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凳

申请号 CN201410760209.8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4433406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申请人 无锡豪思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洪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凳,由分别可折叠的凳座、凳帽及盒体组成,展开的凳帽套盒于展开的凳座上,多个展开的盒体由下至上堆叠于凳座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折叠后体积小,携带方便,在凳座内通过布置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并利用多 块 第一硬质板使凳座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用于安装盒体的收纳腔体,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的布置具有 支撑 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布置盒体实现便于不同类物品的存放,在凳帽、凳座、盒体上开有开口及安装把手套使拿取更为方便快捷,在硬质板上安装 拉环 便于快速取出及安装实现盒体、凳座的折叠及非折叠状态,最后凳帽可以正扣或反向安置在凳座上,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存放。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由分别可折叠的凳座(2)、凳帽(1)及盒体(10)组成,展开的凳帽(1)套盒于展开的凳座(2)上,多个展开的盒体(10)由下至上堆叠于凳座(2)内;
所述凳帽(1)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凳帽(1)为由凳帽顶(102)及与凳帽顶(102)连接的凳帽壁(103)构成的罩体,所述凳帽顶(102)及凳帽壁(103)分别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面层中的硬质夹芯板构成,至少在一对互为相对的凳帽壁(103)中开有第三开口(101),在第三开口(101)中也配合第一把手套(8);
所述凳座(2)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凳座(2)由多凳壁(203)连接形成四面筒体,在所述四面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质封闭物(31),所述凳壁(203)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块凳壁(203)上开有用于安装盒体(10)的第一开口(201),至少在一组互为对称的凳壁(203)上分别开有第二开口(202),在各第二开口(202)内配合第一把手套(8);在各块互为相邻凳壁(203)的连接处还设置多组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
所述盒体(10)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盒体(10)在展开状态时为多块盒壁(1003)连接形成的四边形盒体,所述盒壁(1003)是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组互为相对的盒壁(1003)中开有第四开口(1001),所述第四开口(1001)与第二把手套(9)配合;在所述四边形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软质封闭物(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61)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筋(61)以所述凳座(2)的横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筋(61)由公连接扣(611)及母连接扣(612)组成,所述公连接扣(611)及母连接扣(612)互为垂直并粘接,所述公连接扣(611)的表面附有细小柔软的纤维,所述母连接扣(612)的表面附有带钩的刺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筋(62)也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筋(62)在展开状态时为直三角形,所述第二连接筋(62)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两个相邻凳壁(203)的内壁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多块第一硬质板(4)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第一软质封闭物(31)、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上,使凳座(2)的内部形成多个收纳腔体(11);在所述第二软质封闭物(32)上还安装第二硬质板(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帽顶(102)中设置海绵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板(4)、第二硬质板(5)的一端均设置拉环(7)。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折叠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凳子,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凳。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家用凳领域中,现有的坐凳绝大多数都是不可折叠的,极小数可以折叠的坐凳是将凳面与凳腿通过铰链连接,但折叠后仍然体积大,尤其是在高度和长度方向上,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家用空间较小的家庭使用、携带及存放,同时现有的折叠凳不具备收纳功能,无法满足家庭收纳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凳,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不仅占地面积小,还具有收纳功能。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折叠凳,由分别可折叠的凳座、凳帽及盒体组成,展开的凳帽套盒于展开的凳座上,多个展开的盒体由下至上堆叠于凳座内。
