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1 | 图示时间线 | CN02813040.5 | 2002-06-28 | CN1522399A | 2004-08-18 | A·M·J·范凯斯特伦; M·维尔斯帕安东克; P·G·马休斯 |
系统(300)按照与图像在序列中的次序对应的显示次序在显示装置(308)上显示图像序列。图像之一被选作当前图像并全部显示。序列中的其它图像部分显示。使用者可在图像序列中滚动,借此图像按照在显示次序中的位置更换并借此相邻图像作为当前图像被完全显示出来。 | ||||||
2 | 媒体时间线交互 | CN201080018348.3 | 2010-04-14 | CN102414676B | 2014-07-16 | S·俞; B-W·李; J·C-N·陈; A·P-S·黄; J·X·赵; M·皮尔森 |
可以提供媒体时间线交互。电子演示可以包括媒体对象。用户可以选择演示应用内的媒体对象,并结合应用的用户界面使用对象上(on-object)用户界面来修改媒体对象。用户还可以在演示应用内显示修改过的媒体对象。 | ||||||
3 | 时间线显示工具 | CN201280026669.7 | 2012-05-22 | CN103562846A | 2014-02-05 | S·A·希金斯; A·A·M·费尔贝克; E·C·斯勒伊特斯 |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时间线上显示基于时间的事件的系统。第一时间线单元(1)显示第一时间线,所述第一时间线示出了处于由第一开始时间和第一结束时间界定的第一时间段(3)之内的第一多个事件。第二时间线单元(2)显示第二时间线,所述第二时间线示出了处于由第二开始时间和第二结束时间界定的第二时间段(4)之内的第二多个事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线和所述第二时间线以相同的尺度显示。交互单元(5)使得用户能够指示对所显示的时间段(3,4)的改变。时间段更新器(6)基于所指示的改变来确定更新的第一时间段(3)和更新的第二时间段(4),保持所述第一时间线的尺度等于所述第二时间线的尺度,并且保持所述第一时间段(3)和所述第二时间段(4)之间的偏移量不变。所述时间线单元(1,2)被布置为根据所更新的时间段(3,4)来更新它们各自的显示。 | ||||||
4 | 动画化的时间线 | CN201080026834.X | 2010-05-17 | CN102804189A | 2012-11-28 | S·S·约翰逊; E·约翰逊 |
当经由显示器向用户呈现信息时,提供动画化的时间线(18),用户在该时间线上选择代表时间线(18)上的时间的刻度标记(74、92),以查看在该时间收集的数据。将预定宽度(例如,一小时)的时间窗口(72)以所选择的刻度标记(74、92)为中心,然后,当时间线(18)将所选择的刻度标记(74、92)移位至时间线(18)的中心时,将时间线(18)动画化。与时间窗口相对应的数据(例如,图像、所测量的参数等)被识别(例如,经由时间戳信息)并且被与时间线(18)一起在显示器上向用户呈现。 | ||||||
5 | 临床状态时间线 | CN201180043146.9 | 2011-09-02 | CN103098061B | 2018-04-13 | A·A·M·费尔贝克; R·特鲁伊 |
一种方法包括检索指示患者在针对所述患者的患者护理周期的多个阶段期间所接受的患者护理的信息,检索针对所述患者护理周期的所述不同阶段而建议的护理模式,基于所述模式将指示患者护理的所述信息与所述阶段相关,基于相关性从所述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疾病描述信息,以及生成指示所提取的关键疾病描述信息的信号。 | ||||||
6 | 动画化的时间线 | CN201080026834.X | 2010-05-17 | CN102804189B | 2015-12-09 | S·S·约翰逊; E·约翰逊 |
当经由显示器向用户呈现信息时,提供动画化的时间线(18),用户在该时间线上选择代表时间线(18)上的时间的刻度标记(74、92),以查看在该时间收集的数据。将预定宽度(例如,一小时)的时间窗口(72)以所选择的刻度标记(74、92)为中心,然后,当时间线(18)将所选择的刻度标记(74、92)移位至时间线(18)的中心时,将时间线(18)动画化。与时间窗口相对应的数据(例如,图像、所测量的参数等)被识别(例如,经由时间戳信息)并且被与时间线(18)一起在显示器上向用户呈现。 | ||||||
7 | 临床状态时间线 | CN201180043146.9 | 2011-09-02 | CN103098061A | 2013-05-08 | A·A·M·费尔贝克; R·特鲁伊 |
一种方法包括检索指示患者在针对所述患者的患者护理周期的多个阶段期间所接受的患者护理的信息,检索针对所述患者护理周期的所述不同阶段而建议的护理模式,基于所述模式将指示患者护理的所述信息与所述阶段相关,基于相关性从所述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疾病描述信息,以及生成指示所提取的关键疾病描述信息的信号。 | ||||||
8 | 视觉娱乐时间线 | CN201180017941.0 | 2011-03-30 | CN102834821A | 2012-12-19 | S·科伦卡克; B·N·艾尔顿; C·奇林乔内; D·贝雷特; J·麦克拉纳汉; E·瑟尼三世; Z·R·穆克赫吉 |
