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热功能的热加热床

申请号 CN201510112009.6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49395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9-30
申请人 金东槿; 发明人 金东槿;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具有储热功能的热 水 加热床。在所述热水加热床中,由红黏土珠形成的孔隙以及第一 玄武岩 嵌板和第二玄武岩嵌板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延迟了热量回收并且同时存储热量,从而提供与用于 底板 加热系统的加热炉相类似的热效应。因此能够减小床的 温度 的变化,即,能够防止床的最终嵌板被过快地加热和冷却。另外,所述床长时间被适当地保持在加热状态,从而增大使用者的身体热度,由此能够刺激使用者的身体功能。此外,由于储热功能,能够去除湿气,从而防止床的结构 变形 或抑制 真菌 孢子或螨虫的滋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储热功能的热加热床,包括:
支撑框架(10),所述床支撑框架(10)在其上端具有拥有预定深度的开口;
隔热体(20),所述隔热体(20)穿过所述开口被插入到所述床支撑框架(10)中,所述隔热体(20)紧密地覆盖所述床支撑框架(10)的底部和内部侧表面;
制成并且散发热量的热水管道(30),所述热水管道(30)穿过形成在所述隔热体(20)的上端的开口被插入到所述隔热体(20)中并且以Z字形的方式被布置在所述隔热体(20)的底部上;
红黏土珠(40),所述红黏土珠(40)被装入布置有所述热水管道(30)的中空空间中,所述红黏土珠(40)形成孔隙以提高储热率并去除湿气;
铜制嵌板(50),所述铜制嵌板(50)具有与所述隔热体(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所述热水管道(3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铜制嵌板(50)增大热导率并且限制水脉波的不良效应;
第一玄武岩嵌板(60),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具有与所述隔热体(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所述铜制嵌板(5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被所述铜制嵌板(50)传递的热量加热;
第二玄武岩嵌板(80),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具有与所述隔热体(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被放置在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的上表面上并且多个间隔部(70)被置于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被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传递的热量加热;以及最终嵌板(90),所述最终嵌板(90)覆盖所述床支撑框架(10)的开口的区域并且与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最终嵌板(90)被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传递的热量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床,其中,每个所述红黏土珠(40)的直径小于所述热水管道(30)的外径,其中,所述红黏土珠(40)被随意地装入布置有所述热水管道(30)的中空空间中并且使其与所述隔热体(20)的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床,其中,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60)的厚度的范围为5cm到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床,其中,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80)的厚度的范围为2cm到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床,其中,每个所述间隔部(70)包括厚度的范围为
1mm到3mm的薄圆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床,其中,所述最终嵌板(90)由选自红黏土板或实木板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制成。

说明书全文

具有储热功能的热加热床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3月24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为10-2014-0033985的韩国专利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供与用于底板加热系统的加热炉类似的热效应的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