[0005] 所述凳帽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凳帽为由凳帽顶及与凳帽顶连接的凳帽壁构成的罩体,所述凳帽顶及凳帽壁分别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面层中的硬质夹芯板构成,至少在一对互为相对的凳帽壁中开有第三开口,在第三开口中也配合第一把手套。
[0006] 所述凳座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凳座由多凳壁连接形成四面筒体,在所述四面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质封闭物,所述凳壁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块凳壁上开有用于安装盒体的第一开口,至少在一组互为对称的凳壁上分别开有第二开口,在各第二开口内配合第一把手套;在各块互为相邻凳壁的连接处还设置多组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筋。
[0007] 所述盒体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盒体在展开状态时为多块盒壁连接形成的四边形盒体,所述盒壁是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组互为相对的盒壁中开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第二把手套配合;在所述四边形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软质封闭物。
[0008]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筋以所述凳座的横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筋由公连接扣及母连接扣组成,所述公连接扣及母连接扣互为垂直并粘接,所述公连接扣的表面附有细小柔软的纤维,所述母连接扣的表面附有带钩的刺毛。
[0009] 所述第二连接筋也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筋在展开状态时为直三角形,所述第二连接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两个相邻凳壁的内壁重合。
[0010] 多块第一硬质板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第一软质封闭物、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筋上,使凳座的内部形成多个收纳腔体;在所述第二软质封闭物上还安装第二硬质板。
[0011] 所述凳帽顶中设置海绵层。
[0012] 所述第一硬质板、第二硬质板的一端均设置拉环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折叠后体积小,携带方便,在凳座内通过布置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并利用多块第一硬质板使凳座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用于安装盒体的收纳腔体,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的布置具有支撑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布置盒体实现便于不同类物品的存放,在凳帽、凳座、盒体上开有开口及安装把手套使拿取更为方便快捷,在硬质板上安装拉环便于快速取出及安装实现盒体、凳座的折叠及非折叠状态,最后凳帽可以正扣或反向安置在凳座上,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适用范围广,占地面积小,便于携带、存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中凳帽的在正向放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中凳帽的在反向放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中凳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0019] 图6为本发明中凳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0020] 图7为本发明中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硬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为本发明中凳座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3] 图10为本发明盒体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4] 图11为本发明中凳座折叠后的主视图。
[0025]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二硬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3为本发明中凳座与第二硬质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1、凳帽;101、第三开口;102、凳帽顶;103、凳帽壁;2、凳座;201、第一开口;202、第二开口;203、凳壁;204、第一折线;31、第一软质封闭物;32、第二软质封闭物;4、第一硬质板;5、第二硬质板;61、第一连接筋;611、公连接扣;612、母连接扣;62、第二连接筋;
621、第三折线;7、拉环;8、第一把手套;9、第二把手套;10、盒体;1001、第四开口;1002、第二折线;1003、盒壁;11、收纳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折叠凳由分别可折叠的凳座2、凳帽1及盒体10组成,展开的凳帽1套盒于展开的凳座2上,多个展开的盒体10由下至上堆叠于凳座2内。
