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556925.4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4323620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郭立新; 袁胜; 董瑞春;
摘要 一种座椅腰部 支撑 姿态 调节装置,属于座椅配件技术领域。本 发明 包括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和支撑厚度调节单元,第一支撑板与座椅靠背骨架滑动连接, 连杆 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与摆杆之间,摆杆一端与第一 驱动轴 相固接;第一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一驱动轴上并与第一 蜗杆 相 啮合 ,第一驱动 电机 的电机轴与第一蜗杆相固连;摆臂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与 齿条 之间,齿条与 齿轮 相啮合,齿条背面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一端,另一端垂直穿过第一支撑板,两者通过 轴承 相连;第二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上并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 驱动电机 的电机轴与第二蜗杆相固连。本发明能够实现支撑高度和支撑厚度的连续调节,调节精确性高,腰部舒适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和支撑厚度调节单元,所述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连杆、摆杆、第一驱动轴、第一蜗轮、第一蜗杆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板竖向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第一支撑板与座椅靠背骨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连杆另一端与摆杆一端相铰接,摆杆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轴相固接;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一驱动轴上,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蜗杆相固连;
所述支撑厚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板、摆臂、齿条齿轮、第二驱动轴、第二蜗轮、第二蜗杆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摆臂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摆臂另一端铰接在齿条上,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条背面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一端,第二驱动轴另一端垂直穿过第一支撑板,且第二驱动轴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二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另一端,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蜗杆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凸沿,在座椅靠背骨架上加工有第一轨道槽,第一轨道凸沿位于第一轨道槽内,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轨道凸沿在第一轨道槽滑动,与座椅靠背骨架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背面设置有第二轨道凸沿,在第一支撑板上加工有第二轨道槽,第二轨道凸沿位于第二轨道槽内,齿条通过第二轨道凸沿在第二轨道槽滑动,与第一支撑板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座椅靠背骨架上还设置有两处限位销,两处限位销分别位于摆杆的上、下摆动行程上,摆杆与限位销相配合用于限定支撑高度的调节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为了保证支撑高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驱动轴的连杆和摆杆设置为两套,并且两套连杆和摆杆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轴的两侧轴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为了保证支撑厚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支撑板与齿轮之间的摆臂和齿条设置为两套,且两处齿条相对于齿轮反向对称设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座椅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坐在椅子上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不正确的坐姿会对腰部产生极大的伤害,针对上述情况,相关人员研发了一些具有调节坐姿的座椅,其中在座椅与腰部对应的位置增加了腰部支撑调节机构,但是该机构采用的是气囊式结构,只能实现逐级式的断续调节,由于实际使用时需要对机构的支撑高度和支撑厚度进行调节,而逐级式的断续调节很难保证调节精确性,断续调节过程还会影响腰部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能够实现支撑高度和支撑厚度的连续调节,调节精确性高,腰部舒适性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包括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和支撑厚度调节单元,所述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连杆、摆杆、第一驱动轴、第一蜗轮、第一蜗杆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板竖向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第一支撑板与座椅靠背骨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连杆另一端与摆杆一端相铰接,摆杆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轴相固接;所述第一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一驱动轴上,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蜗杆相固连;
[0005] 所述支撑厚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板、摆臂、齿条齿轮、第二驱动轴、第二蜗轮、第二蜗杆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摆臂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摆臂另一端铰接在齿条上,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条背面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一端,第二驱动轴另一端垂直穿过第一支撑板,且第二驱动轴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二蜗轮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另一端,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蜗杆相固连。
