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升力发生装置、翼及高升力发生装置的降噪装置 |
CN201080031359.5 |
2010-07-12 |
CN102470918B |
2015-03-25 |
平井诚; 竹中启三; 今村太郎; 山本一臣; 横川让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升力发生装置、翼及高升力发生装置的降噪装置,能够实现展开副翼时产生的噪声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收纳副翼时的空气动力特性的恶化,且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其设置有:相对于母翼可展开收纳地配置的副翼主体(5)、在副翼主体(5)的正压面(PS)的至少一方端部附近向离开副翼主体(5)方向平滑地突出的突出部(6A-1)。 |
2 |
高升力发生装置、翼及高升力发生装置的降噪装置 |
CN201080031359.5 |
2010-07-12 |
CN102470918A |
2012-05-23 |
平井诚; 竹中启三; 今村太郎; 山本一臣; 横川让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升力发生装置、翼及高升力发生装置的降噪装置,能够实现展开副翼时产生的噪声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收纳副翼时的空气动力特性的恶化,且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其设置有:相对于母翼可展开收纳地配置的副翼主体(5)、在副翼主体(5)的正压面(PS)的至少一方端部附近向离开副翼主体(5)方向平滑地突出的突出部(6A-1)。 |
3 |
飞机高升力系统用内外襟翼交联装置 |
CN202110715671.6 |
2021-06-25 |
CN113291458A |
2021-08-24 |
康宁; 孙芳芳; 王婷婷 |
本发明可能涉及飞机高升力系统、舵面操纵部件、作动部件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飞机高升力系统用内外襟翼交联装置。所述装置用于飞机高升力系统,连接内外襟翼,波纹管(7)、左支撑块(6)和右支撑块(8)套装在支撑杆(2)上,可沿支撑杆(2)发生轴向相对运动;波纹管(7)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块(6)、右支撑块(8)止靠在壳体内;在支撑杆(2)上,左支撑块(6)的外侧和右支撑块(8)的外侧都设置有限位结构;支撑杆(2)轴向移动时,带动限位结构压缩波纹管(7)。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吸收伸出时产生的冲击载荷的技术问题,同时对接近开关进行双余度设计,提高装置可靠性。 |
4 |
飞机的高升力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 |
CN200880109093.4 |
2008-09-24 |
CN101808896B |
2013-01-30 |
马丁·贝伦斯; 于尔根·奎尔; 奥古斯特·克勒格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控制飞机的升力元件(21、22)的系统的装置,所述升力元件能够调整到用于巡航飞行、待降飞行、起飞或着陆的一个缩回的配置和多个伸出的配置,该装置包括:襟翼控制单元(26),该襟翼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连接(25)功能作用地与升力元件(21、22)的驱动系统(23、24)相连;以及连接在襟翼控制单元(26)上的操作单元(7),用于输入影响升力元件(21、22)的配置的操作指令。根据本发明,所述襟翼控制单元(26)设置成用于根据飞行状态数据和/或其它飞行运行相关的数据计算升力元件(21、22)相应的配置以及配设给配置变化的方向的切换速度,以便调节升力元件(21、22),并且所述襟翼控制单元(26)设置成根据飞行速度自动产生指示配置转换的指令。 |
5 |
飞机的高升力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 |
CN200880109093.4 |
2008-09-24 |
CN101808896A |
2010-08-18 |
马丁·贝伦斯; 于尔根·奎尔; 奥古斯特·克勒格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控制飞机的升力元件(21、22)的系统的装置,所述升力元件能够调整到用于巡航飞行、待降飞行、起飞或着陆的一个缩回的配置和多个伸出的配置,该装置包括:襟翼控制单元(26),该襟翼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连接(25)功能作用地与升力元件(21、22)的驱动系统(23、24)相连;以及连接在襟翼控制单元(26)上的操作单元(7),用于输入影响升力元件(21、22)的配置的操作指令。根据本发明,所述襟翼控制单元(26)设置成用于根据飞行状态数据和/或其它飞行运行相关的数据计算升力元件(21、22)相应的配置以及配设给配置变化的方向的切换速度,以便调节升力元件(21、22),并且所述襟翼控制单元(26)设置成根据飞行速度自动产生指示配置转换的指令。 |
6 |
飞机高升力系统用内外襟翼交联装置 |
CN202110715671.6 |
2021-06-25 |
CN113291458B |
2024-07-19 |
康宁; 孙芳芳; 王婷婷 |
本发明可能涉及飞机高升力系统、舵面操纵部件、作动部件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飞机高升力系统用内外襟翼交联装置。所述装置用于飞机高升力系统,连接内外襟翼,波纹管(7)、左支撑块(6)和右支撑块(8)套装在支撑杆(2)上,可沿支撑杆(2)发生轴向相对运动;波纹管(7)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块(6)、右支撑块(8)止靠在壳体内;在支撑杆(2)上,左支撑块(6)的外侧和右支撑块(8)的外侧都设置有限位结构;支撑杆(2)轴向移动时,带动限位结构压缩波纹管(7)。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吸收伸出时产生的冲击载荷的技术问题,同时对接近开关进行双余度设计,提高装置可靠性。 |
