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841 | 换气防水鞋底 | PCT/CN2013/073416 | 2013-03-29 | WO2014101355A1 | 2014-07-03 | 莫晓霖 |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换气防水鞋底。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气防水鞋底,包括有与足部邻贴的上底及与上底贴合的下底,所述的上底与下底贴合后其之间留有汇流间隙,所述的上底上设有若干排气进气孔,该排气进气孔的横截面呈锥形,其处于上底与足部贴合面的一端为小端,另一端为大端,该大端与汇流间隙导通;所述的下底朝向汇流间隙的端面呈拱形,该端面上设有若干相互导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横剖面与汇流间隙导通,其延伸至下底边缘处的缺口与外界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生产成本低廉的换气防水鞋底。 |
||||||
842 | 可变色的硫化鞋 | PCT/CN2015/079649 | 2015-05-25 | WO2016155099A1 | 2016-10-06 | 苏在雄 |
一种可变色的硫化鞋,包括鞋底(1)和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2)上设置有变色层,变色层为感光变色层和/或感温变色层。可变色的硫化鞋根据光线和/或温度的变化,可产生不同颜色。 |
||||||
843 | 一种可拆卸的鞋 | PCT/CN2014/089876 | 2014-10-30 | WO2016037405A1 | 2016-03-17 | 叶钊庆 |
一种可拆卸的鞋,包括鞋本体。所述鞋本体包括:鞋面(4),与鞋面(4)相连的鞋中底(1),与所述鞋中底(1)的形状相适配并与所述鞋中底(1)可拆卸连接的鞋床(2),以及与所述鞋床(2)可拆卸连接的鞋底端(3)。可通过更换所述鞋底端(3)改变鞋的高度和/或款式。 |
||||||
844 | 鞋底 | TW108306666 | 2019-10-25 | TWD206080S | 2020-08-01 | 黃百路 |
845 | 鞋墊 | TW103305420 | 2014-09-15 | TWD169140S | 2015-07-21 | 許添丁 |
846 | 鞋面 | TW103302128 | 2014-04-11 | TWD164634S | 2014-12-11 | 黃清鍊 |
847 | 鞋墊 | TW103301187 | 2014-03-04 | TWD164019S | 2014-11-11 | 江清祥 |
848 | 鞋墊 | TW103210784 | 2014-06-19 | TWM488896U | 2014-11-01 | 劉振東 |
849 | 鞋底 | TW101306354 | 2012-10-30 | TWD156285S | 2013-10-11 | 柯志勇 |
850 | 鞋底 | TW101306802 | 2012-11-16 | TWD156177S | 2013-10-01 | 黃百路 |
851 | 鞋底 | TW101303967 | 2012-07-06 | TWD152204S | 2013-03-11 | 李乙伸 |
852 | 鞋底 | TW101301247 | 2012-03-09 | TWD149899S | 2012-11-01 | 黃百路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鞋底,尤指一種設置於鞋子底部並保護腳掌的鞋底造型設計。 【創作特點】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鞋底,其造型特徵如各圖所示,本創作鞋底包含有一本體,該本體底面前半段向上傾斜延伸,以及本體底面前半段設有橫飾條,以及橫飾條兩側佈設立體字母飾紋,極富活潑視覺感,以及該本體兩側面上設有凹凸層狀的裝飾部,增添立體層次美感與流線造型感。 總觀上述,本創作鞋底之造型設計實為具新穎性及創作性之新式樣形狀設計,亦符合新式樣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 ||||||
