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
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 |
CN201810046622.6 |
2018-01-18 |
CN108314750A |
2018-07-24 |
兰平; 吕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它以二氧化碳为介质,以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在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与压力以上,对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单体进行沉淀聚合,获得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引发剂的初始用量浓度为0.05~0.5mol/l;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总单体浓度为1~8mol/l;引发剂中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中的一种,亚硫酸氢盐为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铵的一种。由于本发明采用无毒无污染的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代替有机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易挥发和易燃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作用。 |
202 |
富硒富锗西兰花芽苗无土栽培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 |
CN201811634392.1 |
2018-12-29 |
CN109438096A |
2019-03-08 |
李万浪; 李经 |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兰花芽苗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富含莱菔硫烷的西兰花芽苗通过下述无土栽培营养液完成:磷酸二氢钾0-125mg/L,磷酸氢二钾0-150mg/L,硫酸锌10-200mg/L,L-硒代蛋氨酸1-50mg/L,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1-50mg/L,锗石粉100-1000mg/L,水杨酸钠5-100mg/L,丙酸钙250-2000mg/L,四水合硝酸钙900-1100mg/L,硫酸铵100-250mg/L,硫酸钾50-260mg/L,其余为水。调节pH为5.5-6.5,用前去上清母液用无菌水稀释100倍。 |
203 |
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 |
CN201710428078.7 |
2017-06-08 |
CN107254696A |
2017-10-17 |
吕旺燕; 付强 |
本发明属于电镀领域,尤其涉及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本发明提供了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包括下列组分:水溶性的含银化合物为20‑60g/L、硫代硫酸钠为150‑300g/L、焦亚硫酸钾为20‑60g/L、醋酸铵为20‑30g/L、硫代氨基脲为0.2‑1g/L、石墨烯为5‑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为5mL/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沉积工艺。本发明公开的银/石墨烯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能有效解决当前复合银镀溶液制备的银/石墨烯复合镀层中石墨烯没有很好的结合到复合镀层的技术缺陷。 |
204 |
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电沉积工艺和应用 |
CN201710487117.0 |
2017-06-23 |
CN107217292A |
2017-09-29 |
吕旺燕; 范圣平 |
本发明属于电镀领域,尤其涉及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沉积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银镀溶液,包括下列组分:水溶性的含银化合物为20‑60g/L、硫代硫酸钠为150‑300g/L、焦亚硫酸钾为20‑60g/L、聚乙烯亚胺为0.2‑1g/L、硫代氨基脲为0.2‑1g/L、氧化石墨烯为0.1~2g/L、CTAB为0.05~1g/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沉积工艺。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银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沉积工艺能有效解决当前复合银镀溶液制备的银‑石墨烯复合镀层中石墨烯没有很好的结合到复合镀层造成的镀层性能不佳的技术缺陷。 |
205 |
一种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CN201810046550.5 |
2018-01-18 |
CN108250346B |
2021-03-26 |
兰平; 吕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它以二氧化碳为介质,以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在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与压力以上,对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共聚单体进行沉淀聚合,获得不含水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共聚物。引发剂初始用量的浓度为0.05~0.5mol/l;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的总单体初始浓度为1~8mol/l。引发剂中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中的一种,亚硫酸氢盐为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铵的一种。由于本发明采用无毒无污染的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代替有机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易挥发和易燃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作用。 |
206 |
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 |
CN201810046622.6 |
2018-01-18 |
CN108314750B |
2020-06-05 |
兰平; 吕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它以二氧化碳为介质,以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在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与压力以上,对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单体进行沉淀聚合,获得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引发剂的初始用量浓度为0.05~0.5mol/l;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总单体浓度为1~8mol/l;引发剂中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铵中的一种,亚硫酸氢盐为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铵的一种。由于本发明采用无毒无污染的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代替有机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易挥发和易燃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作用。 |
207 |
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 |
CN201110221487.2 |
2011-08-04 |
CN102911014B |
2015-04-08 |
张斌; 郑晓栋; 杨建平; 顾诚彪; 包志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力0.2~1.0MPa条件下,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30)∶(1~2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工业生产中。 |
208 |
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 |
CN201110221487.2 |
2011-08-04 |
CN102911014A |
2013-02-06 |
张斌; 郑晓栋; 杨建平; 顾诚彪; 包志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力0.2~1.0MPa条件下,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30)∶(1~2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工业生产中。 |
209 |
一种用多层炉焙烧制备碳酸锂的方法 |
