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蚯蚓滤池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农村污生态净化系统 CN200720173930.2 2007-11-01 CN201121153Y 2008-09-24 董仁杰; 吴树彪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村污生态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人工湿地和蚯蚓滤池处理有机废水的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沙滤层(5),出水口(11),其特征在于,在沙滤层(5)的上部铺设蚯蚓生态滤层(4),在蚯蚓生态滤层的上部或/和蚯蚓生态滤层与沙滤层(5)之间设有用于进污水的布水管。本实用新型将生态蚯蚓滤层与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相组合,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解决了蚯蚓滤层N、P去除率低的问题,而蚯蚓滤层解决了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堵塞和冬季低温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布水管设置合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
82 一种废处理和污泥减量稳定化的装置 CN201320666603.6 2013-10-25 CN203513446U 2014-04-02 汪龙眠; 张毅敏; 杨飞; 晁建颖; 高月香; 张永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处理和污泥减量稳定化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的设备领域。它包括淹没式生物填料床和蚯蚓生态滤池,所述的淹没式生物填料床通过支撑架承接在所述的蚯蚓生态滤池的上方,淹没式生物填料床的底部设置有上层污泥集聚区,上层污泥集聚区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排泥;所述蚯蚓生态滤池位于所述上层污泥集聚区的正下方,蚯蚓生态滤池的底部设置有下层污泥集聚区,下层污泥集聚区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排泥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水处理和污泥减量化装置,构造淹没式生物填料床和蚯蚓生态滤池两级结构,进行污水的交替运行,在低运行成本前提下实现了废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高效去除。
83 一种农村污微动处理系统 CN201811057467.4 2018-09-11 CN108751626A 2018-11-06 刘振善
一种农村污微动处理系统通过污水管道和污泥管道将污水分离,并且污水经过污水管道输送至各个过滤装备中最后进入湿地系统,保证了湿地系统的供水,满足了新农村健康环保的生态理念,污泥管道输送污泥进入蚯蚓生态滤池,利用蚯蚓进行自然净化,本发明操作和管理简单,保证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并可在此基础上发展农家乐,为农村进行创收。
84 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修复的污处理装置 CN202021478058.4 2020-07-24 CN212504489U 2021-02-09 李玉杰; 李晓娜; 程才; 高敏; 张远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修复的污处理装置,它包括蚯蚓滤池(1),蚯蚓滤池(1)通过连接管(4)与沉淀滤池(8)连接;过滤箱(12)通过进水管(11)与沉淀滤池(8)出水口连接;处理方法包括:将污水经进污斗(2)引入蚯蚓滤池(1)内,利用蚯蚓的消化分解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经连接管(4)流入沉淀滤池(8)内经过沉淀净化后的污水经进水管(11)进入过滤箱(12)内;沉淀净化后的污水经过过滤筒(15)进行过滤净化,过滤后的水由活性层(16)与石英砂层进行吸附过滤后,通过排水(17)排放;解决了现有技术水处理装置存在着运行不稳定,维护管理不便,处理污水的效果无法稳定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85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 CN201821300711.0 2018-08-13 CN208916916U 2019-05-31 叶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滤池系统,其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雨天蚯蚓蠕动钻出土壤,使得土壤层中的蚯蚓数量减少,削弱土壤层对雨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去除作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滤池,所述滤池内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有绿植层、含有蚯蚓的土壤层、细沙层、碎石层、鹅卵石层,所述滤池内插设有依次穿过鹅卵石层、碎石层、细沙层、土壤层伸出绿植层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侧壁沿透气管高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透气管厚度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气管,当雨天时保持土壤中气含量,使蚯蚓留在土壤层中分解有机物,达到提高生态滤池对有机污染物质分解作用的目的。
