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聚合物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聚合物 CN200780015263.8 2007-03-12 CN101432318A 2009-05-13 D·哈德莱顿; G·曼托瓦尼; V·拉德米拉尔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具有侧基的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最优选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过渡金属调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TMM-LRP)和/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将烯属不饱和单体聚合以生成聚合物中间体,该烯属烃不饱和单体为用(a)由保护基任选保护的叠氮基、或(b)由保护基任选保护的炔基官能化的;(ii)在存在保护基时,从所述聚合物中间体上除去全部数量的保护基的至少一部分;(iii)将所述聚合物中间体与分别用(a)炔基或(b)叠氮基官能化的至少一个侧基部分反应,由此所述炔基和叠氮基反应而将所述侧基附着到所述聚合物上。所述侧基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聚烷撑二醇基、甘油基、脂多糖基或磷脂基。还公开了制备含有侧基的载体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和载体。
2 聚合物 CN200780015263.8 2007-03-12 CN101432318B 2012-07-18 D·哈德莱顿; G·曼托瓦尼; V·拉德米拉尔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具有侧基的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最优选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过渡金属调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TMM-LRP)和/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将烯属不饱和单体聚合以生成聚合物中间体,该烯属烃不饱和单体为用(a)由保护基任选保护的叠氮基、或(b)由保护基任选保护的炔基官能化的;(ii)在存在保护基时,从所述聚合物中间体上除去全部数量的保护基的至少一部分;(iii)将所述聚合物中间体与分别用(a)炔基或(b)叠氮基官能化的至少一个侧基部分反应,由此所述炔基和叠氮基反应而将所述侧基附着到所述聚合物上。所述侧基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聚烷撑二醇基、甘油基、脂多糖基或磷脂基。还公开了制备含有侧基的载体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和载体。
3 混合聚合物 CN201280069635.6 2012-12-06 CN104144958B 2016-02-10 J.A.阿布斯勒梅; F.德阿普里勒; S.卡雷拉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以下项反应可获得的聚酯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P)]:(i)至少一种包含衍生自至少一种具有在此以下的式(I)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体(MA)]的一个或多个重复单元的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 其中:-R1、R2和R3彼此相同或不同,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和C1-C3基,-RH是包含从1至5个羟基的C1-C10烃基,x是1至5的整数,并且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双键、环基、酯、醚和羧酸基团的官能团,与(ii)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官能团[化合物(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i)任选地在一种或多种链增长剂的存在下,所述聚氨酯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P)]包含至少一个具有在此以下的式(a)的桥连基团: 其中:-RH是包含从1至5个氨基甲酸酯部分的C1-C5烃基,x是1至5的整数,并且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双键、环氧基、酯、醚和羧酸基团的官能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所述聚合物(Fp)的方法以及所述聚合物(Fp)的用途。
4 增强聚合物 CN200710170375.2 2004-02-12 CN101230145B 2012-05-30 克尼里斯·艾米·康恩格; 欧林·里各夫; 椰齐姆·路斯
发明涉及制备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碳纳米管性介质中接触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的第一聚合物或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B)将步骤A)中所得的产物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性胶乳,或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溶性前驱体混合;C)从所得混合物中去除水;D)将步骤C)中的产物加热到第二聚合物流动的温度或第二聚合物从其前驱体形成的温度;以及E)将步骤D)中的产物加工和/或固化成所期望的形状。结果,碳纳米管基本保持它们原来的长宽比。结果,机械和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5 聚合物纯化 CN200480036498.1 2004-11-24 CN100545196C 2009-09-30 迈克尔·T·希恩; 詹姆斯·R·苏尼克
衍生自各种单体聚合物是通过在一溶剂/非溶剂系统中对粗制聚合物进行反相沉淀分级来纯化的。
6 导电聚合物 CN200680035743.6 2006-09-18 CN101273092A 2008-09-24 爱恩·大卫·布罗泽斯顿; 约翰·林德里·班考夫特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季胺重复单元和包含增塑剂的固体离子导电聚合物,所述增塑剂的量足以使聚合物成为非晶性的,因此增加电导率。
