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

申请号 CN201080002442.X 申请日 2010-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2131485B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申请人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石川哲也; 石黑文敬; 三原辉男; 清水新策;
摘要 在座椅型按摩机中,在使用足部按揉装置时,使用者能够采用将足部向前方伸出的放松姿势。此外,能够与使用者的身高差对应而进行足部按揉装置的 位置 调节。本 发明 的座椅型按摩机(1)在座部(2)的下方设置有与足部按揉装置(5)连接的进退机构(15),该进退机构(15)具有伸出后退动作部(16)和前方突出动作部(17),伸出后退动作部(16),令收纳于座部的下方的收纳位置(P)的足部按揉装置(5)经由位于座部(2)的前方且与地面(F) 接触 的第一使用位置(U1)而伸出到在座部前方而向地面上方浮起的第二使用位置(U2)、或令足部按揉装置(5)回到收纳位置(P)。前方突出动作部(17),令第二使用位置(U2)的足部按揉装置(5)在保持从地面F向上方升起状态的状况下进一步前进而伸出到第三使用位置(U3)、或令足部按揉装置(5)回到第二使用位置(U2)。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具有座部、设置在座部的后部的靠背部、和设置在上述座部的前部的足部按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部的下方设置有与足部按揉装置连接的进退机构,该进退机构具有伸出后退动作部、和前方突出动作部,
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利用伸出动作,使设置于所述足部按揉装置的底面和背面的部分的转动轮在地面上转动而令位于形成在座部的下方的收纳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伸出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第一使用位置为在座部的前方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且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进而,令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向第二使用位置伸出,所述第二使用位置为所述转动轮向地面上方升起的状态,在座部的前方向地面的上方升起且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
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利用后退动作而令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下降以及后退而回到第一使用位置,进而令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下降以及后退而回到上述收纳位置,
上述前方突出动作部,利用伸出动作而使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在保持升起状态的状况下进一步前进而伸出到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的第三使用位置,并利用后退动作而令位于第三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后退而回到上述第二使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第二使用位置以及第三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为下述状态:背面与地面相面对且底面朝向前方,
位于上述收纳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为下述状态:底面朝向前方且与座部的前端部的垂直面为大致同一面,且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正面朝向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进退机构具有一个驱动部,利用该驱动部驱动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以及前方突出动作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进退机构的伸出后退动作部具有:
连杆部件,连接设置在上述座部的下部而绕左右轴自如转动的定置轴支部、和设置在足部按揉装置的背面上部而绕左右轴自如转动的移动轴支部之间,且以上述定置轴支部为支点而前后摆动自如地保持移动轴支部;
驱动部,对上述连杆部件提供前后摆动的驱动
转动轮,设置在上述足部按揉装置的背面下端,被保持为能够在地面上自如移动;
转动限制部,设置在上述连杆部件上,在上述足部按揉装置从收纳位置向座部的前方移动后令所述连杆部件向前方摆动时,限制足部按揉装置的绕移动轴支部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进退机构的驱动部具有:在座部的下部且收纳位置的上方的位置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地设置的轨道部、沿该轨道部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前后移动体、对该前后移动体提供前后方向的驱动力的原动机构,
