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气气垫

申请号 CN200510082170.X 申请日 2005-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0448383C 公开(公告)日 2009-01-07
申请人 颉上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琢亮;
摘要 一可充气气垫的内部至少有两组拉紧元件,每一组拉紧元件包括有复数且平形的拉紧元件,这两组拉紧元件形成拉紧的状态互为垂直。两组拉紧元件可都为绳索元件:或者有一组拉紧元件为绳索元件而另一为片状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充气气垫,可有充气的饱满状态以及泄气的收纳状态,该可充气气垫包括: 一外罩,包括一外表面及内表面; 一气体容纳室,该气体容纳室在充气饱满状态为一立体空间,因此在立体空间内可被定义一第一方向轴,一第二方向轴以及一第三方向轴,其中各方向轴互为垂直; 一进气孔装置,设于外罩上; 复数的第一拉紧元件,其中每一第一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且每一第一拉紧元件至少包括有两端,每一第一拉紧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一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复数的第二拉紧元件,其中该每一第二拉紧元件为一包括多个孔洞的片状元件,而每一第一拉紧元件穿过该每一第二拉紧元件的至少一孔洞,每一第二拉紧元件至少包括有两端,每一第二拉紧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的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二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气垫,其中片状元件包括四端且片状元 件的四端都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 在第二方向轴以及第三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气垫,其中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 其中每一第三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且包括有两端,每一绳索元件的两端连 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三方向轴 形成拉紧的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气垫,其中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 其中每一第三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且包括有两端,每一绳索元件的两端连 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三方向轴 形成拉紧的状态。

说明书全文

可充气气垫

技术领域

发明关于一种可充气的气垫,譬如使用于充气床、充气沙发、充气 桥、充气船等等。

背景技术

充气式床垫或气垫在充气时表面会成圆弧状,为了使表面接近平面,
通常在气垫内设有许多片状元件,如美国专利第6754925号,第6618884 号以及第5598593号即是。以一个矩形的气垫为例,在六个面当中,公知 技术仅在某两个表面(通常是人躺下的那一表面以及对应的另一平行的表面) 达成『接近平面』的结构,而没有在其他四个表面达成『接近平面』的结构。 有些气垫的应用需要外型较为方正,如气垫沙发,因此制造四个或六个表面 『接近平面』的结构是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方正的可充气气垫,以一个矩形 气垫为例,在六个面当中,有着四个或六个表面『接近平面』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充气气垫可有充气的饱满状态以及
泄气的收纳状态,该可充气气垫包括: 一外罩,包括一外表面及内表面;
一气体容纳室,该气体容纳室在充气饱满状态为一立体空间,因此在 立体空间内可被定义一第一方向轴, 一第二方向轴以及一第三方向轴,其中
各方向轴互为垂直;
一进气孔装置,设于外罩上;
复数的第一拉紧元件,其中每一第一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且每一第一
拉紧元件至少包括有两端,每一第一拉紧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
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一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复数的第二拉紧元件,其中该每一第二拉紧元件为一包括多个孔洞的片 状元件,而每一第一拉紧元件穿过该每一第二拉紧元件的至少一孔洞,每一 第二拉紧元件至少包括有两端,每一第二拉紧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内表 面,使得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的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二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 态。
其中每一第二拉紧元件为一片状元件,而每一第一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
其中每一第二拉紧元件为一包括复数的孔洞的片状元件,而每一第一拉 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使得每一拉紧元件穿过复数片状元件的至少一孔洞。
其中片状元件包括四端且片状元件的四端都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 在可充气气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二方向轴以及第三方向轴形成拉紧 的状态。
其中每一第一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每一第二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
其中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其中每一第三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 且包括有两端,每一绳索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 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三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其中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其中每一第三拉紧元件为一绳索元件 且包括有两端,每一绳索元件的两端连结于外罩的内表面,使得在可充气气 垫在充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三方向轴形成拉紧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关于绳索元件与外罩结合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关于绳索元件与外罩结合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IO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九个较佳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关于第一实施例。
请先参考图1,本发明可充气气垫10如一般传统的气垫包括一具有外 表面21及内表面22的外罩20,外罩20的内表面22内形成一气体容纳室 卯,外罩20上设有一进气孔装置30使得可充气气垫10可有充气的饱满 状态以及泄气的收纳状态。
当气体容纳室卯在充气的饱满状态为一立体空间91,因此在立体空 间91内可被定义一第一方向轴81, 一第二方向轴82以及一第三方向轴 83,其中各方向轴互为垂直。
本发明可充气气垫10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复数的第一拉紧元件40以及 复数的第二拉紧元件50。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拉紧元件50为一片状元 件56,片状元件56包括有四端51, 52, 53, 54,其中两端51, 52在第 二方向轴82方向连结于外罩20的内表面22,使得在可充气气垫10在充 气饱满状态时,可在第二方向轴82形成拉紧的状态,但在第一实施例中, 另外两端53, 54并没有连结内表面22。片状元件56在传统的气垫也时常 见到,因此不在此赘述。
每一第一拉紧元件40为绳索元件47,绳索元件47的两端41 , 42在 第一方向轴81方向连结于外罩20的内表面22,使得在第一方向轴.S] ?杉 成拉紧的状态,由于绳索元件47与片状元件56互为垂直,所以片状充件-56包括复数的孔洞561以让绳索元件47穿过。绳索元件47连结于外罩 20的方式有很多种方式,譬如图2显示一具有孔711的固定座71固定于 外罩20的内表面22,而绳索元件47的一端透过孔711连结于固定座71 上。又譬如图3显示一长条形固定片72固定于外罩20的内表面22,而复 数具有孔731的固定盘73固定于固定片72上,使得复数绳索元件47的 一端透过孔731连结于固定盘73上。
请参考图4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 于可充气气垫10a的绳索元件47延伸的方向与片状元件56相同,因此片 状元件56不需要复数的孔洞561。同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第一方向轴8la 及第二方向轴82a形成拉紧的状态。
请参考图5关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 于可充气气垫10b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60。第三拉紧元件60为--绳索元件67且包括有两端61, 62连结于外罩20的内表面22,使得还在 第三方向轴83形成拉紧的状态。
请参考图6关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 于可充气气垫10c的第二拉紧元件50, 56的两端53, 54也连结内表面22, 因此还在第三方向轴83形成拉紧的状态。
请参考图7关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 于可充气气垫10d的第二拉紧元件50改为绳索元件57而不使用片状元件 56。、
请参考图8关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 于可充气气垫10e还包括复数的第三拉紧元件60。第三拉紧元件60为一 绳索元件67且包括有两端61, 62连结于外罩20的内表面22,使得还在 第三方向轴83e形成拉紧的状态。而第一拉紧元件40, 47在第--方向轴 81e形成拉紧的状态,而第二拉紧元件50, 57在第二方向轴82e形成拉紧 的状态。
请参考图9关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可充气气垫10f主要是显示第 一拉紧元件40(绳索元件47)可有不只一排。
请参考图10关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可充气气垫10g主要是显示 其形状不一定要为矩形的,而第一 拉紧元件40(绳索元件47)以及第二拉紧 元件50, 56可配合可充气气垫10g的形状而有不同的配置或形状。
请参考图11关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可充气气垫10h主要是显示 其形状不一定要为矩形且具有斜面,而第一拉紧元件40(绳索元件47)以及 第二拉紧元件50, 56可配合可充气气垫10h的形状而有不同的配置或形 状。
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 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 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