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

申请号 CN200610077253.4 申请日 2006-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1006888A 公开(公告)日 2007-08-01
申请人 有限会社胜山技术; 发明人 小田朝长;
摘要 提供可谋求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可进行经济地制造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抗菌垫10包括具备通气性的布制袋体和装在该布制袋体中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以洗净并干燥过的竹笋皮为原料11,且含有10 质量 %或以上的由该原料11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 纤维 12。通过这种方法,即可有效利用以前几乎都被处理掉的竹笋皮,还能经济地制造具有抗菌性的垫子。
权利要求

1、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通气性的布制袋 体和装在该布制袋体内的填充材料,上述填充材料含有以洗净并干燥过 的竹笋皮为原料的由该原料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纤维10质量%或 以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干 燥过的竹笋皮的分为5质量%~15质量%。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填 充材料中还含有由上述原料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片。
4、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填 充材料中还含有由上述原料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片。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 于,上述竹笋皮纤维的最大宽度为0.1mm~2mm。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 于,上述填充材料中还含有具有弹性的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的任一种 或两种。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 于,上述竹笋皮纤维是由干燥过的上述竹笋皮进行开松而形成的。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其特征在于,上述竹 笋皮纤维是由干燥过的上述竹笋皮进行开松而形成的。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例如,该抗菌垫是人们在 睡眠、躺卧时使用的物品,可在医疗设施、护理设施、住宿设施或一 般家庭中使用,特别适合于在医疗设施或护理设施中使用。

背景技术

以前,例如在医疗设施、护理设施、住宿设施或一般家庭中,人 们为睡眠要使用垫子。这种垫子很可能被例如人体出的汗、脂肪或蛋 白质污染,或附着上螨或各种细菌。
因此,为了使垫子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 开了使用锌-合金作为抗菌剂的垫子,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光催 化剂和金属类抗菌剂的垫子。

发明内容

但是,当如上述专利文献1、2那样,使用有价金属作为抗菌剂时, 垫子经过长期使用后,抗菌剂会从垫子上脱落,或者在废弃垫子的情 况下抗菌剂被一起废弃,不能达到有价金属的有效利用。另外,当抗 菌剂的功效减弱时,必需重新对垫子添加抗菌剂,需要操作成本,是 不经济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可谋求资源的有效 利用、且可进行经济地制造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包括具备通 气性的布制袋体和装在该布制袋体内的填充材料,上述填充材料含有 以洗净并干燥过的竹笋皮为原料的由该原料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 皮纤维10质量%或以上。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上述干燥过的竹笋 皮的分为5质量%~15质量%。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上述填充材料中还 含有由上述原料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片。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上述竹笋皮纤维的 最大宽度为0.1mm~2mm。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上述填充材料中还 含有具有弹性的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上述竹笋皮纤维是 由干燥过的上述竹笋皮进行开松工艺而形成的。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由于装入布制袋体中的 填充材料含有从竹笋皮得到的具备抗菌性的竹笋皮纤维,因而即可有 效利用以前几乎都被处理掉的竹笋皮,还能经济地制造具有抗菌性的 垫子。