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凳子

申请号 CN201510189832.7 申请日 2015-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6136654A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波; 刘军校; 祁红钊; 王才华; 李越建; 林振伸; 张文雄; 张濬荣;
摘要 一种折叠凳子,包括两个平板部、两个 支撑 脚及枢轴件,两个平板部通过枢轴件 枢接 在一起,两个支撑脚分别用于支撑两个平板部。每个支撑脚包括底部及与底部相对的顶部,支撑脚的顶部抵接于相对应的平板部。折叠凳子由 铝 镁 合金 材质制成且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平板部包括远离枢轴件的第一连接孔及靠近枢轴件的第二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孔。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平板部的第一连接孔与支撑脚的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平板部的第二连接孔与支撑脚的第四连接孔。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凳子,包括两个平板部、两个支撑脚及枢轴件,该两个平板部通过该枢轴件枢接在一起,该两个支撑脚分别用于支撑该两个平板部,每个支撑脚包括底部及与该底部相对的顶部,该支撑脚的顶部抵接于相对应的平板部,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凳子由合金材质制成且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平板部包括远离该枢轴件的第一连接孔及靠近该枢轴件的第二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该平板部的第一连接孔与该支撑脚的第三连接孔,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该平板部的第二连接孔与该支撑脚的第四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平板部还包括顶板及垂直连接于该顶板的侧壁,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分别设置于该侧壁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脚的底部包括支撑底面及多个平行设置的加强肋,所述多个加强肋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脚的顶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凸起,所述两个凸起用于抵接所述平板部的顶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连接孔设置于该顶部且接近该凸起的位置,该第三连接孔对应于该第一连接孔,该第四连接孔对应于该第二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脚还包括靠近该顶部设置的提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提手接近该平板部的顶部的一侧设有握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该第一连接件。

说明书全文

折叠凳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凳子,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凳子。

