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量子信道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81 基于STK和MATLAB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仿真系统 CN202010281279.0 2020-04-10 CN111400965A 2020-07-10 东晨; 王星宇; 刘潇文; 徐耀坤; 吴田宜; 张毅军; 何一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K和MATLAB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仿真系统,包括两个依次协同作用的子模,分别为:卫星与地面站参数子模块、大气环境下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子模块;卫星与地面站参数子模块用于完成星地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星地物理链路的仿真;大气环境下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子模块用于完成星地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的仿真。本发明通过MATLAB和STK构建基于墨子号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仿真系统,可视化链路实时衰减状况及信道非对称性程度,获得在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参数配置条件下的密钥生成率。
682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非调制位同步方法、系统及介质 CN201910924231.4 2019-09-27 CN110474771A 2019-11-19 黄鹏; 陈锐; 曾贵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非调制位同步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同步帧选取步骤:在发送端选取长度为N的连续变量量子信号作为同步帧;计算步骤:对接收端收到的连续变量量子信号的每一样值,计算特征,计算汉明距离并确定同步位;所述连续变量量子信号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过量子信道传输的取值连续的信号。本发明通过截取量子信源的某些输出片段作为同步标志,并计算本发明所设计的增量标记计算匹配代价,既实现了同步功能,又减小了计算量,同时,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也可以成功同步。
683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偏振追踪方法、系统及介质 CN201910791433.6 2019-08-26 CN110445610A 2019-11-12 王涛; 黄鹏; 曾贵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偏振追踪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步骤A:通过偏振复用方式实现量子信号相位参考信号的同步传输,并通过相干检测技术分别对量子信号和相位参考信号进行探测;步骤B: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偏振态的追踪,从而将混叠的量子信号和相位参考信号偏振解复用,最终在接收端准确恢复量子信号。本发明可在恶劣信道下准确恢复量子信号,扩展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适用场景,可对传输的语音或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
684 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多方半量子对话系统及方法 CN202510279342.X 2025-03-11 CN119788243A 2025-04-08 杨幼凤; 孙晨; 马瑛; 刘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多方半量子对话系统及方法,步骤S1、为多个通信方分配初始量子态;步骤S2、测量信道噪声和信道保真度,并设定量子纠错码强度;步骤S3、通信方将信息编码并发送,信道监测异常时重新编码调整;步骤S4、接收方测量提取信息,错误率超阈值则反馈,发送方根据反馈重新编码纠错后再次发送,信道状态变化大时更新信道参数;步骤S5、通信方计算接收量子态哈希值并交换对比,不一致时确定可疑方,可疑方重新发送并提供记录,各方根据记录调整信道安全策略;步骤S6、对话总结与确认;步骤S7、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本发明能有效抵御外部攻击,保障信息安全,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
685 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地集成通信系统 CN202120383056.5 2021-02-20 CN217282955U 2022-08-23 富尧; 钟一民; 王泽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地集成通信系统,包括主控制中心、主控制中心QKD节点、地铁站控制中心和QKD节点,每一个地铁站点内设置一个地铁站控制中心和QKD节点,所述QKD节点与其同一个地铁站点内的集群数字交换机、调度分系统、运营商基站通信连接;相邻两个地铁站点内的QKD节点通过光纤量子信道一连接;主控制中心QKD节点与主集群数字交换机、调度主系统、主控制运营商基站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QKD节点与地铁站点内的QKD节点通过光纤量子信道二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QKD节点通过光纤量子信道三与外界QKD网络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通信信息的泄露,提高地铁运行调度的安全等级。
