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凳坐垫

申请号 CN201611172742.8 申请日 2016-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6724262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海宁依玖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成跃;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板凳坐垫,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长方形设置的坐垫外框和坐垫本体,坐垫本体于 正面 向内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坐垫上间隙设置有若干弹性绳,坐垫 反面 固定有海绵层,坐垫于对边的中间 位置 均设置有转动轴,坐垫外框于相应位置设置有与转动抽相互配合的圆槽,坐垫外框于四个 角 上设置有与板凳相互配合的卡扣。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板凳坐垫,能够适用夏冬两个季节使用,而且人坐着更加安全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凳坐垫,包括呈长方体设置的坐垫本体, 其特征是:所述坐垫本体外围套设有与其独立设置的坐垫外框,所述坐垫本体正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隙设置有若干弹性绳,所述坐垫本体反面覆盖有海绵层,所述坐垫本体侧面固定有转动轴,所述坐垫外框于对应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圆槽,所述坐垫外框底面四个上设置有直角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凳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坐垫外框反面覆盖有防滑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凳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绳呈网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凳坐垫,其特征是:所述坐垫本体的厚度设置2-5厘米。

说明书全文

一种板凳坐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垫,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凳坐垫。

背景技术

[0002] 在很多国内的加工类的企业内,工人们在生产产品的时候经常需要长时间坐在板凳上,久坐硬质的板凳给工人们带来不适感,工人们经常会选择使用一些软垫来覆盖在板凳上,但是在炎热的夏季使用这种软垫就会让人感觉到很闷热,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凳坐垫,能够适用夏冬两个季节使用,且通用性更强。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凳坐垫,包括呈长方体设置的坐垫本体,坐垫本体外围套设有与其独立设置的坐垫外框,坐垫本体正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凹槽内间隙设置有若干弹性绳,坐垫本体反面覆盖有海绵层,坐垫本体侧面固定有转动轴,坐垫外框于对应位置开设有供转动轴穿过的圆槽,坐垫外框底面四个上设置有直角卡扣。
[0005] 作为优选的,坐垫外框反面覆盖有防滑涂层。
[0006] 作为优选的,弹性绳呈网状设置。
[0007] 作为优选的,坐垫本体的厚度设置2-5厘米。
[0008]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设置的两个不同的面适用夏冬两个季节,设置有弹性绳的一面适用于夏季,设置有海绵层的一面适用于冬季,坐垫本体和坐垫框架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坐垫正反两面之间的转换变得更加简便,坐垫框架通过直角卡扣的设置实现了坐垫和板凳之间的装配。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一种板凳坐垫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板凳坐垫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0] 附图标记说明:1.坐垫本体;11.凹槽;12.转动轴2.坐垫外框;21.圆槽;22.直角卡扣;23.防滑涂层;3.弹性绳;4.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一种板凳坐垫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2]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板凳坐垫,包括均长方形设置坐垫本体1, 坐垫本体1外围套设有与其独立设置的坐垫外框2,坐垫本体1正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11,凹槽11内间隙设置有若干弹性绳3,坐垫本体1反面覆盖有海绵层4,坐垫本体1侧面固定有转动轴12,坐垫外框2于对应位置开设有供转动轴12穿过的圆槽21,在夏天使用时转动转动轴12,将坐垫本体1的正面朝上,人坐在坐垫上,弹性绳3有一定的弹性,避免给人带来久坐的不适,且也不会像海绵坐垫那样的炎热,在冬季使用时转动转动轴12,将坐垫本体1的反面朝上,在提供柔软性的同时还能带来温暖,坐垫外框2底面四个角上设置有直角卡扣22,顺着凳板将坐垫外框2向下压使得直角卡扣22扣合凳板,固定坐垫防止其晃动,且坐垫的装配简单使用方便。
[0013] 如图2、3所示,坐垫外框2反面覆盖有防滑涂层23,防滑涂层23增加了坐垫于板凳之间的摩擦,使得坐垫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由于坐垫的晃动影响工作效率。
[0014] 如图1所示,弹性绳3呈网状设置,增加了屁股与坐垫之间的接触面积,让人坐着更加舒适,另一方面将弹性绳3设置成网状结构使得弹性绳3的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变形
[0015] 如图1、2所示,坐垫本体1的厚度设置2-5厘米,厚度过小时,弹性绳3受到人体重的压力,可能直接接触到底层,较低了坐垫的功效;考虑人们工作的需要,坐垫厚度过大时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或者特殊的需求则增加坐垫的厚度。
[00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