[0006]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凸沿,在座椅靠背骨架上加工有第一轨道槽,第一轨道凸沿位于第一轨道槽内,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轨道凸沿在第一轨道槽滑动,与座椅靠背骨架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0007] 所述齿条背面设置有第二轨道凸沿,在第一支撑板上加工有第二轨道槽,第二轨道凸沿位于第二轨道槽内,齿条通过第二轨道凸沿在第二轨道槽滑动,与第一支撑板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0008] 在座椅靠背骨架上还设置有两处限位销,两处限位销分别位于摆杆的上、下摆动行程上,摆杆与限位销相配合用于限定支撑高度的调节行程。
[0009] 为了保证支撑高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驱动轴的连杆和摆杆设置为两套,并且两套连杆和摆杆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轴的两侧轴端。
[0010] 为了保证支撑厚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位于第二支撑板与齿轮之间的摆臂和齿条设置为两套,且两处齿条相对于齿轮反向对称设置。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原有气囊式腰部支撑调节机构的逐级式断续调节的不足,在支撑高度和支撑厚度两个方面均实现了连续调节;本发明的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和支撑厚度调节单元内均使用了蜗杆涡轮机构,保证了动作传递的单向性,使本发明的使用可靠性增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控、调节精确性高及腰部舒适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与座椅靠背骨架配装示意图;
[0016] 图中,1—第一支撑板,2—连杆,3—摆杆,4—第一驱动轴,5—第一蜗轮,6—第一蜗杆,7—第一驱动电机,8—座椅靠背骨架,9—第二支撑板,10—摆臂,11—齿条,12—齿轮,13—第二驱动轴,14—第二蜗轮,15—第二蜗杆,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一轨道凸沿,18—第一轨道槽,19—第二轨道凸沿,20—第二轨道槽,21—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2、3所示,一种座椅腰部支撑姿态调节装置,包括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和支撑厚度调节单元,所述支撑高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1、连杆2、摆杆3、第一驱动轴4、第一蜗轮5、第一蜗杆6及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支撑板1竖向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8上,第一支撑板1与座椅靠背骨架8滑动连接;所述连杆2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1上,连杆2另一端与摆杆3一端相铰接,摆杆3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轴4相固接;所述第一蜗轮5固定套装在第一驱动轴4上,第一蜗轮5与第一蜗杆6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7的电机轴与第一蜗杆6相固连;
[0019] 所述支撑厚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板9、摆臂10、齿条11、齿轮12、第二驱动轴13、第二蜗轮14、第二蜗杆15及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摆臂10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9上,摆臂10另一端铰接在齿条11上,齿条11与齿轮12相啮合,齿条11背面与第一支撑板1滑动连接;所述齿轮12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13一端,第二驱动轴13另一端垂直穿过第一支撑板1,且第二驱动轴13与第一支撑板1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二蜗轮14固定套装在第二驱动轴13另一端,第二蜗轮14与第二蜗杆15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16的电机轴与第二蜗杆15相固连。
[0020] 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凸沿17,在座椅靠背骨架8上加工有第一轨道槽18,第一轨道凸沿17位于第一轨道槽18内,第一支撑板1通过第一轨道凸沿17在第一轨道槽18滑动,与座椅靠背骨架8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0021] 所述齿条11背面设置有第二轨道凸沿19,在第一支撑板1上加工有第二轨道槽20,第二轨道凸沿19位于第二轨道槽20内,齿条11通过第二轨道凸沿19在第二轨道槽20滑动,与第一支撑板1形成滑动连接配合。
[0022] 在座椅靠背骨架8上还设置有两处限位销21,两处限位销21分别位于摆杆3的上、下摆动行程上,摆杆3与限位销21相配合用于限定支撑高度的调节行程。
[0023] 为了保证支撑高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1与第一驱动轴4的连杆2和摆杆3设置为两套,并且两套连杆2和摆杆3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轴4的两侧轴端。
[0024] 为了保证支撑厚度调节单元的动作传递稳定性,位于第二支撑板9与齿轮12之间的摆臂10和齿条11设置为两套,且两处齿条11相对于齿轮12反向对称设置。
[002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次使用过程:
[0026] 实施例一:进行支撑高度的调节
[0027] 第一驱动电机7正向转动,带动第一蜗杆6正向转动,第一蜗杆6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蜗轮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驱动轴4转动,使摆杆3向上摆动,并通过连杆2驱动第一支撑板1上移,实现支撑高度的调高。
[0028] 反之,第一驱动电机7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蜗杆6反向转动,第一蜗杆6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蜗轮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驱动轴4转动,使摆杆3向下摆动,并通过连杆2驱动第一支撑板1下移,实现支撑高度的调低。
[0029] 实施例二:进行支撑厚度的调节
[0030] 第二驱动电机16正向转动,带动第二蜗杆15正向转动,第二蜗杆15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蜗轮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轴13转动,使齿轮12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与之啮合的两个齿条11彼此相向移动,并通过摆臂10带动第二支撑板9向远离第一支撑板1方向移动,实现支撑厚度的调高。
[0031] 反之,第二驱动电机16反向转动,带动第二蜗杆15反向转动,第二蜗杆15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蜗轮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轴13转动,使齿轮12逆时针旋转,进而驱动与之啮合的两个齿条11彼此背向移动,并通过摆臂10带动第二支撑板9向靠近第一支撑板1方向移动,实现支撑厚度的调低。
[0032] 通过对第一支撑板1上的第二轨道槽20的长度尺寸进行限定,便可以限定齿条11的移动范围,进而限定支撑厚度的调节行程。
[0033]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