7 增强聚合物 CN200710170375.2 2004-02-12 CN101230145A 2008-07-30 克尼里斯·艾米·康恩格; 欧林·里各夫; 椰齐姆·路斯
发明涉及制备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碳纳米管性介质中接触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的第一聚合物或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B)将步骤A)中所得的产物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性胶乳,或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溶性前驱体混合;C)从所得混合物中去除水;D)将步骤C)中的产物加热到第二聚合物流动的温度或第二聚合物从其前驱体形成的温度;以及E)将步骤D)中的产物加工和/或固化成所期望的形状。结果,碳纳米管基本保持它们原来的长宽比。结果,机械和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8 聚合物纯化 CN200480036498.1 2004-11-24 CN1890296A 2007-01-03 迈克尔·T·希恩; 詹姆斯·R·苏尼克
衍生自各种单体聚合物是通过在一溶剂/非溶剂系统中对粗制聚合物进行反相沉淀分级来纯化的。
9 增强聚合物 CN200480004219.3 2004-02-12 CN1761700A 2006-04-19 克尼里斯·艾米·康恩格; 欧林·里各夫; 椰齐姆·路斯
发明涉及制备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碳纳米管性介质中接触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的第一聚合物或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B)将步骤A)中所得的产物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性胶乳,或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溶性前驱体混合;C)从所得混合物中去除水;D)将步骤C)中的产物加热到第二聚合物流动的温度或第二聚合物从其前驱体形成的温度;以及E)将步骤D)中的产物加工和/或固化成所期望的形状。结果,碳纳米管基本保持它们原来的长宽比。结果,机械和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10 聚合物 CN201811617453.3 2013-03-25 CN110028613A 2019-07-19 P.科莱安纳; G.贝萨纳; M.米伦达; N.梅斯纳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层的管,该至少包含一种四氟乙烯(TFE)共聚物[聚合物(F)],优选基本上由其组成(或由其制成),该四氟乙烯(TFE)共聚物包含按重量计从0.8%至2.5%的衍生自至少一种具有在此以下的式(I)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重复单元:CF2=CF-O-Rf(I)其中Rf为直链的或支链的C3-C5全氟烷基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醚原子的直链的或支链的C3-C12全氟氧烷基,所述TFE共聚物具有如根据ASTM D 1238在372℃在5Kg的负荷下测量的,包括在0.5与6.0g/10min之间的熔体流动指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管在热交换器中以及在包括钻井作业的井下作业中的用途。
11 聚合物 CN201811617496.1 2013-03-25 CN109968750A 2019-07-05 P.科莱安纳; G.贝萨纳; M.米伦达; N.梅斯纳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层的管,该至少包含一种四氟乙烯(TFE)共聚物[聚合物(F)],优选基本上由其组成(或由其制成),该四氟乙烯(TFE)共聚物包含按重量计从0.8%至2.5%的衍生自至少一种具有在此以下的式(I)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重复单元:CF2=CF‑O‑Rf(I)其中Rf为直链的或支链的C3‑C5全氟烷基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醚原子的直链的或支链的C3‑C12全氟氧烷基,所述TFE共聚物具有如根据ASTM D 1238在372℃在5Kg的负荷下测量的,包括在0.5与6.0g/10min之间的熔体流动指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管在热交换器中以及在包括钻井作业的井下作业中的用途。
12 聚合物肥料 CN201810395749.9 2018-04-27 CN109627076A 2019-04-16 瓦迪姆·伽耶维奇·戈洛夫金; 玛利亚·瓦迪莫维纳·戈洛夫金娜; 欧勒格·格纳德耶瓦纳·亚瑟纳瓦
发明提供了聚合物肥料。本发明涉及农业,特别地涉及植物栽培,并且用于使用微量元素或中量元素的植物的叶面施肥(顶部)和土壤施肥,以及可以在培作物的培养液中使用。基于聚合物基质的聚合物肥料含有营养物质,将具有500‑500,000的分子量的多官能高分子量化合物用作聚合物基质,多官能高分子量化合物在侧链上含有至少两种类型的官能基团;并且作为营养素,聚合物肥料含有至少一种微量元素和/或中量元素。在低应用剂量下,肥料的使用能够增加最终农产品产率和质量,提供了使用硬水用于制备工作溶液的可能性,以及提高了一桶混合物的所有成分的有效性。
13 聚合物 CN201380016453.7 2013-03-25 CN104245300A 2014-12-24 P.科莱安纳; G.贝萨纳; M.米伦达; N.梅斯纳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层的管,该至少包含一种四氟乙烯(TFE)共聚物[聚合物(F)],优选基本上由其组成(或由其制成),该四氟乙烯(TFE)共聚物包含按重量计从0.8%至2.5%的衍生自至少一种具有在此以下的式(I)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重复单元:CF2=CF-O-Rf(I)其中Rf为直链的或支链的C3-C5全氟烷基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醚原子的直链的或支链的C3-C12全氟氧烷基,所述TFE共聚物具有如根据ASTM D 1238在372℃在5Kg的负荷下测量的,包括在0.5与6.0g/10min之间的熔体流动指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管在热交换器中以及在包括钻井作业的井下作业中的用途。