853 | 鞋底 | TW100303667 | 2011-07-18 | TWD148221S | 2012-07-21 | 黃百路 |
【物品用途】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鞋底,尤指一可結合鞋身而構成一鞋子用途的鞋底新式樣設計。 【創作特點】 請配合參閱各視圖所示,本創作之鞋底包含有一鞋底本體(圖面所示之白色部分,但不以白色為限)與一成形於鞋底本體底部的鞋底面(圖面所示之彩色部分,但不以圖面所示之顏色為限),其主要係於鞋底面上區隔成前後二區塊,該二區塊中形成蜂巢形狀,再搭配區塊外圍的複數裝飾部陪襯,藉此特異的造型設計,使該鞋底具備新穎且特異的視覺效果,而為一創新的鞋底新式樣設計。 | ||||||
854 | 鞋底 | TW100304017 | 2011-08-04 | TWD146946S | 2012-05-11 | 柯志勇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一種用於設置在鞋子底部的鞋底。 【創作特點】 本創作的外觀特點為其整體鞋底面形成前、後端較低而接近中段較高之凸弧狀,其前段較寬後段較窄,前段較扁後段較厚,在底面中間部有複數三叉凹凸層次紋路,包覆於中間部之外環周緣形成對稱性且粗細及顏色有異的凹凸層次紋路,在後段鞋跟部左、右兩側邊則形成對稱不規則浮凸紋路,前端及後端間的立體銜接皆以圓潤的弧度精巧組合,巧妙的視覺線條除使本創作具有美觀上的立體呈現外,其獨創的主題紋路更令人有清新脫俗的美學感受。 | ||||||
855 | 鞋面 | TW100301418 | 2011-03-25 | TWD146722S | 2012-05-01 | 李怡嘉 |
【物品用途】 本創作為鞋面,尤指一種運用於休閒鞋或運動鞋之鞋面。 【創作特點】 如立體圖、左及右側視圖所示,本創作之鞋面設有鞋尖部,前述鞋尖部為具有弧狀前端,並於鞋尖部後方與鞋舌部結合,並形成有W狀之車縫帶,延伸於兩側,前述W狀車縫帶並形成波浪狀紋路(如前視圖及俯視圖),且於W狀車縫帶上設有密佈之裝飾孔,相鄰裝飾孔之間設有平行上下排列之小裝飾孔(如俯視圖、左及右側視圖),且於前述鞋舌部兩側設綁帶部,綁帶部並可為鞋帶綁設(如使用狀態參考圖),前述綁帶部與側鞋面以車縫方式結合,前述側鞋面設複數平行之裝飾紋路(如前視圖、俯視圖及左右側視圖),前述裝飾紋路並與鞋面為不同顏色,以突顯其特色;前述側鞋面向後延伸到鞋跟部,以形成穿脫之開口,前述鞋跟部,位於前述開口之最末端之少部分設裝飾片(如俯視圖、左及右側視圖),前述裝飾片與前述裝飾紋路得為不同顏色,且與鞋面為不同顏色;且於前述開口之兩側並設有裝飾孔,於相鄰裝飾孔之間設有上下排列之小裝飾孔(如後視圖、左及右側視圖),如此以共同組成本創作之鞋面。 | ||||||
856 | 鞋底 | TW099300593 | 2010-02-06 | TWD138558S | 2011-01-11 | 柯志勇 |
【物品用途】 一種鞋底,其上端與鞋體結合後係供包覆足部,下端則形成凹凸紋路,除美觀外並使得鞋體與地面間的摩擦效果增加。 【創作特點】 本創作是一種鞋底,其前段較寬後段較窄,該前段有一漸層波浪狀紋路,且在兩邊往中間位置形成對稱性且粗細有異的凹凸紋路,並將此紋路沿著周緣一直延伸至後段,後段鞋跟部則形成一漸斜坡部並於後端形成一橫向平行的凹凸條紋,且於當中立體呈現如花朵般的浮凸花樣,前端及後端間的立體銜接皆以圓潤的弧度精巧組合。巧妙的視覺線條除使本創作具有美觀上的立體呈現外,其獨創的主題紋路更令人有清新脫俗的美學感受。 | ||||||
857 | 鞋墊 | TW098306293 | 2009-12-25 | TWD135874S | 2010-07-21 | 鐘英傑 |
【物品用途】 一種鞋墊。 【創作特點】 本創作係有關「鞋墊」之新式樣,尤指一種如附圖所示之形狀、花紋者。 本創作係擁有符合人體腳掌及鞋底造型之輪廓,其頂面擁有兩塊主要之突起造形,其中設於前端、對應於人體腳掌部位係為一水平凸起,其外觀符合鞋底前端收束成三角造型,該設於鞋墊前端部位之三角水平突起,由於其係配合於鞋墊整體之設置,故可使人感受到一種一種協調感;而設於中間、對應於人體足弓部位係為一凸塊,其整體外觀符合人體足弓部曲度,一眼看來,即可看出該凸塊之外側為一向內凹之造形,帶給人一種擁有流線感之設計意象;整體觀之,前端的規律感搭配上中間的流線感,可使人感受到一種特殊的調和意念。 綜觀其整體,該鞋墊充份富有一種美感,已符合新式樣專利之要件,爰提請新式樣專利。 | ||||||