此处公开了与经由时间线呈现娱乐消费历史有关的实施例。例如,一个实施例包括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娱乐内容标识符的娱乐消费历史,每个娱乐内容标识符标识被发送给所选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娱乐内容项。该娱乐消费历史还包括,对于每个娱乐内容标识符,与该娱乐内容标识符所标识的一个或多个娱乐内容项被发送给所选择的用户的时间有关的信息。该实施例还包括将该娱乐消费历史数据的图示作为时间线发送给显示设备,其中每一娱乐内容标识符沿着时间轴的方向在表示所述娱乐内容标识符所表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娱乐内容项被发送给所选择的用户的时间的位置处示出。 | ||||||
9 | 媒体时间线排序 | CN200680013422.6 | 2006-03-16 | CN101164055B | 2010-07-21 | S·U·拉赫曼; A·V·格里格罗维齐; X·D·至 |
描述了媒体时间线排序。在一实现中,一种方法包括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上接收一媒体时间线,其中该媒体时间线包括多个时间线对象。这些时间线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引用多个媒体的相应之一。多个片段从该媒体时间线中生成以供顺序再现,从而每个片段引用在该片段持续时间期间再现的一组特定的时间线对象。 | ||||||
10 | 时间线显示工具 | CN201280026669.7 | 2012-05-22 | CN103562846B | 2017-07-14 | S·A·希金斯; A·A·M·费尔贝克; E·C·斯勒伊特斯 |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时间线上显示基于时间的事件的系统。第一时间线单元(1)显示第一时间线,所述第一时间线示出了处于由第一开始时间和第一结束时间界定的第一时间段(3)之内的第一多个事件。第二时间线单元(2)显示第二时间线,所述第二时间线示出了处于由第二开始时间和第二结束时间界定的第二时间段(4)之内的第二多个事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线和所述第二时间线以相同的尺度显示。交互单元(5)使得用户能够指示对所显示的时间段(3,4)的改变。时间段更新器(6)基于所指示的改变来确定更新的第一时间段(3)和更新的第二时间段(4),保持所述第一时间线的尺度等于所述第二时间线的尺度,并且保持所述第一时间段(3)和所述第二时间段(4)之间的偏移量不变。所述时间线单元(1,2)被布置为根据所更新的时间段(3,4)来更新它们各自的显示。 | ||||||
11 | 媒体时间线交互 | CN201080018348.3 | 2010-04-14 | CN102414676A | 2012-04-11 | S·俞; B-W·李; J·C-N·陈; A·P-S·黄; J·X·赵; M·皮尔森 |
可以提供媒体时间线交互。电子演示可以包括媒体对象。用户可以选择演示应用内的媒体对象,并结合应用的用户界面使用对象上(on-object)用户界面来修改媒体对象。用户还可以在演示应用内显示修改过的媒体对象。 | ||||||
12 | 媒体时间线排序 | CN200680013422.6 | 2006-03-16 | CN101164055A | 2008-04-16 | S·U·拉赫曼; A·V·格里格罗维齐; X·D·至 |
描述了媒体时间线排序。在一实现中,一种方法包括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上接收一媒体时间线,其中该媒体时间线包括多个时间线对象。这些时间线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引用多个媒体的相应之一。多个片段从该媒体时间线中生成以供顺序再现,从而每个片段引用在该片段持续时间期间再现的一组特定的时间线对象。 | ||||||
13 | 时间线显示设备 | CN02816375.3 | 2002-07-10 | CN1545662A | 2004-11-10 | A·P·恩格弗里特 |
本发明提供具有处理器(240)、存储器(250)、图形引擎(230)以及显示器(120)的时间线显示设备。该设备被安排为显示被分成对应于时间间隔(2、3、4、5、6、7、8、9、10、11、12、13)的间隔表示的时间线(1)。给予每个间隔表示(2、3、4、5、6、7、8、9、10、11、12、13)的显示区域取决于间隔表示(2、3、4、5、6、7、8、9、10、11、12、13)与给定时间点(14)的接近程度。因此,本发明的设备处理了有关现有技术的设备遇到的信息显示的困难,并且允许在时间线上感兴趣的特定点处存在更详细的视图。 | ||||||
14 | 无线设备间时间同步的方法、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 PCT/CN2015/089140 | 2015-09-08 | WO2016041452A1 | 2016-03-24 | 高强; 姜斌斌; 王重乐; 曾小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设备间时间同步的方法、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单次同步操作的时间差,对所述单次同步操作对应的时间差进行有效性过滤,提取出有效的时间差数据;对设定时间段内的多个单次同步操作对应的有效的时间差数据进行平滑处理,获得第二无线设备相对于第一无线设备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时间差;每隔所述设定时间段根据获得的所述平均时间差调整第二无线设备的系统时间,以使得第二无线设备与第一无线设备时间同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不依赖硬件的软件方式实现无线设备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 |