另外,由于抗菌垫的填充材料含有10质量%或以上的竹笋皮纤 维,因此其卫生状况良好,且具有弹性。该抗菌垫例如可在医疗设施、 护理设施、住宿设施或一般家庭中使用,特别适合于在医疗设施或护 理设施中使用。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优选作为填充材料中使 用的竹笋皮纤维原料的干燥过的竹笋皮含有5质量%~15质量%的水 分。通过这样使竹笋皮含有适当量的水分,可以抑制竹笋皮纤维的断 裂粉碎。这样就变得不易损害抗菌垫的弹性,使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使 用抗菌垫。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填充材料内还可 进一步含有由竹笋皮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片,从而可进一步提 高抗菌垫的抗菌性。而且,通过使抗菌垫从竹笋皮纤维和竹笋皮片获 得必要的抗菌,可以降低竹笋皮纤维的使用量,例如,与填充材料 全部由竹笋皮纤维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抗菌垫的制造成本,是 经济的。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竹笋皮纤维的最大宽度 可以设定为0.1~2mm。通过这样的设定竹笋皮纤维的最大宽度,可以 将具有柔软性的竹笋皮纤维用作填充材料。
在本发明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中,填充材料中还可含有具 有弹性的竹笋皮纤维以外的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在此情况下,通过 调节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的填充量,可以提供满足了使用者喜好的具 有弹性抗菌垫。另外,与抗菌垫中的填充材料全部由竹笋皮纤维构成 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竹笋皮纤维的使用量,能降低制造成本,因而 是经济的。
另外,使用了竹笋皮的抗菌垫,优选竹笋皮纤维是对干燥的竹笋 皮进行开松后所形成的纤维,这样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制得竹笋皮纤维。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的制造 方法的说明图。
图2(A)是变形例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的斜视图,(B) 是(A)的X-X箭头方向看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抗菌垫,11:原料,12:竹笋皮纤维,13:垫子,14:纤维 板,15:布制袋体,16:其它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供对本发 明的理解。
此处,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 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2(A)是变形例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的 斜视图,(B)是(A)的X-X箭头方向看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 (以下也简称为垫子)10包括具备通气性的布制袋体和装在该布制袋 体中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以洗净并干燥过的竹笋皮为原料11,含有 由该原料11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纤维12。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垫子10例如为使用者进行睡眠或躺卧时使用的物品,包括床上用 品,但是也可以作为例如沙发或椅子上铺设的软垫使用。该垫子10 的形状为俯视的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但也可针对使用用途呈多 边形、圆形或椭圆形。需说明的是,使用者睡眠时使用的垫子,其形 状为俯视的矩形,其长度方向的长度为,例如约1m~2m左右,宽度为, 例如约0.5m~2m左右,厚度为,例如约3cm~30cm。
构成垫子10的布制袋体例如由、麻或野葛之类的纤维织成的织 物构成,在其一部分形成开口部位,内部装入填充材料后进行缝合。 但是,也可以设置使开口部位构成相互啮合的构成的拉链,使开口部 位可以进行开闭,此时,填充材料可以预先收纳在网状袋中,再装入 布制袋体中。
装入布制袋体内的填充材料以洗净并干燥过的竹笋皮为原料11, 含有由该原料11得到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纤维12为10质量%或以 上。
此处对竹笋皮纤维1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竹笋是由竹子的地下茎长出的幼芽,其周围包裹的鳞片状皮被用 作竹笋皮。该竹笋皮可从例如竹林、青菜市场或蔬菜店进行收集。另 外,获得竹笋皮的竹子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桂竹、毛竹、 毛金竹(ハチク)、紫竹(クロチク)、矢竹及川竹中的任一种或至 少两种。该竹笋皮中含有水化合物、水分、蛋白质、脂质及灰分, 其中含有例如80质量%~90质量%的植物纤维。