86 一种复合蚯蚓生态床 CN201120127203.9 2011-04-27 CN202089866U 2011-12-28 谭平; 刘东生; 李想; 赵立欣; 王飞; 张磊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蚯蚓生态床。所述的复合蚯蚓生态床由进水管、布水箱、储水箱、填料框、蚯蚓土壤层、集水区组成。进水管位于布水水箱的上方,储水箱位于填料框一侧;分层填料框将填料分为四层,填料层自上而下被分成生物陶粒层、沸石层、无烟层和渣层,蚯蚓土壤层布置与填料的表面;布水箱位于出水导流管的下方;集水区由集水器和出水管组成,集水器位于生态复合床的底端,出水管连接集水器。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与传统的生物滤池相比,污水在填料框内成潜流状态,有效增加了污水与填料和微生物及蚯蚓的接触时间;通过蚯蚓土壤层和布水箱的共同作用,使整个复合蚯蚓生态床能够自然通;复合蚯蚓生态床在有效的去除COD的同时,对氮、磷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87 生态厕所系统 CN201820311369.8 2018-03-07 CN208310298U 2019-01-01 王庆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态厕所系统,属于厕所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坐便池,所述的坐便池底部的前端设置有排尿口、后端设置有排便口,系统还包括尿液桶、粪便储存蚯蚓池、蚯蚓滤池、粪便输送、尿液输送泵,蚯蚓滤池的进口与生活污管连通、出口与尿液桶连通,尿液桶的进口与排尿口连通、出口与尿液输送泵连通,粪便储存蚯蚓池的进口与排便口连通、出口与粪便输送泵连通,粪便储存蚯蚓池与粪便输送泵配合形成为肥料还田机构。将粪便与尿液分离,粪便经过处理后变成蚯蚓粪,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与尿液一起用于灌溉农田,减少了耗水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减少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成本。
88 一种生活污处理系统 CN201711062777.0 2017-11-02 CN107698101A 2018-02-16 王君; 阳艳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蚯蚓生态滤池、沼气池、毛细管渗滤沟和生态沟,预处理池包括沉淀区和过滤区,沉淀区通过连接管与过滤区相通,蚯蚓生态滤池内设置有布水器、填料层、蚯蚓处理层、滤料层和沉淀层,沼气池上设置有导气管,沼气池包括储气间和发酵间,发酵间内设置有搅拌器,毛细管渗滤沟由上而下包括植被层、土壤层和导水层,导水层内设置有导水管,生态沟的两侧均设置有砌砖墙,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有效利用了污水中的氮磷资源,降低了能耗,使得污水利用率得到提高,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89 生态养殖系统 CN201821294264.2 2018-08-13 CN208964734U 2019-06-11 铁云芬; 张世显; 张兆达
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回收净化装置、数个横向排列的牛栏、支撑台、横向的滑轨、蚯蚓养殖池和鱼塘,回收净化装置设置在地表以下,回收净化装置有用管道依次连通、且均开设通气口的缺池、好氧池、二沉池和砂滤池,砂滤池与鱼塘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能够通过将牛粪收集并置入蚯蚓养殖池内养殖蚯蚓,从而避免牛粪污染土地。排管能够收集牛栏内的清洁用水,经回收净化装置处理完成后的水进入鱼塘,鱼塘内的水可通过水箱送至水槽内,供肉牛饮用。鱼塘内可以养鱼,鱼可以食用蚯蚓或是牛粪,从而构成整个肉牛养殖过程中的生态体系。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无污染的处理牛粪,还实现了蚯蚓和鱼的养殖,实现了牛舍清洗用水的回收。
90 一种基于蚯蚓的农村分散式污处理系统 CN202020352960.5 2020-03-19 CN212293196U 2021-01-05 周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蚯蚓的农村分散式污处理系统,具体由格栅,格栅下设置有调节池,调节池通过温度感应系统连接蚯蚓生物滤池和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改良SBR系统组成,在温暖季节时使用蚯蚓生物滤池,利用蚯蚓的生物降解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容易被污泥堵塞并造成污水处理效果逐渐降低的问题,污泥的排放量也大幅度减少,在寒冷季节时使用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改良SBR系统,该工艺流程短,投资、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能强,水质稳定;本实用新型将两种工艺温暖、寒冷季节交替使用,有效降低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电耗和污泥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91 一种组合型畜禽废处理装置 CN201820784408.6 2018-05-24 CN208440467U 2019-01-29 魏琦; 邓玉; 廖心媚; 刘巧; 樊江莉; 晏琪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型畜禽废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包括第一植物层、第一隔离纱网、蚯蚓土壤层、砂石层、碎石层、第一隔板和第一底部集水层;人工湿地包括第二植物层、第二隔离纱网、细碎石层、沸石层、炉渣活性炭混合层、第二隔板和第二底部集水层,所述第二隔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第二底部集水层侧壁设有出水。本实用将蚯蚓生态滤池也人工湿地相结合,并提前将滤渣进行隔离收集,将物理过滤、有机物分解转化、生态净化生物降解、吸附吸收等功能结合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的特点,促进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
