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81 | 一种基于双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201010179332.2 | 2010-05-20 | CN101852868B | 2012-08-01 | 葛鑫; 邬小玫; 方祖祥; 赖大坤 |
本发明属于电磁跟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电磁跟踪系统,由传感器、磁场源、旋转控制装置和控制处理显示装置组成。本发明根据磁棒指向传感器时传感器测得的磁场强度最大的特性,采用双磁棒跟踪传感器进行搜索定位,应用几何算法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并进一步依据磁棒指向传感器时传感器测出的磁场方向沿着磁棒轴线方向的原理,应用几何算法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空间姿态。本发明利用磁棒旋转搜索传感器,采用非迭代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对传感器位置和方向的跟踪,可靠性好、计算复杂度低。 | ||||||
82 | 一种基于双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201010179332.2 | 2010-05-20 | CN101852868A | 2010-10-06 | 葛鑫; 邬小玫; 方祖祥; 赖大坤 |
本发明属于电磁跟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电磁跟踪系统,由传感器、磁场源、旋转控制装置和控制处理显示装置组成。本发明根据磁棒指向传感器时传感器测得的磁场强度最大的特性,采用双磁棒跟踪传感器进行搜索定位,应用几何算法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并进一步依据磁棒指向传感器时传感器测出的磁场方向沿着磁棒轴线方向的原理,应用几何算法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空间姿态。本发明利用磁棒旋转搜索传感器,采用非迭代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对传感器位置和方向的跟踪,可靠性好、计算复杂度低。 | ||||||
83 | 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视觉的智能超表面及其电磁跟踪方法、系统 | CN202311850862.9 | 2023-12-29 | CN117878609A | 2024-04-12 | 汤文轩; 李威汉; 崔铁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视觉的智能超表面及其电磁跟踪方法、系统,该超表面由多个集成了二极管的双极化单元排列构成,单元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电压的方式来动态可调。本发明的跟踪方法和系统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且利用计算机视觉直观、可靠、信息丰富和成本低的目标检测和跟踪的能力,根据运动目标图片,获取位置信息和控制电压序列。通过超表面的智能电磁调控能力,设计了远场波束扫描和近场区域能量聚焦,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跟踪。本发明为目标识别、无线电环境跟踪和无线通信的集成实现奠定了基础。 | ||||||
84 | 单轴光伏跟踪器双单向电磁阀液压闭锁抗风控制系统 | CN202110324854.5 | 2021-03-26 | CN113037200A | 2021-06-25 | 赵跃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轴光伏跟踪器的双单向电磁阀液压闭锁抗风控制系统,包括光伏跟踪控制器,电动驱动器以及与电动驱动器共旋转轴安装的数个液压闭锁抗风装置,液压闭锁抗风装置由双向液压缸和两只单向电磁阀构成,两只电磁阀同时关闭时液压缸动作闭锁,单只电磁阀关闭时液压缸只能向一个方向动作另一个方向闭锁,光伏跟踪控制器控制电驱动器的旋转以及两个单相电磁阀的开闭,电动驱动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相应单相电磁阀打开液压闭锁抗风装置在旋转轴的带动下单向动作,当电驱动器停止旋转时两个电磁阀关闭,禁止液压闭锁抗风装置动作,从而闭锁旋转轴的弹性旋转。本发明采用液压闭锁抗风装置双向闭锁,以较低代价提高了单轴光伏跟踪器的抗风能力。 | ||||||
85 | 用于增强显示系统中电磁跟踪的定向发射器/传感器 | CN201980057553.1 | 2019-09-05 | CN112654404A | 2021-04-13 | R·B·陈 |
一种电磁跟踪系统包括手持控制器,该手持控制器包括被配置为产生由电磁场图案表征的电磁场的电磁发射器;以及邻近电磁发射器定位并被配置为形成修改的电磁场图案的第一电磁反射器。该电磁跟踪系统还包括头戴式增强现实显示器,该头戴式增强现实显示器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电磁场图案的电磁传感器;以及邻近被配置为最佳地感测感兴趣区域中的电磁场图案的电磁传感器的第二电磁反射器。 | ||||||
86 | 一种基于正交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201110268897.2 | 2011-09-13 | CN102426392B | 2013-06-12 | 邬小玫; 王一枫; 葛鑫; 丁宁; 方祖祥; 余建国 |
本发明属于电磁跟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正交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由三轴磁场传感器装置、可以模拟空间任意指向的正交三轴线圈装置和控制处理显示装置组成。本发明采用直流脉冲交替激励两个正交磁棒,依据磁棒轴线上磁场强度最大且方向沿着轴线的原理,旋转正交磁棒组进行搜索,使三轴磁场传感器测得的主磁棒的磁场强度最大,此时主磁棒指向传感器,进一步通过一维磁场标定和非迭代算法,计算传感器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的搜索策略采用自适应步长先后在主磁棒所在的两个正交平面内旋转搜索,可快速跟踪传感器位置和方向。本发明可靠性好、计算复杂度低,可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导航,亦可运用于虚拟现实、三维超声成像等领域。 | ||||||
87 | 一种基于正交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201110268897.2 | 2011-09-13 | CN102426392A | 2012-04-25 | 邬小玫; 王一枫; 葛鑫; 丁宁; 方祖祥; 余建国 |