接着,对收集到的竹笋皮进行水洗,除去表面附着的土及尘埃。 另外,水洗可以使用淋水的喷水器进行实施,但也可以使用浸渍于水 槽中进行洗涤的洗涤机。
然后,使洗净的竹笋皮干燥,制成原料11。这种干燥是为了容易 地开松竹笋皮而实施的,可以使用利用热或热的干燥机进行实施, 也可以放置在空气中进行自然干燥。
接着,对获得的竹笋皮原料11进行开松,形成竹笋皮纤维12。 在开松过程中,作为给予物理打击的手段,可以使用喷丸法(shot blast),但也可使用木棒敲击、打洗机(stamper)之类的打解机、 或搅拌器(beater)之类的叩解机。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备长度为20cm~50cm(优选为30cm~40cm) 的竹笋皮纤维12。
制成的竹笋皮纤维12具有抗菌性。以下,对其原因进行说明。
竹笋皮纤维的抗菌能力试验参照JIS L 1902:2002 “纤维制品的 抗菌性试验方法”10.1菌液吸收法来进行。该试验中使用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NBRC330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aureus NBRC12732)两种细菌。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试验菌液的调节按以下方法进行。
首先,用试验菌株在作为培养基的Nutrient Agar(Difco制造) 平板上画线,在37℃±1℃下培养48小时,然后将1个白金接种环移 植到另一培养基Nutrient Broth(Difco制造)20mL中,在37℃±1 ℃、110rpm、振幅3cm下振荡培养18~24小时。将该菌液调节至在 Nutrient Broth中的菌数为1~2×108/mL,将其在Nutrient Broth 20mL上接种0.4mL,在37℃±1℃、110rpm、振幅3cm下振荡培养3 ±1小时。对该菌液进行调节,使1/20浓度的Nutrient Broth中的 活菌数为105/mL,将其作为试验菌液。
试验片的调节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取竹笋皮纤维0.4g,作为试验片。将其放入培养试验容器 (以下,也简称为容器)中,在取下容器盖的状态下,用铝箔覆盖上 部,进行湿热灭菌处理(121℃,15分钟)后,自然冷却。当容器中 的温度变为80~100℃时,从容器上部取下铝箔,将该容器送入净化 台中风干1小时,然后用盖密封。
另外,作为比较例,也按上述方法对标准布(棉)进行同样地处 理。
用上述调节过的试验菌液在容器内的试验片上接种0.2mL,在37 ℃±1℃下培养18±1小时,然后向容器中添加冷却后的0.2%聚山 梨酯80(Tween80)和生理盐水20mL,剧烈振荡,使试验片中的菌类 分散在溶液中。通过使用菌数测定用培养基的混释平板培养法测定该 分散液中的生菌数。另外,对于该测定,竹笋皮纤维(实施例1)和 标准布(比较例1)的各试验片各测定3个(试验片1~3)。
此处,对比较例1测定刚接种后的生菌数。
结果示于表1。
表1
试验中使 用的菌类   对象     每个试验片的生菌数     试验片1     试验片2     试验片3 大肠杆菌   比较例1 刚接种后     1.2×104     1.4×104     1.5×104 培养18小时后     1.7×107     1.3×107     1.8×107   实施例1 培养18小时后     <20     (未检出)     <20     (未检出)     <20     (未检出) 金黄色葡 萄球菌   比较例1 刚接种后     2.1×104     2.2×104     2.0×104 培养18小时后     2.1×107     1.6×107     1.7×107   实施例1 培养18小时后     1.2×103     1.3×102     1.6×103
如表1所表明的那样,使用竹笋皮纤维的实施例1中的大肠杆菌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任一种与比较例1相比都极少,可确认竹笋皮纤维 具有抗菌性。
另外,竹笋皮纤维具有抗菌性的原因是竹笋皮具有抗菌性。关于 这种竹笋皮具备抗菌性的原因,以下进行说明。
制造竹笋皮纤维前的竹笋皮(板状)的抗菌试验参照JIS Z 2801: 200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抗菌效果”5.2塑料制品等的 试验方法来进行。该试验中使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BRC 397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aureus NBRC12732)两种细菌。另外,对竹笋皮进行湿热灭菌(121℃,15 分钟)后,用于试验。另外,对于活菌数的测定,竹笋皮(实施例2) 和聚乙烯膜(比较例2)的各试验片各测定3个(试验片1~3)。
此处,试验中使用的试验片、膜及菌液的概述示于表2,试验结 果示于表3。
表2
  区别     未加工品     (比较例2)     抗菌加工品     (实施例2)   试验片 种类     聚乙烯膜     竹笋皮 大小     约50mm×50mm     约30mm×30mm 形状     正方形     正方形 厚度     约0.09mm     约6mm   被覆膜 种类     聚乙烯膜 大小     约20mm×20mm 形状     正方形 厚度     约0.09mm   菌液的接种量 大肠杆菌     0.1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0.1mL   菌液的活菌数 大肠杆菌     2.6×106/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2.2×106/mL
表3
