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指数增益调制距离成像器 |
CN200910071428.4 |
2009-02-23 |
CN101487896B |
2011-05-18 |
孙秀冬; 靳辰飞; 赵远; 刘丽萍; 张勇; 张宇; 何姜 |
指数增益调制距离成像器,它涉及光电成像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获取高速运动目标的距离像的装置瞬时功率低、需要长时间曝光导致对高速运动目标距离获取能力低的问题。指数增益调制距离成像器,脉冲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经第一分光片分成第一反射光和第一透射光,第一反射光入射至光电探测器的感光端,第一透射光经发射光学整形系统、接收光学系统后由第二分光片分成两束并分别入射至第一ICCD成像仪和第二ICCD成像仪的光输入端。高压调制电源的调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ICCD成像仪的微通道板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第二ICCD成像仪的微通道板连接。本发明可用于远距离主动遥感技术、目标识别技术、机器人视觉技术等领域。 |
82 |
在3D成像系统中测定距离 |
CN200580029267.2 |
2005-07-06 |
CN101027574A |
2007-08-29 |
J·迪米斯戴尔 |
一种对目标成像的系统和方法。在成像平面中安装检测器阵列。所述阵列检测器中的每个检测器都连接到具有内插器的计时电路,其中所述内插器包括以与放电不同的速率对第一电容器充电的第一电路。光脉冲朝目标传输,以便所述光脉冲的一部分作为反射脉冲从所述目标反射,并且记录表示何时所述光脉冲朝所述目标传输的第一数值。所述反射脉冲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器上被检测,并且记录所述脉冲的脉冲特征和表示何时所述反射脉冲到达所述检测器的第二数值。然后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值以及反射脉冲的特征的函数的方式计算到所述目标的距离。 |
83 |
远距离波前校正傅里叶叠层成像系统 |
CN202411774329.3 |
2024-12-04 |
CN119596542A |
2025-03-11 |
冯云鹏; 陶潜; 赵旭; 唐苗苗 |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遥感领域,提供了一种远距离波前校正傅里叶叠层成像系统,以提升远距离成像的分辨率与质量,解决传统技术在大气湍流和光学畸变影响下的成像难题。该系统由照明子系统和成像子系统组成,其中照明子生成特定偏振态的光源,成像子系统包括哈特曼‑夏克传感器、变形镜、分光镜、线偏振片等组件,通过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将图像融合重建为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哈特曼‑夏克传感器实时监测波前畸变,变形镜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校正,确保成像质量。本发明通过畸变波前校正模块与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相结合,有效克服了远距离成像中的大气扰动与系统畸变,提升了成像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
84 |
一种机载SAR远距离高分辨成像方法 |
CN202411308950.0 |
2024-09-19 |
CN119270265A |
2025-01-07 |
吴玉峰; 周灵杰; 陈德民 |
本申请属于SAR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SAR远距离高分辨成像方法,是一种机载雷达对地面场景远距离高分辨SAR成像的方法,通过交替正交波形收发处理,解决跨周期采样带来的距离模糊问题,根据雷达和成像场景的距离变化实时调整回波采样窗时延,校正回波信号的距离单元徙动,降低距离向采样数据量,采用方位滤波降采样方法,降低SAR成像方位向处理数据量,提高成像效率,可以较高的雷达脉冲重复频率进行工作,提高雷达占空比,降低对发射信号脉冲宽度的要求,简化雷达设计,能够在实现对地面场景远距离高分辨成像的同时,降低对雷达储能、信号处理等硬件资源的需求。 |
85 |
一种具备远距离成像的车载头枕设备 |
CN202411126812.0 |
2024-08-16 |
CN118876839A |
2024-11-01 |
石景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远距离成像的车载头枕设备,包括车载头枕定位上壳,车载头枕定位上壳用作远距离成像的车载头枕设备支撑定位使用,车载头枕定位上壳的内部固定设有远距离成像机构,车载头枕定位上壳的外壁固定设有辅助清洁防护机构,本发明通过同等空间包络情况下,本光路可以实现更远的成像距离;同等空间包络情况下,本光路可以实现更大的成像尺寸;同等空间包络情况下,本机出现杂散光的情况会更少;该光路系统,光损耗小,本光路系统,由于避开了分光板对光路系统的反射,从而减少了较大光能量的衰减,相比较其它光路,大多经过了半透明盖板的反射与折射,从而损失了较大光能量,因此,本方案在较低功率下可以呈现更高的亮度。 |
86 |
一种激光成像雷达距离像仿真方法 |
CN202410466530.9 |
2024-04-18 |
CN118365784A |
2024-07-19 |