上述前后移动体与连杆部件经由转动支点而连接,所述转动支点设置在连杆部件上距定置轴支部沿径向既定距离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轨道部设置在座部的下部的左右两侧,
上述前后移动体具有与所述轨道部卡合的一对的滑动件、和将该一对的滑动件相互间连接的搭接部件,上述连杆部件经由转动支点分别与各滑动件的前端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后移动体的搭接部件上,为了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干涉,设置有向下方侧凹陷而形成凹下变形部。
8.如权利要求5~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退机构的前方突出动作部为,
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的连杆部件具有:在基端部具有上述定置轴支部而摆动自如的臂本体、和相对于该臂本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被保持且在顶端部设置有移动轴支部的滑动臂,从而成为沿前后方向伸缩自如的构造,上述转动支点设置在滑动臂的基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部件中,臂本体或者滑动臂中的一方为外筒轴,另一方为内嵌于该外筒轴且能够一边滑动一边进出的内轴。

说明书全文

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例如有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技术。
[0003] 该座椅型按摩机分别在座部的后部具有靠背部,在前部具有足部按揉装置,在靠背部中具有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在足部按揉装置中,内置有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此外,靠背部能够前后地倾斜,足部按揉装置经由支承部件而能够摆动地设置在座部的前方。
[0004] 这样的座椅型按摩机不仅能够用于进行按摩,还大多能够用作单纯的座椅。特别地,在这样的座椅型按摩机时,多在座部等中内置柔软的坐垫,此外,由于靠背部具有倾斜功能所以也适于用作沙发。
[0005] 但是,对于专利文件1的足部按揉装置,由于在其正面形成有保持槽,所以在不使用按摩功能时也必须将下肢嵌入到保持槽中,由此限制了足部的自由活动,难以成为舒适的体态。此外,也成为损害座椅的外观的原因。
[0006]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本案申请人开发出了专利文件2那样的技术。
[0007] 该座椅型按摩机具有能够令足部按揉装置在使用位置和位于座部的下方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拉机构,该推拉机构具有设置在座椅型按摩机的两侧的导轨、沿导轨进出的推拉杆、与推拉杆连结的托架板,足部按揉装置销连接于该托架板。
[0008] 因此,在令足部按揉装置位于使用位置时,足部按揉装置的正面(按摩面)和后面(基座面)旋转切换自如。
[0009]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2-238963号公报
[0010]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7-75590号公报
[0011] 但是,在采用导轨时,需要在导轨上形成平滑的弯曲,在这一点上需要高精度及精细的加工,所以存在制作成本的抑制难以实现这一问题。
[0012] 此外,在具有弯曲的导轨中部分地伴有大的滑动阻,所以需要与之对应的强力的驱动,相反地,对于驱动音以及振动的抑制需要很多工作,所以在构造方面、重量方面负担都有所增加,还有待改善。
[0013] 另外,作为其他要求,在使用足部按揉装置时,使用者有时想采用将足部向前方伸出的放松姿势(尽量将膝盖伸直的姿势)。此外,在将足部按揉装置向座部的前方配置时,有令足部按揉装置的位置(距离座部的距离)调节为与使用者的身高对应的最佳位置的要求。但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以避免驱动构造复杂化为前提。

发明内容

[0014]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型按摩机,能够实现构造的进一步简单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等。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型按摩机,在不导致驱动构造复杂化的前提下令足部按揉装置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采用将足部向前方伸出的放松姿势,且能够根据使用的身高差而进行足部按揉装置的位置调节,提高使用感觉。
