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火箭发动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 CN202111235513.7 2021-10-22 CN113898496B 2022-08-02 刘百奇; 杨向明; 刘建设; 肖波; 李伟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包括:壳体;喷管,喷管与壳体连接;第一装药和第二装药,均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装药与第二装药和壳体围合出内腔,内腔与喷管连通,第一装药位于第二装药远离喷管的一侧,用于使得第二装药燃烧产生的第二燃气通过内腔进入喷管的周边区域、覆盖喷管的内壁,第一装药燃烧产生的第一燃气通过内腔进入喷管的中央区域、位于第二燃气远离喷管的内壁的一侧;第二燃气的温度低于第一燃气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火箭发动机壳体内采用组合装药的方式,避免壳体内第一装药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第一燃气直接与喷管接触,降低了第一燃气烧蚀喷管内壁的险,增强了喷管的可靠性。
42 一种火箭发动机 CN202011383151.1 2020-11-30 CN112483279B 2022-04-29 黄峰; 王小波; 肖凯; 王小雨; 方欢; 王涛峰; 张方; 陈巍; 周磊; 李健
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动机,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其包括:阀身、阀杆、阀座、阀芯、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1.本申请提供的火箭发动机阀门,由于所述阀芯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一方面减少了产品自重,另一方面减小了关闭时受到的介质总合,可减小阀门所需作动装置的大小,实现阀门产品减重。2.由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内压自紧式结构,实现介质压力辅助密封,进一步减少了阀门关闭状态保证可靠密封所需的作动力,实现阀门产品减重,同时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3.本申请提供的火箭发动机阀门,其利用非金属性能辅助密封的部位均为受压力而不受拉力,使得其不存在脱落险,产品良品率高。
43 液体火箭发动机包装 CN202111543605.1 2021-12-16 CN114104489A 2022-03-01 刘昌国; 陈锐达; 倪维根; 田增; 陈泓宇; 吴焕钟; 吴凌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包装技术领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包装箱,包括箱座、上箱体、安装架、安装板、垫片以及压环,箱座和上箱体密封连接,安装架安装于箱座内,安装架上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通过垫片连接压环。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固牢靠、拆装效率高、通用性强;可以实现发动机薄壁喷管的悬空可靠固定,同时可以对发动机进行全方位外观检查或宣传展示。通过改变安装结构的几何尺寸,可以拓展应用于不同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而且可以拓展应用于其它需要悬空安装的产品。
44 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 CN202111235513.7 2021-10-22 CN113898496A 2022-01-07 刘百奇; 杨向明; 刘建设; 肖波; 李伟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包括:壳体;喷管,喷管与壳体连接;第一装药和第二装药,均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装药与第二装药和壳体围合出内腔,内腔与喷管连通,第一装药位于第二装药远离喷管的一侧,用于使得第二装药燃烧产生的第二燃气通过内腔进入喷管的周边区域、覆盖喷管的内壁,第一装药燃烧产生的第一燃气通过内腔进入喷管的中央区域、位于第二燃气远离喷管的内壁的一侧;第二燃气的温度低于第一燃气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火箭发动机壳体内采用组合装药的方式,避免壳体内第一装药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第一燃气直接与喷管接触,降低了第一燃气烧蚀喷管内壁的险,增强了喷管的可靠性。
45 汽蚀管及火箭发动机 CN202110072326.5 2021-01-19 CN112855383A 2021-05-28 张志浩; 叶汉玉; 于新宇; 杨利民; 彭小波
发明涉及航天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蚀管及火箭发动机,其中,汽蚀管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管单元,每一所述管单元均包括进口、出口、喉部。由于汽蚀管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管单元,在总设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多个管单元内的流量之和等于总设计流量,每个管单元内的流量变小,对应的每个管单元的喉部处的截面积也相应减小,汽蚀管整体的喉部处的截面积不会增加,同时由于每个管单元内的流量变小,能够在保证压损失系数较小及流量系数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管单元的长度减小,从而使该汽蚀管整体的长度减小,整体占用体积较小,有利于发动机总装结构的布局。