翟宇; 张梓怡; 李璇; 罗秀丽; 韩星程; 王黎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成像雷达距离像仿真方法,属于目标识别技术领域,采用普林斯顿形状基准数据集可以获取多种模型的数据信息,使仿真距离像的背景更加复杂,从而使仿真场景更加接近于真实;通过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对目标模型的变换可以在初始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形态位姿的距离像数据;通过噪声的添加,可以生成更真是的距离像数据,便于后续识别方法的研究,更真实、多变的大量数据信息可以更好的满足现有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对于大体量、多角度、高质量的距离像数据的需求。本发明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
87 |
一种超近距离目标成像方法及装置 |
CN202311064171.6 |
2023-08-23 |
CN117930231A |
2024-04-26 |
张继龙; 王栋; 王骥飞; 赵春秋; 姚广锋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近距离目标成像方法,本方法包括: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距离信息;对自聚焦相位加权系数进行超近距离修正;用修正后的自聚焦相位加权系数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对相位补偿后的阵列接收信号进行快速成像处理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超近距离目标成像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超近距离目标采用虚拟透镜成像技术进行成像时图像模糊的问题,能够在保持原有成像分辨率的条件下实现对超近距离目标的有效成像。本发明提出的超近距离修正方法,涵盖了除距离参数修正以外的其他更有效的修正方法,解决了现有虚拟透镜成像技术无法对超近距离目标成像的技术难题。 |
88 |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
CN202210234080.1 |
2022-03-10 |
CN114779433B |
2023-09-15 |
许智程; 谭沿河; 姚雅兰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光圈、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本发明的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适用于近距离拍摄装置中,具有良好的广视角成像效果,最大半视场角可达到57度左右。结构上仅采用三个透镜配合成像,透镜数量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系统总长TTL能够降低至0.9mm左右,有利于保证小型化的同时提高半视场角,实现超广角的特性,并有效修正各类像差,提升成像质量。 |
89 |
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
CN202210901957.8 |
2022-07-29 |
CN114966694B |
2022-10-28 |
周鹏; 李谕汝; 曹楚文; 孙伟峰; 戴永寿; 万勇; 曲晓俊; 李立刚; 郝宪锋 |
本发明公开了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分别以小型滑轨和智能小车作为SAR的运动平台,并结合SAR平台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配置雷达参数后,SAR平台上搭载的雷达开始运动,通过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进行测量并成像。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SAR实验平台结构简单、易于搭建且成本较低,其合成孔径长度可按需求设定,雷达运动速度为0~2 m/s左右,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便携等特点,能适用于多种实测场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便于开展地面小型SAR实验。 |
90 |
一种多焦距离轴三反成像光学系统 |
CN201911206955.1 |
2019-11-29 |
CN110764241B |
2022-09-06 |
孟庆宇; 汪洪源; 王维; 吴凡路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焦距离轴三反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孔径光阑,为光学系统的入口;第一反射镜,具有单一面型,与孔径光阑相对设置;第二反射镜,各面型区域具有不同的面型参数,设置于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三反射镜,各面型区域具有不同的面型参数,设置于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探测器像面,各视场区域具有不同的像面,用于接收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光线。本申请采用在离轴三反成像光学系统中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的不同区域应用不同的面型,与第一反射镜组合后,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率,成像过程中,不同视场的光线分别应用了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的不同区域,可以实现在单一离轴三反成像光学系统中同时实现不同焦距值的功能。 |