[001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0016] 即本发明的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具有座部、设置在座部的后部的靠背部、和设置在上述座部的前部的足部按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座部的下方设置有与足部按揉装置连接的进退机构,该进退机构具有伸出后退动作部、和前方突出动作部,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利用伸出动作而令位于形成在座部的下方的收纳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伸出到第一使用位置,所述第一使用位置为在座部的前方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且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进而,令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向第二使用位置伸出,所述第二使用位置在座部的前方向地面的上方升起且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利用后退动作而令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下降以及后退而回到第一使用位置,进而令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下降以及后退而回到上述收纳位置,上述前方突出动作部,利用伸出动作而令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在保持升起状态的状况下进一步前进而伸出到能够按摩使用者的下肢的第三使用位置,并利用后退动作而令位于第三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后退而回到上述第二使用位置。
[0017] 优选地,位于上述第二使用位置以及第三使用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为下述状态:背面与地面相面对且底面朝向前方,位于上述收纳位置的足部按揉装置为下述状态:底面朝向前方且与座部的前端部的垂直面为大致同一面,且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正面朝向上方。
[0018] 此外,上述进退机构可以具有单一的驱动部,利用该驱动部驱动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以及前方突出动作部。
[0019] 进而优选地,上述进退机构的伸出后退动作部具有:连杆部件,连结设置在上述座部的下部而绕左右轴自如转动的定置轴支部、和设置在足部按揉装置的背面上部而绕左右轴自如转动的移动轴支部之间,且以上述定置轴支部为支点而前后摆动自如地保持移动轴支部;驱动部,对上述连杆部件提供前后摆动的驱动力;转动轮,设置在上述足部按揉装置的背面下端,被保持为能够在地面上自如移动;转动限制部,设置在上述连杆部件上,在上述足部按操装置从收纳位置向座部的前方移动后的连杆的前方摆动中,限制足部按揉装置的绕移动轴支部的转动。
[0020] 此外,上述进退机构的驱动部可以具有:在座部的下部且收纳位置的上方的位置长度方向朝向前后地设置的轨道部、沿该轨道部前后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前后移动体、对该前后移动体提供前后方向的驱动力的原动机构,上述前后移动体与连杆部件经由转动支点而连结,所述转动支点设置在连杆部件上距定置轴支部沿径向既定距离的位置。
[0021] 优选地,上述轨道部设置在座部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上述前后移动体具有与这些左右的轨道部卡合的一对的滑动件、和将该一对的滑动件相互间连结的搭接部件,上述连杆部件经由转动支点分别与各滑动件的前端部连结。
[0022] 在上述前后移动体的搭接部件上,可以为了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干涉而设置有向下方侧凹陷而形成凹下变形部。
[0023] 进而优选地,上述进退机构的前方突出动作部为,上述伸出后退动作部的连杆部件具有:在基端部具有上述定置轴支部而摆动自如的臂本体、和相对于该臂本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被保持且在顶端部设置有移动轴支部的滑动臂,从而成为沿前后方向伸缩自如的构造,上述转动支点设置在滑动臂的基端侧。
[0024] 上述连杆部件中,可以是臂本体或者滑动臂中的一方为外筒轴,另一方为内嵌于该外筒轴且能够一边滑动一边进出的内轴。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能够实现构造的进一步的简单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此外,在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中,绝不会导致驱动构造复杂化,在使用足部按揉装置时,使用者能够采用将足部向前方伸出的放松姿势,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差来调节足部按揉装置的位置,使用感提高。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省略一部分而表示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7] 图2是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侧剖视图,(A)表示足部按揉装置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B)表示足部按揉装置在移动中的状态,(C)表示足部按揉装置位于第一使用位置的状态,(D)表示足部按揉装置位于第二使用位置的状态,(E)表示足部按揉装置位于第三使用位置的状态。
[0028] 图3是用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图(与图2(A)对应)。
