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生物刺激素 |
CN201610492263.8 |
2016-06-29 |
CN106431596A |
2017-02-22 |
李怀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刺激素,包括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钾、EDTA二钠、ε-聚赖氨酸、苯丙氨酸、苦参碱、丙酸钙、黄腐酸钾、异戊烯基腺嘌呤、6-苄基氨基嘌呤、复合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本发明的生物刺激素在对西红柿种植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符合蔬菜生长需求,能促进蔬菜生长及坐果,可以提高植物抗自由基能力,增强植物活力,增加产量,调节营养物质分配,提高果实含糖量,从而显著果实品质。 |
2 |
生物刺激素及含有生物刺激素的肥料 |
CN202011467572.2 |
2020-12-14 |
CN112441856A |
2021-03-05 |
姚振领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包括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产胺和二氢茉莉酸丙酯加入到溶剂中;除氧,即得生物刺激素。本申请可以有效延长生物刺激素的保存期,以保证生物刺激素的使用效果。 |
3 |
生物刺激素及含有生物刺激素的肥料 |
CN202011467572.2 |
2020-12-14 |
CN112441856B |
2022-04-29 |
姚振领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包括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产胺和二氢茉莉酸丙酯加入到溶剂中;除氧,即得生物刺激素。本申请可以有效延长生物刺激素的保存期,以保证生物刺激素的使用效果。 |
4 |
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生物刺激素 |
CN201310546417.3 |
2013-11-07 |
CN103554191A |
2014-02-05 |
张彩凤; 高宇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具体涉及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以及其制备方法,是由褐煤经过氧化降解制备的腐植酸生长刺激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低阶煤直接制备腐植酸生物刺激素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腐植酸生物刺激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褐煤粉碎后,在Ag-Pt催化剂存在下,与浓硫酸和双氧水混合进行反应,然后加水和亚硫酸钠进行进行回流,将回流后的水相浓缩干燥,得到腐植酸生物刺激素;所述褐煤的有机质含量不低于70%,所述褐煤粉的粒度不小于120目;所述褐煤粉与浓硫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褐煤粉:浓硫酸:双氧水=100:2-3:180-240。 |
5 |
复合生物刺激素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刺激素的应用 |
CN202510352398.3 |
2025-03-25 |
CN119874442A |
2025-04-25 |
周道康; 董文浩; 白国伟; 付智慧; 李维琪; 张兴旺; 张海艳; 范继锋; 牛牧原; 金楠; 宋成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刺激素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刺激素的应用,生物刺激素APAA用于制备尿素,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础尿素原料催化合成熔融脲液;(2)熔融脲液蒸发并在蒸发阶段添加生物刺激素APAA,得到复合造粒原料;(3)复合造粒原料造粒制备得到复合生物刺激素尿素。本发明通过在氮肥中添加生物刺激素APAA,具有稳定、促生和抗逆如低温、盐碱特定,钝化重金属作用;添加的生物刺激素APAA是一种多元生物刺激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即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同时对作物起到促长、抗逆、生根效果,对土壤保水保肥,达到肥料、作物、土壤三方面综合调控效果。 |
6 |
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生物刺激素 |
CN201310546417.3 |
2013-11-07 |
CN103554191B |
2016-04-13 |
张彩凤; 高宇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具体涉及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以及其制备方法,是由褐煤经过氧化降解制备的腐植酸生长刺激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低阶煤直接制备腐植酸生物刺激素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腐植酸生物刺激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腐植酸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褐煤粉碎后,在Ag-Pt催化剂存在下,与浓硫酸和双氧水混合进行反应,然后加水和亚硫酸钠进行回流,将回流后的水相浓缩干燥,得到腐植酸生物刺激素;所述褐煤的有机质含量不低于70%,所述褐煤粉的粒度不小于120目;所述褐煤粉与浓硫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褐煤粉:浓硫酸:双氧水=100:2-3:180-240。 |
7 |
根际多糖、生物刺激素及其应用 |
CN202411433565.9 |
2024-10-15 |
CN118955757B |
2025-01-24 |
李云龙; 王洪婷; 黄瑾; 廖立群; 李玉珠; 王晓钰; 任丹; 何其明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际多糖、生物刺激素及其应用。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式(I)结构的根际多糖,本发明提供的根际多糖制备的生物刺激素可刺激作物内源激素分泌,提高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抵抗力,促进作物发芽和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imgabs0#式(I)。 |