91 |
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
CN202210901957.8 |
2022-07-29 |
CN114966694A |
2022-08-30 |
周鹏; 李谕汝; 曹楚文; 孙伟峰; 戴永寿; 万勇; 曲晓俊; 李立刚; 郝宪锋 |
本发明公开了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分别以小型滑轨和智能小车作为SAR的运动平台,并结合SAR平台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FMCW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配置雷达参数后,SAR平台上搭载的雷达开始运动,通过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进行测量并成像。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SAR实验平台结构简单、易于搭建且成本较低,其合成孔径长度可按需求设定,雷达运动速度为0~2 m/s左右,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便携等特点,能适用于多种实测场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便于开展地面小型SAR实验。 |
92 |
点源目标成像的探测距离计算方法 |
CN202011303139.5 |
2020-11-19 |
CN114593894A |
2022-06-07 |
殷丽梅; 刘帅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源目标成像的探测距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目标信号与背景信号分别转换为目标信号电子数和背景信号电子数;S2、将目标信号电子数、背景信号电子数、光电探测器的特征参数代入到信噪比计算公式;S3、在已知探测信噪比的前提下对信噪比计算公式做逆运算,获得探测距离。利用上述本发明提供的点源目标成像的探测距离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目标信号、背景信号、光学系统和探测器参数对探测信噪比的影响,代入到信噪比计算公式,能够精确计算出目标到光学系统入瞳的探测距离。 |
93 |
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重构方法 |
CN201910519460.8 |
2019-06-14 |
CN110187356B |
2021-07-09 |
徐飞虎; 黄鑫; 汪斌; 张强; 潘建伟 |
本公开提供一种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重构方法,包括:步骤A:在探测信号中寻找回波信号并作门;步骤B:基于三维SPIRALTAP的凸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完成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重构的数据模型;以及步骤C:将探测信号输入步骤B所建立的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重构的数据模型中,完成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的重构;利用寻找整体回波信号的门区间和基于三维SPIRALTAP的凸优化算法完成远距离超分辨单光子成像重构,缓解远距离回波信号的提取和存在光斑情况下提高分辨率的问题。 |
94 |
可调检测距离的红外成像检测仪 |
CN202011262717.5 |
2020-11-12 |
CN112504466A |
2021-03-16 |
顾娟 |
本发明公开了可调检测距离的红外成像检测仪,属于红外成像检测仪技术领域,包括仪器外壳、安装底板、驱动电机、底座、负压气囊、挤压块、移动组件和油刷;本发明通过在仪器内安装有驱动电机与内置油盒,需要调节移动时,可直接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仪器底部的驱动齿轮转动,由于仪器安装的滑轨侧面安装有啮合齿,可有效使驱动仪器进行移动,从而可在工作中随意改变仪器的位置,变换工作情况,同时内置油盒外部安装的导油管与油刷,且导油管、油刷与驱动齿轮紧密贴合,在驱动齿轮转动时,导油管内的油液可有效传出至油刷上,油刷可将油液自动涂抹在驱动齿轮与啮合齿的啮合处,降低传动时的阻力,提高传动效率与效果。 |
95 |
一种近距离成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201711191041.3 |
2017-11-24 |
CN107872622B |
2020-12-25 |
廖黎 |
