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助翻身的床垫

申请号 CN201610921456.0 申请日 2016-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6419291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张安斌; 发明人 张安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助 力 翻身的 床垫 ,其特征是:在床垫上,处在对应于人体躯干所在 位置 的躯干位置床垫区域中,设置翻身装置,翻身装置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或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使得人体躯干因在翻身装置上发生左右倾斜实现助力翻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因翻身不足导致人体受 挤压 部位 变形 及病变的难题,避免睡觉时因人体重力挤压造成的伤害,可极大地有益于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助翻身的床垫,其特征是:在床垫(1)上,处在对应于人体躯干所在位置的躯干位置床垫区域(2)中,设置翻身装置(F),所述翻身装置(F)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或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使得人体躯干因在翻身装置(F)上发生左右倾斜实现助力翻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助力翻身的床垫,其特征是:
对于侧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F)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F)使侧睡人体向后翻转呈仰睡姿势;
对于侧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F)也可以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F)使侧睡人体向前翻转呈俯睡姿势;
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F)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F)使人体向右翻转呈侧睡姿势;
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F)也可以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F)使人体向左翻转呈侧睡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助力翻身的床垫,其特征是:设置所述翻身装置(F)的结构形式是:
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升降的板件(3a),利用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板件(3a)的竖直升降,抬升的板件(3a)形成隆起,下降的板件形成下凹;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转动的翻转板(3b),利用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3b)的左右转动,使翻转板(3b)的一侧呈隆起,另一侧呈下凹;所述翻转板(3b)的转轴轴向与床垫的长度方向一致;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两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两块翻转板(3b)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两块翻转板(3b)进行转动,使得在相邻的两块翻转板(3b)之间形成不为零的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三块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三块翻转板(3b)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相邻两块翻转板(3b)进行转动,使得在设定位置上形成呈隆或下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由不少于四块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串接构成的履带式板件,相邻的两块翻转板(3b)之间为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多块翻转板(3b)转动,使得履带式板件在局部呈隆起和/或下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充放气体或液体的软质袋,利用气液充放回路对软质袋进行充放,使软质袋增加气液量形成隆起,或减少气液量形成下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助力翻身的床垫,其特征是:所述翻身装置(F)在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躯干位置床垫区域(2)的以外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助力翻身的床垫,其特征是:设置控制电路,利用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翻身装置(F)的动作,并利用所述控制电路按设定调整翻身装置(F)的动作间隔时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助翻身的床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睡眠用具,更具体地说是床垫。

