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沙发

申请号 CN201610731627.3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6263776A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申请人 宿州市全兴家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全兴; 孙全领; 孙前进;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智能沙发,属于多功能家具技术领域,包括沙发垫,所述沙发垫底部设置有底部 支架 ,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顶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的 连接杆 和活动的 支撑 杆,所述支撑 杆底 部两端分别为底部卡钩和顶部卡钩,所述支撑杆中部向沙发垫一侧凸起,所述底部卡钩卡接到底部支架边缘,所述顶部卡钩卡接到顶部支架边缘。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凸起结构的支撑杆对人体背部进行标准坐姿矫正,能有效避免使用者为了满足舒适性而养成错误的坐姿,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发垫(10),所述沙发垫(10)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20),所述底部支架(20)上设置有顶部支架(21),所述底部支架(20)和顶部支架(21)之间设置有固定的连接杆(22)和活动的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底部两端分别为底部卡钩(41)和顶部卡钩(42),所述支撑杆(40)中部向沙发垫(10)一侧凸起,所述底部卡钩(41)卡接到底部支架(20)边缘,所述顶部卡钩(42)卡接到顶部支架(21)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垫(10)三个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40),所述沙发垫(10)具有前端(11)和后端(12),所述前端(11)的硬度高于后端(12)的硬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20)底部设置有支撑腿(3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沙发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沙发,属于多功能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沙发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是现代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布艺沙发使用频率最高,布艺沙发是以编织品为布料做的沙发。布料一般手感柔软、图案丰富,因而此类沙发便具有线条圆润、坐卧自如、造型新颖、款式多样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居家、办公场所。但是由于沙发占有空间较大,而现有的城市家庭,实际使用空间有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依据使用条件改变大小及用途的沙发,因而组合式沙发应运而生。传统的沙发主要为了满足舒适性大都采用软装结构,而目前的应用较多的木质沙发结构为了加工方便,大都采用平面结构的靠背,长期使用不利于坐姿的矫正。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矫正坐姿的智能沙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沙发,包括沙发垫,所述沙发垫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顶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的连接杆和活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两端分别为底部卡钩和顶部卡钩,所述支撑杆中部向沙发垫一侧凸起,所述底部卡钩卡接到底部支架边缘,所述顶部卡钩卡接到顶部支架边缘。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沙发垫三个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沙发垫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的硬度高于后端的硬度。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凸起结构的支撑杆对人体背部进行标准坐姿矫正,能有效避免使用者为了满足舒适性而养成错误的坐姿,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沙发,包括沙发垫10,所述沙发垫10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20,所述底部支架20上设置有顶部支架21,所述底部支架20和顶部支架21之间设置有固定的连接杆22和活动的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底部两端分别为底部卡钩41和顶部卡钩42,所述支撑杆40中部向沙发垫10一侧凸起,所述底部卡钩41卡接到底部支架20边缘,所述顶部卡钩42卡接到顶部支架21边缘。该技术方案通过凸起结构的支撑杆40对人体背部进行标准坐姿矫正,能有效避免使用者为了满足舒适性而养成错误的坐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沙发垫10三个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40,所述沙发垫10具有前端11和后端12,所述前端11的硬度高于后端12的硬度,该优选方案采用硬度不同的沙发垫10,能够引导使用者始终坐在靠近硬度较低、柔软度较高的后端12的位置,该位置能够充分发挥作为靠背的多个支撑杆40的矫正作用,防止使用者长时间坐靠后身体不自然下滑,降低矫正的效果。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20底部设置有支撑腿30,该支撑腿30可以的作用是对沙发主体进行支撑。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杆40主要采用硬质结构制成,例如采用制、质等材料,为了增加沙发的舒适性,使用时可以在顶部支架21和支撑杆40外套上软装。
[0012]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