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基于信任联盟 区 块 链 的跨域 服务器 身份认证方法,其步骤为:(1)构建信任联盟区块链;(2)认证公钥 基础 设施PKI域中用户 访问 服务器身份;(3)认证基于身份的 密码体制 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4)设置认证凭证的有效时间(5)重认证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身份;(6)重认证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本发明构建信任联盟区块链,通过信任联盟区块链中 节点 之间的相互认证实现域间相互认证,进而实现对服务器的跨域认证,减少了对桥中心系统的维护负担,降低了用户端的计算量和通信量,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拓展性。,下面是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信任联盟区块链,将所有信任联盟区块链中的节点服务器的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域内合法用户的证书,保存入信任联盟区块链,利用信任联盟区块链实现对服务器身份的跨域认证,将认证成功的信息作为认证凭证,保存入信任联盟区块链,利用认证凭证实现重认证;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构建信任联盟区块链:
(1a)根据区块链通信能力可容纳的信任联盟中节点服务器的数量,分别设置公钥基础设施PKI域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的数量;
(1b)将每个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和每个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作为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节点服务器;
(1c)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为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颁发证书;
(1d)根据证书的大小选择哈希函数,生成证书的哈希值;
(1e)将证书的哈希值作为第一个区块,在区块体内保存,得到信任联盟区块链;
(2)认证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
(2a)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请求访问的用户,利用自身私钥和国产标识密码SM9签名算法,对自身身份标识ID计算生成签名认证申请,将签名认证申请发送给域代理服务器;
(2b)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验证请求访问的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若是,则执行步骤(2c),否则,执行步骤(2f);
(2c)判断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证书服务器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是否满足相互信任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d),否则,执行步骤(2f);
(2d)采用颁发临时身份的方法,构建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请求服务器与访问用户的安全通信;
(2e)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采用将认证凭证写入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方法存储认证凭证;
(2f)结束认证;
(3)认证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
(3a)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请求访问的用户,向证书服务器发送认证申请;
(3b)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查询访问用户的证书状态,如果证书状态为声明则执行步骤(3c),如果证书状态为撤销,则执行步骤(3f);
(3c)判断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是否满足相互信任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3d),否则执行步骤(3f);
(3d)采用颁发临时证书的方法,构建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和申请访问用户的安全通信;
(3e)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采用将认证凭证写入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方法存储认证凭证;
(3f)结束认证;
(4)设置认证凭证的有效时间:
(4a)根据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安全等级,对应设置存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认证凭证的有效时间;
(4b)根据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安全等级,对应设置存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认证凭证的有效时间;
(5)重认证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
(5a)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其他用户,向域代理服务器发送身份签名申请和访问申请;
(5b)判断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是否满足相互信任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5c),否则,执行步骤(5g);
(5c)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利用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信息ID,生成认证凭证;
(5d)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查询认证凭证,如果查询到认证凭证,认证凭证在有效时间内,则允许本次访问,执行步骤(5g),否则执行步骤(5e);
(5e)利用颁发临时身份的方法,构建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与访问用户的安全通信;
(5f)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采用将认证凭证写入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方法存储认证凭证;
(5g)结束认证;
(6)重认证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
(6a)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其他用户,向证书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
(6b)判断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是否满足相互信任条件,若是,则允许本次访问,执行步骤(6c),否则执行步骤(6g);
(6c)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利用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信息ID,生成认证凭证;
(6d)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查询认证凭证,如果查询到认证凭证,认证凭证在有效时间内,则允许本次访问,否则执行步骤(6e):
(6e)采用颁发临时证书的方法,构建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和访问用户的安全通信;
(6f)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采用将认证凭证写入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方法存储认证凭证;
(6g)结束认证;
步骤(2e)、步骤(3e)、步骤(5f)和步骤(6f)中所述的将认证凭证写入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信任联盟区块链中节点服务器将成功认证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信息ID生成认证凭证;
第二步,信任联盟区块链中节点服务器根据认证凭证的大小选择哈希函数,利用哈希运算,将认证凭证生成哈希值,将哈希值写入区块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b)中所述的用户身份合法是指,利用请求访问的用户的公钥,由国产标识密码SM9签名验证算法对签名认证申请进行验证,通过验证的签名认证申请为用户身份合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c)、步骤(3c)、步骤(5b)和步骤(6b)中所述的相互信任条件是指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形:
条件1,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查询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的证书,证书状态为声明;
条件2,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在信任联盟区块链上查询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的证书,证书状态为声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d)、步骤(5e)中所述的颁发临时身份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生成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临时身份信息,将临时身份信息发送至公钥基础设施PKI域证书服务器;
第二步,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转发临时身份信息给用户访问的服务器;
第三步,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保存临时身份信息,利用临时身份信息与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请求服务用户进行安全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d)、步骤(6e)中所述的颁发临时证书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的证书服务器,生成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的临时证书,将临时证书发送给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的域代理服务器;
第二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域代理服务器将临时证书转发至用户访问服务器;
第三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IBC域中,用户访问服务器保存临时证书,利用临时证书中的身份信息与公钥基础设施PKI域中请求服务用户实现安全通信。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基于25519椭圆曲线的无证书公钥密码签名方法 | 2020-05-13 | 131 |
一种基于能源区块链的电动汽车安全电力交易和激励系统 | 2020-05-13 | 73 |
一种无证书的身份隐藏认证加密方案 | 2020-05-15 | 500 |
基于多变量的后量子盲签名方法 | 2020-05-16 | 390 |
基于信任联盟区块链的跨域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法 | 2020-05-11 | 268 |
基于网络的航天器异地测控链路无线联试方法 | 2020-05-14 | 962 |
格公钥密码体制下的盲签密方法 | 2020-05-16 | 256 |
一种基于身份的身份隐藏认证加密方案 | 2020-05-15 | 117 |
一种基于信任网络的去中心化公钥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 2020-05-11 | 716 |
一种在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基于属性的签密方法 | 2020-05-12 | 930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