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950225.8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5411292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申请人 李贺顺; 发明人 李贺顺; 李鹏伦; 王永; 李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用于连接餐厅与后厨的循环输送线路上的送单车,所述送单车上固定有用于收集菜单的菜单收集箱;所述菜单收集箱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开口,且底部贯穿送单车;所述送单车的底部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固定有可挡住底部开口或退出底部开口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固定在送单车上的电控机构控制运动。本发明可收集附有多种菜品的纸质样式的菜单,能够实现餐厅无人化的自动点餐,可有效降低餐厅的运营成本和用工成本。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安装有循环输送线路的餐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用于连接餐厅与后厨的循环输送线路上的送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单车上固定有用于收集菜单的菜单收集箱;所述菜单收集箱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开口,且底部贯穿送单车;所述送单车的底部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固定有可挡住底部开口或退出底部开口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固定在送单车上的电控机构控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菜单收集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梯形结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长方形结构;其中,一长方形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倾斜设置,另外三个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垂直设置;所述梯形侧壁的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源、与电源电连接的继电器、固定在送单车底部的第一接近开关、固定在送单车顶部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分别由后厨收单台处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控制启动;
所述伸缩机构由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联合控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菜单收集箱内是否存在菜单的光电开关、用于提醒厨工菜单收集箱内存在菜单的车载蜂鸣器;
所述光电开关、车载蜂鸣器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单车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面设有送单口;所述送单口位于菜单收集箱顶部开口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于送单口的上方还设有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车载蜂鸣器分别固定在外壳顶部;
所述电源、继电器、光电开关分别固定在送单车上且位于外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检测与循环输送线路上的后车的距离的光电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2、4-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电磁;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位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位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

说明书全文

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餐饮服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餐饮业的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回转式餐厅,其经营策略是利用呈回圈状的输送带自动送出菜肴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如此一来既可节省大量人,又同时降低经营成本,让消费者消费金额得以降低。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173490U)公开了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餐卡投放输送装置”,包括送卡台、集卡盒,以及集卡盒收放驱动机构;送卡台设置在循环输送线路上,通过在餐厅与后厨之间的循环运动,传送顾客点餐用的餐卡;集卡盒铰接在送卡台中的支架上,用于在餐厅收集顾客点餐用的餐卡,并在后厨将餐卡倒出;集卡盒收放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送卡台上,用于驱动所述集卡盒实现上下翻转动作。该装置能够实现餐厅自动点餐,可有效降级餐厅的运营成本和用工成本。但是,由于受集卡盒的结构及转动方式的限定,该集卡盒只能承装硬币式的餐卡,使得该装置只限用于菜品样式少的火锅餐厅或自动餐厅,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可收集附有多种菜品的纸质样式的菜单,能够实现餐厅无人化的自动点餐,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餐厅。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用于连接餐厅与后厨的循环输送线路上的送单车,所述送单车上固定有用于收集菜单的菜单收集箱;所述菜单收集箱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开口,且底部贯穿送单车;所述送单车的底部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固定有可挡住底部开口或退出底部开口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固定在送单车上的电控机构控制运动。
[0006]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菜单收集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梯形结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长方形结构;其中,一长方形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倾斜设置,另外三个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垂直设置;所述梯形侧壁的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源、与电源电连接的继电器、固定在送单车底部的第一接近开关、固定在送单车顶部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分别由后厨收单台处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控制启动;
所述伸缩机构由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联合控制运动。