背景技术

[0002] 便携式凳子是外出旅游者的必备物品之一,现有的便携式凳子通常易于携带,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软顶板,二是硬顶板。软顶板的凳子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折叠后的体积很小,非常适合携带,但结构稳固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硬顶板的凳子结构稳固性较好,结实耐用,但是折叠效果不好,相对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固性高且易于折叠的折叠凳子。
[0004] 一种折叠凳子,包括两个平板部、两个支撑脚及枢轴件,该两个平板部通过该枢轴件枢接在一起,该两个支撑脚分别用于支撑该两个平板部。每个支撑脚包括底部及与该底部相对的顶部,该支撑脚的顶部抵接于相对应的平板部。该折叠凳子由合金材质制成且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平板部包括远离该枢轴件的第一连接孔及靠近该枢轴件的第二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每个支撑脚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该平板部的第一连接孔与该支撑脚的第三连接孔,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该平板部的第二连接孔与该支撑脚的第四连接孔。
[0005] 上述折叠凳子仅通过枢轴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即可实现平板部与支撑脚的折叠,且折叠之后的体积较小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同时,该折叠凳子由质量较轻的铝镁合金制成,一方面可减轻了使用者携带时的负重程度;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了折叠凳子的承重能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折叠凳子的立体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所示的折叠凳子的分解示意图。
[0008] 图3是图1所示的折叠凳子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0009] 图4是图1所示的折叠凳子折叠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0] 图5是图1所示的折叠凳子折叠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折叠凳子 100
平板部 10
顶板 11
侧壁 12
第一连接孔 121
第二连接孔 122
支撑脚 20
底部 21
支撑底面 211
加强肋 212
顶部 22
凸起 221
第三连接孔 23
第四连接孔 24
提手 25
握持部 251
连接件 30
第一连接件 31
第二连接件 32
枢轴件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凳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折叠凳子100包括两个平板部10、两个支撑脚20、多个连接件30及枢轴件40。优选地,两个平板部1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二者通过枢轴件40枢接在一起。两个支撑脚2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且二者分别用于支撑两个平板部10。
多个连接件30用于将位于同侧的支撑脚20与平板部10连接。优选地,当折叠凳子100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支撑脚20之间的夹呈锐角,以便于增强折叠凳子100承重的稳固性。
[0014] 请同时参照图2,每个平板部10包括一顶板11及垂直连接于顶板11的多个侧壁12。优选地,顶板11大致呈矩形状,侧壁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顶板11的两侧。每一侧壁1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及第二连接孔122,第一连接孔121位于侧壁12远离枢轴件40的一端,第二连接孔122位于侧壁12靠近枢轴件40的另一端。
[0015] 每个支撑脚20大致呈矩形板状结构,其包括底部21、与底部21相对的顶部22、第三连接孔23及第四连接孔24。底部21包括一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底面211及多个加强肋212,多个加强肋212之间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于支撑底面211上。优选地,加强肋212大致呈三角形,且加强肋212的一个三角边抵接于支撑底面211上。顶部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凸起221,且两个凸起221用于抵接平板部10的顶板11。第三连接孔23设置于顶部22且接近凸起221的位置,并对应于平板部10的第一连接孔121;第四连接孔24设置于顶部22与底部21之间,并对应于平板部10的第二连接孔12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0的宽度略小于两个侧壁12之间的距离,以使支撑脚20可抵接到平板部10的顶板11上。同时,两个侧壁12可卡持于支撑脚20的两侧以用于限定支撑脚20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增强了折叠凳子100的稳固性。
[0016] 每个支撑脚20还包括靠近顶部22设置的提手25,提手25用于方便使用者携带折叠凳子100。优选地,提手25接近平板部10的顶部22的一侧设置有握持部251,握持部251可进行人体工学设计以便于使用者更加舒适的携带折叠凳子100。
[0017] 多个连接件30可包括第一连接件31及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均大致呈条形状。第一连接件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平板部10的第一连接孔121与支撑脚20的第三连接孔23;第二连接件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位于同侧的平板部10的第二连接孔122与支撑脚20的第四连接孔24,本实施例所指的同侧,即是将枢轴件40作为参照物且位于枢轴件40同一侧的部分。可以理解地,多个连接件30分别转动连接于侧壁12的内侧,当折叠凳子100处于折叠状态时,侧壁12可以完全覆盖于连接件30上,进而提升了折叠凳子100的结构协调性。
[001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长度大于第一连接件31的长度以进一步提升折叠凳子100的结构协调性。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之间的长度关系可直接影响两支撑脚20所呈现的夹角,因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的长度以适应两个支撑脚20的结构以及夹角。
[0019] 可以理解地,折叠凳子100还应包括多个铆钉(图未示),且该铆钉的大小分别与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第三连接孔23及第四连接孔24的大小相适应,该多个铆钉用于将多个连接件30转动连接于平板部10及支撑脚20上,但不限于此。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凳子100由强度高、质量轻的铝镁合金材料制成,因而,折叠凳子100的重量轻且易于携带。
[0021]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当需要将折叠凳子100折叠起来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提手25并反向拉伸两个支撑脚20,直至支撑脚20贴紧平板部10的顶板11。此时,第一连接件31绕第一连接孔121转动180度,第二连接件32绕第二连接孔122转动直至贴合于侧壁12的内侧。然后,两个平板部10绕枢轴件40相向转动,直至两个平板部10相贴紧,同时,两个支撑脚20的提手25对接一起以便于使用者携带折叠凳子100。
[0022] 当需要展开折叠凳子100时,使用者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提手25并向两侧展开,此时,两个平板部10绕枢轴件40反向转动,直至两个平板部10之间的夹角呈180度。然后,支撑脚20离开的平板部10的顶板11,并使顶部22的凸起221抵接于顶板11上,第一连接件31贴合于侧壁12,进而完成折叠凳子100的展开。
[0023]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折叠凳子100折叠时的体积较小,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而且本发明的折叠凳子100仅通过多个连接件30将两个平板部10与两个支撑脚20连接即可实现折叠功能,结构元件少,方便组装,进一步增强了折叠凳子100的稳固性。同时,折叠凳子100由质量较轻的铝镁合金制成,一方面减轻了使用者携带时的负重程度;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折叠凳子100的承重能力。
[0024] 可以理解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