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上的制冰机构

申请号 CN201710613574.X 申请日 2017-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7504735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弋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制 冰 机 上的制冰机构,包括 压缩机 、与压缩机连接的 蒸发 器 , 蒸发器 设置在制冰机的制冰腔室内。有益效果为:当压缩机工作时,蒸发器降温,支管周围 凝结 成冰,然后二通电磁 阀 工作,经压缩机输出的高压 蒸汽 传输至蒸发器,蒸发器升温,支管上的冰 块 脱落。 水 直接与蒸发器 接触 ,成冰速度快,其制冷时即可产生冰块。制得的冰块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 破碎 加工;并且上述设计可使两个支管之间达到最小距离,缩短蒸发器的流道长度,进而缩短热交换长度,减少热损耗。
权利要求

1.一种机上的制冰机构,包括压缩机(3)、与压缩机(3)连接的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设置在制冰机的制冰腔室(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包括横向放置的U形管(21);所述U形管(21)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多个支管(22);所述支管(22)的上端与U形管(21)相连,支管(21)下端封闭,并且所述支管延伸到冰腔室(1)内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高压蒸汽出口与蒸汽器(2)之间设有二通电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21)的顶壁向所述支管内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23)与支管(22)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相邻两个支管之间的距离为支管长度的0.85 0.98。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21)的直径为支管长度的0.32 0.44。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1)直径为支管长度的0.26 0.38。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还包括支架(24),所述支架的一端与U形管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4)的另一端向上弯折并且固定于制冰腔室(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冰送出制冰腔室的铲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腔室(1)内壁涂有防冻粘涂层,涂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组分A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乙烯基封端聚烷70 110份、乙烯基封端三氟丙基聚硅氧烷25 45份、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8 26份、有机~ ~ ~
溶剂20 30份;组分B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端含氢硅油8 12份、端含氢氟硅油9 10份、有机~ ~ ~
溶剂20 30份、Karstedt催化剂0.0079 0.015份、活性有机硅高性能环保型防水粉1 4份、消~ ~ ~
泡剂0.05 1份和分散剂1 2份。
~ ~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机上的制冰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制冰机是一种将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现有的制冰机,多数是将水放置于冰盒内,在冰盒内设置多个小格,待水凝结成冰后,每个小格内都会形成冰,这种制冷方式是利用冷空气对水降温,因而制冰速度较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速度快、制冰效率高,出冰速度快,冰层不会粘连在制冰腔室内的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
[0004]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制冰机的制冰腔室内。
[0005] 蒸发器包括横向放置的U形管;U形管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多个支管;支管的上端与U形管相连,支管下端封闭,并且支管延伸到冰腔室内的水中。压缩机的高压蒸汽出口与蒸汽器之间设有二通电磁。当压缩机工作时,蒸发器降温,支管周围凝结成冰,然后二通电磁阀工作,经压缩机输出的高压蒸汽传输至蒸发器,蒸发器升温,支管上的冰块脱落。水直接与蒸发器接触,成冰速度快,其制冷时即可产生冰块。
[0006] U形管的顶壁向支管内延伸有挡板,挡板与支管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相邻两个支管之间的距离为支管长度的0.85 0.98。U形管的直径为支管长度的0.32 0.44。支管直径为~ ~支管长度的0.26 0.38。上述U形管与支管的尺寸设计,使得制成的冰块大小统一,制得的冰~
块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破碎加工;并且上述设计可使两个支管之间达到最小距离,缩短蒸发器的流道长度,进而缩短热交换长度,减少热损耗。
[0007] 蒸发器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与U形管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向上弯折并且固定于制冰腔室的内壁。
[0008] 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冰块送出制冰腔室的铲冰机构。
[0009] 制冰腔室内壁涂有防冻粘涂层,涂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组分A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乙烯基封端聚烷70 110份、乙烯基封端三氟丙基聚硅氧烷25 45份、二氧化硅纳~ ~米粒子18 26份、有机溶剂20 30份;组分B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端含氢硅油8 12份、端含氢~ ~ ~
氟硅油9 10份、有机溶剂20 30份、Karstedt催化剂0.0079 0.015份、活性有机硅高性能环~ ~ ~
保型防水粉1 4份、消泡剂0.05 1份和分散剂1 2份。结冰分子和上述涂层分子之间的静电~ ~ ~
、氢键和范德华力较小,涂层表现出较强的憎水性。涂层表面能低,涂层的水接触(WCA)为170°185°,滚动角(SA)为0.4°5°,切向冻粘强度低,具有优异的防冻粘性能。上述~ ~
涂层可防止制冰装置内表面形成冰层,减少了制冰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发明制冰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当压缩机工作时,蒸发器降温,支管周围凝结成冰,然后二通电磁阀工作,经压缩机输出的高压蒸汽传输至蒸发器,蒸发器升温,支管上的冰块脱落。水直接与蒸发器接触,成冰速度快,其制冷时即可产生冰块。制得的冰块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破碎加工;并且上述设计可使两个支管之间达到最小距离,缩短蒸发器的流道长度,进而缩短热交换长度,减少热损耗。