||||||
15 | 一种无线时间传递天线 | CN202420389532.8 | 2024-02-29 | CN221783424U | 2024-09-27 | 刘宁; 熊雅雯; 王欣伟 |
本申请属于天线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多径信号延迟较小时,接收机很难消除,对直达信号造成干扰而引起误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线时间传递天线,包括相互密封且同轴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形扼流结构、第二圆形扼流结构和第三圆形扼流结构,第三圆形扼流结构密封安装在天线底板上,第一圆形扼流结构、第二圆形扼流结构和第三圆形扼流结构相互平行,第一圆形扼流结构上表面上安装有全向阵子天线,所述全向阵子天线外部罩设有天线罩,全向阵子天线依次通过馈电结构、连接器和射频线与射频模块相连。采用三个圆形扼流结构实现抗多径的效果。 | ||||||
16 | 获取无线网路中用户驻留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1/073441 | 2011-04-28 | WO2011143999A1 | 2011-11-24 | 叶光; 邹昊; 赵明鹤 |
17 | 利用行车时间确定行车路线的方法与装置 | PCT/CN2010/072498 | 2010-05-06 | WO2011026338A1 | 2011-03-10 | 李春雨; 王秋; 李娜娜 |
18 | 一种带电源抑制的高线性度时间放大器 | PCT/CN2019/086599 | 2019-05-13 | WO2019223561A1 | 2019-11-28 | 李婷; 黄正波; 张勇; 倪亚波; 王健安; 付东兵 |
一种带电源抑制的高线性度时间放大器,在复位阶段,将过阈值检测器阈值用于放大器输出结点进行复位,消除电源电压变化对过阈值检测器阈值的影响,通过输入时钟信号控制对结点电容单元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通过同步时钟信号控制结点电容单元进行放电,所述时间放大器的时间放大增益只与充放电电流比例有关,充放电时间在原理上完全线性,从原理上消除了传统时间放大器非线性的问题,并降低阈值变化对系统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采用输入时钟控制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完成输入信号采样,采用同步时钟控制放电过程,将输入信号与放电过程隔离,消除放电过程对输入信号产生电路工作速率的限制,通过多路时间交织,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
||||||
19 | 一种上行时间提前量的多天线合并方法及基站 | PCT/CN2011/072172 | 2011-03-25 | WO2012024922A1 | 2012-03-01 | 吴江; 涂乃水; 朱常青; 赵楠; 梁枫; 李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时间提前量的多天线合并方法,应用于设置有至少两根天线的基站中,该方法包括:所述基站分别测量出其上各天线对应的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Ta值及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值,然后通过将除所有CINR值中最大的CINR值外的各CINR值与所有CINR值中最大的CINR值相比较选择出信道质量满足测试要求的上行信道,对选择出的信道质量满足测试要求的上行信道的Ta值进行合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够实施上述方法的基站。 |
||||||
20 | 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 | CN202323577454.9 | 2023-12-26 | CN221961800U | 2024-11-05 | 马鹏; 杨海玲; 黄耀; 王亚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包括第一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第二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峰化电感单元,第一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和第二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均通过峰化电感单元与电源电压连接,能够在接收端去除高速率传输信号的码间串扰,并且第一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和第二级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均通过峰化电感单元与电源电压连接,共用峰化电感单元,降低了电感所占用的面积,进而降低了芯片的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