本发明属于电磁跟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正交磁棒旋转搜索的电磁跟踪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由三轴磁场传感器装置、可以模拟空间任意指向的正交三轴线圈装置和控制处理显示装置组成。本发明采用直流脉冲交替激励两个正交磁棒,依据磁棒轴线上磁场强度最大且方向沿着轴线的原理,旋转正交磁棒组进行搜索,使三轴磁场传感器测得的主磁棒的磁场强度最大,此时主磁棒指向传感器,进一步通过一维磁场标定和非迭代算法,计算传感器的位置和姿态。本发明的搜索策略采用自适应步长先后在主磁棒所在的两个正交平面内旋转搜索,可快速跟踪传感器位置和方向。本发明可靠性好、计算复杂度低,可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导航,亦可运用于虚拟现实、三维超声成像等领域。 | ||||||
88 | 基于电磁跟踪系统的上肢空间活动范围测量系统 | CN201820325509.7 | 2018-03-09 | CN208988884U | 2019-06-18 | 张恭谦; 李波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磁跟踪系统的上肢空间活动范围测量系统,属于电磁跟踪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和PC机组成,所述发射单元包括信号产生电路、发射器和功放电路,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器、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包括模拟开关的控制和A/D转换电路,所述发射器设有3个,分别安装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所述PC中存储有正常人进行上肢活动时的成像,通过DSP对发射信号的分时控制,并将接收单元的信号进行采集发送到PC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基于电磁跟踪系统的上肢空间活动范围测量系统,从而实现对病人关节处、手臂处病变的检测。 | ||||||
89 | 减小磁场接收单元体积、测量磁场变化率的方法、磁场接收单元、电磁跟踪系统及用途 | CN201811589554.4 | 2018-12-25 | CN109730770B | 2020-08-21 | 林成寿; 林志雄; 聂泳忠; 曾达; 刘崇兵; 林宇峰; 邱建海; 杨文健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磁场接收单元体积的方法,通过设置两根铁芯,其中一根铁芯具有与另一根铁芯平行的部分和与自身垂直的凸台;其中一根铁芯测量沿着自身方向的磁场变化率,另一根铁芯测量沿着自身方向的磁场变化率与沿着凸台方向的磁场变化率之和;所述凸台的长度远小于两根铁芯相互平行部分的长度。上述方法能有效地缩小磁场接收单元的体积尺寸。本发明还提供了测量磁场变化率的方法、磁场接收单元、电磁跟踪系统及用途。 | ||||||
90 | 减小磁场接收单元体积、测量磁场变化率的方法、磁场接收单元、电磁跟踪系统及用途 | CN201811589554.4 | 2018-12-25 | CN109730770A | 2019-05-10 | 林成寿; 林志雄; 聂泳忠; 曾达; 刘崇兵; 林宇峰; 邱建海; 杨文健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磁场接收单元体积的方法,通过设置两根铁芯,其中一根铁芯具有与另一根铁芯平行的部分和与自身垂直的凸台;其中一根铁芯测量沿着自身方向的磁场变化率,另一根铁芯测量沿着自身方向的磁场变化率与沿着凸台方向的磁场变化率之和;所述凸台的长度远小于两根铁芯相互平行部分的长度。上述方法能有效地缩小磁场接收单元的体积尺寸。本发明还提供了测量磁场变化率的方法、磁场接收单元、电磁跟踪系统及用途。 | ||||||
91 | 具有扩展血管内应用的高级电磁运动和跟踪外围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系统 | CN201580055989.9 | 2015-08-24 | CN107206208A | 2017-09-26 | 杰万特·P·帕马 |
描述一种插入导管和导管放置设备的方法,所述导管和导管放置设备被设计为提高PICC(外围插入中心导管)植入物放置的安全性和效率。本发明使得能将所述导管放置到身体中,同时将所述导管维持在无菌环境中。 | ||||||
92 | 具有单个引导鞘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工具的主动跟踪系统和方法 | CN202410297047.2 | 2024-03-15 | CN118662231A | 2024-09-20 | W·J·迪克汉斯 |
用于将工具通过腔网络准确地导航到靶标的系统和方法使用固定长度的工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射线照相成像的使用并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暴露。这些系统和方法涉及接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数据、基于CT图像数据生成三维(3D)模型、显示3D模型、以及接收靶标在3D模型中的位置。这些系统和方法还涉及接收要被引导通过包括位置传感器的延伸工作通道(EWC)的工具的信息、在该工具被引导通过EWC并相对于该EWC固定在适当位置之后确定该工具的位置、基于来自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息以及工具信息在3D模型中显示虚拟工具、以及基于位置信息和工具信息在3D模型中显示工具向靶标推进的情况。 | ||||||
93 | 一种基于最小误差熵的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组网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207881.2 | 2025-02-25 | CN119902196A | 2025-04-29 | 张雪; 李旻哲; 鲁涛 |
本发明属于雷达组网融合定位跟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误差熵的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组网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目标运动的目标状态、状态转移矩阵、运动过程噪声构建多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基于多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和随机集描述生成目标状态集和目标观测集;基于目标状态集和目标观测集,使用最小误差熵算法计算等效位置量测似然函数;基于等效位置量测似然函数、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和幅值特征信息计算多目标联合似然函数;基于多目标联合似然函数计算多目标后验概率密度;对多目标后验概率密度进行聚类,得到多目标航迹和多目标航迹状态,完成基于最小误差熵的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组网多目标定位跟踪。 | ||||||