[0011] 2. 制冰腔室内壁涂有防冻粘涂层,结冰分子和上述涂层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氢键和范德华力较小,涂层表现出较强的憎水性。涂层表面能低,涂层的水接触角(WCA)为170°185°,滚动角(SA)为0.4°5°,切向冻粘强度低,具有优异的防冻粘性能。上述涂层可~ ~
防止制冰装置内表面形成冰层,减少了制冰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发明制冰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制冰机去掉顶盖后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蒸发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蒸发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0013] 附图标记说明:1制冰腔室;2蒸发器;21U形管;22支管;23挡板;24支架;3压缩机。具体实施例
[0014]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 4所示,
~
一种制冰机上的制冰机构,包括压缩机3、与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器2,蒸发器设置在制冰机的制冰腔室1内。
[0015] 蒸发器包括横向放置的U形管21;U形管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多个支管;支管22的上端与U形管相连,支管下端封闭,并且支管延伸到冰腔室内的水中。压缩机3的高压蒸汽出口与蒸汽器之间设有二通电磁阀。当压缩机3工作时,蒸发器2降温,支管22周围凝结成冰,然后二通电磁阀工作,经压缩机3输出的高压蒸汽传输至蒸发器,蒸发器升温,支管上的冰块脱落。水直接与蒸发器接触,成冰速度快,其制冷时即可产生冰块。
[0016] U形管21的顶壁向支管内延伸有挡板23,挡板23与支管22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相邻两个支管22之间的距离为支管长度的0.85 0.98。U形管21的直径为支管长度的0.32~ ~0.44。支管直径为支管长度的0.26 0.38。上述U形管与支管的尺寸设计,使得制成的冰块大~
小统一,制得的冰块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破碎加工;并且上述设计可使两个支管之间达到最小距离,缩短蒸发器的流道长度,进而缩短热交换长度,减少热损耗。
[0017] 蒸发器2还包括支架,支架24的一端与U形管21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向上弯折并且固定于制冰腔室的内壁。
[0018] 蒸发器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冰块送出制冰腔室1的铲冰机构。
[0019] 制冰腔室1内壁涂有防冻粘涂层,涂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组分A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70 110份、乙烯基封端三氟丙基聚硅氧烷25 45份、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18 26份、有机溶剂20 30份;组分B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端含氢硅油8 12份、端含~ ~ ~
氢氟硅油9 10份、有机溶剂20 30份、Karstedt催化剂0.0079 0.015份、活性有机硅高性能~ ~ ~
环保型防水粉1 4份、消泡剂0.05 1份和分散剂1 2份。结冰分子和上述涂层分子之间的静~ ~ ~
电引力、氢键和范德华力较小,涂层表现出较强的憎水性。涂层表面能低,涂层的水接触角(WCA)为170°185°,滚动角(SA)为0.4°5°,切向冻粘强度低,具有优异的防冻粘性能。上述~ ~
涂层可防止制冰装置内表面形成冰层,减少了制冰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发明制冰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0] 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当压缩机3工作时,蒸发器2降温,支管22周围凝结成冰,然后二通电磁阀~
工作,经压缩机3输出的高压蒸汽传输至蒸发器2,蒸发器2升温,支管22上的冰块脱落。水直接与蒸发器2接触,成冰速度快,其制冷时即可产生冰块。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铲冰机构将产生的冰块送出制冰腔室1。
[0021] 制冰腔室1内壁涂有防冻粘涂层,涂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组分A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70 110份、乙烯基封端三氟丙基聚硅氧烷25 45份、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18 26份、有机溶剂20 30份;组分B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端含氢硅油8 12份、端含~ ~ ~
氢氟硅油9 10份、有机溶剂20 30份、Karstedt催化剂0.0079 0.015份、活性有机硅高性能~ ~ ~
环保型防水粉1 4份、消泡剂0.05 1份和分散剂1 2份。结冰分子和上述涂层分子之间的静~ ~ ~
电引力、氢键和范德华力较小,涂层表现出较强的憎水性。涂层表面能低,涂层的水接触角(WCA)为170°185°,滚动角(SA)为0.4°5°,切向冻粘强度低,具有优异的防冻粘性能。上述~ ~
涂层可防止制冰装置内表面形成冰层,减少了制冰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发明制冰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2] 防冻粘涂层的最优选制备步骤为:1)将100份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30份乙烯基封端三氟丙基聚硅氧烷、22份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25份正丁醇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然后球磨;将9份端含氢硅油、9份端含氢氟硅油、
25份正丁醇、0.01份Karstedt 催化剂、3份活性有机硅高性能环保型防水粉、0.4份消泡剂、
1.3份分散剂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
2)将 A,B 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0.5份活性蛋白,搅拌均匀,均匀涂覆于事先涂有硅烷底涂剂的制冰装置的内外表面,然后室温固化。活性蛋白的基酸序列为
RKVNVGNSEKATSVGTKPDVRKVNVIITPDDKEDSYKPVQLQLSVHACFEVISTSIPSTTTVPQTASSAVITTAEVTPTPTATPEISTETTQTLKVSSGKVTTPTQVSTTSPSPGLSITTIATTTPICEETDGMNSITTIPSTEITTNDKTAEIENLRPSSKTPFKSSEDKLVIEYVPTKT。上述涂层可防止制冰装置内表面形成冰层,减少了制冰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发明制冰装置的工作效率。在防冻粘涂层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活性多肽,可使涂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及弹性,即使在刮冰器的刮片长期刮削的情况下,其表面的结构状态变化不大,仍保持较小的切向冻粘强度。
[0023]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0024]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