858 | 鞋底 | TW098303191 | 2009-07-10 | TWD135252S | 2010-06-11 | 李怡嘉 |
【物品用途】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鞋底設計,尤指一種應用於鞋子領域,具穎異美感之鞋底新式樣創作。 【創作特點】 配合參看各圖所示,該鞋底面之設計意涵,係形成左右二側區間,於一側區間中形成數道指向形狀飾紋,於另側區間中形成數個對應於該數道飾紋之凸塊,該數個凸塊表面形成紋路,且於該另側區間中形成一圖騰部,藉此設計,能呈現出數道箭頭指向於各地之趣味性意涵,而形成不同於以往鞋底形式之造型美感。 | ||||||
859 | 鞋底 | TW098221920 | 2009-11-24 | TWM377882U | 2010-04-11 | 帕帝斯 卡爾 |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鞋底,主要包含有一基底、一足鈕,以及一支撐片,基底配合足部的形狀而由前向後依序具有一足尖部、一足弓部與一足跟部,足鈕一體成型於基底之足弓部的底面,且足鈕之材質硬度大於基底之材質硬度,支撐片貼附於基底之足弓部與足跟部的頂面,且支撐片之材質硬度大於足鈕之材質硬度,藉此,本創作之鞋底具有多種不同的硬度,並能透過足鈕迫使穿上應用本創作之鞋子的人們將身體重心保持在足弓處,脊椎自然挺直並使肩膀向後延伸,使身體在保持平衡的過程中能夠達到強化背部肌肉力量之目的,進而減少背部、腰部肌肉因為缺乏運動及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的疼痛及不適。 【創作特點】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種鞋底,其具有多種不同的硬度,並可讓人們穿上應用本創作之鞋子時將身體重心保持在足弓處,於行進和站立時達到脊椎自然挺直與持續訓練背部肌肉的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鞋底包含有一基底、一足鈕,以及一支撐片。該基底由前而後依序具有一足尖部、一足弓部與一足跟部,其中,該足弓部之底面具有一凹部;該足鈕設於該足弓部之凹部,且該足鈕之厚度至少等於該凹部之深度,且該足鈕之材質硬度大於該基底之材質硬度;該支撐片貼附於該基底而位於該足弓部與該足跟部的頂面,且該支撐片之材質硬度大於該足鈕之材質硬度。 藉此,當人們穿上應用本創作之鞋子站立時,會由於該足鈕的存在而將身體重心保持在足弓處,使得身體有不平衡的情況發生,促使身體自然挺直脊椎,並應用背部的肌肉來取得平衡,進而能在過程中獲得運動的訓練效果,以強化背部的肌力而減少發生背痛的機會。 此外,本創作鞋底在足弓部與足跟部具有明顯之硬度差異,可以提高應用本創作之鞋子的減震效果;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基底可由邵氏硬度為62~68之橡膠所製成,該足鈕可由邵氏硬度為75~80之橡膠所製成,該支撐片可由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所製成。 並且,本創作鞋底之足尖部與足跟部係以設呈弧狀地向上延伸為較佳。因此,當使用者穿上應用本創作之鞋子時,使用者之腳部於行走時從腳後跟受力(Heel-Strike)到腳趾離地(Toe-Off)的動作將沿著本創作足尖部至足跟部的弧形而自然呈現滑順弧線,可使行走步伐流暢,同時保護使用者的腳踝關節。 一般的鞋底僅提供足部支撐及防護,人們依賴鞋底所提供的平衡而導致站立、行走姿勢不正確,甚至因此產生背部疼痛。應用本創作的鞋底促使身體自行尋找平衡點,並且在尋求平衡的過程中達到運動及強化肌力的效果。 | ||||||
860 | 鞋底 | TW095305566 | 2006-10-05 | TWD118775S | 2007-09-01 | 柯志勇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一種能夠結合於鞋子底面之鞋底。 【創作特點】 本創作主要的創作特點在於:於鞋底面的腳掌部位以模擬車縫線態樣的飾紋形成一個長橢圓形區域,於長橢圓形區域及鞋跟部位的範圍內,分別形成碎石面般的摩擦飾面,並巧妙地於各摩擦飾面佈設有呈來回曲折狀的波線飾紋,有效地讓鞋底面呈現出新奇獨特的創新視覺形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