8 |
一种藻源新型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 |
CN202310325661.0 |
2023-03-30 |
CN116621634A |
2023-08-22 |
宋海妹; 李秀珍; 单俊伟; 张超一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刺激素领域,提供一种藻源新型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通过海带、浒苔两种海藻原料以特定比例混合,使用复合酶定向特异性提取,提取液经过卧螺离心机离心分离,再经板框过滤,滤液中添加特定比例的复合氨基酸,利用溶液中高浓度甘露糖醛酸、古罗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以及添加的复合氨基酸,多效螯合Ca、Mg、Zn、Fe、Mn等中微量元素,制备得到一种藻源复合型生物刺激素,海藻酸含量>30%,海藻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2.3%,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较EDTA态更稳定。本发明制备的藻源新型生物刺激素海藻酸含量高,同时螯合多种中微量元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效果更显著。 |
9 |
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在肥料中的应用 |
CN202211724107.1 |
2022-12-30 |
CN115894122A |
2023-04-04 |
刘继州; 邢福国; 郭亮; 王晓倩; 姚英军; 孟宪苓; 闫加英; 孔彦; 魏朝民 |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在肥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在肥料中的应用,通过将壳聚糖和微生物菌剂集合,利用壳聚糖能够为微生物菌剂提供营养的特点,使生物菌剂的活性大大提高,同时,配合腐殖酸的添加,有效提高了生物刺激素的效果,同时,采用包膜的技术,将其和其他肥料组合在一起,为植物生长提供其所需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的优质生长。 |
10 |
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111117374.8 |
2021-09-23 |
CN113788722A |
2021-12-14 |
韩国涛; 班宜民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茶皂素和海藻提取物;所述海藻提取液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海藻和酶加入到水中,经酶解,即得海藻提取液;所述酶至少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氧化酶,所述氧化酶通过催化底物获得过氧化氢,所述底物为海藻自身含有的有机物或人工添加的有机物;所述底物占海藻质量的4%~30%;海藻、酶和水的质量比是20~35:0.01~0.5:65~80。 |
11 |
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202010872812.0 |
2020-08-26 |
CN111903683A |
2020-11-10 |
褚刚; 张浩; 王金环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合成叶绿素的氨基酸盐、用于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和草酰乙酸,本申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应用于受药害影响的作物,可以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减少损失。 |
12 |
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910299535.6 |
2019-04-15 |
CN110054534A |
2019-07-26 |
李俊良; 刘刚; 梁斌; 杜志勇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及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生物刺激素包括木醋液、糖醇、木质素磺酸盐、甜菜碱和中微量元素;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锌和硼,所述钙和镁在所述生物刺激素中的总质量浓度≥100g/L。本发明所述生物刺激素能够降低碱性土壤pH值,且高钙含量的生物刺激素可交换土壤中钠离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盐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
13 |
有机生物刺激素及其配制使用方法 |
CN201810609612.9 |
2018-06-13 |
CN108689759A |
2018-10-23 |
王缉东; 王祥林; 刘东生; 姚源琼; 黄昌盛; 吕世宝; 莫素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生物刺激素,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6~66重量份的甘蔗糖蜜、15~25重量份的生物刺激素、6~10重量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生物刺激素为麦芽糖醇、木糖醇、虾蛋白、壳寡糖的至少两种的组合,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固氮菌、光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的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生物刺激素的配置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使农作物产量10%‑20%,提升抗病率及果实品质,减少肥料用量,节约成本。 |
14 |
一种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 |
CN201710632027.6 |
2017-07-28 |
CN107372637A |
2017-11-24 |
刘鹏; 纪新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动植物的全体或残体加入到榨汁机中榨汁,将榨完汁的残渣加入到容器中煎煮20~120min,将榨汁和水煮液合并灭菌,灭完菌后加入到匀质机中匀质,将匀质好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生物刺激素。本发明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果实膨大和根系生长的效果。 |