[0029] 图4是用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图(与图2(B)对应)。
[0030] 图5是用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图(与图2(C)对应)。
[0031] 图6是用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图(与图2(D)对应)。
[0032] 图7是用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表示足部按揉装置的进出动作情况的图(与图2(E)对应)。
[0033]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的内部的主视图。
[0034]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座椅型按摩机
[0037] 2座部
[0038] 3靠背部
[0039] 5足部按揉装置
[0040] 15进退机构
[0041] 16伸出后退动作部
[0042] 17前方突出动作部
[0043] 20连杆部件
[0044] 21转动限制部
[0045] 22驱动部
[0046] 23转动轮
[0047] 40定置轴支部
[0048] 41移动轴支部
[0049] 47轨道部
[0050] 48前后移动体
[0051] 40原动机构
[0052] 50滑动件
[0053] 51搭接部件
[0054] 51b凹下变形部
[0055] 53转动支点
[0056] 55进给螺纹
[0057] 56电动
[0058] 57螺母
[0059] 60臂本体
[0060] 61滑动臂
[0061] F地面
[0062] P收纳位置
[0063] U1第一使用位置
[0064] U2第二使用位置
[0065] U3第三使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7] 图1~图9表示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1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图9是整体外观图,其他图为了说明方便而根据需要省略一部分结构而表示。
[0068] 座椅型按摩机1具有座部2、设置在该座部2的后部的靠背部3,在座部2的前部,设置有对坐在该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下肢(特别是腿肚子)进行按揉按摩的足部按揉装置5。
[0069] 如图1所示,在座部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该座椅型按摩机1向地面F进行设置的脚框6,利用该脚框6将座部2支承为既定高度。
[0070] 此外,以夹持座部2的两侧的方式设置臂支座7,利用该臂支座7隐藏脚框6使得从外部看不到脚框6。
[0071] 图2(A)~图2(E)是下述动作说明图:为了容易看到座部2的下方(脚框6的内部)而省略了臂支座7及座部2、以及靠背部3等,且将脚框6从中央分断开,进而用点划线表示足部按揉装置5,沿时间系列说明足部按揉装置5的进出动作状况。
[0072]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图2的各图中的左右方向称作实际装置中的前后方向,将图2的各图的上下方向称作实际装置中的上下方向。将图2的各图中的贯通纸面的方向称作实际的装置中的左右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这些方向与从坐在座椅型按摩机1上的使用者看到的方向一致。
[0073] 座部2具有从下方支承使用者的臀部的足够的宽度。靠背部3的下端部相对于座部2的后部或者脚框6的后部以前后摆动自如的状态轴支。该靠背部3能够利用配设在脚框6内的线性促动器机构等的倾斜机构8而倾斜。
[0074] 在靠背部3的内部,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有进行按揉或叩击、或者振动等的按摩动作的背部用按摩机构(省略图示)。
[0075] 足部按揉装置5形成为正面看呈大致四边形,侧面看呈带有圆的三角形的箱型。在足部按揉装置5的正面形成有能够嵌入使用者的下肢(左右的足部)的左右一对的保持槽10。
[0076] 在各保持槽10的内部对置面上,内置有对下肢进行按揉按摩的下肢用按摩装置。作为该下肢用按摩装置,能够为下述构成:通过令沿足部的长度方向的长板材左右摆动而进行按揉的构成、或利用借助空气的给排而膨胀收缩的空气袋来进行按揉的构成。
[0077] 如图1、图2所示,足部按揉装置5利用移动框架30而在装置5整体上保持刚性地被支承,所述移动框架30是将底面支承框28和背面支承框29以侧视呈L形的方式组装而成的。对于这样的足部按揉装置5,在其底面和背面的角部分(移动框架30中的底面支承框28与背面支承框29的连结部)设置转动轮23。
[0078] 如图2所示,该足部按揉装置5能够在下述位置之间移动:收纳位置P,形成在座部2的下方(参照图2(A));第一使用位置U1,位于座部2的前方,转动轮23与地面F接触且能够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参照图2(C));第二使用位置U2,在座部2的前方,从地面F向上方升起,且能够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参照图2(D));第三使用位置U3,位于比该第二使用位置U2还靠前方(参照图2(E))。
[0079] 足部按揉装置5的“收纳位置P~第一使用位置U1~第二使用位置U2~第三使用位置U3”的移动由座椅型按摩机1上设置的进退机构15来进行。