46 可定向火箭发动机系统 CN201480023459.1 2014-04-22 CN105308301B 2017-07-28 法布里斯·鲁菲诺; 本杰明·福雷
根据本发明,该系统能够使火箭发动机(4)倾斜使得:在倾斜位置,喷管(8)的中心(C)至少近似地位于该火箭发动机的中立定向轴线(mo–mo)上。
47 组合式火箭发动机 CN201510853470.7 2015-11-30 CN105257429A 2016-01-20 王兵; 谢峤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火箭发动机,包括外壳、固定导向柱、爆震发动机、外进气道、第二燃烧室及固体药柱。组合式火箭发动机将爆震发动机与固体药柱集成在外壳内,而爆震发动机中燃料及固体药柱的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能够大幅度增大产生的推,进而提高了组合式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效率及动力系统的性能;爆震发动机设置于外壳的前端,缩小了第一燃烧室的尺寸,节省内部空间,简化组合式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节省的内部空间能够增加固体药柱的体积,提升组合式火箭发动机的动力系统的性能;当固体药柱燃尽后,由壳体的出口喷出的高温燃气中的未燃燃料与经由外进气道流入的空气反应燃烧以产生推力,避免燃料的浪费,提高组合式火箭发动机的经济性能。
48 火箭发动机喷嘴系统 CN200810191072.3 2008-12-05 CN101576026B 2013-03-20 D·维亚米; R·加扎夫
火箭发动机喷嘴系统包括一组在具有中心轴线(z)的轴向对称形状的中心体(2)周围分布成环的独立喷嘴(1)。位于中心体(2)外围的每个独立喷嘴(1)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于燃烧室(11)的气体的圆形断面喉部(12),和正切于中心体(2)的发散部(13)。该发散部(13)具有出口部(14),其具有朝着中心体(2)的中心轴线(z)径向会聚的第一和第二侧(14c,14d),具有朝向外面的凸面的弯曲的外侧(14b),和位于中心体(2)邻近部分中的内侧(14a)。
49 火箭发动机喷嘴系统 CN200810191072.3 2008-12-05 CN101576026A 2009-11-11 D·维亚米; R·加扎夫
火箭发动机喷嘴系统包括一组在具有中心轴线(z)的轴向对称形状的中心体(2)周围分布成环的独立喷嘴(1)。位于中心体(2)外围的每个独立喷嘴(1)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于燃烧室(11)的气体的圆形断面喉部(12),和正切于中心体(2)的发散部(13)。该发散部(13)具有出口部(14),其具有朝着中心体(2)的中心轴线(z)径向会聚的第一和第二侧(14c,14d),具有朝向外面的凸面的弯曲的外侧(14b),和位于中心体(2)邻近部分中的内侧(14a)。
50 一种用于火箭发动机截止火箭发动机 CN202210765567.2 2022-06-29 CN114962656A 2022-08-30 李健; 朱崇涛; 陈苗; 何海涛; 胡锐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箭发动机截止火箭发动机,其中截止阀通过在阀体内设有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以及截流窗口,阀芯具有第一极限位与第二极限位,驱动部设于阀体上,并与阀芯连接,通过驱动部驱动阀芯在第一极限位与第二极限位之间往复运动,当阀芯朝向第二极限位移动时,阀芯逐渐阻挡截流窗口,直至阀芯位于第二极限位置封堵截流窗口,实现流体的流量控制,且无需多个外部组件进行装配操作,降低管路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少发动机组件个数,同时降低整体结构重量,提高该截止阀在火箭发动机不同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
51 火箭发动机、火箭及火箭发动机的启动方法 CN201480005184.9 2014-02-17 CN104919167A 2015-09-16 川又善博; 尾场瀬公人
一种火箭发动机、火箭及火箭发动机的启动方法。火箭发动机具备:燃料流路(31~39)、触媒部(51)、涡轮机(12)、第1(11)、燃烧室(21)和喷嘴(22)。燃料流路(31~39)用于类的燃料流通。触媒部(51)设于燃料流路(31~39)的途中,用于使燃料气化涡轮机(12)由被气化的燃料驱动。第1泵(11)利用涡轮机(12)的驱动向燃料流路(31~39)供给燃料。燃烧室(21)使从燃料流路(31~39)供给的被气化的燃料和化剂燃烧。喷嘴(22)将燃烧室(21)的燃烧气体送出,并与燃料流路(31~39)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来进行冷却。