一种近距离成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判断被拍摄物是否处于能清晰成像的物距范围之内来决定是否开启黑白定焦摄像头,如果是则开启黑白定焦摄像头并执行拍摄操作。在近距离拍题的应用场景下,移动终端能够通过黑白定焦摄像头的快速对焦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清晰的拍题图像;移动终端还通过黑白定焦摄像头中黑白传感器的感光面积大以及像素尺寸高的特性,呈现更多的图像细节,故相同传感器(sensor)尺寸的情况下黑白定焦摄像头拍摄出来的黑白图像质量高于变焦摄像头拍摄出来的彩色图像质量,便于将拍题图像转换为试题内容,即提高了拍题图像的辨识度。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近距离成像的质量和效率。 |
96 |
一种成像距离可调整的3D-LED大屏幕 |
CN201811473428.2 |
2018-12-04 |
CN109360504A |
2019-02-19 |
金泰完; 李昕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距离可调整的3D-LED大屏幕,包括LED显示屏和驱动盒,LED显示屏的前壁设置有第一柱镜光栅和第二柱镜光栅,第二柱镜光栅设置在第一柱镜光栅远离LED显示屏的一侧,第一柱镜光栅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靠近LED显示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柱。使用一个由两块距离可调整的柱镜光栅组成的柱镜光栅3D成像模块来代替现有的一整块柱镜光栅进行裸眼3D成像,通过四个电机控制两块柱镜光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柱镜光栅距离LED显示屏的距离可调整,同时第二柱镜光栅距离第一柱镜光栅的距离也可调整,使得裸眼3D-LED大屏幕的最佳成像距离在较大的范围内是可调整的。 |
97 |
一种近距离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 |
CN201610931503.X |
2016-10-31 |
CN106556874B |
2018-10-23 |
祁春超; 王爱先; 陈寒江; 郭令霞; 孙超; 侯晓翔; 赵术开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通过控制由预设个数的天线组成的线性阵列天线绕预设的圆弧轨道旋转扫描目标区域,在圆弧轨道上的每个方位角位置点,控制线性阵列天线采集预设个数的回波数据,并将预设个数的回波数据构成的回波数据集发送给信号处理设备,直到线性阵列天线在圆弧轨道上的预设方位角位置点完成回波数据的采集时止;控制信号处理设备每接收到一次回波数据集,则对回波数据集进行成像处理,可以有效提升近距离微波成像的处理速度、缩短处理时间,实现实时成像。 |
98 |
距离选通成像的自动聚焦方法 |
CN201510639425.1 |
2015-09-30 |
CN106556958A |
2017-04-05 |
游瑞蓉; 王新伟; 周燕 |
针对距离选通成像切片成像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距离选通成像多分辨率爬山自动聚焦法,用于解决距离选通成像过程中自动聚焦问题。该方法通过空间采样处理形成不同分辨率采样层,利用多分辨率处理,减少数据量,从而降低图像处理时间,进而利用帧间相关性对当前帧和相邻前两帧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当前帧的清晰度值,解决爬山法由于局部峰值干扰导致聚焦失败的问题,从而利用爬山法实现自动聚焦。该方法提高了图像聚焦判定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且无特殊工作环境要求。 |
99 |
一种近距离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 |
CN201610931503.X |
2016-10-31 |
CN106556874A |
2017-04-05 |
祁春超; 王爱先; 陈寒江; 郭令霞; 孙超; 侯晓翔; 赵术开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通过控制由预设个数的天线组成的线性阵列天线绕预设的圆弧轨道旋转扫描目标区域,在圆弧轨道上的每个方位角位置点,控制线性阵列天线采集预设个数的回波数据,并将预设个数的回波数据构成的回波数据集发送给信号处理设备,直到线性阵列天线在圆弧轨道上的预设方位角位置点完成回波数据的采集时止;控制信号处理设备每接收到一次回波数据集,则对回波数据集进行成像处理,可以有效提升近距离微波成像的处理速度、缩短处理时间,实现实时成像。 |
100 |
距离选通编码超分辨率三维成像方法 |
CN201310233404.0 |
2013-06-13 |
CN103438863B |
2015-05-13 |
王新伟; 周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距离选通编码超分辨率三维成像方法,其包括:步骤1、按照选通编码规则生成编码工作时序,以对脉冲激光器和选通成像器件进行时域编码调制产生所需的激光脉冲序列和选通脉冲序列;步骤2、在选通脉冲序列和激光脉冲序列卷积作用下,在空域产生M个具有三角形能量包络特征的选通编码空间采样序列GCS,并对成像视场内待三维成像的感兴趣区进行空间编码采样,生成M幅选通编码图像;步骤3、通过对所述M幅选通编码图像中N条不同码道的信号进行三角形超分辨率三维成像解调实现三维重建,获取感兴趣区的三维空间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