖向袖阀管的底端口设有第一封堵件;所述斜向袖阀管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后排桩的背部;其中,斜向袖阀管的顶部超出冠梁顶面,斜向袖阀管的底部插入后排桩背部的土体中;在斜向袖阀管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二溢浆孔,在斜向袖阀管的底端口设有第二封堵件。
[0006] 优选的,相邻两排斜向袖阀管之间的间距为0.5m~1m;每排斜向袖阀管中,相邻斜向袖阀管之间的间距为1.2m~1.8m。
[0007] 优选的,所述斜向袖阀管与竖直方向的夹为5°~15°,斜向袖阀管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0008] 优选的,每排竖向袖阀管中,相邻竖向袖阀管之间的间距为1.2m~1.8m;所述竖向袖阀管上端超出冠梁顶面的长度为0.1m~0.3m,竖向袖阀管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0009] 优选的,所述竖向袖阀管的直径为50mm~100mm,斜向袖阀管的直径为50mm~100mm。
[0010] 优选的, 相邻第一溢浆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一溢浆孔的直径为8~10mm ;相邻第二溢浆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二溢浆孔的直径为8~10mm。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开设有第一溢浆孔的竖向袖阀管伸入前排桩与后排桩之间进行注浆,并且同时将开设有第二溢浆孔斜向袖阀管伸入后排桩背部的土体中进行注浆,不需要待土方分层开挖后分别注浆施工,可直接将浆液注入每层的土体内,相比传统的水平注浆操作简单、周期短,施工进度快。
[0013]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袖阀管注浆结构注浆,避免了土方开挖与袖阀管注浆的交叉作业,能够将快速的进行下道工序,便于现场施工组织。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公路隧道的敞口段一侧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公路隧道的闭口段一侧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竖向袖阀管和斜向袖阀管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竖向袖阀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斜向袖阀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1-基坑支护桩、1.1-前排桩、1.2-后排桩、1.3-冠梁、1.4-连系梁、2-基坑支护锚杆、3-基坑、4-混凝土压顶、5-竖向袖阀管、6-斜向袖阀管、7-第一溢浆孔、8-第一封堵件、9-第二溢浆孔、10-第二封堵件、11-公路隧道、12-地铁隧道、13-隧道支护桩、14-隧道支护锚杆、15-基础底板、16-雨水管道、17-电管道、18-供水管道、19-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5所示,这种基坑支护的袖阀管注浆结构,其中,基坑支护包括有基坑支护桩1和基坑支护锚杆2;所述基坑支护桩1沿着基坑3的边缘布置,包括有前排桩1.1、后排桩1.2和冠梁1.3;所述冠梁1.3对应连接在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的顶部之间;所述基坑支护锚杆2锚固在基坑支护桩1与基坑支护桩1背部的土体中;该袖阀管注浆结构包括有竖向袖阀管5和斜向袖阀管6;所述竖向袖阀管5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前排桩1.1与后排桩1.2之间;其中,每排竖向袖阀管5沿着平行于基坑3边缘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竖向袖阀管5的上端超出冠梁1.3顶面,竖向袖阀管5的下端伸入前排桩1.1与后排桩1.2之间的土体中;在竖向袖阀管5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一溢浆孔7,在竖向袖阀管5的底端口设有第一封堵件8;所述斜向袖阀管6至少有两排,间隔布置在后排桩1.2的背部;其中,斜向袖阀管
6的顶部超出冠梁1.3顶面,斜向袖阀管6的底部插入后排桩1.2背部的土体中;在斜向袖阀管6位于土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开设有第二溢浆孔9,在斜向袖阀管6的底端口设有第二封堵件10。
[0022]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排斜向袖阀管6之间的间距为0.5m~1m;每排斜向袖阀管6中,相邻斜向袖阀管6之间的间距为1.2m~1.8m。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袖阀管6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5°,所述斜向袖阀管6上端超出冠梁1.3顶面的长度为0.1m~0.3m,斜向袖阀管6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0024] 本实施例中,每排竖向袖阀管5中,相邻竖向袖阀管5之间的间距为1.2m~1.8m;所述竖向袖阀管5上端超出冠梁1.3顶面的长度为0.1m~0.3m,便于施工操作,竖向袖阀管5伸入土体中的长度为不小于8m。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袖阀管5的直径为50mm~100mm,斜向袖阀管6的直径为50mm~100mm。
[0026] 本实施例中,相邻第一溢浆孔7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一溢浆孔7的直径为8~10mm ;相邻第二溢浆孔9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第二溢浆孔9的直径为8~10mm。
[0027] 本实施例中,在基坑支护桩1的后方、距离基坑3边缘50m的范围内设置有公路隧道11和地铁隧道12;其中,地铁隧道12位于公路隧道11的下方,并且地铁隧道12与基坑3之间的间距大于公路隧道11与基坑3之间的间距。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支护锚杆2至少有三排,沿竖向间隔布置;其中,每排基坑支护锚杆2对应锚固在前排桩1.1上,基坑支护锚杆2的上端固定在前排桩1.1上,基坑支护锚杆2的下端伸向公路隧道11下方的土体中;所述基坑支护锚杆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0°;所述基坑支护锚杆2与公路隧道11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支护桩1为三重管高压旋喷桩。
[0030] 本实施例中,在公路隧道11的前方、靠近公路隧道11的位置处设置有隧道支护桩13和隧道支护锚杆14;所述隧道支护桩13有一排、沿着公路隧道11的长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隧道支护锚杆14对应锚固在隧道支护桩13与其前方的土体中,并且隧道支护锚杆14位于最上排的基坑支护锚杆2的上方;其中,隧道支护锚杆14的上端与隧道支护桩13连接,隧道支护桩13的下端伸入待开挖基坑3的中。
[0031] 本实施例中,隧道支护锚杆14在公路隧道11的闭合段部位为一桩一锚,隧道支护锚杆14在公路隧道11的敞口段部位为两桩一锚。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袖阀管6位于隧道支护桩13与基坑支护桩1之间。
[0033]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前排桩1.1之间和相邻的后排桩1.2之间连接有连系梁1.4;前排桩1.1与设计主体结构的基础底板15之间的间距0.8m~1.5m。
[0034] 本实施例中,在基坑支护桩1与隧道支护桩13之间埋设有雨水管道16、电力管道17和供水管道18。
[0035] 本实施例中,在后排桩1.2的顶部、靠近公路隧道11一侧设置有挡墙19,挡墙19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压顶4。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堵件8和第二封堵件10均为土工布制成或者由过滤网制成。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实施例中,钻机就位后,根据设计的斜向袖阀管6和竖向袖阀管5的孔位及角度调整钻杆钻进角度,并经现场技术人员用量角仪检查合格后,才可正式钻孔,在钻孔的同时配备封壳料,封壳料采用低强度水泥粘土浆,浆液配方为水泥:粘土=1.2~1.3,干料:水=1:1~1:1.5重量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从钻机的钻杆内灌入封壳料。注满后拔出钻杆,拔出后及时补浆;斜向袖阀管6和竖向袖阀管5均由PVC管制成或者由管制成,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大于3.0MPa;在竖向袖阀管5的底端口设有第一封堵件8,在斜向袖阀管6的底端口设有第二封堵件10,防止封壳料进入袖阀管内;下斜向袖阀管6和竖向袖阀管5灌注套壳料后养护2~3天后开始灌浆,灌浆压力控制在0.4~0.6Mp;注浆采取分段式注浆,每一段注浆长度为注浆步距,芯管长度为注浆步距长度。
[0038]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