52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构及火箭发动机 CN201910938217.X 2019-09-30 CN110748438B 2024-06-04 李莹; 任志彬; 刘耀林; 王喜良; 陈涛; 张思远; 陈展; 张航; 薛海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构及火箭发动机,包含作动筒、推组件、阀主体和固定盖,所述阀主体在所述活门向所述作动筒运动的极限位置具有限位端面,用以对所述活门进行限位;所述活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密封圈在所述活门的靠近所述作动筒侧设置在所述活门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用以限制液体介质从所述活门与所述阀主体间泄漏;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靠近所述固定盖端,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靠近所述作动筒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减小所述活门两端与所述阀主体和所述固定盖的接触面积,实现对所述活门,所述阀主体和所述固定盖的保护,增加使用寿命,密封严谨。
53 一种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卸荷芯及火箭发动机 CN202210417403.0 2022-04-20 CN115013538A 2022-09-06 李健; 朱崇涛; 陈苗; 何海涛; 胡锐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卸荷芯及火箭发动机,其中卸荷阀芯通过设置阀体与阀芯,阀体上开设有用于流体进入的入口以及用于流体排出的出口,且出口与入口之间具有第一空间,阀芯活动设于阀体上,阀芯一端设有的封堵端内具有第二空间,封堵端上开设有与第二空间相连通的连通孔,阀芯具有保持入口与出口之间相连通的打开状态,以及通过封堵端封堵出口的封堵状态,当入口内注入流体,流体穿过第一空间从出口排出,当阀芯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时,第一空间内的流体穿过连通孔进入第二空间内,进而降低流体对阀芯运动产生的阻,降低阀芯运动的动力需求,降低阀重力的同时,缩小整体结构大小。
54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及火箭发动机 CN202010964200.4 2020-09-15 CN112228249B 2021-06-01 李莹; 陈涛; 任志彬; 王喜良; 张思远; 李欢; 刘耀林; 范宇; 杨永刚; 张航; 薛海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包含作动筒、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推组件、壳体和阀芯;作动筒内侧具有供气体介质流通且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道和与第一通道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二通道;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套接在推力组件的表面,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外侧表面分别与所述作动筒内壁和所述壳体内侧相互抵接,推力组件一端通过第一密封件设置在作动筒内,另一端用于推动位于壳体内的所述阀芯运动,第二密封件位于壳体的内侧,第一密封件用以实现对所述作动筒内壁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以实现对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作动筒端的内壁密封,以防止开关控制气泄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密封效果,减少液体介质的损失,节约成本。
55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及火箭发动机 CN202010964200.4 2020-09-15 CN112228249A 2021-01-15 李莹; 陈涛; 任志彬; 王喜良; 张思远; 李欢; 刘耀林; 范宇; 杨永刚; 张航; 薛海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包含作动筒、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推组件、壳体和阀芯;作动筒内侧具有供气体介质流通且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道和与第一通道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二通道;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套接在推力组件的表面,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外侧表面分别与所述作动筒内壁和所述壳体内侧相互抵接,推力组件一端通过第一密封件设置在作动筒内,另一端用于推动位于壳体内的所述阀芯运动,第二密封件位于壳体的内侧,第一密封件用以实现对所述作动筒内壁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以实现对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作动筒端的内壁密封,以防止开关控制气泄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密封效果,减少液体介质的损失,节约成本。
