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飞机类型 / 浮空器 / 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阅读:0发布:2021-01-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涉及到CO2干法压裂技术的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的液态CO2储罐、液添 泵 、液气分离器、 增压 泵 、密闭砂罐、回收罐、 气化 泵、气化器依序通过管道连接,plc 控制器 与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回收罐均与相连的 温度 传感器 ,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均与相连的 密度 传感器,增压泵相连的 压 力 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连接,实验方法是将液态CO2和 支撑 剂 注入液态CO2储罐内,并对其增压及气化,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其测量液态CO2、增压前后的压力、温度、密度、转速参数。本 发明 能模拟CO2干法压裂混输过程,运行安全可靠,有助于解决CO2干法压裂的设备、功能设置等技术难题。,下面是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实验装置包括包括液态CO2储罐、液添、液气分离器、增压泵、密闭砂罐、回收罐、气化泵、气化器、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传感器、管道透视镜、PLC控制系统以及和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CO2储罐、液添泵、液气分离器、增压泵、密闭砂罐、回收罐、气化泵、气化器、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管道透视镜及阀件通过管路连接;PLC控制系统与气化泵、液气分离器、密度传感器、电动阀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 液态CO2储罐、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出口均设置有放气球阀、放液球阀、安全阀,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内部安装有电子式液位计,液添泵从外部抽取添加剂注入所述液态CO2储罐与液气分离器之间的管汇,增压泵出口管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密闭砂罐下部设有螺旋输送装置,增压泵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为与所述密闭砂罐连通,并通过电控阀进行流量调节;另一路为与所述回收罐连通的直流通道,直流通道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出砂口连通,并且所述直流通道上设置有电控阀、密度传感器、管道透视镜、球阀,所述气化泵与所述气化器之间的管路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气化器出口与所述液态CO2储罐连通,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和电控球阀;
其实验方法是: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往液态CO2储罐中灌入液态CO2,并使得罐内压力在1.9~2.1MPa;
2)将支撑石英砂2立方加入密闭砂罐;
3)关闭所有排气、排液阀门;
4)超压保护试验:设定PLC控制系统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分别为
1.2MPa、1.6MPa,打开液态CO2储罐气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使系统压力逐渐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2MPa时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开启,然后修改液气分离器电控阀开启压力为2.3MPa,使得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6MPa时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开启,修改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为
2.8MPa,使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至不再上升时关闭液态CO2储罐气相控制阀
5)打开液态CO2储罐液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启动增压泵至300-600rpm,冷却管路和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直到密闭砂罐内整体温度降低到-15℃以下,转速越高,温度越低、压力越大,在此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增压泵转速、打开密闭砂罐的排气阀门,使得密闭砂罐内的压力不超过2.5MPa;
6)关闭增压泵;
(2)实验阶段
1)设定增压泵输出压力2.5 MPa、气化泵输出压力2.1 MPa;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开启压力分别为2.15 MPa及2.55 MPa
2)启动增压泵至转速300-600rpm,使增压泵输出流量达到300L/min;
3)启动液添泵、螺旋输送装置,其转速50转/min,根据需要调节其转速,并分别试验1%、
3%、5%支链聚增稠剂质量添加浓度和支撑剂石英砂5%、10%体积浓度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每组测试持续时间5min;
4)根据需要调节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和回收罐排气阀门大小,保证各部件压力不超过上述设定值,确保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5)通过PLC控制系统和仪表监测并记录各设备运行参数及工质参数,包括转速、压力、温度及密度等参数,通过管道透视镜观察支撑剂在混合液体中的悬浮状态,以此评价添加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后液态CO2的携砂能力,从而指导增稠剂的优选及其添加浓度的参数确定;
(3)实验后整理工作
1)先关闭气化泵,再关闭螺旋输送装置、液添泵和增压泵;
2)排空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回收罐及管路中的液体,关闭各管路阀门,整个实验结束;可根据所述液气分离器的液位高度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排气球阀开度,从而保证所述液气分离器的液位保持在设定范围;