7 |
用于前缘高升力装置的致动系统 |
CN200880114448.9 |
2008-10-27 |
CN101842288B |
2014-06-04 |
弗朗索瓦·凯瑟琳; 埃德蒙·凯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系统,该致动系统配置成在飞机机翼的前缘上展开高升力装置。该系统包括:连杆,该连杆在第一枢转点枢转地连接到机翼,在第二枢转点枢转地连接到高升力装置;第一致动机构,该第一致动机构配置成使高升力装置围绕第一枢转点转动;和第二致动机构,该第二致动机构配置成使高升力装置围绕第二枢转点转动。可独立于第一致动机构操作第二致动机构,并且可操作该第二致动机构以在高升力装置和飞机机翼前缘之间产生密封力。 |
8 |
具有高升力装置的风轮机叶片 |
CN200980120107.7 |
2009-05-28 |
CN102046963A |
2011-05-04 |
I·罗梅罗桑斯; M·希门尼斯德拉戈 |
本发明风轮机叶片在根部区域的前缘和/或后缘(后者具有相对厚度)具有高升力装置,使得空气动力性能得以提高,从而相较于具有圆柱形或椭圆形根部的传统叶片提高从风提取的能量。 |
9 |
用于前缘高升力装置的致动系统 |
CN200880114448.9 |
2008-10-27 |
CN101842288A |
2010-09-22 |
弗朗索瓦·凯瑟琳; 埃德蒙·凯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系统,该致动系统配置成在飞机机翼的前缘上展开高升力装置。该系统包括:连杆,该连杆在第一枢转点枢转地连接到机翼,在第二枢转点枢转地连接到高升力装置;第一致动机构,该第一致动机构配置成使高升力装置围绕第一枢转点转动;和第二致动机构,该第二致动机构配置成使高升力装置围绕第二枢转点转动。可独立于第一致动机构操作第二致动机构,并且可操作该第二致动机构以在高升力装置和飞机机翼前缘之间产生密封力。 |
10 |
前缘高升力装置及降低噪声的方法 |
CN201611088825.9 |
2016-11-30 |
CN107010206A |
2017-08-04 |
罗纳德·塔茨苏伊·卡瓦; 丹尼尔·迈克尔·汤普金斯; 罗伯特·豪席尔德·利贝克; 凯文·罗伯特·埃尔梅尔; 埃里克·大卫·迪基 |
一种前缘高升力装置及降低噪声的方法,该前缘高升力装置可从飞机的机翼展开,可包括前缘和后缘。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可在前缘和后缘之间延伸。后缘区域可通过后缘和与后缘相邻的区域限定。成形装置可设置在后缘区域处且可在未激活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间移动。 |
11 |
具有层流控制的前缘高升力装置 |
CN98801639.7 |
1998-04-20 |
CN1086664C |
2002-06-26 |
爱德华·科利特 |
提供了一种机翼、机翼组件和减小阻力的方法,机翼组件包括主翼部分(10)和前缘高升力部件(12)。高升力部分可在缩回位置和朝前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高升力部分通常与主翼部分合在一起。高升力部分上表面(22)的至少一个基本部分是透气或开孔的,并与其中的吸气通道(30)气流联通。在飞行中吸力可加到吸气通道上以减小上或下翼面上紊流附面层的弦向范围。 |
12 |
具有层流控制的前缘高升力装置 |
CN98801639.7 |
1998-04-20 |
CN1243485A |
2000-02-02 |
爱德华·科利特 |
提供了一种机翼、机翼组件和减小阻力的方法,机翼组件包括主翼部分(10)和前缘高升力部件(12)。高升力部分可在缩回位置和朝前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高升力部分通常与主翼部分合在一起。高升力部分上表面(22)的至少一个基本部分是透气或开孔的,并与其中的吸气通道(30)气流联通。在飞行中吸力可加到吸气通道上以减小上或下翼面上紊流附面层的弦向范围。 |
13 |
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 |
CN201910460807.6 |
2019-05-30 |
CN110550189B |
2024-12-03 |
E·D·迪基; N·H·普瑞森; P·苏达拉姆; D·N·帕特尔 |
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一种用于翼型件的翼型件前缘上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包括端密封主体,其被配置为被耦接到所述翼型件,并且具有密封主体翼展方向部分和密封端。所述端密封主体被配置为当所述高升力装置处于装置延伸位置时处于密封延伸位置。当所述端密封主体处于所述密封延伸位置并且所述高升力装置处于所述装置延伸位置时,所述密封主体翼展方向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飞行器主体或翼型件前缘附近,并且所述密封端被布置在所述高升力装置的装置端附近。处于所述密封延伸位置的所述端密封主体填充要不然如果所述端密封主体被省略则在所述装置端与所述飞行器主体或翼型件前缘之间发生的不连续。 |
14 |
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 |
CN201910460807.6 |
2019-05-30 |
CN110550189A |
2019-12-10 |
E·D·迪基; N·H·普瑞森; P·苏达拉姆; D·N·帕特尔 |
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一种用于翼型件的翼型件前缘上的高升力装置的端密封装置包括端密封主体,其被配置为被耦接到所述翼型件,并且具有密封主体翼展方向部分和密封端。所述端密封主体被配置为当所述高升力装置处于装置延伸位置时处于密封延伸位置。当所述端密封主体处于所述密封延伸位置并且所述高升力装置处于所述装置延伸位置时,所述密封主体翼展方向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飞行器主体或翼型件前缘附近,并且所述密封端被布置在所述高升力装置的装置端附近。处于所述密封延伸位置的所述端密封主体填充要不然如果所述端密封主体被省略则在所述装置端与所述飞行器主体或翼型件前缘之间发生的不连续。 |
15 |
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机构的整流罩装置 |
CN202311710666.1 |