15 |
一种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 |
CN201710631130.9 |
2017-07-28 |
CN107266134A |
2017-10-20 |
纪新强; 刘鹏; 吴德昌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动植物的全体或残体加入到已经消毒的发酵罐中,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发酵5~20天后,对发酵物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含有土著微生物的液体生物刺激素,将含有土著微生物的液体生物刺激素干燥后,得到含有土著微生物的生物刺激素。本发明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果实膨大和根系生长的效果。 |
16 |
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0636011.2 |
2024-05-22 |
CN118592446A |
2024-09-06 |
张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N,N‑二甲基吗啉鎓氯化物4‑8份、复合生物素10‑16份、有机酯类化合物0.5‑2份。本发明的生物刺激素功效全面,应用在农作物上可以使叶片在短时间内变绿变厚,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健壮,农作物体内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细胞再生和代谢功能加快,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明显,且农作物的抗逆性明显增强,进而花与果的数量增多,果实大而周正,果实表光自然均匀,成品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17 |
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2410273606.6 |
2024-03-11 |
CN118318840A |
2024-07-12 |
李鑫; 陶禹; 张建华; 李星曦; 周池; 李雪峰; 邹学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生物刺激素原料包括PQQ、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溶剂水。该方法先将PQQ、有机酸以及游离氨基酸溶于溶剂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通过多重螺旋电磁波技术处理,得到所述生物刺激素。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刺激素利用多重螺旋电磁波技术处理,通过高频磁场回转驱动电子将大分子成分切割成小分子成分,同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含量提升,使得生物刺激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效能且更容易被植物吸收,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状态、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等功效,前景广阔。 |
18 |
一种固体化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工艺 |
CN202310098610.9 |
2023-02-10 |
CN116120119A |
2023-05-16 |
何耀; 袁宸; 赵军辉; 贾丹丹; 杨焕银; 邹晓岱; 张林虓; 房朋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化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工艺。该刺激素的原材料包括液体生物刺激素原料和吸附剂;吸附剂能够吸附的最大水分重量不小于液体生物刺激素原料的含水重量。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吸附剂加入至固液混合搅拌设备中,并启动固液混合搅拌设备;在固体吸附剂均匀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液体生物刺激素原料;待液体生物刺激素原料全部加完后,持续搅拌后进行出料,即得固体化生物刺激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能够形成结晶水合物的无机盐作为液体生物刺激素水分的吸附剂,来将液体原料转化为固体原料,以便后期的生产及运输使用,能够满足市场现实需求。 |
19 |
一种NKF-I复合型小分子生物刺激素 |
CN202110813383.4 |
2021-07-19 |
CN113598197A |
2021-11-05 |
贺春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KF‑I复合型小分子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包含以下重要组分:菌代谢产物、野生植物内生真菌提取物、氨基酸衍生物、维生素B族、矿源黄腐酸钾、海藻精、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以及螯合态中微量元素;本发明具有平衡作物营养、改土、增产、抗病、促生根、防根腐、促进根的快速生长的作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土壤破坏过大的问题,刺激作物生长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
20 |
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1910750387.5 |
2019-08-14 |
CN110477019B |
2021-06-04 |
李露蕾; 束震; 束张静怡; 束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刺激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刺激素,本发明采用以玉米干粉为主要辅料,复合芽孢杆菌和木霉菌混合的复合菌种为主料,通过控制混合液中有效菌种的数量,通过微生物菌种的代谢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实现促进番茄苗和辣椒苗的根系生长,具有针对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刺激素的组分为天然物质,不会为土壤及土壤微生物带来新的污染源或破坏源,且原料易收集存储,制造成本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