[0080] 详细而言,在座部2的下方(脚框6的内部)设置有进退机构15,为经由该进退机构15而连结座部2侧(脚框6)和足部按揉装置5的结构。该进退机构15具有伸出后退动作部16和前方突出动作部17。
[0081] 如图2~图7所示,伸出后退动作部16使足部按揉装置5在第二使用位置U2~第一使用位置U1~收纳位置P之间移动。即在足部按揉装置5收纳在座部2下方的收纳位置P时,若进退机构15的伸出后退动作部16向前方伸出动作,则足部按摩装置5从收纳位置P进入第一使用位置U1,进而若伸出后退动作部16向前方伸出动作,则位于第一使用位置U1的足部按揉装置5进入到第二使用位置U2。之后,若伸出后退动作部16向后方后退动作,则足部按揉装置5从第二使用位置U2经由第一使用位置U1收纳到收纳位置P。
[0082] 与之相对,前方突出动作部17令足部按揉装置5在第二使用位置U2与第三使用位置U3之间移动。即在足部按揉装置5保持在第二使用位置U2时,若进退机构15的前方突出动作部17向前方伸出动作,则足部按揉装置5从第二使用位置U2向第三使用位置U3前进,之后若前方突出动作部17向后方后退动作,则足部按揉装置5向原先的第二使用位置U2返回。
[0083] 另外,图3~图7是作为将局部破开的立体图而表示足部按揉装置5的进出动作状况的图。图3与图2(A)对应,图4与图2(B)对应,图5与图2(C)对应,图6与图2(D)对应,图7与图2(E)对应。
[0084] 进退机构15的伸出后退动作部16具有连杆部件20、转动限制部21、驱动部22、转动轮23。
[0085] 连杆部件20设置左右一对(两根),配设为连结设置在座部2的下部(脚框6的上部侧中左右方向内侧)的定置轴支部40、和设置在足部按揉装置5的背面上部(移动框架30中的背面支承框29的上端部)的移动轴支部41之间。这些定置轴支部40及移动轴支部41保持为绕轴心朝向左右方向的支轴而相对于连杆部件20相对自如转动。因此,连杆部件20以定置轴支部40为支点而移动轴支部4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自如。
[0086] 关于连杆部件20的前后摆动,与足部按揉装置5在“收纳位置P~第二使用位置U2”中移动的范围对应,连杆部件20能够前后地摆动(连杆部件20的可动摆动区域)。即,在足部按揉装置5位于收纳位置P时(参照图2(A)),连杆部件20位于可动摆动区域的后侧,在足部按揉装置5位于第二使用位置U2时(参照图2(D)),连杆部件20位于可动摆动区域的前侧。
[0087] 此外,转动限制部21具有下述功能:在从足部按揉装置5收纳在收纳位置P的状态到向座部2的前方伸出的状态令连杆部件20向前方摆动时(参照图2(C)),在这以后的连杆部件20的摆动区域(参照图2(D)以及(E))中,限制绕移动轴支部41的足部按揉装置5的转动。
[0088] 具体而言,相对于连杆部件20,以从移动轴支部41的附近向左右方向的内方(朝向平行的对方侧的连杆部件20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对置突设有左右一对的抵接止动销44。
[0089] 即,这些抵接止动销44在连杆部件20在图2(A)~(C)所示的范围内摆动时不与任何部件接触,在连杆部件20在图2(C)~(E)所示的范围中摆动时,与支承足部按揉装置5的移动框架30(背面支承框29)卡合。
[0090] 驱动部22对连杆部件20提供前后摆动的驱动力,具有轨道部47、前后移动体48、原动机构49。
[0091] 如图1及图8所示,轨道部47位于座部2的下部(脚框6内的上部侧),且在成为收纳位置P的上方的位置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地设置。此外,该轨道部47为了将收纳位置P的正上方开放而间隔既定间隔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左右设置一对(两根)。
[0092] 在图例中,将コ字形截面的槽形条材以槽的开口朝向左右方向的内方的方式(以在两根轨道部47之间对置的方式)安装,从而由槽的开口内表面形成轨道面。
[0093] 前后移动体48保持为沿轨道部47前后移动自如,在座部2的下部(脚框6内的上部侧),且在成为收纳位置P的上方的位置沿前后方向移动。
[009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轨道部47相互隔开既定间隔地左右设置一对,所以前后移动体48具有与这些左右的轨道部47卡合的左右的滑动件50、和连结这些滑动件50的相互之间的搭接部件51。
[0095] 滑动件50形成为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棱管状,以没有晃动且能够顺畅地滑动的状态内嵌在轨道部47上。
[0096] 此外,搭接部件51为了提高与左右的滑动件50的连结强度而令左右两端部51a向前后方向扩大延长,此外为了令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实现轻量化而形成为变细的形状。
[0097] 对于这样的前后移动体48,将其左右两端附近的部分(滑动件50的前端部)、和左右的各连杆部件20中的一端部附近的部分(各连杆部件20中从定置轴支部40沿径方向离开既定长度的位置)相互经由转动支点53而连结。
[0098] 原动机构49用于对前后移动体48提供前后方向的驱动力,具有与轨道部47平行地设置的进给螺纹轴55、驱动该进给螺纹轴55转动的电动马达56、在螺纹结合的状态下外嵌于进给螺纹轴55的螺母部57。该螺母部57相对于前后移动体48的搭接部件51而经由托架58设置在其正面上。
[0099] 在电动马达56上连结有减速机59,该减速机59将来自电动马达56的输入向俯视直角方向输出,所以结果电动马达56相对于进给螺纹轴55为横向配置状态。由此,作为原动机构49而言能够以前后方向而紧凑地配置。
[0100] 另外,如图8所示,在前后移动体48的搭接部件51上,在与原动机构49的进给螺纹轴55交叉的位置处设置凹下变形部51b。该凹下变形部51b为了避免与进给螺纹轴55的干涉而令架设方向(左右方向)向下方侧凹陷而形成。