2023-12-13 |
CN118220494A |
2024-06-21 |
沃尔夫冈·埃哈德; 卢奇·安德烈亚尼; 弗洛里安·洛伦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机构的在功能上改进的整流罩装置。高升力机构包括待布置在飞行器机翼的后缘处的襟翼以及用于襟翼的安装和导引机构。整流罩装置包括襟翼侧整流罩单元和机翼侧整流罩单元。襟翼侧整流罩单元包括用于覆盖安装和导引机构的后部部分的襟翼侧整流罩以及用于将襟翼侧整流罩安装至襟翼的襟翼侧整流罩安装件。机翼侧整流罩单元包括用于覆盖安装和导引机构的前部部分的机翼侧整流罩以及用于将机翼侧整流罩安装至机翼的机翼侧整流罩安装件。机翼侧整流罩安装件构造成用于将机翼侧整流罩可移动地连接至机翼,使得机翼侧整流罩能够围绕至少部分地沿竖向方向定向的轴线旋转。 |
16 |
扑翼飞行器高升力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
CN202310606074.9 |
2023-05-26 |
CN117168752A |
2023-12-05 |
周婷; 赵建龙; 葛玉卿; 刘婷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扑翼飞行器高升力测量装置,具有依次连接的安装平台、滚动轴承转动装置、角度测量关节、连接线A、柔性测力单元、连接线B、飞行高升力单元;所述的柔性测力单元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变形;所述的角度测量关节,活动连接于滚动轴承转动装置上;高升力飞行升力单元上安装有飞行姿态感知系统,能够获取高升力单元的俯仰角、滚转角的测量,并能够实时数据回传至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飞行器扑翼频率变化引起的飞行抖动,实现飞行高升力单元的单自由度约束状态下高升力的测试。 |
17 |
一种飞机高升力系统专用传动杆限动气密装置 |
CN202110331171.2 |
2021-03-26 |
CN113062981B |
2023-06-23 |
程兴宏; 宋娟妮; 徐鸿洋; 崔津铭; 石强军; 杨涛; 车意彬; 何志国; 徐坚; 史振良 |
本发明属于航空密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高升力系统专用传动杆限动气密装置。该装置由一个法兰盘、橡胶垫圈、螺母、轴、轴承、注油嘴、螺钉和搭铁线等组成。该限动器组件与中央翼结构蒙皮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时通过橡胶垫圈垫平,单机左右翼各一件。通过该装置实现传动扭矩从中央翼传递到中外翼、气密舱传递到非气密舱,该装置通过设置窜动间隙、迷宫密封等方式达到限动、气密作用,设置注油嘴改善维护性,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缩短高升力操纵系统总装调整周期。 |
18 |
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方法 |
CN202210314964.8 |
2022-03-29 |
CN114415647B |
2022-07-15 |
蒋永坤; 孙安全; 何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故障注入组件,故障注入组件连接故障注入控制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扭力杆,扭力杆的动力输出端依次从惯量盘及传动齿轮中穿过;传动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差动齿轮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的故障注入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高升力系统故障模拟,缩短高升力系统的型号研制周期,减少研制风险。 |
19 |
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方法 |
CN202210314964.8 |
2022-03-29 |
CN114415647A |
2022-04-29 |
蒋永坤; 孙安全; 何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故障注入组件,故障注入组件连接故障注入控制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扭力杆,扭力杆的动力输出端依次从惯量盘及传动齿轮中穿过;传动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差动齿轮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升力系统故障注入装置的故障注入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高升力系统故障模拟,缩短高升力系统的型号研制周期,减少研制风险。 |
20 |
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降噪端肋组件 |
CN201910827422.9 |
2019-09-03 |
CN110871884A |
2020-03-10 |
W.马康茨; H.菲策克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12)的端肋组件(10)。所述端肋组件(10)旨在降低由机翼与高升力装置(12)之间的过渡引起的噪声以及由所述端肋组件(10)的侧向侧边缘(24)引起的噪声。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端肋组件(10),所述端肋组件包括:降噪部分(20),所述降噪部分被配置成降低由围绕所述端肋组件(10)的气流引起的噪声;引导部分(18),所述引导部分被配置为用于当所述高升力装置(12)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预定路径引导所述端肋组件(10),其中所述引导部分(18)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冲击在所述引导部分(18)上的气流被部分地朝向所述降噪部分(20)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