686 基于离散态的一维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011558468.4 2020-12-25 CN112702162B 2021-12-17 张航; 阮新朝; 赵微; 程泽群; 吴琼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态的一维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传输信道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将经过一维离散调制的信号光与本振光耦合后,通过量子信道输送至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对其进行处理检测后,通过经典信道与发送端进行纠错协商获得最终的量子密钥;本发明通过一维离散调制简化了调制方案,降低了实现成本,使量子密钥分发在短距离密钥传输中应用更为广泛。
687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变电站间测控信号一次一密传输系统 CN201210238511.8 2012-07-10 CN102820968B 2016-04-20 苗新; 陈希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变电站间测控信号一次一密传输系统,包括:传输单元A(4)和与其通过非加密通信信道(5)进行数据交互的传输单元B(7)、以及量子密钥分配发送单元(3)和与其通过量子密钥信道(6)进行通信的量子密钥分配接收单元(10)、加密解密单元A和加密解密单元B;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变电站间测控信号一次一密传输系统,解决变电站无人/少人化、远程化、智能化的监控运维过程中的测控信号如何保障机密性和完整性的信息传递安全问题。
688 一种码率自适应的延迟错误校验QKD方法、存储装置及智能终端 CN202310843306.2 2023-07-10 CN117040726A 2023-11-10 郭邦红; 范啸东; 谢欢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码率自适应的延迟错误校验QKD方法,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所述发送方包括光学系统发送模,经典信道的基矢比对单元、纠错单元、保密增强单元和延迟错误校验单元;所述接收方包括光学系统接收模块,经典信道的基矢比对单元、纠错单元、保密增强单元和延迟错误校验单元。本发明针对量子信道时变的特点,选用删余和缩短技术实现码率自适应的,选用延迟错误校验技术,更好的利用量子比特比特,提高量子密钥生成率,提高量子密钥生成的实时性。
689 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 CN202011074603.8 2020-10-09 CN112217576B 2021-11-19 许智航; 江聪; 姜敏; 丁祎; 龚仁智; 陈虹; 赵文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量子纠缠信道资源;将每个方向的Bell链同时进行测量操作,并根据测量操作的结果对远端节点进行相应的幺正操作,获取远端节点粒子的态分布;分别对两个远端节点处的粒子进行幅值测量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告知其它远端节点,其它远端节点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标态。其借助本地节点的GHZ信道和中间节点间的Bell链克服远距离量子态制备中距离的限制,远端节点最终形成了态制备所需的量子信道,从而实现对目标节点Cn的单粒子任意态制备。
690 基于离散态的一维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011558468.4 2020-12-25 CN112702162A 2021-04-23 张航; 阮新朝; 赵微; 程泽群; 吴琼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态的一维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发送端、传输信道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将经过一维离散调制的信号光与本振光耦合后,通过量子信道输送至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对其进行处理检测后,通过经典信道与发送端进行纠错协商获得最终的量子密钥;本发明通过一维离散调制简化了调制方案,降低了实现成本,使量子密钥分发在短距离密钥传输中应用更为广泛。
691 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 CN202011074603.8 2020-10-09 CN112217576A 2021-01-12 许智航; 江聪; 姜敏; 丁祎; 龚仁智; 陈虹; 赵文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量子纠缠信道资源;将每个方向的Bell链同时进行测量操作,并根据测量操作的结果对远端节点进行相应的幺正操作,获取远端节点粒子的态分布;分别对两个远端节点处的粒子进行幅值测量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告知其它远端节点,其它远端节点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标态。其借助本地节点的GHZ信道和中间节点间的Bell链克服远距离量子态制备中距离的限制,远端节点最终形成了态制备所需的量子信道,从而实现对目标节点Cn的单粒子任意态制备。
692 一种偏振和相位纠缠编码方法、装置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 CN201710374340.4 2017-05-24 CN107070655A 2017-08-18 许华醒; 朱冰; 莫小范; 程旭升
发明提出了一种偏振和相位纠缠编码方法、装置及量子密钥分配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偏振纠缠光源产生的偏振纠缠光子对中的第一光子由偏振编码转换为相位编码;将转换为相位编码的第一光子与所述偏振纠缠光子对中的第二光子形成偏振和相位纠缠光子对。基于偏振和相位纠缠编码装置组成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可充分利用不同编码在不同信道中的传输优势,实现不同信道传输时,光子由偏振编码转换为相位编码。利用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可以满足自由空间和光纤混合信道传输的量子密钥分配需求。
693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 CN202210554721.1 2022-05-20 CN114978501B 2025-05-06 王琴; 侯天磊; 孙铭烁; 王琛; 张春辉