56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构及火箭发动机 CN201910938217.X 2019-09-30 CN110748438A 2020-02-04 李莹; 任志彬; 刘耀林; 王喜良; 陈涛; 张思远; 陈展; 张航; 薛海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构及火箭发动机,包含作动筒、推组件、阀主体和固定盖,所述阀主体在所述活门向所述作动筒运动的极限位置具有限位端面,用以对所述活门进行限位;所述活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密封圈在所述活门的靠近所述作动筒侧设置在所述活门与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用以限制液体介质从所述活门与所述阀主体间泄漏;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靠近所述固定盖端,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靠近所述作动筒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减小所述活门两端与所述阀主体和所述固定盖的接触面积,实现对所述活门,所述阀主体和所述固定盖的保护,增加使用寿命,密封严谨。
57 液体火箭发动机 CN202120426825.5 2021-02-26 CN215408910U 2022-01-04 李军; 李纯飞; 宋金帅; 闫旭; 李欢; 刘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其喷注器,其包括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内壁、套设在内壁上的过渡段和套设在过渡段上的外壁;过渡段车出底台阶;插入至锁底台阶的燃烧室;其中,过渡段与内壁之间设置有内腔;过渡段与外壁之间设置外腔;过渡段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外腔和内腔的切向孔;过渡段开设有与外腔连通的流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具有冷却液膜分布均匀,燃烧室下游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58 一种火箭发动机 CN201821583918.3 2018-09-27 CN209011970U 2019-06-21 杨威; 胡向柏; 谌忠庭; 胡方红; 杨敬贤; 李海涛; 王彬平; 张汉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包括:头部喷注器化剂入口、头部法兰燃料连接管路、燃料入口,发动机燃烧部、发动机喉部、发动机扩散段和发动机机身冷却流道,头部喷注器、氧化剂入口、头部法兰、燃料入口、发动机喉部、发动机扩散段和发动机机身冷却流道一体化成型设计;氧化剂入口和燃料入口形成在头部喷注器上,头部法兰形成在头部喷注器的周边,头部喷注器与发动机燃烧部连通,发动机燃烧部与发动机喉部连通,发动机喉部与发动机扩散段连通,发动机机身冷却流道形成在发动机燃烧部上且通过燃料管路与发动机头部喷注器连接。解决了冷却流道形状复杂、头部零件过多、喷注器喷注流道复杂难以加工成型等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9 一种火箭发动机 CN201020603670.X 2010-11-12 CN201851228U 2011-06-01 董付堂; 熊仕伶; 范顺平; 任钰芳; 陈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动机,包括弹头、燃烧室、定向钮、喷管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头呈圆锥状,与燃烧室相连,所述的燃烧室是圆筒状结构,分为三节,在与弹头连接的部位、中间和尾部都有节段,所述的燃烧室中间节段处有定向钮,所述的燃烧室尾部连接至少一个喷管,所述的燃烧室尾部还连接有连接件。火箭发动机用于大跨径悬索桥先导索架设时,可以实现火箭抛索技术,应用该技术,获得的效果包括:①施工速度快;②受到天气、地形地貌影响程度小;③对作业人身和结构物不构成安全威胁;④对环境破坏小。
60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火箭发动机 CN202020406729.X 2020-03-26 CN211819717U 2020-10-30 杨海峰; 王明哲; 郭利明; 刘业奎; 李文鹏; 申帅帅; 余鹏; 孙夺; 田蜜; 李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所述二级燃烧室设置在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出口端,所述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交界处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一级燃烧室内壁面处的推进剂导向所述主体的中心位置处;喷注器,所述喷注器设置在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入口端;喷管,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二级燃烧室的出口端。本实用新型的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能够避免冷却剂中的燃料化剂在中心高温燃气的热量下受热分解并部分燃烧对一级燃烧室内壁面产生化学反应,避免燃烧室壁面出现氧化、烧蚀等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