背景技术

[0004] 随着居住形态西方化,使用床代替底板加热系统(floor heating systems)变得日益普遍。
[0005] 然而,根据近来的报道,床垫提供了适于真菌孢子、螨虫等滋生的环境,并因此引发诸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等疾病。此外,普遍已知的是,90%或更多的儿童哮喘、70%到80%的成人哮喘和大约50%的过敏性鼻炎由床垫导致。
[0006] 为此,已经提出了使用与底板加热系统类似的原理的热石床以加强床的强度并且弥补所提出的床垫床的弱点。
[0007] 对于电热石床,安装在石板下方的电热丝通过被供电来产生热量以便进行加热。所述热量被传递给石板,从而对石材底板加热。电热石床具有底板加热系统的优点,但是在产生有害电磁波方面存在问题。此外,用于电热石床的石板在热导率方面较低,从而需要充分的预加热过程。此外,高功耗降低了经济可行性。
[0008] 为了解决电热石床的上述问题,近来引进了热水循环床。
[0009] 热水循环床使用由锅炉加热的热水,锅炉代替电作为对床的石板加热的构件。即,热水循环床被构造成使得热水穿过设置在石板下方的管道循环并且从而对石板加热。
详细地,管道安装在床框架内。石板布置在管道上,使得石板能够被穿过管道循环的热水加热。
[0010] 所述热水循环床的有利之处在于:因为热水代替线圈被使用,而没有产生电磁波。然而,热量不均匀地传递给整个石板。此外,石板的材料的特征导致热导率低并且因此充分的预加热过程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常规的热水循环床不具有单独的储热功能。因此,尽管石板已经被预热到预定温度,但是床的底板被快速冷却。此外,因为常规的热水循环床将水用作传热介质,床容易潮湿,并由此导致床的结构变形或真菌孢子或螨虫可茁壮成长。
[0011] 与常规技术有关的是,登记号为20-0378299的韩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包括无动力的循环热水锅炉、热水管道和供热管道的热石床。然而,虽然该技术使用了无动力的循环热水锅炉来解决当典型的热水锅炉强制地使热水穿过管道循环时发生噪音的问题并且通过使用热水管道和供热管道的结构来改进热水管道系统的升温速率,但是所述热石床既没有提高床的热石的热导率,也没有改进热石的储热功能。
[0012] 此外,未经审查的公开号为10-2008-0027472的韩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热水加热床,所述热水加热床包括管道(热水通过锅炉强制地穿过所述管道循环)、热传导板、隔热层和具有木炭的石板。然而,所述技术仅被提供以解决热石床的石板的上述问题,而不会改进热石床的热导率和储热功能。为此,单独的隔热层被添加,但是这使制造过程复杂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13] 因此,本发明考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玄武岩的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所述热水加热床具有高的热导率和储热率,并且因此储存热量并缓慢地长时间散发热量,从而提供与用于底板加热系统的加热炉类似的热效应,进而能够增大使用者的体热,使得能够激励使用者的身体功能。
[0014]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所述热水加热床被构造为使得能够去除湿气,从而防止床的结构变形并且抑制真菌孢子或螨虫的滋生,并且所述热水加热床能够限制水脉波的有害效应。
[0015]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所述热水加热床包括:床支撑框架,所述床支撑框架在其上端具有拥有预定深度的开口;穿过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床支撑框架中的隔热体,所述隔热体紧密地覆盖所述床支撑框架的底部和内部侧表面;由制成并且散发热量的热水管道,所述热水管道穿过形成在所述隔热体的上端的开口被插入到所述隔热体中并且以Z字形的方式被布置在所述隔热体的底部上;装入布置有所述热水管道的中空空间中的红黏土珠,所述红黏土珠形成孔隙以提高储热率并且去除湿气;薄的铜制嵌板,所述薄的铜制嵌板具有与所述隔热体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所述热水管道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铜制嵌板增大热导率并且限制水脉波的有害效应;第一玄武岩嵌板,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具有与所述隔热体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所述铜制嵌板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被所述铜制嵌板传递的热量加热;第二玄武岩嵌板,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具有与所述隔热体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被放置在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的上表面上并且多个间隔部被置于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和第二玄武岩嵌板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被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传递的热量加热;以及最终嵌板,所述最终嵌板覆盖所述床支撑框架的开口的区域并且与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最终嵌板被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传递的热量加热。
[0016]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红黏土珠的直径可小于所述热水管道的外径。所述红黏土珠可被随意地装入布置有所述热水管道的中空空间中并且使其与所述隔热体的底部接触。
[001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玄武岩嵌板的厚度的范围可为5cm到10cm。
[001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玄武岩嵌板的厚度的范围可为可从2cm到3cm。
[0019]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部可包括厚度范围为1mm到3mm的薄圆盘。
[002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最终嵌板可由选自红黏土板或实木板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制成。