[0101] 在前后移动体48的搭接部件51上,在设置在与原动机构49的进给螺纹轴55交叉的位置的凹下变形部51b之外,同样地,设置有将架设方向(左右方向)向下方侧凹陷而形成的第二凹下变形部51c。该第二凹下变形部51c用于避免与用于令靠背部3相对于座部2倾斜的倾斜机构8(参照图1)的干涉。
[0102] 在本实施方式时,上述连杆部件20为伸缩自如的构造,构成进退机构15的前方突出动作部17。
[0103] 即,连杆部件20是臂本体60与滑动臂61组合而成的,滑动臂61作为外筒轴形成,臂本体60作为内嵌于该滑动臂61(外筒轴)且能够进出滑动的内轴(可以是实心的轴也可以是中空的筒轴)而形成。另外,也可以将臂本体60作为外筒轴而将滑动臂61作为内轴。
[0104] 在内轴的臂本体60的基端部设置有定置轴支部40,在滑动轴61的顶端部设置移动轴支部41,并且在滑动臂61的基端侧设置连结连杆部件20与前后移动体48的转动支点53。
[0105] 说明具有以上说明的构造的座椅型按摩机1的动作方式,特别是进退机构15的动作。
[0106] 首先,如图2(A)以及图3所示,足部按揉装置5为收纳在座部2下方的收纳位置P的状态。此时足部按揉装置5的底面朝向前方,正面(设置有嵌入使用者的下肢的保持槽10、10的面)朝上,此外,底面与座部2的前端部为大致同一面。
[0107] 若令驱动部22的电动马达56动作,则随着前后移动体48前进而连杆部件20以定置轴支部40为支点而移动轴支部41向前方摆动。因此,如图2(B)以及图4所示,前进力对足部按操装置5传递到其背面上部,转动轮23在地面F上转动,足部按揉装置5平顺地前进,到达图2(C)所示的第一使用位置U1。
[0108] 通过令连杆部件20进一步向前方摆动,在转动限制部21中,之前不与任何部件干涉的抵接止动销44与移动框架30(背面支承框29)卡合,足部按揉装置5绕移动轴支部41的转动停止(固定为与连杆部件20一体地摆动的状态)。在此之后,随着连杆部件20向前方摆动,足部按揉装置5中转动轮23向地面上方升起,移动到图2(D)以及图6所示的第二使用位置U2。
[0109] 到达第二使用位置U2的足部按揉装置5变为下述状态:其背面与地面F对置而底面朝向前方,且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正面与座部2的上表面以成为大致同一面的平状态或者向前下方平滑地倾斜的状态相连而朝向上方。
[0110] 使用者若在对于足部按揉装置5分别将一侧的足部插入左右的保持槽10、10的状态下令下肢用的按摩机构动作,则能够舒适地享受按摩。此外,此时通过令足部按揉装置5整体上升而向前方突出,使用者能够采取将足部向前方伸出的放松姿势,无需令膝盖较大弯曲,所以能够提高使用感。
[0111] 另外,在想令足部按揉装置5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时,令拉动驱动部22的电动马达56动作,令前后移动体48进一步前进。
[0112] 于是,如图2(E)以及图7所示,臂本体60成为与轨道部47大致平行的状态,所以前后移动体48的前进动力经由转动支点53而传递给滑动臂61,滑动臂61沿臂本体60滑动并向前方伸出。利用该滑动臂61的移动,支轴在该滑动臂61的顶端的足部按揉装置5在向地面F的上方升起状态的状态下,与该滑动臂61一起进一步前进而伸出到能够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第三使用位置U3。
[0113] 当然,该从第二使用位置U2向第三使用位置U3的足部按揉装置5的前进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任意地进行即可。
[0114] 另一方面,若从第二使用位置U2令驱动部22的电动马达56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则前后移动体48后退,与之相伴,连杆部件20以定置轴支部40作为支点而移动轴支部41向后方摆动,足部按揉装置5从第二使用位置U2经由第一使用位置U1而向收纳位置P移动。另外,在令足部按揉装置5向第三使用位置U3前进时,连杆部件20开始向后方摆动前,滑动臂61相对于臂本体60进行缩入动作,足部按揉装置5从第三使用位置U3回到第二使用位置U2。
[0115] 利用连杆部件20的向后方的摆动,如图2(C)→图2(B)以及图5→图4所示,作为足部按揉装置5整体,与向前方突出的量对应而向后方后退并下降,进而令其正面上部向下方沉入。如图2(B)以及图4所示,若背面上部下降到足部按揉装置5的正面上部比座部2下方还低,则足部按揉装置5在座部2下方向后方后退。此时,转动轮23在地面F上转动,所以足部按揉装置5能够平顺地移动。
[0116] 而且,如图2(A)以及图3所示,足部按揉装置5回到向收纳位置P收纳的状态。这一连串的动作是进退机构15的后退动作。
[0117] 若足部按揉装置5收回到收纳位置P,则其变为底面朝向前方且不从座部2的前端部突出的状态,所以坐在座椅型按摩机1上的“未接受按摩的使用者”能够保持舒适的姿势,且座椅型按摩机1的外观也变得简单而简洁。
[0118] 另外,优选在座部2的上表面及足部按揉装置5的保持槽10内等设置限位开关等的传感器,在该传感器检测出使用者时,或者在按摩机构及下肢按摩机构处于动作中时,在对进退机构15进行上述的后退动作的操作时,无视该后退动作的执行。若采用这样的构成,则能够可靠地防止伤害使用者的下肢等的不良状况。
[0119] 本发明的座椅型按摩机1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0120]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安装在座椅型按摩机上的足部按摩装置,也能够应用于沙发及车辆的座椅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