[0007]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电控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菜单收集箱内是否存在菜单的光电开关、用于提醒厨工菜单收集箱内存在菜单的车载蜂鸣器;所述光电开关、车载蜂鸣器分别与继电器电连接。
[0008]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送单车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面设有送单口;所述送单口位于菜单收集箱顶部开口的上方。
[0009] 作为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上于送单口的上方还设有封盖。
[0010] 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车载蜂鸣器分别固定在外壳顶部;所述电源、继电器、光电开关分别固定在送单车上且位于外壳内部。
[0011] 作为更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检测与循环输送线路上的后车的距离的光电传感器
[0012]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所述伸缩机构为电磁;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位于菜单收集箱底部开口的下方。
[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①本发明是借助在餐厅与后厨之间设置的循环输送线路,进行菜单的收集工作。菜单收集箱用于收集循环输送线路的沿线顾客点餐时投入的印刷有各种菜品名称的纸质菜单,由于菜单收集箱的下方固定有伸缩机构,能够挡住底部开口,使得菜单不会从菜单收集箱脱落;当该装置进入后厨后,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机构动作,而退出底部开口,菜单从菜单收集箱内脱离,后厨人员据此掌握顾客的点餐情况,并据此进行餐品的配置或制作。当该装置离开后厨后,控制机构再次控制伸缩机构动作,而挡住底部开口,进行循环点餐使用;本发明可收集附有多种菜品的纸质样式的菜单,能够实现餐厅无人化的自动点餐,可有效降低餐厅的运营成本和用工成本;
②本发明的菜单收集箱可保证纸质菜单顺利进入及脱离;
③本发明的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金属接触即可被开启,因此将伸缩机构的运动由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联合控制,可避免其中一个接近开关被开启,菜单落在后厨收单台以外的地方;
④本发明的光电开关用于检测菜单收集箱内是否存在菜单,车载蜂鸣器用于提醒厨工菜单收集箱内存在菜单;当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均开启后,光电开关开启,检测菜单收集箱内是否还存有未脱落的菜单,若有,则启动车载蜂鸣器报警;
⑤本发明的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循环输送线路上的后车的距离,若检测的距离小,则该装置即可自行加快运行,从而避免与后车相撞。
[0014]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安装有循环输送线路的餐厅。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送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17] 图中:1、送单车;2、菜单收集箱;3、电磁锁;4、电源;5、继电器;6、第一接近开关;7、第二接近开关;8、光电开关;9、车载蜂鸣器;10、外壳;11、送单口;12、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一种自动送餐线上的菜单输送装置,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送单车1。
[0019] 送单车1设置在餐厅的循环输送线路上,通过在餐厅与后厨之间的循环运动,传送顾客点餐用的菜单。
[0020] 送单车1上设置有外壳10,用于罩封送单车1的内部构件。外壳10的顶面设有送单口11,送单口11的上方还可设置有封盖。外壳10的后壁固定有用于检测与循环输送线路上的后车距离的光电传感器12。
[0021] 送单车1上于外壳10的内部固定有用于收集菜单的菜单收集箱2,菜单收集箱2由四个侧壁围成,其顶面及底面分别开口,底部贯穿送单车1,顶部开口位于送单口11的下方。菜单收集箱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梯形结构,梯形侧壁的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长方形结构,其中,一长方形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倾斜设置,另外三个侧壁相对于送单车垂直设置。
[0022] 送单车1的底部于菜单收集箱2底部开口的下方固定有可挡住底部开口或退出底部开口的伸缩机构,本实施例的伸缩机构为电磁锁3,电磁锁3的锁舌位于菜单收集箱2底部开口的下方。电磁锁3由固定在送单车1上的电控机构控制启闭。
[0023] 电控机构包括电源4、与电源4电连接的继电器5,以及分别与继电器5电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光电开关8及车载蜂鸣器9。电源4、继电器5、光电开关8分别固定在送单车1上且位于外壳10的内部。第一接近开关6固定在送单车1的底部,第二接近开关7及车载蜂鸣器9分别固定在外壳10的顶部。
[0024] 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分别由后厨收单台处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控制启动。电磁锁3由第一接近开关6及第二接近开关7联合控制启闭。
[0025] 光电开关8用于检测菜单收集箱2内是否存在菜单,车载蜂鸣器9用于提醒厨工菜单收集箱内存在菜单。
[0026]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本实施例是借助在餐厅与后厨之间设置的循环输送线路,进行菜单的收集工作。该装置在餐厅运行时,接单口11上方不设置封盖,顾客将印刷有各种菜品名称的纸质菜单从接单口11投入菜单收集箱2,由于菜单收集箱2的下方固定有电磁锁3,电磁锁3在不开启的状态下,锁舌能够挡住菜单收集箱2的底部开口,使得菜单不会从菜单收集箱2脱落;当该装置进入后厨后,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分别与后厨收单台一处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接触,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开启,控制电磁锁3开启,锁舌退出底部开口,菜单从菜单收集箱2内脱离,进入位于循环输送线路下方的用于收纳菜单的导流槽中,后厨人员据此即可掌握顾客的点餐情况,并据此进行餐品的配置或制作。该装置通过导流槽后,光电开关8开启,对菜单收集箱2内有无菜单进行探测,若有菜单,则启动车载蜂鸣器9报警。
[0027] 当该装置离开后厨后,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又分别与后厨收单台的另一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接触,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关闭,电磁锁关闭,锁舌伸出而挡住菜单收集箱2的底部开口,从而进行下一轮菜单收集工作。
[0028] 本装置在运行时,光电传感器12能够随时检测与循环输送线路上的后车的距离,若检测的距离小,则该装置即可自行加快运行,从而避免与后车相撞。
[0029] 本实施例还可进行菜单的转送过程,用于将后厨中的已完成点餐制作的菜单传送至餐厅吧台,以便于结账使用。吧台上装有与后厨相同的上方感应条、下方感应条、导流槽。
[0030] 该装置进行菜单转运时,后厨人员将已完成点餐制作的菜单投入菜单收集箱2,然后在接单口11上方设置封盖,从而避免餐厅中的他人向菜单收集箱2内投入菜单。该装置运行到吧台后,菜单出单,出单过程与在后厨的出单过程相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