发明提出一种四强度诱骗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对安全性和抗损耗能有更高要求的量子信息处理系统中。在本发明中,发送端随机制备四种不同强度的光脉冲,其中一个强度作为信号态,另外三个强度作为诱骗态;测量端通过三个不同强度诱骗态下的数据可以紧致有效地估计信道参数,优化系统的随机性大小,从而提升最终的量子随机数生成率和传输距离。本发明首次提出四强度诱骗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与以往的同类方法相比,大幅提高了信道传输的抗损耗能力和量子随机数生成效率。
694 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网络中的时变导频系统 CN202010932599.8 2020-09-08 CN112039819B 2023-02-14 孙小菡; 叶晓凯; 戈志群; 吕涛; 许正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网络中的时变导频系统,通过量子随机数生成器产生量子随机数,在需要信道估计时,按间隔周期Δt持续同步发送所述量子随机数到收发双方,收发双方的导频序列生成器根据同步接收到的量子随机数更新导频序列存储器中当前的私密导频序列。相比较于单纯的检测信道中是否存在导频攻击,本发明既可以保证在导频通信时免受导频攻击干扰;又能够克服当前量子通信的速率低于普通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的速率。
695 基于本地本振的双向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202210928379.7 2022-08-03 CN115459904A 2022-12-09 安磊; 鲍聪颖; 刘鹏; 陈晓杰; 费武; 韩寅峰; 周盛路; 黄鹏; 魏书荣; 周颖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地本振的双向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包括:步骤S1:在两个用户端分别产生脉冲源,通过分束器将脉冲光分为信号光源和本振光源;步骤S2:两个用户端对信号光源进行调制;步骤S3:两个用户端传输量子信号并将对方所发送的量子信号接收;步骤S4:两个用户端使用本振光进行相干检测提取密钥。本发明具有两个用户在仅使用两台激光器情况下同时进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优势,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具有可适用于光纤信道和大气信道且方案可与目前绝大部分本地本振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调制方案兼容等优点。
696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 CN202210554721.1 2022-05-20 CN114978501A 2022-08-30 王琴; 侯天磊; 孙铭烁; 王琛; 张春辉
发明提出一种四强度诱骗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对安全性和抗损耗能有更高要求的量子信息处理系统中。在本发明中,发送端随机制备四种不同强度的光脉冲,其中一个强度作为信号态,另外三个强度作为诱骗态;测量端通过三个不同强度诱骗态下的数据可以紧致有效地估计信道参数,优化系统的随机性大小,从而提升最终的量子随机数生成率和传输距离。本发明首次提出四强度诱骗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方法,与以往的同类方法相比,大幅提高了信道传输的抗损耗能力和量子随机数生成效率。
697 一种噪声下非对称受控循环联合远程量子态的制备方法 CN202210508341.4 2022-05-10 CN114679225A 2022-06-28 李冬芬; 刘晓芳; 郑云丹; 周杰; 杨小龙; 谭玉乔; 刘明哲
发明公开了一种噪声下非对称受控循环联合远程量子态的制备方法,其是在控制者David的监督下每两个通信方联合为远端的第三方实现量子态的制备,在制备量子态的过程中通信方都只使用了简单的单粒子测量来制备量子态,协议的执行效率更高,同时该方案还将协议在比特翻转信道、幅值阻尼、相位阻尼、去极化信道中进行了研究,这也更符合实际的远程量子态制备环境。
698 一种远程量子保密通信的中继方法 CN201110235775.3 2011-08-17 CN102238005A 2011-11-09 方中华; 陈杰; 曾和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量子保密通信的中继方法,其特点是由量子信道和高速光模信道链接两用户终端的链路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中继站,中继站采用相位编码的BB84协议生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密钥,中继站每链接一次将对传输的信息加密一次,并生成一个相应的密钥,中继站以多个点对点的密钥分发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超长距离的量子保密通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点对点的远程量子保密通信,保密程度高,系统安全性好,传输效率高的优点,大大提高了量子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解决了单系统安全通信距离受限制的难题。
699 一种噪声下非对称受控循环联合远程量子态的制备方法 CN202210508341.4 2022-05-10 CN114679225B 2023-08-29 李冬芬; 刘晓芳; 郑云丹; 周杰; 杨小龙; 谭玉乔; 刘明哲
发明公开了一种噪声下非对称受控循环联合远程量子态的制备方法,其是在控制者David的监督下每两个通信方联合为远端的第三方实现量子态的制备,在制备量子态的过程中通信方都只使用了简单的单粒子测量来制备量子态,协议的执行效率更高,同时该方案还将协议在比特翻转信道、幅值阻尼、相位阻尼、去极化信道中进行了研究,这也更符合实际的远程量子态制备环境。
700 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网络中的时变导频系统 CN202010932599.8 2020-09-08 CN112039819A 2020-12-04 孙小菡; 叶晓凯; 戈志群; 吕涛; 许正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网络中的时变导频系统,通过量子随机数生成器产生量子随机数,在需要信道估计时,按间隔周期Δt持续同步发送所述量子随机数到收发双方,收发双方的导频序列生成器根据同步接收到的量子随机数更新导频序列存储器中当前的私密导频序列。相比较于单纯的检测信道中是否存在导频攻击,本发明既可以保证在导频通信时免受导频攻击干扰;又能够克服当前量子通信的速率低于普通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的速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