试验中使 用的菌类 对象     每个试验片的生菌数     试验片1     试验片2     试验片3 大肠杆菌 比较例2 刚接种后     2.4×105     2.1×105     2.9×105 35℃,24小时后     6.7×106     6.4×106     5.8×106 实施例2 35℃,24小时后     1.3×102     2.2×102     60 金黄色葡 萄球菌 比较例2 刚接种后     2.1×105     1.8×105     1.7×105 35℃,24小时后     1.3×106     1.5×106     1.4×106 实施例2 35℃,24小时后     7.3×102     2.2×102     7.0×102
如表3所表明的那样,使用竹笋皮的实施例2中的大肠杆菌和金 黄色葡萄球菌任一种与比较例2相比极少,可确认竹笋皮具有抗菌性。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纤维12的最大宽度(断 面实质上呈圆形时为直径)为0.1mm~2mm。
通过这样将竹笋皮纤维的最大宽度设定在0.1mm~2mm的范围内, 可以赋予竹笋皮纤维以柔软性,当作为垫子的填充材料使用时,可具 有作为垫子所必要的弹性。
因此,为了赋予竹笋皮纤维更好的柔软性,优选竹笋皮纤维的最 大宽度下限值设定为0.2mm,更优选为0.5mm,上限值设定为1.5mm, 更优选为1mm。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对竹笋皮纤维进行煮沸或添 加化学试剂,进行赋予柔软性的处理。
另外,作为用于制造竹笋皮纤维12的原料11的干燥过的竹笋皮, 其水分为5质量%~15质量%。
当水分量不足5质量%时,水分量变得过少,纤维容易折断,作为 垫子的填充材料使用时,恐怕不能给予垫子必要的弹性。另一方面, 当水分量超过15质量%时,水分量变得过多,显得潮湿,从卫生上来 看不是优选的。
因此,竹笋皮的水分量优选下限值为7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 上限值优选为13质量%,更优选为12质量%。
还有,当竹笋皮纤维放置于空气中时,这种水分量可通过对空气 中存在的水分的一定程度的吸收来进行维持。
这种竹笋皮纤维12在填充材料中的含量为10质量%或以上。
当填充材料中所含的竹笋皮纤维量不足10质量%时,竹笋皮纤维 过少,抗菌能力降低,同时,作为填充材料装入布制袋体中时,竹笋 皮纤维的存在区域易出现偏移,抗菌能力的发挥区域也可能会出现偏 移。因此,填充材料中所含的竹笋皮纤维量优选为30质量%或以上, 更优选为50质量%或以上,根据情况也可以全部为竹笋皮纤维。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填充材料全部都可以为竹笋皮纤维,因此未 规定上限值,但是,如果考虑例如竹笋皮纤维的制造量(制造速度) 及所使用的竹笋皮的回收量,则填充材料中所含的竹笋皮纤维量的上 限值优选为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
另外,填充材料中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竹笋皮原料11本身、或切断 为适当大小的具有抗菌性的竹笋皮片。作为该竹笋皮片,由于以竹笋 皮为原料,所述如上述那样与竹笋皮纤维同样地具有抗菌能力。由此, 例如通过竹笋皮片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垫子赋予的抗菌能力。
而且,填充材料中还可以含有竹笋皮纤维以外的纤维。这种纤维 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可分为植物性纤维和动物性纤维, 化学纤维可分为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及无机纤维。
植物性纤维是指由植物的细胞膜(纤维素)形成的纤维,例如, 棉和麻。所述棉具有以下特征:结实、具有吸湿性、洗涤性良好、耐 热性强。麻有以下特征:具有吸湿性、光泽好、具有凉爽感、皮肤触 感良好。
动物性纤维是指由动物的毛等蛋白质形成的纤维,可分为以羊毛 为代表的兽毛纤维和蚕丝纤维。所述毛具有以下特征:有弹性、有膨 松性、不易起皱。
再生纤维是指将天然纤维素(木材或木浆)溶解后,再生形成细 长纤维状的化学纤维,例如人造丝或纤维。所述人造丝具有以下 特征:吸湿性好、具有发色光泽性。
半合成纤维是指使醋酸与天然纤维素发生化学作用而制成的纤 维,例如醋酯纤维。该醋酯纤维具有以下特征:质轻、有弹性、不易 起皱。
合成纤维是指不使用天然纤维,进行化学合成而制造的纤维,例 如丙烯酸、聚酯、聚酰胺类纤维、维尼纶或聚氨酯。所述丙烯酸具有 质轻、膨松、发色性好、耐光牢度优异的特征;聚酯具有硬挺度高、 不易变形、具有热塑性的特征;聚酰胺类纤维具有高强度、质轻、伸 长率及弹性优异、易染色的特征;维尼纶具有耐摩擦性高、耐光牢度 及耐化学试剂性优异的特征;聚氨酯具有弹性及伸缩性高的特征。
无机纤维是指由无机化合物形成的纤维,例如不锈或铜之类的 金属丝,以及在聚酯上真空金或银而形成的金丝或银丝之类的装 饰用金银线。
可以将以上所示的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用于填 充材料,特别优选使用这些纤维中具有弹性的品种。
还有,填充材料中还可以添加抗菌剂。
作为该抗菌剂,例如可以使用铜化合物(氯化铜、硝酸铜)、银化 合物(氯化银、硝酸银)、化合物、锌化合物、噻苯哒唑、双氯酚 (Preventol)、山梨酸、脱水醋酸钠、丙酸、海藻酸钠、代森铵 (アンバム)及链霉素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优选天然产物。作为该 天然产物,例如有壳聚糖、桧醇(ヒノキチオ一ル)、山萮菜提取物、 芥末提取物及焦木酸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分离精制品或分离精制 前的中间粗材料,另外,还有生姜、紫苏、蕺菜、黄连及黄柏中的任一 种或至少两种天然物的微小碎片、或干燥粉碎物。