92 一种分散式畜禽净化处理系统 CN201621407287.0 2016-12-21 CN206318776U 2017-07-11 程一晋; 邓玉; 何聪; 车文静; 黄茜; 叶林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式畜禽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箱、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所述储水箱内部伸出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位于储水箱内部且出水管端部设有过滤球,出水管另一端设有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位于蚯蚓生态滤池上方,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蠕动;所述蚯蚓生态滤池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植物层、蚯蚓土壤层、砂石层和碎石层;所述人工湿地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二植物层、细碎石层、沸石层和活性炭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的特点,同时也能实现畜禽废水的高效净化,不需要其他设备能源,无动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
93 一种综合污处理装置 CN201620348090.8 2016-04-22 CN205635262U 2016-10-12 范春辉; 徐慧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污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格栅下设置有调节池,调节池通过流量计连接蚯蚓生物滤池和UASB系统,在夏季时使用蚯蚓生物滤池,利用蚯蚓的生物降解可以有效延长和扩展污水中的生物代谢链,蚯蚓与微生物一起起到协同作用,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容易被污泥堵塞并造成污水处理效果逐渐降低的问题,采用UASB升流式厌污泥床作为冬季主要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有很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不需要搅拌,能适应较大幅度的负荷冲击,温度和pH变化,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产生的沼气也可为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供暖,极大地保护污泥菌的活性;本实用新型将两种工艺夏、冬季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季节性旅游景区的污水处理效率。
94 “蚯蚓-植物-厌生物”联合处理有机废水工艺 CN200710192381.8 2007-12-26 CN101215065A 2008-07-09 郑正; 杨世关; 罗兴章; 李继红; 张继彪; 孟卓; 李军状; 李培培; 陈广银; 邹星星; 方彩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植物-厌生物”联合处理有机废水工艺,即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蚯蚓生态滤池脱除其中的COD、N和P,出水进入水生植物塘或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后达标排放。沉淀池分离出的固体沉渣与水生植物塘或人工湿地产出的水生植物,以及秸秆等废弃物一起送入厌氧生物气反应器进行混合发酵,产出的生物气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排放的残渣作为有机肥加以利用。本发明利用这三类生物的联合作用,强化了污水净化程度,同时还产出了生物能和有机肥。因此,本发明具有提高环境质量、获取生物能、以及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功能。
95 一种农村产养殖水体环境修复的方法 CN201510539522.3 2015-08-30 CN105028342A 2015-11-11 雷春生; 张帆
发明涉及一种农村产养殖水体环境修复的方法,属于水体治理领域。本发明不需要开设生物滤池进行排水换水,也不需要采用水生植物进行修复,而是通过动物自身来进行水体修复,利用驯化后的蚯蚓吃池底有机物及泥土、黄鳝吃蚯蚓、黄鳝死后发出的气体与喷洒在水体植物表面的氢化钠覆盖植物,使其与空气隔绝,不能够产生光合作用,自然死亡,从而不仅去除了池底的污泥,而且去除了植物,达到了水体洁净的效果。本实例证明,本发明不仅减少了92%以上投资成本,水体修复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使得水体修复速度提高了90%以上。
96 “蚯蚓-植物-厌生物”联合处理有机废水工艺 CN200710192381.8 2007-12-26 CN100579923C 2010-01-13 郑正; 杨世关; 罗兴章; 李继红; 张继彪; 孟卓; 李军状; 李培培; 陈广银; 邹星星; 方彩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植物-厌生物”联合处理有机废水工艺,即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蚯蚓生态滤池脱除其中的COD、N和P,出水进入水生植物塘或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后达标排放。沉淀池分离出的固体沉渣与水生植物塘或人工湿地产出的水生植物,以及秸秆等废弃物一起送入厌氧生物气反应器进行混合发酵,产出的生物气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排放的残渣作为有机肥加以利用。本发明利用这三类生物的联合作用,强化了污水净化程度,同时还产出了生物能和有机肥。因此,本发明具有提高环境质量、获取生物能、以及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功能。