背景技术

[0002] 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人体自身的重力会对人体与床接触的部分受到压迫,并因此造成伤害,比如:长期朝向同一方向侧睡的人会造成大小脸、大小眼、歪鼻子、歪嘴、高低肩、歪脖子、脊椎变形等。
[0003] 翻身是睡觉时调节人身体受压的自我调节功能,当人一个睡姿达到一定时长就会导致人体不适,此时,人的潜意识下就会翻身以改变受压部位,消除压迫。
[0004] 翻身是防止睡觉时造成挤压伤害的重要措施,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人们减少翻身,一种是长期一个姿势睡觉因挤压而导致人的感知迟钝,比如:习惯朝向一个方向侧睡的人;另一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知能力下降,特别针对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
[0005] 在人们仰睡时,其骶骨和髋骨受压;在人们侧睡时,其髋骨和股骨上端受压;若是睡觉时的翻身次数下降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股骨头痛、髋骨痛、骶骨痛、脚麻和腿麻等情况随之而来。比如:股骨头坏死多见于40以上的人群,青少年患股骨头坏死多数属于先天性病患。
[0006] 若是人们睡觉时翻身次数不足,因挤压使血液循环不畅,是导致骶骨、髋骨、股骨、颈椎、腰椎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翻身次数越来越少,挤压越来越严重,骶骨、髋骨、股骨、颈椎、腰椎和脑卒中等患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人每天都要睡觉,挤压也就每天都存在,这使得因翻身次数不足引起的疾病难以治愈。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助力翻身的床垫,以解决因翻身不足导致人体受挤压部位变形及病变的难题,避免睡觉时因人体重力挤压造成的伤害。
[0008] 本发明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 本发明可助力翻身的床垫的结构特点是:在床垫上,处在对应于人体躯干所在位置的躯干位置床垫区域中,设置翻身装置,所述翻身装置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或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使得人体躯干因在翻身装置上发生左右倾斜实现助力翻身。
[0010] 本发明可助力翻身的床垫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0011] 对于侧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使侧睡人体向后翻转呈仰睡姿势;
[0012] 对于侧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也可以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使侧睡人体向前翻转呈俯睡姿势;
[0013] 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使人体向右翻转呈侧睡姿势;
[0014] 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所述翻身装置也可以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所述翻身装置使人体向左翻转呈侧睡姿势。
[0015] 本发明可助力翻身的床垫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所述翻身装置的结构形式是:
[0016] 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升降的板件,利用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板件的竖直升降,抬升的板件形成隆起,下降的板件形成下凹;
[0017]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转动的翻转板,利用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翻转板的左右转动,使翻转板的一侧呈隆起,另一侧呈下凹;所述翻转板的转轴轴向与床垫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8]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两可转动的翻转板,两块翻转板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两块翻转板进行转动,使得在相邻的两块翻转板之间形成不为零的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0019]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三块可转动的翻转板,三块翻转板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相邻两块翻转板进行转动,使得在设定位置上形成呈隆或下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0020]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由不少于四块可转动的翻转板串接构成的履带式板件,相邻的两块翻转板之间为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多块翻转板转动,使得履带式板件在局部呈隆起和/或下凹,所述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
[0021] 或是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充放气体或液体的软质袋,利用气液充放回路对软质袋进行充放,使软质袋增加气液量形成隆起,或减少气液量形成下凹。
[0022] 本发明可助力翻身的床垫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翻身装置在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躯干位置床垫区域的以外区域。
[0023] 本发明可助力翻身的床垫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控制电路,利用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翻身装置的动作,并利用所述控制电路按设定调整翻身装置的动作间隔时间。
[0024] 长期以来,对于日常睡觉翻身以及翻身次数的要求仅仅体现在针对一些无自主翻身意识或是无自主翻身能力的病患中,而对于普通人群的睡觉翻身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知,本发明是在充分认识到睡觉翻身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给出的能够使人在熟睡时助力翻身的床垫,其有效解决了睡觉翻身次数不足的问题,避免因人体重力挤压累积造成的伤害,使人们在睡觉时能达到正常的翻身次数,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5] 1、本发明实现了健康睡眠,睡眠时有足够的翻身次数,任何睡姿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挤压累积效应,使一些因睡眠压迫导致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最终消除,以主动的形式预防睡觉挤压导致的疾病;
[0026] 2、本发明能有效减少与睡觉挤压相关的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0027] 3、本发明能有效防止面部变形,如大小脸、大小眼、歪鼻子和歪嘴,保护颜值;
[0028] 4、本发明能有效防止脊椎变形,如高低肩和歪脖子等;
[0029] 5、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并防止侧睡挤压造成的半边病,如面瘫、中、偏瘫、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和腰肌劳损等,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
[0030] 6、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并防止骶骨、髋骨、股骨受挤压导致的骶骨、髋骨和股骨疾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
[0031] 7、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睡觉时人体下肢血液循环受阻的情况,保证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因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的下肢疾病,如腿痛脚痛和腿麻脚麻等疾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且可以使其不治而愈。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所在区域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对于仰睡进行助力翻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对于侧睡进行助力翻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为两块可升降的板件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为四块可升降的板件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为可转动的翻转板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的两块连接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的三块连接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中助力翻身装置的不少于四块连接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标号:1床垫、2躯干位置床垫区域、3a板件,3b翻转板,F翻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参见图1,在床垫1上处在对应于人体躯干所在位置的躯干位置床垫区域2中,设置翻身装置F,翻身装置F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或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使得人体躯干因在翻身装置F上发生左右倾斜实现助力翻身。
[0043] 参加图2和图3,具体实施中,对于侧睡人体,翻身装置F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翻身装置F使侧睡人体向后翻转呈仰睡姿势;对于侧睡人体,翻身装置F也可以是位于侧睡人体背部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侧睡人体正面所在位置,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翻身装置F使侧睡人体向前翻转呈俯睡姿势;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翻身装置F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翻身装置F使人体向右翻转呈侧睡姿势;对于仰睡或俯睡人体,翻身装置F也可以是位于人体右侧,且能够适时隆起并高于床垫的机构;或是位于人体左侧,且能够适时下凹并低于床垫的机构;利用翻身装置F使人体向左翻转呈侧睡姿势。
[0044] 参见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翻身装置F可以有各种结构形式。
[0045] 其一,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升降的板件3a,利用升降机构驱动板件3a的竖直升降,抬升的板件3a形成隆起,下降的板件形成下凹。图4所示为两块升降板的结构形式,适于应用在单人床;图5所示为四块升降板的结构形式,适用于单人床或双人床;当人一个睡姿超过一定时间后驱动升降板升起或下降形成隆起,即凸起于床垫或下凹,以此驱动人改变睡姿。
[0046] 其二,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转动的翻转板3b,利用旋转机构驱动翻转板3b的左右转动,使翻转板3b的一侧呈隆起,另一侧呈下凹;翻转板3b的转轴轴向与床垫的长度方向一致,图6所示,当人体左边的翻转板升高人体就会向右边翻身,当人体右边的翻转板升高人体就会向左边翻身。
[0047] 其三,如图7所示在设定位置上设置两块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两块翻转板3b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两块翻转板3b进行转动,使得在相邻的两块翻转板3b之间形成不为零的夹角,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当人体左边的一块翻转板升高人体就会向右边翻身,当人体右边的一块翻转板升高人体就会向左边翻身,两块翻转板连接处隆起,人体侧向床边翻身。
[0048] 其四,图8所示,在设定位置上三块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三块翻转板3b之间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相邻两块翻转板3b进行转动,使得在设定位置上形成呈隆或下凹,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三块翻转板铰链连接更便于驱动人体翻身,驱动一块或者两块翻转板转动,在比较大的床上,若人体睡偏未处在当中位置,三块翻转板更有利于对人体实现助力翻转。
[0049] 其五,图9所示,在设定位置上设置由不少于四块可转动的翻转板3b串接构成的履带式板件,相邻的两块翻转板3b之间为铰链连接;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块或多块翻转板3b转动,使得履带式板件在局部呈隆起和/或下凹,铰链的轴向是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多块翻转板铰链连接比三块连接的更便于驱动人体翻身,可以驱动一块或者多块转动隆起或凹陷,比较大的床上人体睡偏时有利于驱动,更适合于双人床使用。
[0050] 其六,在设定位置上设置可充放气体或液体的软质袋,利用气液充放回路对软质袋进行充放,使软质袋增加气液量形成隆起,或减少气液量形成下凹。
[0051] 具体实施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按照需求将翻身装置F在长度方向延伸至躯干位置床垫区域2的以外区域,甚至还可以延长到除枕头位置以外的所有床的区域。
[0052] 在实际应用中设置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翻身装置F的动作,并利用控制电路按设定调整翻身装置F的动作间隔时间。本发明助力翻身装置F两次转动的时间间隔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而设定,应以尽量少的打搅次数,起到更加有效的避免人体自身重力挤压造成累积伤害的积极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