CN202410889473.5 |
2024-07-04 |
CN118684248A |
2024-09-24 |
王永春 |
本发明涉及碳酸锂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多层炉焙烧制备碳酸锂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多层炉可以提高锂云母精矿的浸出率,同时使用硫酸镁代替传统工艺中的硫酸钠,解决了后期硫酸钠固废的处理问题,同时本发明工艺中的钾盐、镁盐(硫酸钾、硫酸镁)可以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形成钾镁盐(混合盐),可直接用于配料工序或回收化肥利用,提高了制备碳酸锂时的经济价值。 |
210 |
一种高产马蹄的种植方法 |
CN201711053118.0 |
2017-10-31 |
CN107593313A |
2018-01-19 |
刘怡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马蹄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育苗、大田准备、移栽定值、水分管理以及追肥;其中追肥过程中,采用专用无机肥和专用有机肥;专用无机肥含有: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磷酸铵镁、石灰氮、硫代硫酸铵以及双氰胺;专用有机肥含有:厩肥、沼渣、腐熟菜籽麸、秸秆、腐植酸、豆粕、微生物菌、茯苓、三七、木耳、黄荆子以及梧桐花;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马蹄种植过程中马蹄容易感染病菌,且产量较低的问题。 |
211 |
一种盐碱地专用肥 |
CN201611236430.9 |
2016-12-28 |
CN106748492A |
2017-05-31 |
陈肖虎; 金会心; 唐道文; 赵平原; 刘利 |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盐碱地专用肥。所述盐碱地专用肥,包括豆粕、玉米秸秆粉、腐殖酸、尿素、磷酸脲、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锌、磷酸钙、硫酸钾、木霉,本发明通过不同成分的合理搭配,尤其是充分使用木霉对于植物体内渗透压物质甜菜碱、脯氨酸、丙二醛的影响,提高作物处于盐碱地环境的耐受能力,并且利用木霉代谢的活性物质分解纤维素和难溶性磷的特点,持续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有效防治缺素症状。 |
212 |
一种酶解小分子肽肥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028312.2 |
2023-01-09 |
CN116217288A |
2023-06-06 |
黄素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解小分子肽肥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包括酶解小分子肽组合物、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硫酸钾肥、黄腐酸钾和硼锌肥。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能替代尿素,且显著减少其他肥料的使用量,与常规施肥方案相比,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收益,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
213 |
一种3-亚基羟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CN202310030944.2 |
2023-01-10 |
CN115960030A |
2023-04-14 |
方泽国; 严静兰; 张瀚洋; 李栋 |
本发明涉及一种3‑亚基羟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采用N‑甲基‑N,3‑二苯基丙酰胺、甲萘醌、过硫酸钾和溶剂反应,并纯化产物得到2‑甲基‑3‑((1‑甲基‑2‑氧代吲哚‑3‑亚基)(苯基)甲基)萘‑1,4‑二酮化合物。该反应区域及立体选择性高、产物单一,产率较高,且绿色环保,无需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即可实现反应。 |
214 |
一种蔬菜疫病防治剂 |
CN96115646.5 |
1996-01-25 |
CN1066612C |
2001-06-06 |
赵志高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早晚疫并发症的混合药物-一种蔬菜疫病防治剂,该药物由代森锰锌、腐霉剂、硫酸钾铝和福美双组成,主要用于番茄早疫病、晚疫病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防治效果可靠,可达90%以上,防效长,见效快且使用方便。 |
215 |
多功能植物肥 |
CN99119261.3 |
1999-08-30 |
CN1250766A |
2000-04-19 |
赵景昌 |
一种多功能特效植物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尿素、偏磷酸钾、重过磷酸钙、硫酸钾、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植物激素、生物抗生素、具有抗病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及展着剂所构成。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1.替代追施化肥节省费用;2.抑制病虫害能力强;3.促进早熟;4.改良品质;5.增产、增收;6.无毒、无害、绿色产品。 |
216 |
一种萝卜用抗虫害液体肥料 |
CN201610614179.9 |
2016-07-29 |
CN106220351A |
2016-12-14 |
吴新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萝卜用抗虫害液体肥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双氰胺、萘乙酸、吲哚丁酸钾、萘乙酸钠、三十烷醇、大蒜泥、烟草、除虫菊、姜汁、香菇多糖、土壤改良剂、硫酸锌、硫酸钙、葡萄糖、水。本发明中肥料配方合理,能提供作物全面均衡的养分,肥效迅速而持久,且不会造成肥害,又能防病抑菌,大大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同时有效提高了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
217 |
一种酶解小分子肽肥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028312.2 |
2023-01-09 |
CN116217288B |
2025-01-24 |
黄素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解小分子肽肥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包括酶解小分子肽组合物、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硫酸钾肥、黄腐酸钾和硼锌肥。本发明的肥料组合物能替代尿素,且显著减少其他肥料的使用量,与常规施肥方案相比,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收益,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
218 |
一种3-亚基羟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CN202310030944.2 |
2023-01-10 |
CN115960030B |
2024-09-27 |
方泽国; 严静兰; 张瀚洋; 李栋 |
本发明涉及一种3‑亚基羟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采用N‑甲基‑N,3‑二苯基丙酰胺、甲萘醌、过硫酸钾和溶剂反应,并纯化产物得到2‑甲基‑3‑((1‑甲基‑2‑氧代吲哚‑3‑亚基)(苯基)甲基)萘‑1,4‑二酮化合物。该反应区域及立体选择性高、产物单一,产率较高,且绿色环保,无需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即可实现反应。 |
219 |
一种家用电缆的生产工艺 |
CN201510345964.4 |
2015-06-23 |
CN105047324A |
2015-11-11 |
李丽娟; 王建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缆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家用电缆的生产工艺采用铝代替铜为导电金属,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铝杆的熔炼时添加了氯化钠和硫酸钾铝来进行污染液的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绝缘层外浸涂了绝缘漆,使电缆的消耗降低,具有防腐性更优同时更环保的优点。 |
220 |
一种α-二氟硒代甲基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210434038.4 |
2022-04-24 |
CN115215778B |
2023-10-20 |
胡丹丹; 张莹莹 |
本发明涉及一种α‑二氟硒代甲基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2,2‑二氟烯烃和二芳基二硒醚在过硫化物存在条件下,制备α‑二氟(硒代)甲基酮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向Schlenk反应瓶中加入2,2‑二氟烯烃类化合物、二芳基二硒醚、过硫酸钾和溶剂,在一定温度、空气气氛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产物α‑二氟(硒代)甲基酮类衍生物。本发明无需现有技术认为必要的催化剂以及碱,仅采用氧化剂,即可温和高效的得到α‑二氟硒代甲基酮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