[0030] 凳帽1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图4所示,凳帽1为由凳帽顶102及与凳帽顶102连接的凳帽壁103构成的罩体,凳帽顶102中设置海绵层。凳帽顶102及凳帽壁103分别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面层中的硬质夹芯板构成,至少在一对互为相对的凳帽壁103中开有第三开口101,在第三开口101中也配合第一把手套8,第三开口101及第一把手套8均为腰形。
[0031] 凳座2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5、图6所示,凳座2由多块凳壁203连接形成四面筒体,在四面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质封闭物31,凳壁203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块凳壁203上开有用于安装盒体10的第一开口201,至少在一组互为对称的凳壁203上分别开有第二开口202,在各第二开口202内配合第一把手套8;在各块互为相邻凳壁203的连接处还设置多组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
[0032] 如图5、图6所示,第一连接筋61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分为上下层布置,第一连接筋61以凳座2的横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布置,第一连接筋61由公连接扣611及母连接扣612组成,公连接扣611及母连接扣612互为垂直并粘接,公连接扣611的表面附有细小柔软的纤维,母连接扣612的表面附有带钩的刺毛。
[0033] 第二连接筋62也以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四个,第二连接筋62在展开状态时为直角三角形,第二连接筋62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两个相邻凳壁203的内壁重合,在第二连接筋62上设有第三折线621。
[0034] 如图13所示,多块第一硬质板4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第一软质封闭物31、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上,使凳座2的内部形成多个收纳腔体11,收纳腔体11的体积与盒体10的体积相同,使盒体10可以正好置于该收纳腔体11内。本发明中第一硬质板4采用3块,在第二软质封闭物32上还安装第二硬质板5,第一硬质板4及第二硬质板5的布置分别限制了凳座2及盒体10的折叠。
[0035] 盒体10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7所示,盒体10在展开状态时为多块盒壁1003连接形成的四边形盒体,盒壁1003是由软质面层及包裹于软质面层中的硬质夹心板构成;至少在一组互为相对的盒壁1003中开有第四开口1001,第四开口1001与第二把手套9配合。在四边形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软质封闭物32。
[0036] 如图8、图12所示,在上述第一硬质板4、第二硬质板5的一端均设置拉环7,拉环7便于操作者将第一硬质板4、第二硬质板5从凳座2、盒体10内抽出,从而使凳座2、盒体
10实现折叠状态。
[0037] 本发明的安装及使用过程如下:如图5、图6所示,首先沿第一折线204将凳座2展开形成四面筒体,由于凳座2的四块凳壁203分别处于展开状态,因此各相邻凳壁203上设置的两组第二连接筋62也处于展开状态(直角三角形状),如图6所示,两组第二连接筋62设置在四面筒体一侧的两角处,如图
5所示,然后将位于四面筒体另一侧两角处的两组第一连接筋61的公连接扣611与母连接扣612快速粘接,使在四面筒体各角部的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组成用于支撑第一硬质板的支撑点,将第一块第一硬质板4安装在四面筒体的第一软质封闭物31上,随后将另外两块第一硬质板4分别搭接在各组第一连接筋61、第二连接筋62组成的支撑点上,通过三块第一硬纸板4使凳座2内部形成两个用于安装盒体10的收纳腔体11。
[0038] 如图2、图7所示,然后逐个展开盒体10,本发明中盒体10的数量为2个,在四边形盒体的第二软质封闭物32内安装第二硬质板5,使盒体10无法折叠,然后分别将盒体10伸入上述收纳腔体11内,腔,通过第四开口1001及第二把手套9及可以实现该盒体10的放入拉出,上述两个盒体10堆叠形成的总长、总宽及总高均与凳座2中第一开口201的长度、高度以及凳座2的宽度相适配,最后将凳帽1盖于凳座2的一端,本发明即安装完毕,此时凳帽1上可以供人坐。同时将凳帽1反过来,使凳帽1平放于凳座2上,由于凳帽1为罩体,并且其内部为一平面,因此其内部还能放置茶杯等器具,起茶几作用。
[0039] 拆卸过程:如图9、图11所示,首先取下凳帽1,将凳帽1反扣安置于平面(地面,桌面),然后通过拉环7将第一硬质板4、第二硬质板5分别从凳座2、盒体10内取出,使凳座2及盒体10处于可折叠状态,然后按顺序将第二硬质板5、第一硬质板4放置于凳帽1内,如图10所示,然后折叠盒体10,将盒体10中的两条互为对称的盒壁1003沿第二折线1002折叠成扁平状后也放入凳帽1内,然后折叠凳座2,将凳座2中的两条互为对称的凳壁203沿第一折线204折叠,同时第二连接筋62以第三折线621折叠,同时第一连接筋61中的公连接扣611与母连接扣612分离,使凳座2折叠成扁平状,将凳座2置于凳帽1内,凳帽1内从下至上依次放置两块第二硬质板5、三块第一硬质板4、两个盒体10及凳座2,由此实现本发明的折叠,便于存放。
[0040]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组第一连接筋61及第二连接筋62,也可以采用四组第一连接筋61来替代,但是若采用两组第二连接筋62时,虽然其也能起到支撑第一硬质板4的作用,但是在放置第二块第一硬质板4的时候,由于上层及下层第二连接筋62已经展开呈直角三角形状,因此第一硬质板4在放入下层第二连接筋62的时候会接触到上层的第二连接筋62,因此很难将第一硬质板4放入,所以将其中的一组第二连接筋62采用第一连接筋61来替代,只用一组第二连接筋62和一组第一连接筋61,或采用两组第一连接筋61,从而避免出现第一硬质板4无法放入的问题。
[0041]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