[0021]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中,由多个红黏土珠形成的孔隙以及第一玄武岩嵌板和第二玄武岩嵌板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延迟了热量回收并且同时存储热量,从而提供与用于底板加热系统的加热炉相类似的热效应。因此能够减小床的温度的变化,即,能够防止床的最终嵌板被过快地加热和冷却。另外,本发明能够提供床被长时间适当地保持在加热状态的热效应,从而增大使用者的身体热度,由此能够刺激使用者的身体功能。此外,由于储热功能,能够去除湿气,从而防止床的结构变形或抑制真菌孢子或螨虫的滋生。附图说明
[0022]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更充分地被理解,在附图中:
[0023]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的分解透视图;以及[0024]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床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考图1和图2来详细描述。
[0026]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储热功能的热水加热床包括床支撑框架10、隔热体20、热水管道30、多个红黏土珠40、薄的铜制嵌板50、第一玄武岩嵌板60、第二玄武岩嵌板80和最终嵌板90。床支撑框架10在其上端具有拥有预定深度的开口。隔热体20穿过床支撑框架10的开口被插入到床支撑框架10中并且紧密地覆盖床支撑框架10的底部表面和内部侧表面。由铜制成的热水管道30穿过隔热体20的上端中形成的开口被插入到隔热体20中并且以Z字形的方式被布置在隔热体20的底部上。热水管道30散发热量并且包括入口32和出口34,出口34穿过床支撑框架10而暴露在外部。红黏土珠40被装入布置有热水管道
30的中空空间中并且因此去除湿气并形成孔隙以提高储热率。铜制嵌板50具有与隔热体
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热水管道3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以便增大热导率并且限制水脉波(water vein waves)的不良效应。第一玄武岩嵌板60具有与隔热体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与铜制嵌板5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第一玄武岩嵌板60被铜制嵌板50所传递的热量加热。第二玄武岩嵌板80具有与隔热体20的开口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被放置在第一玄武岩嵌板60的上表面上,第一玄武岩嵌板60具有多个置于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的间隔部70。第二玄武岩嵌板80被第一玄武岩嵌板60传递的热量加热。最终嵌板90覆盖床支撑框架90的开口的区域并且与第二玄武岩嵌板80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最终嵌板90被第二玄武岩嵌板80传递的热量加热。
[0027] 详细地,在床支撑框架10的侧表面的下部中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两个通孔12,以便热水管道30的入口32和出口34穿过通孔12从床支撑框架10伸出。
[0028] 隔热体20由具有较高隔热性能的聚苯乙烯泡沫树脂、聚酯泡沫树脂、绝缘材料等制成。
[0029] 每个红黏土珠40的直径小于热水管道30的外径。红黏土珠40被随意地装入布置有热水管道30的中空空间中并且使其与隔热体20的底部接触,从而在中空空间中形成孔隙。
[0030] 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相互叠覆,并且间隔部70被置于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层并且延迟热量回收。
[0031] 优选地,第一玄武岩嵌板60的厚度被限制在5cm到10cm的范围内,以提高热导率和储热率。
[0032] 此外,优选地,第二玄武岩嵌板80的厚度被限制在2cm到3cm的范围内,以提高热导率和储热率。
[0033] 每个间隔部70由厚度在1mm到3mm的范围内的薄圆盘制成。间隔部70均匀分布在第一玄武岩嵌板60的上表面上,以便在考虑第二玄武岩嵌板80的重心的情况下对第二玄武岩嵌板80加以支撑。
[0034] 最终嵌板90由选自红黏土板或实木板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制成。
[0035] 下文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构造的热水加热床的操作和作用。
[0036] 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床,当热水被供应到热水管道30的入口32中时,热水沿以Z字形方式布置的热水管道30流动并且对热水管道30加热。然后,热水管道30散发热量并且因此对与热水管道30的表面紧密接触的铜制嵌板50加热。
[0037] 传递给铜制嵌板50的高热量被相继地传递给相互表面接触并且叠置的第一玄武岩嵌板60、间隔部70、第二玄武岩嵌板80和最终嵌板90,从而将适合程度的热量提供给床的上部。
[0038] 换而言之,由热水管道30供应的较高温度的热量被降低至热水加热床所需的适合温度并且热量被依次地传递给最终嵌板90。
[0039] 在此,因为隔热体20覆盖床支撑框架10的内部侧表面和底部,使得能够防止传递给最终嵌板90的热量的温度被降低到所需的适合温度以下。
[0040] 此外,隔热体20和铜制嵌板50之间的布置有热水管道30的中空空间填充有红黏土珠40,所述红黏土珠40之间形成有孔隙。因此,红黏土珠40之间的孔隙中存储的热量起防止热水管道30和铜制嵌板50的温度被降低的功能。
[0041] 另外,红黏土珠40控制热水管道30周围的湿度并且因此抑制真菌孢子或螨虫的滋生。
[0042] 由间隔部70在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限定的空间起延迟热量传递的功能,使得防止过度的热量从第一玄武岩嵌板60传递到第二玄武岩嵌板80。
[0043] 换而言之,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形成的空气层降低了热传递的速度并且存储热量,使得第二玄武岩嵌板80能够以与用于底板加热系统的平板石相同的方式长时间地散发热量。
[0044] 因此,在本发明中,红黏土珠40之间形成的孔隙以及第一玄武岩嵌板60和第二玄武岩嵌板80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延迟了热量回收并且同时存储热量,从而提供与用于底板加热系统的加热炉相类似的热效应。因此能够减小床的温度的变化,即,能够防止床的最终嵌板90被过快地加热和冷却。另外,本发明能够实现使床始终被长时间温和地加热的热效应,从而增大使用者的身体热度,由此能够刺激使用者的身体功能。此外,由于储热功能,能够去除湿气,从而防止床的结构变形或抑制真菌孢子或螨虫的滋生。
[0045] 尽管出于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多种修改、添加和替换是可能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