94 | 具有扩展血管内应用的高级电磁运动和跟踪外围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系统 | CN201580055989.9 | 2015-08-24 | CN107206208B | 2020-12-15 | 杰万特·P·帕马 |
描述一种插入导管和导管放置设备的方法,所述导管和导管放置设备被设计为提高PICC(外围插入中心导管)植入物放置的安全性和效率。本发明使得能将所述导管放置到身体中,同时将所述导管维持在无菌环境中。 | ||||||
95 | 通用型电磁跟踪系统接收单元 | CN202330850774.3 | 2023-12-25 | CN308828895S | 2024-09-10 | 李学武; 张济龙; 徐玉峰; 赵川; 云峰; 许振丰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通用型电磁跟踪系统接收单元。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在电磁定位过程中对传感器进行跟踪和定位。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96 | 医疗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接收器 | CN202030698067.3 | 2020-11-18 | CN306654749S | 2021-07-02 | 李学武; 许振丰; 徐玉峰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医疗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接收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用来识别接入的线圈传感器,将传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处理,配合医疗磁定位系统,实现在医疗手术过程中手术工具的跟踪和定位。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97 | 交流电磁跟踪定位系统主机 | CN202030699443.0 | 2020-11-18 | CN306653920S | 2021-07-02 | 李学武; 许振丰; 徐玉峰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交流电磁跟踪定位系统主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高精度电磁跟踪装置,用于测量飞行器坐标系下可动部件的位置与姿态。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98 | 医疗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控制器 | CN202030699346.1 | 2020-11-18 | CN306482440S | 2021-04-20 | 李学武; 许振丰; 徐玉峰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医疗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控制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控制装置,配合医疗磁定位系统接收器,实现在医疗过程中手术工具的跟踪和定位。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99 | SYNERGISTIC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WITH TMS SYSTEMS | PCT/US2010/028558 | 2010-03-24 | WO2010111435A1 | 2010-09-30 | SCHNEIDER, Mark R. |
A system for tracking the location of a magnetic stimulation coil in a first embodiment, the system comprising a magnetic stimulation single coil system operative to provide a health benefit, and a plurality of sensing devices, fixed in a known location, operative to detect the magnetic field from said magnetic stimulation single coil system, and a processing means for assembling the detected magnetic field data into lo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stimulation coil with respect to the sensing devices |
||||||
100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WITH MAGNETIC TRACKERS FOR RESPIRATORY MONITORING | PCT/IB2014/066571 | 2014-12-04 | WO2015087206A1 | 2015-06-18 | GOTMAN, Shlomo |
A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to monitor the respiration of a patient. The system includes trackers attached to the patient that emit and receive a magnetic field that changes as the patient breathes. Thechanging field received by the tracker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breathing states of the patient and used to generate a respiratory signal. The respiratory signal may be used to indicate when to advance an intervention tool during an intervention procedure on the patient. The same electromagnetic system may also be used to track the posi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tool, further assisting the intervention proced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