97 一种用于农村灰处理的多孔复合填料装置 CN202120749294.3 2021-04-13 CN214693789U 2021-11-12 吴献花; 刘浩; 王寅; 张宇; 姚鹏举; 张雨冉; 宋斌; 郭瑞娇; 刘铃宏; 陈佩楠; 冯婷; 胡艳丽; 蒋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灰处理的多孔复合填料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开口端设有接水斗,接水斗的下端连通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接水斗的上端设有蚯蚓滤池,蚯蚓滤池上开设有进气口,蚯蚓滤池上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箱体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口,第二隔板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口,第二箱体连通有排水管,第二箱体内装有多孔复合填料,第二箱体内种有水草,灰水被过滤和除油后,再经过水草和多孔复合填料内生物净化,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且具有良好的净水能
98 一种生态型农村污与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工艺 CN200810019178.5 2008-01-15 CN101215049B 2010-09-08 张继彪; 罗兴章; 杨世关; 李军状; 黄星发; 陈广银; 王卫平; 邹星星; 赵国华; 李坤权; 孟卓; 聂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农村污以及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的工艺,先将化粪池上清液和其他污水进行调节,将调节后的污水经过塔式蚯蚓生态滤池进行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将化粪池中的下层沉积物和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在厌生物气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厌氧发酵以产出生物气。产出的生物气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排放的沼渣作为有机肥或者用于蚯蚓养殖,得到的蚯蚓又可以用于调节后污水的净化。本发明通过动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对农村废水和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了“生态化、低成本化”的处理,同时还产出了清洁的生物气和有机肥,具有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获取清洁能源、以及同时处理农村污水和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多重功能。
99 溢流雨收集净化装置 CN201511010239.8 2015-12-29 CN105464201B 2018-03-23 潘玲; 高彦波; 李远帆; 佟镇; 郑鹏; 高声远; 徐志; 梁玉婷; 王影; 于田田; 郑冬宇; 高文卉
发明涉及城市生活污、食品工业和农业的有机废水、雨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净化溢流雨水的、可高效净化污染物含量较高的雨水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收集溢流雨水的雨水井和位于雨水井外部的生态滤池,雨水井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生态滤池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生态滤池上下分隔成过滤腔和导流腔,隔板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导流腔的若干出水孔,导流腔上设置有净水出口,过滤腔的顶部设置有分水箱,分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溢流口相连通,分水箱的箱底开设有若干连通过滤腔的分水孔,过滤腔内填置有壤土层和位于壤土层下侧的物理过滤层,壤土层内含有若干蚯蚓。
100 溢流雨收集净化装置 CN201511010239.8 2015-12-29 CN105464201A 2016-04-06 潘玲; 高彦波; 李远帆; 佟镇; 郑鹏; 高声远; 徐志; 梁玉婷
发明涉及城市生活污、食品工业和农业的有机废水、雨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净化溢流雨水的、可高效净化污染物含量较高的雨水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收集溢流雨水的雨水井和位于雨水井外部的生态滤池,雨水井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生态滤池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生态滤池上下分隔成过滤腔和导流腔,隔板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导流腔的若干出水孔,导流腔上设置有净水出口,过滤腔的顶部设置有分水箱,分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溢流口相连通,分水箱的箱底开设有若干连通过滤腔的分水孔,过滤腔内填置有壤土层和位于壤土层下侧的物理过滤层,壤土层内含有若干蚯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