14 混合聚合物 CN201280069635.6 2012-12-06 CN104144958A 2014-11-12 J.A.阿布斯勒梅; F.德阿普里勒; S.卡雷拉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以下项反应可获得的聚酯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P)]:(i)至少一种包含衍生自至少一种具有在此以下的式(I)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单体(MA)]的一个或多个重复单元的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其中:-R1、R2和R3彼此相同或不同,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和C1-C3基,-RH是包含从1至5个羟基的C1-C10烃基,x是1至5的整数,并且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双键、环基、酯、醚和羧酸基团的官能团,与(ii)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官能团[化合物(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i)任选地在一种或多种链增长剂的存在下,所述聚氨酯含氟聚合物[聚合物(FP)]包含至少一个具有在此以下的式(a)的桥连基团:其中:-RH是包含从1至5个氨基甲酸酯部分的C1-C5烃基,x是1至5的整数,并且任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选自双键、环氧基、酯、醚和羧酸基团的官能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所述聚合物(Fp)的方法以及所述聚合物(Fp)的用途。
15 增强聚合物 CN200480004219.3 2004-02-12 CN100357340C 2007-12-26 克尼里斯·艾米·康恩格; 欧林·里各夫; 椰齐姆·路斯
发明涉及制备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碳纳米管性介质中接触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的第一聚合物或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B)将步骤A)中所得的产物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性胶乳,或与第二聚合物的水溶性前驱体混合;C)从所得混合物中去除水;D)将步骤C)中的产物加热到第二聚合物流动的温度或第二聚合物从其前驱体形成的温度;以及E)将步骤D)中的产物加工和/或固化成所期望的形状。结果,碳纳米管基本保持它们原来的长宽比。结果,机械和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16 聚合物片材 CN201380038224.5 2013-05-15 CN104540677A 2015-04-22 约翰威利·德克勒克; 科恩·哈萨尔; 克里斯托夫·普鲁斯特
发明涉及聚合物片材及其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和玻璃元件的部件的用途。所述片材包含多个共挤出聚合物层,其中,所述聚合物片材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层包含下转换发光化合物,下转换发光化合物用于至少部分地吸收特定波长辐射和重新发射比吸收的波长更长的辐射,并且其中,第一聚合物层中的下转换发光化合物比存在于下一层中的下转换发光化合物能吸收更多的更低波长的辐射。
17 聚合物 HK03101615 2003-03-05 HK1049492B 2006-06-02 JOHN NEIL DEVINE; STUART GREEN; DAVID JOHN KEMMISH; BRIAN WILSON
18 一种聚合物搅拌反应釜 CN201520389261.7 2015-06-08 CN204699703U 2015-10-14 杨家勇; 周建辉; 杨德存; 周佳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搅拌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位于所述釜体顶部的搅拌电机和位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一级搅拌叶片和二级搅拌叶片,所述一级搅拌叶片的左端和所述二级搅拌叶片的右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形成为S型的扁平状,搅拌件既可在搅拌叶片的带动下绕搅拌轴旋转,又可在旋转物料的作用下绕转轴自转,进而能够实现充分的搅拌,使物料得到充分的反应;另外,在搅拌轴上还套接有用于刮取釜体内壁上物料的搅拌框,有助于防止反应釜结料。
19 一种聚合物反应釜 CN201520384940.5 2015-06-08 CN204699702U 2015-10-14 周建辉; 周佳超; 王国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位于所述釜体顶部的搅拌电机和位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顶部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底部嵌入所述釜体底部的轴套内;所述搅拌器的下部套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扩张部和位于所述扩张部下方的收集部,所述扩张部和所述收集部上均设置若干个过滤孔,所述扩张部形成直径依次减小的圆锥的形状,所述收集部形成为凹槽状,所述扩张部与所述收集部的连接处为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合物反应釜,在反应釜内设置有由扩张部和收集部组成的过滤器,当物料从上部进入过滤器时,废渣被快速收集在收集部内,不会妨碍后续物料的过滤,过滤速度快,过滤效果佳,提高了生产效率。
20 一种聚合物分离装置 CN202322168685.8 2023-08-14 CN219670326U 2023-09-12 董良; 郑晓莹; 王乾霖; 王戌; 邱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分离装置,属于分离设备领域,包括拌箱、进料机构、加料机构、搅拌机构、沉淀箱和排机构;搅拌箱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机构设置在进料口处;加料机构设置在搅拌箱上,且与搅拌箱内部连通;搅拌机构设置在搅拌箱上,搅拌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搅拌箱内;沉淀箱设置在搅拌箱的下端;排水机构设置在沉淀箱上,且与沉淀箱可拆连接;通过加料机构向搅拌箱内加入酸液和液,搅拌机构对混合物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加料时进行搅拌,并能够在沉淀后,对上层的清水进行分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