将以上所示的填充材料装入布制袋体内,制造垫子10。
另外,如图2(A)、(B)所示,对于垫子13,还可以使用将竹 笋皮纤维12成形为板状而制成的纤维板14作为填充材料。
在此情况下,首先在竹笋皮纤维12中添加热固性合成树脂粘结剂 (粘结剂的一个例子)。例如,该粘结剂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 及尿素树脂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相对于竹笋皮纤维12的添加量为 5质量%~13质量%。此时,例如可以使用干燥机,适度地使粘结剂中 的水分挥发,将添加了粘结剂的竹笋皮纤维12的含水率降低至约10 质量%或以下。
使用通过金属网或气流对纤维粒度进行分级的干式抄造机,使经 过含水率调节的该竹笋皮纤维12均匀分散,从而形成垫子状。
然后,使用平坦热盘,在130℃~160℃的温度范围内,施加1MPa~ 3MPa(10kg/cm2~30kg/cm2)左右的压力进行热压成型。从而可以制 成例如厚度为10mm~30mm左右的类似MDF(中密度纤维板)且具有弹 性的纤维板14。
需说明的是,纤维板可以由1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在垫子 13的长度方向及宽度向的任一方向或两方向分成多块(例如分成2 块)。从而,可以使垫子弯折。
将该纤维板14装入布制袋体15中,可以在其上(使用者接触的 一侧)装入作为其它填充材料16的上述竹笋皮纤维12、竹笋皮片、 竹笋皮纤维以外的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再装 入海绵,制成垫子13,但也可以仅使用纤维板14。
另外,可以将竹笋皮纤维12成型为例如一边为0.5cm~3cm(优 选0.5cm~2cm)的立方体或长方体,或成形为最大宽度为0.5cm~3cm (优选0.5cm~2cm)的球形或卵形。
在此情况下,为了使该成形体分散于垫子内,在其周围装入上述 竹笋皮纤维12、竹笋皮片、竹笋皮纤维以外的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中 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再装入海绵,制成垫子。
通过以上方法制造的垫子可以直接配置在房间的地板上,或放置 在床上。而且,使用者可以在床上直接睡眠,或躺卧,但是也可以在 垫子上被覆罩布、或用袋状罩布包裹垫子,或再在垫子上铺设被褥进 行使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谋求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时,经济地制造 垫子。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以竹笋皮为原料、中间制品或制品 的阶段,可以用高温水或高温蒸汽例如加热(蒸煮)10分钟~3小时。 由于在竹笋皮纤维中所含的植物纤维中,几乎都是不溶性植物纤维, 因而即使用高温水或高温蒸汽加热也没有问题。对其进行竹笋皮纤维 的水溶性研究,结果表明这是因为竹笋皮纤维100g中所含的植物纤维 为87.4g,其中的86.6g为不溶性植物纤维(0.8g为水溶性纤维)(试 验方法:采用气-重量法(プロスキ一变法))。
此处,对经过2小时煮沸(沸腾)的竹笋皮纤维的抗菌能力进行 试验的结果进行说明。另外,试验是按与上述竹笋皮纤维的抗菌能力 试验相同的方法进行的。另外,对于该测定,经过煮沸的竹笋皮纤维 (实施例3)和标准布(棉,比较例3)的各试验片各测定3个(试验 片1~3)。而且,对于比较例3,测定刚接种后的活菌数。结果示于 表4。
表4
试验中使 用的菌类   对象     每个试验片的生菌数     试验片1     试验片2     试验片3 大肠杆菌   比较例3 刚接种后     1.4×104     1.4×104     1.2×104 培养18小时后     2.2×107     2.6×107     2.7×107   实施例3 培养18小时后     <20     (未检出)     <20     (未检出)     <20     (未检出) 金黄色葡 萄球菌   比较例3 刚接种后     1.5×104     1.7×104     1.4×104 培养18小时后     2.1×107     2.1×107     1.7×107   实施例3 培养18小时后     1.3×103     1.5×103     1.5×103
如表4所表明的那样,使用经过煮沸的竹笋皮纤维的实施例3中 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任一种与比较例3的增加量相比极少, 可确认煮沸过的竹笋皮纤维具有抗菌性。
按照这种方式可以确认,通过高温水或高温蒸汽的加热,可以进 一步提高制品的抗菌性。
以上,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绝不局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还包括在权利要求记载的权项范围内想到 的其它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例如,将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的一 部分或全部进行组合、形成本发明的使用竹笋皮的抗菌垫的情况也包 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1-3359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5-298996号公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