通过所述冷却管路和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可获得过程中流量与一定压力条件下的管道排气能力参数;紧急停机时,可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一键关闭所述液添泵、增压泵、气化泵以及关闭或打开必要的阀门,保护系统设备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增压泵采用离心式、滑片式的结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气化器采用空浴式、浴式、电加热和蒸汽加热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均为压力容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CO2干法压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是压裂技术,即采用水基压裂液对储层进行改造。但水基压裂液体系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黏土膨胀和压裂液残渣伤害储层、返排不完全造成地下水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高昂等缺点。80年度初期,为了克服水基压裂液在压裂施工过程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特殊地质结构压裂工艺的需要,国外相继提出了以CO2为基液的无水压裂技术,即CO2干法压裂技术。干法压裂已在北美地区取得了成功,在国内已也开始了先导性试验和初步应用,但干法压裂所需装备有待完善,目前尚无适用于此类产品的完善实验平台及测试方法,而直接在使用现场进行实验显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和安全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现模拟压裂工况下液态CO2混输系统的压力控制、安全控制、冷却保压、压裂液携砂性能等实验研究,指导CO2干法压裂装备的研制。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装置,包括液态CO2储罐、液添、液气分离器、增压泵、密闭砂罐、回收罐、气化泵、气化器、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道透视镜、PLC控制系统以及和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态CO2储罐、液添泵、液气分离器、增压泵、密闭砂罐、回收罐、气化泵、气化器、流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管道透视镜及阀件通过管路连接,PLC控制系统与气化泵、液气分离器、密度传感器、电动阀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液态CO2储罐、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出口均设置有放气球阀、放液球阀、安全阀,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温度监测,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为所述PLC控制系统提供压力信号,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内部安装有电子式液位计用于为所述PLC控制系统提供液位信号,液添泵从外部抽取添加剂注入所述液态CO2储罐与液气分离器之间的管汇,液气分离器作用在于分离输入液态CO2中的气体,设有电控球阀用于控制气体的释放量,保持所述液气分离器内的液态CO2保持在一定的高度,防止增压泵抽空,增压泵出口管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作用在于测量增压泵输出流量和压力,密闭砂罐作用在于容纳实验所需支撑剂,其下部设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作用在于将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输入管道,增压泵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为与所述密闭砂罐连通,并通过电控阀进行流量调节;另一路为与所述回收罐连通的直流通道,直流通道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出砂口连通,并且所述直流通道上设置有电控阀、密度传感器、管道透视镜、球阀,气化泵作用在于从所述液态CO2储罐抽取液态CO2供给所述气化器,所述气化泵与所述气化器之间的管路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气化器作用在于通过吸收热量将液态CO2转化为气态CO2,气化器出口与所述液态CO2储罐连通,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和电控球阀,PLC控制系统作用在于检测流量、压力和密度,并对所述增压泵、气化泵转速以及电控阀等进行控制,从而实现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和性能检测。
[0005] 一种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往液态CO2储罐中灌入液态CO2,并使得罐内压力在1.9 2.1MPa;
~
2)将支撑剂石英砂2立方加入密闭砂罐;
3)关闭所有排气、排液阀门;
4)超压保护试验:设定PLC控制系统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分别为
1.2MPa、1.6MPa,打开液态CO2储罐气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使系统压力逐渐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2MPa时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开启,然后修改液气分离器电控阀开启压力为2.3MPa,使得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6MPa时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开启,修改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为
2.8MPa,使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至不再上升时关闭液态CO2储罐气相控制阀
[0006] 5)打开液态CO2储罐液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启动增压泵至300-600rpm,冷却管路和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直到密闭砂罐内整体温度降低到-15℃以下,转速越高,温度越低、压力越大,在此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增压泵转速、打开密闭砂罐的排气阀门,使得密闭砂罐内的压力不超过2.5MPa;6)关闭增压泵;
(2)实验阶段
1)设定增压泵输出压力2.5 MPa、气化泵输出压力2.1 MPa;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开启压力分别为2.15 MPa及2.55 MPa
2)启动增压泵至转速300-600rpm,使增压泵输出流量达到300L/min;
3)启动液添泵、螺旋输送装置,其转速50转/min,根据需要调节其转速,并分别试验1%、
3%、5%支链聚增稠剂质量添加浓度和支撑剂石英砂5%、10%体积浓度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每组测试持续时间5min;
4)根据需要调节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和回收罐排气阀门大小,保证各部件压力不超过上述设定值,确保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5)通过PLC控制系统和仪表监测并记录各设备运行参数及工质参数,包括转速、压力、温度及密度等参数,通过管道透视镜观察支撑剂在混合液体中的悬浮状态,以此评价添加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后液态CO2的携砂能力,从而指导增稠剂的优选及其添加浓度的参数确定。
[0007] (3)实验后整理工作1)先关闭气化泵,再关闭螺旋输送装置、液添泵和增压泵;
2)排空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回收罐及管路中的液体,关闭各管路阀门,整个实验结束。
[0008] 可根据所述液气分离器的液位高度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排气球阀开度,从而保证所述液气分离器的液位保持在设定范围。
[0009] 通过所述冷却管路和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可获得过程中流量与一定压力条件下的管道排气能力参数。
[0010] 增压泵采用离心式、滑片式的结构形式。
[0011] 气化器采用空浴式、水浴式、电加热或蒸汽加热式结构。
[0012] 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均为压力容器
[0013] 紧急停机时,可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一键关闭所述液添泵、增压泵、气化泵以及关闭或打开必要的阀门,保护系统设备安全。
[0014] 本发明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本发明能够完整模拟CO2干法压裂工质混输过程,运行安全可靠,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0015] 2. 本发明有助于解决CO2干法压裂装备研制过程中机械结构、功能设置和PLC控制等技术难题,还可开展不同类型CO2增稠剂携砂性能对比研究。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见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中:液态CO2储罐1、液添泵8、液气分离器2、增压泵3、密闭砂罐4、回收罐5、气化泵6、气化器7依次通过管路连接,PLC控制系统19与液气分离器2、气化泵6、密度传感器11、电动阀门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连接,液态CO2储罐1内的液态CO2与液添泵8注入的支撑剂、石英砂混合后经液气分离器2对气相进行分离,然后经增压泵3加压后少部分进入密闭砂罐4,主要部分通过管道在密闭砂罐4下部与支撑剂混合,最后进入回收罐5,气化泵6从液态CO2储罐1抽取液态CO2经气化器7气化后注入液态CO2储罐1以保持液态CO2储罐1压力不低于设定值,通过PLC控制系统19控制增压泵3转速达到实验所需的液体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15、流量传感器17、密度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4根据需要测量工质增压前后压力、温度及混合后密度等参数。液态CO2储罐1、液气分离器2、密闭砂罐4和回收罐5出口均设置有放气手动阀门、放液手动阀门、安全阀。液态CO2储罐1、密闭砂罐4和回收罐5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及压力传感器15。液气分离器2、密闭砂罐4内部安装有电子式液位计。液气分离器2出口设置有电控阀门13。增压泵3的出口管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流量传感器14。密闭砂罐4的下部设有螺旋输送装置9。增压泵3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为与密闭砂罐4连通,并设置有电控阀门13;另一路为与回收罐5连通的直流通道,直流通道与螺旋输送装置9出砂口连通,并且直流通道上设置有电控阀门13、密度传感器11、手动阀门12、管道透视镜
18。气化泵6与气化器7之间的管路设置有安全阀10和压力传感器15。气化器6出口与液态CO2储罐1连通,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16和电控球阀13。所述PLC控制系统19对增压泵
3、气化泵6、螺旋输送装置9和电控阀门13等进行控制。
[0019] 其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往液态CO2储罐中灌入液态CO2 10立方,并使得罐内压力在1.9~2.1MPa;
2)将支撑剂石英砂2立方加入密闭砂罐;
3)关闭所有排气、排液阀门;
4)超压保护试验:设定PLC控制系统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分别为
1.2MPa、1.6MPa,打开液态CO2储罐气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使系统压力逐渐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2MPa时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开启,然后修改液气分离器电控阀开启压力为2.3MPa,使得液气分离器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检查并确认系统压力达到1.6MPa时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开启,修改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开启压力为
2.8MPa,使密闭砂罐排气电控阀自动关闭,系统压力继续升高至不再上升时关闭液态CO2储罐气相控制阀;
5)打开液态CO2储罐液相至密闭砂罐所有阀门,启动增压泵至300-600rpm,冷却管路和密闭砂罐内的支撑剂直到密闭砂罐内整体温度降低到-15℃以下,在此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增压泵转速,转速越高,温度越低、压力越大,打开密闭砂罐的排气阀门,使得密闭砂罐内的压力不超过2.5MPa;
6)关闭增压泵;
(2)实验阶段
1)设定增压泵输出压力2.5MPa、气化泵输出压力2.1MPa;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开启压力分别为2.15 MPa及2.55 MPa;
2)启动增压泵至转速300-600rpm,使增压泵输出流量达到300L/min;
3)启动液添泵、螺旋输送装置转速50转/min,根据需要调节其转速,并分别试验1%、3%、
5%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质量添加浓度和支撑剂石英砂5%、10%体积浓度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具体测试如下;每组测试持续时间5min;
3-1)1%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3.1g/min与5%石英砂支撑剂15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3-2)1%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3.1g/min与10%石英砂支撑剂30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3-3)3%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9.3g/min与5%石英砂支撑剂15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3-4)3%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9.3g/min与10%石英砂支撑剂30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3-5)5%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15.5g/min与5%石英砂支撑剂15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3-6)5%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15.5g/min与10%石英砂支撑剂30L/min,增压泵输出流量 300L/min
每组测试持续时间5min;共计测试时间30min
4)根据需要调节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排气阀门大小,保证液气分离器液位不低于
80%,密闭砂罐的液位不低于20%,各部件压力不超过上述设定值;
5)通过PLC控制系统和仪表监测并记录各设备运行参数及工质参数,包括转速、压力、温度及密度等参数,通过管道透视镜观察支撑剂在混合液体中的悬浮状态,以此评价添加支链聚硅氧烷增稠剂后液态CO2的携砂能力,从而指导增稠剂的优选及其添加浓度的参数确定;
(3)实验后整理工作
1)先关闭气化泵,再关闭螺旋输送装置、液添泵和增压泵;
2)排空液气分离器、密闭砂罐、回收罐及管路中的液体,关闭各管路阀门,整个实验结束。
[0020] 增压泵采用离心式的结构形式。
[0021] 气化器采用电加热式结构。
[0022] 液态CO2储罐、密闭砂罐和回收罐均为压力容器。
[0023] 需要紧急停机时,可通过PLC控制系统一键关闭所述液添泵、增压泵、气化泵以及关闭或打开必要的阀门,不至于出现压力过高的情况,保护系统设备安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